2016/12/31

《2016》年度檢討



A. 年初訂下的計畫:

1. 五十次咖啡專案:成功,好像三百次以上了。
2. 五十篇時事建言:成功,目前四十一篇,農曆年前應該可以完成,只是有不少篇很混。
3. 五十次廣播:成功,城市漫步完成八十五次。
4. 台北、台南散步:失敗,今年居然沒有去台南。
5. 陌生的城市散步:成功,福岡、熊本、長崎、門司、廣島

整體應該算是及格吧?

B. 電影:

今年看電影印象深刻的五部台灣電影(不排名含舊片)
《太陽的孩子》土地正義與溫柔的力量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原來以前看不懂是正常
《一一》咀嚼社會的浮動,未來何去何從?
《日曜日式散步》
《四十年》

看過的電影紀錄:五十五部以上
《銀河街道》
《烈火情人》
《哪一天我們會飛》
《依戀在生命最後八天》
《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捷克的悲情幽默
《高年級實習生》大叔遇到小屁女孩開的網路公司,還能夠憋住氣不講話,就是紳士的表現?
《丹麥女孩》
《謎樣的雙眼》
《神鬼獵人》
《不真實的荒謬》與《岸邊之旅》
笑看金馬獎電影史《那時此刻》
《海上鋼琴師》
《一頁台北》
《路邊野餐》
《驚爆焦點》威權制度中的理所當然?
李安的《飲食男女》
《不一樣的月光,尋找莎韻》與《靈山》
《走音天后》美國文化大放異彩
【伊朗】計程人生
《魔獸》崛起
《新子與千年魔法》
《星際爭霸戰》浩瀚無垠
馬丘比丘(天空之城)
《天才柏金斯》
《第三類接觸》
《名畫的控訴》背後是對納粹的控訴;轉型正義,台灣也有比這更動人的劇情
《咖啡‧愛情》Cafe Society
《大家都說我愛你》1996年好萊塢的伍迪艾倫
阿部寬出演的《青鳥》(以及輔大心理系事件)
《情書》與《45年》如何解開冰凍的情感?
《花樣年華》以管窺天
《哈拉夜未眠》與《我的蛋男情人》
《怒》,信任與不信任?
《愛上羅馬》喜劇的背後
《秋刀魚之味》
日劇《非媽媽白書》與台灣電影《迴光奏鳴曲》
《你的名字》與《W-兩個世界》實體與虛擬,現實與夢中的連結
《四十年》與《尋找甜秘客( Searching for Sugar Man) 》
《密探》
1986年,伍迪艾倫的《漢娜姊妹》
2015年,伍迪艾倫《愛情失控點》(Irrational Man)
【台北】牯嶺街書香市集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1995年,伍迪艾倫《非強力春藥》強大的阿芙蘿黛蒂
是枝裕和《比海還深》,一個硯台的價值
《動物方城市》
荒野電影社《太陽的孩子》,土地正義與溫柔的力量
1977年,伍迪艾倫《安妮霍爾》(Annie Hall),自大狂跨越時空
《再見瓦城》
《自由之心》

C. 外稿:太少了,不好意思寫出來篇數,請各位編輯大德邀稿

D. 街區導覽(不含定點):二十六場,好像太少了,其實是我推掉了不少。四條新路線:昭和町、三板橋x華山、現代化x瑠公圳、兒玉町

E. 演講:十五場

F. 出國旅行:祕魯、智利、日本(九州、山口、廣島)

【台北】兒玉町、川端町



2016年的最後一天,再度挑戰一條新的路線,南門外的日本人街道,南昌街。這條街道戰後可謂為官舍的密集區,在日本時代是怎樣的樣貌呢?

以下是導覽點順序,並非是以時間發展的順序


中研院台北歷史百年地圖 1957

1. 紀州庵,說明了新店溪的休閒娛樂,談到黃適上的西京概念,與他的阿公,所創立的河乃莊,河邊納涼的休憩聽歌的事業,是否是1920年代此地的延伸呢?


中研院台北歷史百年地圖 1945

2. 野草居食屋,這邊原是石井家族有三排房子,都在牯嶺街95巷赤川的南邊,因為日本人終戰後必須回去日本,所以第一排房子面河第一棟房子就借給陳玉麟教授居住,他的兒子陳正宏老師剛好是我念地質系時期的系主任。


中研院台北歷史百年地圖 1957

3. 十普寺,了覺寺,曾有第五任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的胸像和軍服等遺物


中研院台北歷史百年地圖 1945

4. 南菜園,謝東閔、謝敏初曾經住在這裡,剛好地質系的謝越寧老師(謝敏初長子),有拍下了當年還是茅草屋頂的照片。

在此地講了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病死的事蹟,然後八卦了一下森鷗外這個軍醫害死了很多阿兵哥的征露丸殺人事件。然後兒玉源太郎在台灣神社成立時,邀請了北白川宮的太太來南菜園作客,然後也很巴結的寫下了一段和歌詩送給了兒玉。後來井手薰規劃了庭園,把這段詩立了石碑,指定為古蹟,互拍馬屁在這裡留下了紀錄。

講了乃木希典的事蹟,還有兒玉源太郎協助在日俄戰爭的事情。


中研院台北歷史百年地圖 1945

5. 今天的陸聯廳,昔日的台灣軍司令官官邸,之前是水道部長官宿舍,是僅次於台灣總督官邸的招待所。說明了明石元二郎完成了甚麼事蹟,之後的台灣總督變成了文官。孫立人也曾住在這邊。

講了一下台北第一個殯儀館的地方,明石元二郎是唯一葬在台灣的總督,也是唯一還沒下任就過世的總督。


中研院台北歷史百年地圖 1945

6. 尾辻國吉宅

7. 戴炎輝故居,戰前為臺灣建物株式會社所有


中研院台北歷史百年地圖 1945

8. 南風原醫院

結束後有個朋友問了我有關南風原醫院這個點的意義在哪裡?我想了一下,這位沖繩來的醫師,能夠在此開業,當然也是台北醫學校體系(臺大醫學院前身)出來,我想我剪了《到美麗島》這本書的部分來說明應該比我說明的清楚
***********************************************
原惠外祖父朝保在沖繩行醫的薪水比不上日本本土醫師,他赴台重新開始。她查訪家族史料發現,當時台灣醫療研究和設備,不僅遙遙領先沖繩,甚至贏過日本,吸引一批年輕醫師赴台。

「人會徹底按照被賦予的角色完成任務」

朝保先到台北醫院(台大醫院前身)任職,接著自開私人醫院「南風原醫院」,在此住到日本戰敗遭遣返。日本政府認為,早20年執行殖民統治的沖繩,可擔任日、台人的緩衝角色。

原惠認為,沖繩人在故鄉的升遷遭日人搶去,理應對日本抱持反感,卻必須「討伐」與自己陷入同樣處境的台灣。反映殖民地的複雜剖面,「人們具有某種可怕的意志傾向,在受到強迫安排且無法選擇的情況下,會徹底按照被賦予的角色完成任務。」
***********************************************

以上,因為這些大將軍在日俄戰爭中建功後來台擔任總督,也說明了滿州與台灣的關係,不同時期的殖民政策,透過人民間的互相交流,移民開墾的政策,或者不同人用不同方式的管理模式,當年的台灣,真的就是大小公司的分合,利用組織再造,經營這塊台灣大會社,1920年代前的權力中心,就是居住在這裡。

改進事項:
今日發的地圖大小不夠清楚,請查詢中研院台北百年歷史地圖,可以看到很清楚"赤川"的位置。
有朋友提醒我這邊醫院、診所很多的過往,這部分真的要再爬梳資料
舊台灣軍司令部要一併說明,但步行過去可能太遠
這場導覽一直提人名,聽的人應該非常模糊,下次要打一張關鍵字表
忘了提兒玉資助孫逸仙的惠州革命
把後續國民黨的附隨組織稍微提一下,雖然沒有經過相關的教堂、強恕中學
講一下醫院,隔離檢疫的事情
尾辻國吉設計的建築
歷史脈絡:沖繩→台灣→滿州

2016/12/30

【台北】清潔環境



市中心不是已經有地下排水道了嗎?為何水溝還是很臭,散落的彩券紙,還有隨意丟棄的菸蒂!

打掃這些很容易吧!小地方的改善,觀感會大不相同的。

2016/12/28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61-威尼斯2



城市慢步第六十一集,繼續威尼斯之旅。

朱自清1932年坐火車進威尼斯時,天空乾淨,那時候已禁止燒煤球,即便不再燒煤球,城裡老房子還保留著煙囪。鼠疫肆虐歐洲,威尼斯一度是個髒亂城市,衍生出幽魂傳說、戴面具,都是黑死病的象徵。傳統世襲的貢多拉船夫,現在得考試拿船夫執照。

聽水瓶子遊歷既傳統又求新求變的威尼斯城,火車在1846年開通,但是汽車不准進城。《歐遊雜記》描寫的新衙門、舊衙門,是現在的行政大樓、法院,曾經囚犯宣判後哀聲嘆氣得經過嘆息橋,相對位置在哪裡?台北刑務所也有一座嘆息橋,還有!熱鬧的嘉年華會、街頭藝人、吟唱的夜曲、義大利歌劇等,和文藝復興又有何淵源?(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6/12/27

【台北】青田七六導覽碎念



以往,我對於團體導覽的觀察:不是因為朋友聚餐大家興趣缺缺,就是年齡層分布太廣,老中青小孩都要能夠一次滿足,所以這樣的團體導覽都請同事安排我來講。

但最近團體導覽,有讀書會、大學教授的課程、旅行社深度導覽課程,來的人都有一定的興趣,還遇到地質系的學長,或是已經來很多次的朋友,而且,問題也都很直接直擊文化資產相關的法令、修繕、經營、建築,還有直接聊到深入的農業研究等等。

還好,本人購買來的雜七雜八的書籍量還不少,回答問題的時候總能夠突然想到書的內容,平常又經常到處去聽演講,就會想到某某老師演講的內容,臉書朋友圈平常就會關心的事情,只能說好狗運,好像問甚麼問題,都自動的從嘴巴冒出答案,還真的擔心回答錯誤呢!

只是每次回家要確認找原來書籍的來源,真的就是找不到書,氣餒!該不會我頭腦自行演算解出來的答案吧?

【宜蘭】茶


喝了好久的宜蘭紅茶,一直搞不清楚為何要叫做中山紅茶,今天終於知道了,原來,地址在宜蘭冬山鄉中山路上。

最近胃不聽話,又不太能喝咖啡了,就連喝綠茶都不行,這時候就只能喝紅茶,這樣的傳統包裝,應該頗具吸引力,只是,會不會太大罐了,不知道要喝到哪一年,希望能出小包裝的。— 在花間茶語。

2016/12/26

森山松之助



產量很大
總督府競圖,第一名抄襲
都市改正計畫:圓環、十字、丁字...... 道路的盡頭要有一顆頭,一棟壯觀的建築
只要一棟建築出來,就掌握這個空間的氣勢
L、V、120度,用筷子折斷的轉角地方,是出入口
上樓樓梯的設計方式,不同的角度,各有不同
V字型的樓梯設計比較繁複
樓梯的空間相對感,人與人之間的流動速度就很快
杜象的畫作來比喻
製造空間不同的氣氛
森山的總督府,樓梯間的組合與傳統西洋建築凹入的設計不同,後來的萊特,更是大不相同。這種組合是現代的設計師絞盡腦汁想出來的,森山這部分是非常的細膩的。
總督府在設計之初,有去英國、法過考察,所以英國味比較濃厚
英國流行的石塊一層一層,好像受傷,貼上OK蹦的建築
總督府的表面紅磚,是面磚
回日本,結婚,開了私人的建築師事務所
設計了現代主義四四方方的現代建築
祖先是貴族,有錢人,念建築也很貴,要有設備與製圖設備
明治維新脫亞入歐的背景,有一個孔德的雕像,墓園也在校園內
長野與平治
norman Shaw
Scotland yard 警察局奠定斑馬紋的本土風格(英國)
英國的建築在文藝復興與哥德式之間去找元素,後來找了哥德式的元素,圓頂與尖塔,作為英國建築的象徵
st. pancras 火車站,Scott 設計
Conder 在東京帝大的第一代學生:長野與平治,辰野金吾
藤森造信:台灣的日式建築把OK蹦連結起來
野村一郎,近藤十郎
森山,沒有被建築形式所束縛
自來水博物館,工業鋼鐵的里程碑
台南郵局,從一樓到二樓都是斑馬紋
1912年總督官邸
整修的時候發現有很多建材是英國來的
壁爐是鑄鐵的,還有彩色玻璃窗
庭園裡面有天后宮的獅子
讚北投溫泉博物館
比較鄉下,所以做成英國鄉村風格
二樓有榻榻米與日本風味,和洋(英)
台南的地方法院1913
台中州廳1913
台北州廳1915
銅片,石板
圓頂受到萬神殿的影響
鐵道部1915,台灣最大半木式,阿里山林道的檜木
因為小車站都是木造式,所以鐵道部也就用木造
木與磚鑲嵌
天花板木折板架
台南州廳1916
公賣局1918-22
節奏,韻律,很完美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 1925
東京新宿御苑,台灣亭1927

2016/12/25

【日本】Nippon.Cafe 2016年的14篇外稿

只是記錄一下

網址:
https://nippon.cafe/sono/author/waterbottle

1. 軍艦島,現代化的悲歌
2. 夏目漱石常來買書的舒文堂河島書店
3. やかた小酒館,與灣生相遇
4. 福岡琥珀館:大叔與歐吉桑的漫畫天堂
5. 福岡「けい喫茶」:太宰府天滿宮商店街,沒有笑容的老夫婦
6. 廣島老國宅:浪漫喫茶店
7. 廣島市現代美術館與朝日咖啡館:從長崎到廣島,跳脫原爆的藝術品
8. 山口「三日月堂珈琲」:忙碌的複合式自家烘焙咖啡館
9. 瀨戶內海:登上帆船上住一晚
10. 熊本:長崎次郎書店與長崎書店
11. 福岡市Rethinlk Books:只賣酒精飲料與電子菸的書店
12. 防府市:純喫茶 エトワール
13. 路面電車的懷舊時光:我們要留下甚麼記憶
14. 山中的書店「ロバの本屋」:mt 紙膠帶的誕生幕後推手

2016/12/24

【智利】飛米林老師的復活節島,講的好清楚!



再看一次這一篇

http://richardchang.tw/2016/09/20/%E6%96%87%E5%8C%96%E9%A2%A8%E6%A0%BC%EF%BC%9A%E3%80%90%E5%BE%A9%E6%B4%BB%E7%AF%80%E5%B3%B6-made-in-taiwan-%E4%B8%8A%EF%BC%89%E3%80%91/

好想再回顧一下電影《普羅米修斯》,人類發現了『火』之後,除了遙想未來之外,就是要去探尋人類從哪裡來的?

復活節島上的人,的確是從西邊來的,而這個西邊的源頭,就是台灣。到底當年台灣原住民要出海另尋新天地,是尋找食物,還是單純的喜歡冒險,或者只是意外而已?

電影《普羅米修斯》的巨人族,最後一巴掌打了地球的人類,好像潑了一桶冷水給我們,但探尋人類的源頭,人類依然樂此不彼啊!今日的考古學,或是我們在古文明的旅行中,不就是如此嗎?

聶魯達,要來看郵差

【台北】城市邊陲的發展



今天帶高中生繞了建成町、御成町、三橋町、大正町、樺山町、幸町,大致上這個地帶當年算是都市的邊緣,一路往東的發展中,這個地方甚麼都有,然後從日本時期進入民國時期,衍生不少開發的問題。

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市政府→建成小學校
林森公園→弱勢族群→殯儀館→三橋町墓園
酒家→條通文化→…...
華山大草原→華山車站→藝術家vs鐵道迷
文化園區→清酒、樟腦工廠→樺山資紀
齊東琴館、詩社→將軍宿舍→日本商人住宅→米道

照片中這個樂高積木,大抵上把華山貨運站的月台特色呈現出來,蒸氣火車加水地方已經GG了,車站外觀看起來被塗鴉過,這幾年只要是地方社區再造,或是古蹟再生,好像呈現出一種『不得不塗鴉,不然呢?』的想法!

感謝 楊羚卉 老師,帶小朋友來參加我囉哩吧說了兩個多小時,或許再走一趟,我大概可以想出如何用幾個字,表達這一條多樣的路線吧?

以下是楊羚卉老師的心得:
*******************************
2016.12.24.雅子的高二日本印象課程「華山、齊東、三板橋」導覽,感謝宇宙,天氣非常好。感謝我永遠的工作好夥伴:水瓶子老師,您總是耐心的接招,接受我每回都不重複的路線,甚至如同這次,是第一次帶三板橋,所謂「日治時期的台北市邊陲」區。謝謝這屆高二的學員們用心的參與。也謝謝雅子自己的創意與毅力,我會更加努力。不知道從2011年以來的高二選修課程,大家是否還滿意雅子這五年來的表現呢?
我期待,還能繼續開,開到我離開這個世界為止。從學校,開到我的生活美學空間。從高二學生,開展到不限年齡。我會努力。
謝謝大家

2016/12/23

【台北】青田七六與野草居食屋的假人挑戰影片


一鏡到底,雖然人都是靜止不動的,可是所有的人都移動得很辛苦啊!
猜猜我出現了幾次?


這個假人挑戰,我口水都滴下來了

2016/12/22

【新北】到烘豆師家喝咖啡



一進門看到各式各樣的手沖壺,然後又看到義式機各式的設備,只能說:攝影、烘豆成癮的人,所有的花費都是無底洞啊!

用義式濃縮來測試烘出來的咖啡豆,應該非常精準吧!

喝了四杯同一種豆
慢速手沖
正常手沖
濃縮
拿鐵

只能說咖啡變化無窮,這,就是人生啊!

2016/12/21

【台北】從圓頂到圓頂的現代化導覽



今天在台大小巨蛋集合,我訂的主題是台北現代化之路:水圳道(灌、排、埤、地下汙水道)、電力(火力、水力)、鐵路(煤、油、電車)、農業等,涵蓋的主題看來很廣,但是在巷弄間完全是可以看到這樣發展的脈絡的。

路線:
溫州街水圳露出點、醉月湖、生態池、磯小屋、台電研究所、水源地站、自來水博物館。

或許,大家會覺得我們這種人是很奇怪的人,就只是散步而已,還要搞甚麼脈絡,走在小巷子,還要說這原來是水圳道,然後這個水圳道的發展居然還跟板橋林家有關,或是跟泉州、漳州有關,甚至跟一旁的廟也是有相關的。

或者又提到郭錫瑠娶了原住民二太太是怎樣的人?颱風來抑鬱成疾,跟上游的墾戶合作開發,然後他兒子是怎樣完成瑠公圳的開發的。但,我們走的小水圳道,根本是霧裡薛圳,當年不是郭錫瑠開發的路線,巴拉巴拉!

1911 年的颱風造成很大的損失,然後總督府趁亂做了都市改造,把台北車站與博物館的中軸線兩旁的商店街完成了,又規劃了火力發電廠,陳澄波這個人也很無聊一直畫電線桿,所以他也來這裡素描了火力發電廠的電線。

最後,到了自來水博物館的這兩個圓頂,設計者是森山松之助,他老師(辰野)設計的東京車站兩側的大圓頂,再對照台北州廳(監察院)的圓頂,台灣總督府的重新規劃案等等,可以講得事情實在太多了。

最後,自來水博物館這個中軸線對應到了傅斯年墓園前的水池,中間輕輕切過了水源地車站,斜斜的對應到了台北帝大的校門口。這個中軸線,堪稱為跨世代(從日本時代到民國時期)的轉折吧!但這個中軸線其實已經看不出來了。

我們經常都會欣賞一座城市之美,哪棟建築對應到哪棟,中間的軸線多麼有意義,建築的比例多麼的完美,這是城市從誕生後永恆的追求,但我們似乎跟尼祿一樣,正在努力的催毀一座城市的歷史記憶,或許這樣才能重生嗎?我們經常提軸線翻轉,但連一條軸線的歷史都搞不清楚了,要如何翻轉呢?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60-威尼斯1



水瓶子城市慢步第六十集,去威尼斯!水瓶子讀朱自清的歐遊雜記,對照1932年和現在,威尼斯八十多年間的變化與不變。除了父親的背影和那顆橘子之外,1919年五四運動影響下的青年朱自清,如何描寫威尼斯風情?

為了逃避海盜,零星的小島填海造陸出海中的城,海平面上升威尼斯怎麼應對?水瓶子曾在凌晨四點,看到海面上的霧氣和天光漸明,光影變化如夢般威尼斯畫派的景象。中世紀時是製造和生產中心、交易也免稅,威尼斯人經商著名,1202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教皇要威尼斯商人出錢雇傭兵,打一場以復興羅馬帝國之名攻打拜占庭帝國的戰爭。

威尼斯有意思!都在這集節目!(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6/12/20

《再見瓦城》


緬甸到泰國打工,好像進入無間地獄,重一開始充滿了希望,還有一絲絲的笑容,但是開始打工後,一直到電影結束,除了潑水節的一幕,男女主角全是滿面愁容。

看似平鋪直敘的電影,劇中加入了男主角一直一直不斷加班工作,一直把木柴加入火焰,歇斯底里無意識的工作,好像佛教經典中的無間地獄;女主角去當妓女接客,男客用蜥蜴來表現,這樣的手法稍微有跳離平鋪直敘的方式,再把那種愁苦無奈更下一城。

騎機車壓抑的心情,汗水、淚水在雨水中釋放,只釋放了一點點,就隨著雨水淡化。

原先的目標,女主角是希望拿到身分後,再到台灣打工,這樣的夢想無法實現就被男主角的貪嗔癡給毀滅了。

再見瓦城,到底是一個脫離地獄到達天堂的夢想,還是一個進入地獄的不歸路。佛國中的六道輪迴,在這裡,似乎完全的不旋轉了,或者,死才是唯一跳離的方式?但人生終究脫離不了這六道輪迴吧!

2016/12/19

【台北】李乾朗老師,台灣的日本寺廟



筆記在此
日本留下來的建築,飲食文化:吃生魚片
進家門要脫鞋,也是日本文化
有日本寺廟,演變成台灣DNA的一部分
除了感情上的排日外,還有木頭建材保存不易
畫了台北善導寺
老師好厲害,不需要投影機
側面看有S型的小屋頂,很像蝦子,海老虹樑
不是兩個屋頂的結構,還有北投的普濟寺
樑的作法的演變:舟肘木......
另外,人字捕間
屋頂下的懸魚
屋頂上的裝飾,好像武士帽
千木,陰陽,男女,五行
千木切衡的跟切直的是不同的
唐朝傳過去日本後,變得更細緻
禪儒,去塔,真言宗,曹洞宗,淨土宗,華嚴宗
粗樑細柱
法隆寺
唐招提寺



有關移民政策:
老師有提到了日本當年,花東一代鼓勵移民政策,所以規劃了很多移民村,後面有同學大笑,但我有點想要哭出來,或許是老師的語調與口氣的關係。

大家對於歷史的不瞭解,後來這些移民來花東的日本人,因為日本戰敗的關係回到日本也是二等公民,來台灣生活已經很辛苦了,又被趕回日本,又再辛苦一次。

中國目前的新疆、西藏的政策,不也是移民政策嗎?大量的漢人去稀釋原住民,台灣自古以來不也是如此,但是我們應該可以長出自己的 DNA,這樣的性格,應該加強尊重與包容。

2016/12/18

【台北】城市散步所舉辦的:中山區台式酒店



導覽老師說:
李登輝當市長,把北投風化區掃掉改成風景區
陳水扁當市長,掃除八大行業,廢公娼變成地下化



1977年,伍迪艾倫《安妮霍爾》(Annie Hall),自大狂跨越時空



伍迪艾倫這部電影是1977年出品,不依照時間序的剪接手法,任意的跟不同時帶的自己,或是不同時代的女友對話,以現在用電腦剪接的手法應該很容易,可是當年要這樣的拍攝技術,應該花了不少氣力。

這部片中的伍迪艾倫除了碎念是每部片相同的手法之外,這部片非常有自信與自大,不像其他片中的唯唯諾諾,也奠定了之後紐約客的流行風格,相當的不習慣那麼年輕的男女主角,不可否認的可以看出從劇場到電影中間誇張表情的脈絡。伍迪艾倫的片子,有固定的人物對比模式,經典的歌劇、舞台劇,好像非常講求如此的結構性。

此外,劇中人物不時的在演出的過程中跳脫出來與銀幕前的觀眾對話,表面是自言自語,但其實是獲得認同,而在排隊的那一幕,不相干對話的兩人,竟然同時跳脫排隊,後面那個人,是知名的媒體學家馬歇爾·麥克盧漢,十分創新的經典。

劇中許多的演員,後來也都十分有名氣。

荒野電影社《太陽的孩子》,土地正義與溫柔的力量



我想這部片看過的人應該都會深受感動的催淚,但我比較用冷冷的第三者視角,看待著這部電影記錄著這樣的矛盾,頓時感覺到內心的冷血。

先不討論片中重要的論述,土地正義與弱勢族群的血淚,原住民小朋友到了國中,就要被迫離開家鄉到了鄰近鄉鎮去讀國中,缺乏對土地的認識,從語言弱勢、失去的母語,小孩在缺乏自信心下成長。

而到底金錢到底等不等於富裕,稻米可不可以當飯吃,土地、水圳、稻穗與人的關係到底是甚麼?這不是原住民族群的問題,也不是只是政府與人民之間的問題,是全世界以資本主義運作之下必然會發生的事情,所以這部影片拿到世界各地去放映,應該都會獲得相當的共鳴。

由於今晚有電影社的夥伴參與了花東地區的土地運動,從美麗灣、大埔事件之後,更多的人投入了這樣的社運,如何與部落、鄉村的老人家『陪伴』,然後組織起來據理力爭自己的權益,這是基金會、社運團體長期蹲點與政府、財團對話的模式。

剛好這位年輕的社運者回到故鄉花東去蹲點,父母雖然是花東人,但是從小就在台北工作生活,已經是道地的台北人了。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顯,當年輕人為了自己的故鄉要投入努力對抗不公不義的時候,這時候的父母就非常不捨,到底是要放手,還是逼迫小孩留在台北工作呢?

父母教導小孩,不就是公平義理,但是當小孩要為了公平義理作為一個工作的時候,面對國家機器,面對財團這樣的巨大怪獸,我們要退縮,還是要抗爭?要是我兒子去做這件事情,恐怕我內心也會交戰吧?

同理這樣的隔代生活,也發生在鄉村、部落,青壯年在城市工作,早就遺忘了土地的價值。

但我的冷血,在這充滿了熱淚盈眶的故事中,觀察了出這樣的矛盾,我們通常用自己的既有認知,城市是富裕的,鄉村部落是貧窮的,我們這樣富裕的人,為何要到貧窮的地方去幫助弱勢族群呢?但回頭想想,其實鄉村才是富裕的,隨時隨地有水果、蔬菜可以吃,生活在海天一色,綠樹山廕旁,晚上在材火旁烤的心理都溫暖了起來,更別提人與人之間自然的交流了。

所以,其實到了鄉村、部落生活,內心才是真正的富裕吧!

這部電影中的細膩,對於土地開發,道出了不是零與一的對錯問題,世界也不是只有好人與壞人,失根的不只是原住民部落,沒有自信心的是全台灣人的共業,小朋友看到流星許下了阿公的病永遠不要好的願望,看起來十分荒謬,但是我們這件事情投射到土地開發上,其實也是同樣的荒謬啊!

台灣電影通常細膩程度不夠,枝微末節的事情或許因為經費的問題而無法做更多的呈現,這部非常貼近事實的電影拍攝時偶遇了太陽花事件,而導演在整個拍攝過程中尊重部落、尊重地方的基本心態,我覺得是成功的關鍵點。

若真的還有更多的餘力,我覺得有關歷史的脈絡,無論是透過不經意的鋪陳,或者是利用五分鐘的短片說明,這部分就不會只有阿公只會碎念有關清代的事情,有關日本的治理政策,或是國民政府的土地政策等等,會有更紮實的內容。

2016/12/15

《動物方城市》



動物間彼此大小不一,在動物為主的城市被分成不同的區域,就好像世界上目前的國家疆域。

而為了讓不同的動物能夠和平相處,而立定了法律,人類行為的定義套用在動物上,需要更多的包容,然而人的世界總有奸詐狡猾之人,利用人際關係的矛盾取得權力,溫馴的副市長羊咩咩居然幕後的大壞蛋,這部電影的互相對照下,賦予動物新的行為模式,非常有趣。

其實,人,才是最恐怖、最奸詐的動物!除了人類之外,所有的動物都有固定的行為模式,很容易了解,只有人類最難了解。

2016/12/14

跟兩位百合碰面



討論工作前,她說明了近況,顯然這半年碰到不少燃燒熱情後受傷的事情,或許人都需要有個轉變的機緣,希望那一天去導覽試走後,能讓她轉運。

另一個百合是工作狂,一樣在燃燒熱情,在職場上如魚得水,其實是多年與人交際的經驗,像我這幾年裸居生活,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率性,我想在她眼中應該不及格!甚麼該講甚麼不該講,真的還是要深思,不可隨口說出吧?

做一個人最難的,是誠實的面對自己,誠實的面對大家,這條路永遠學不完吧!

PS. 百合的代號來自逃避雖可恥但有用的土屋百合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59-臺灣的國民住宅



水瓶子城市慢步第五十九集,主題談「臺灣的國民住宅」。首先,補充上集《臺北.原來如此》提到的文化走道,十字型文化軸線:東西橫向市民大道沿線,保留古早台北城市邊緣的工廠群,例如華山、松菸、南港瓶蓋工廠等;南北縱向中山南北路沿線的博物館群,串連中正紀念堂二廳院、當代藝術博物館、美術館、故宮博物院,其實呢,可以再往南延伸到台灣大學內小博物館群。回到主題「國民住宅」,日本時代台灣總督府規劃蓋的住宅在台北城三個區:中山北路長春路、中正紀念堂對面以及萬華龍山寺附近,早期是洋和混合式的住宅,二戰開始,改為榻榻米純和式的公共住宅,是對日本式房舍以及天皇的尊重,衛生、廁所區隔仍是很講究的,而戰時財政困難,原本只租不賣的住宅,便開放給日籍公務人員購買,房價大致是低階公務人員一個月的工資。戰後美國援助時期,鼓勵自立蓋屋,以方便耐用的土磚為材質,經建築師審核後可自行建造,此為50年代台灣公共住宅的演變,水瓶子建議,政府應該調整思維,利用城市中的閒置空間,規劃小型公共住宅,住宅擁有生活空間,而不是度量化一人八坪二人十四坪的僵固思考。

本集節目參考資料:成功大學建築學系論文--《台灣公共(國民)住宅空間治理(1910s ~2000s) 》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cdr&s=id=%22103NCKU5222057%22.&searchmode=basic(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6/12/12

是枝裕和《比海還深》,一個硯台的價值


看到這幕,讓我想到羅馬浴場

今天剛好是小津安二郎(1903年12月12日-1963年12月12日)的生日、也是忌日,是枝裕和的作品,多少有小津的影子,也有不少候孝賢、楊德昌的影子,很難說誰學了誰,但第二幕阿部寬坐著電車來找母親,最後又坐了電車離開,像極了小津的風格。

第二是攝影機很多是定住不動,但視角明顯的跟小津大不相同,是枝裕和跟小津一樣,演員的表演表面上是緩慢情感的流動,但是其實沒有一個贅字。等我整個看完電影後,再回頭重看一下開頭,其實所有要表達的爸爸過世的訊息,在媽媽與姊姊輕鬆的談話中,就已經完全演完了,也表達了對於這個問題老爸,似乎離開是比較好的。

阿部寬的兒子在打棒球的那一幕,等待著被保送的機會,但是終究被三振,跟媽媽(真木陽子)的男朋友有著不同的人生觀,也說明了遺傳性格。

從鄧麗君的歌曲別離的預感中的歌詞:比大海還深,比天空還藍,這樣深刻的感情,負荷太多難以承受。而阿部寬的媽媽說著我好像還沒有這樣的情感,道盡了平凡生活的可貴。

阿部寬演出的角色就代表著他的父親,喜歡賭博到處借錢,最後他找到一個硯台,沒想到這個硯台真的是骨董。

這部片沒有勵志,沒有啟發,阿部寬仍然過著他好賭,等待成名的一天,但是這個硯台是否會改變他這一生,沒有人知道!

1995年,伍迪艾倫《非強力春藥》強大的阿芙蘿黛蒂



這部片當年看中文片名就不太想去看,原來也被新聞局強迫改過名字,由『強力春藥』改為『非強力春藥』,今日來看用英文直譯,或者用強大的維納斯,也都不錯。

最近看了之後,回顧二十年前的流行名詞:雅痞、無法生育、紐約客、頂客族之類的主題,伍迪艾倫還真的是帶動流行話語。當他用猶太人血統純正的思考方式,不願意領養,但是他妻子還是不管他領養了一個小孩。

領養小孩後伍迪艾倫一直活在希臘神話《伊底帕斯王》弒父取母的幻想中,於是他非常好奇的去找到了小孩的生母,預防小孩未來會愛上母親,但非常諷刺的這位生母(阿芙蘿黛蒂)是個妓女,伍迪艾倫想要讓她走上正途,用盡了各種辦法,不小心跟她上床後居然讓她懷孕了。

顯然伍迪艾倫自比為赫爾密斯(荷米斯、愛馬仕),這個神祉管體育,願意為阿芙蘿黛蒂出頭,而那個做直升機的情人,則是戰神阿瑞斯,這部片應用眾多希臘羅馬神話的對比,每一個情節都那麼的似曾相識。

結局互相不知道自己親身子女的,完美又平等,至於未來神諭會不會真的演出,似乎不那麼重要了。

2016/12/11

【台北】飛米林老師講印加帝國



幾個月前去祕魯,記憶中除了高山症症狀外,就只有馬丘比丘、馬丘比丘、馬丘比丘......

今天去聽團友有系統有組織的講印加帝國,好像喚起了所有的記憶,前一陣子一個領隊導遊的大學同學,他說他為什麼世界各地都敢帶團,除了本身人類學系的學養之外,只要在台灣有空就到處參加研討座談會與演講,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的......

帶團的保險方式,就是到了一個地方,要描述人口、國家、國旗、國徽、民族、歷史、地理、氣候等等,這些基礎的都報告完畢了,然後才開始引申團員有興趣的部分,或是深入的說明自己有專長的部分。也就是由廣博的常識,引導入深層的專業知識。

這樣,看似非常簡單的 SOP,也只是做到團員不抱怨而已,大部分的領隊要達到這樣的目標,真的需要長年的經驗。還好我不帶團,不然這真是世界上最難的任務啊!

飛米林老師在演講過程還發小獎品,來參加還有集點卡,集滿點數會送書,包括我的書,實在太捧場了!這招真的要學起來。無論有無收費,要準備一場演講真不簡單,旅行能夠玩到如此,才真的是自己的收穫。

【台北】紀州庵五周年慶,作家的家,同安街一日表情




昨天在 後門咖啡 的新書分享會,大家感嘆日本時代的作家有關台北的地景地貌書寫,留下來的太少了,剛好日曜日式散步的導演也在場,的確要挖掘當時資料,有點困難。

戰後在同安街周邊的區域,居住著當年的新興作家,或許跟日本時代的連結性就只有這個區域的建築地景地貌,文訊與老作家的聯繫,一直不中斷,每年的活動,好像是讓老作家回家的溫馨。

開幕式先是三太子的表演,對街的天后宮,有打上湄洲兩字,看來位階不低。我這個不算是文學寫作的作者,傻傻的出席,然後還傻傻的簽名,還好只是坐在後面方便落跑的板凳,被主持人唱名,還排名在很多作家的前面,實在是嚇死我了。

進去看這一檔的展覽,主題是同安街,一日表情,隨便瞄了展覽上的文字,怎麼看起來那麼親切熟悉,跟我的感受百分之百的契合,原來是我上個月所交的稿件,還包含了當時採訪了陳正宏老師的內容,所以我寫的文字占了兩三個格子,還真的非常不好意思。

遇到了某老師,跟他閒聊了一下,他說國民黨內還有眾多當年白色恐怖的重要史料,這些史料目前兩黨都不願意公開,有太多人性的不堪,還有國家革命實踐院到底有那些學生參加過,當年政商媒的老闆們是否是因為有了革命情感而合作甚麼樣不法的勾當?

後來亮軒老師邀請上台,他非常簡短的說明了古蹟經營的難處,我還是相當的佩服他的演講技巧,言之有物,簡短有梗,也有迴盪,不知道別人是否體會得出這樣的情感呢?

看到小時候閱讀書籍的作者本尊出現在眼前,我回憶著到底誰寫過怎樣的文字,這樣多元文化的交融,我們應該更廣泛的認識這塊土地的歷史,從現在從自身開始做永遠都不遲,過了十年、五十年、百年,就是歷史了,永遠不要抹去這些記憶。

不知道日本時代有誰曾經在紀州庵這個料理亭作客,無論是日籍台籍,留下隻字片語也好,無論描述過去、紀錄現在,我們都應該好好的紀錄生活日常。— 在紀州庵文學森林。




同安街野草居食屋之前生

在同安街28巷巷口,獨特的一棟日式木屋,一般人經過時可能會好奇他的身世,我在巷口矗立,幻想1930年代坐在這棟老屋的緣側,面對著水圳道蜿蜒的流過,兩旁的綠樹蔭,左邊長慶廟旁大榕樹的綠茵,這裡是附近最涼爽的位置,清晨經常被太陽光喚醒,廟會時非常熱鬧,附近鄰居都會在廟旁的老榕樹下聊天。

*1930年代川端町的景象

或許,當年的路並不如今日那麼大,大黑頭車呼嘯而過會揚起一陣風沙,人力車夫在榕樹下等待客人,有些教授是要到帝國大學,有些是要到總督府上班的公務人員,或是到台北城中上班的上班族,假日經常有穿著西裝的人經過,到河邊料理亭談生意。

今日,經過同安街已沒有竹籬笆圍牆,也少有日式木屋,一棟棟戰後豎起的四、五樓小公寓,在同安街28巷的巷口,一棟小小不起眼的日式房舍,圍牆掩蓋大部分的屋體,眼尖的人或許看到黑瓦才知道有這麼一棟老屋。

說來認識曾住這裡的陳正宏老師的緣份很奇特,我念地質系大學時期是他的學生,但後來有機緣查詢這棟房子的身世時,只知道前任屋主是農化系陳玉麟教授,詢問農化系的學長,才知道原來陳玉麟的大兒子是陳正宏,就這樣繞了一圈回頭再找老師來談談這棟老房子的身世。

*台北帝大時期

1928年,台北帝國大學正式由高等農林學校改制而成立,加上1930年代擴大台北市的都市更新計畫,一群日本研究農業的學者開始在台北市置產建屋。台灣是農業研究中心的政策,讓這些學者家族大量投入研究,就如同今日科技發展。茶葉、咖啡、甘蔗、林業等經濟產業,台北城市現代化的水、電、瓦斯管的大量鋪設,欣欣向榮的景象,似乎沒有被美國股市崩盤而影響。

陳玉麟教授(1921-1996),1942年獲得日本熊本大學藥學士,然後回台灣就在台北帝國大學的服務。1945年終戰後,台北帝大改制為台灣大學,陳玉麟教授一直在台大服務。

若要知道為何陳玉麟教授可以住在這個地方一直到1984年,要從台北帝國大學說起,當年負責農化研究室的主要是山本亮教授(1890-1983),於1935-1940年負責農藝化學第二講座主要負責食品化學及熱帶農產品的研究,山本亮的專長是除蟲菊精合成及人工除蟲菊精的研究,被譽為「日本近代農藥學的鼻祖」,如今較為人所知是有關包種茶、烏龍茶等製茶的研究,山本亮教授他非常喜歡台灣,戰後還是經常來台灣。

1940-1945年,大島康義接任山本亮的第二講座繼續研究,當時助教授為石井稔,1942年起,助手為陳玉麟。當年同安街28巷這附近有三排日式木造房舍,均為石井稔家族所有,現今強恕中學那塊地,原本是石井家所擁有的農園,種植花卉、菜園與實驗用途。

*台灣大學時期

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後,石井家族離開台灣,將同安街28巷1號的私人房舍交由同在農化研究室的陳玉麟居住。教授一家六口加上叔叔七人,住在這棟小小的房子內,有四個房間,叔叔與四個兒女全都台大畢業。

老房子外本來庭院很大,旁邊是瑠公圳林口支線的下游,目前已經加蓋變成大巷道,就是牯嶺街95巷。因為以前的水圳並沒有很寬,大概不到三米,所以後院至少有六米寬,現在整個已經變成道路用地,因為水圳道的關係,到對面的長慶廟必須繞道同安街口的小木橋另轉其他巷弄才能過去。長慶廟內門前過去是一個廣場,經常上演野台戲(布袋戲及歌仔戲)及放電影,是附近居民的集會場域。

陳正宏老師小時候可以在圍牆的庭院內騎腳踏車繞行整棟房子,庭院有檳榔、老榕、芭蕉樹、木瓜哉、苦苓叢、葡萄藤、觀音粽竹等植物,偶有水果可採。早時煮飯燒熱水都是用柴火,經常要把庭院的樹枝留下來綁好放置,他經常負責起灶生火燒熱水的工作。後來逐漸改燒焦炭、煤油爐,最後才改為使用桶裝瓦斯。

日本房舍用水燒柴火的空間都在屋子的同一側,本來在浴室與廚房之間還有一間三疊的小房間,推測應該是日人設計給女佣所住的空間,陳玉麟教授居住期間曾經被改為飯廳使用。回想當年煮飯的爐灶要起火,洗澡浴桶要以柴火燒熱水的過往,回憶彷彿如同昨日一般歷歷在目。

小時候要做的房舍維護工作不少,颱風過後竹籬笆傾倒,去買一些竹子,綁好後要以鐵絲固定在水泥樁上。家裡的庭院有養雞,所以這些竹籬笆、綁雞籠等特別重要,不然雞就到處跑。紙門很容易破損,還要自己修護,利用紙張遇水會膨脹的原理,糊紙門前要將紙用適量水噴過,糊上乾了之後紙門就不會有皺紋。水噴多了乾了之後緊繃過度紙會撐破,噴少了紙面鬆垮不會平整,其中拿捏只有親自作過才能體會。有時颱風來襲,就要注意淹水,印象中有兩、三次曾經淹水到榻榻米,後續的清掃工作就非常辛苦。

陳正宏老師說,小時候晚上要等到最後一班火車經過才能安然入睡,從新店開過來最後一站是萬華火車站,因為載了大量的煤,經過古亭站的時候周邊的木頭房子彷彿搖籃一般震動,搖來搖去的,那時大約是晚上十一點半鐘。

1984年,陳玉麟夫婦感於整理維持老房子並不容易,又加上政府拓路拆屋之規畫,於是將房舍交還台大。

*赤川變成黑龍江

結束訪談後老師帶我走小小的同安街,經過南昌街,這附近的大馬路很多,但是走在同安街內彷彿又回到五十年前,這邊有家米店已經不在、那邊的順安青草店還在,教堂、廟宇都還在,只是都擴大了不少。同安街這條路在日本時代是碎石子路,本來就不大,巷弄間雞犬相聞,後因人口膨脹違建沿水圳興建,讓同安街的環境變得比較髒亂,如今水圳加蓋開拓成路,地下排水管線的普及,防火巷變得很乾淨。

在同安街28巷旁是牯嶺街95巷,原本是一條小溪流,在1990年代初才加蓋變成馬路,該小溪的上游是瑠公圳(霧裡薛圳)的林口支線,流入今牯嶺街95巷、三元街、西藏路,然後流入新店溪,在下游地段日本時代稱赤川,據說是清澈有魚的溪流,四、五月晚上可以看到很多螢火蟲發光,有座木橋稱為螢橋。可是到了戰後因為周邊違建不少,人口增多,家庭廢水都排入這條溪流,當地人戲稱為黑龍江。

很難想像曾經有火車在這個區域呼嘯著緩慢而過,那些竹籬笆木造房子,到處都是水圳道,一座座小橋跨過水道,下大雨颱風過後門口水位大漲,小朋友特別喜歡玩水,這些光景應該都不可能再出現了。

訪談陳正宏老師,在老屋內看著老師的眼神,彷彿回到兒時,在從小長大的屋子內,談著父親陳玉麟教授的研究、家庭生活與周邊環境,其實老房子承載的不只是歲月與記憶,還有先人研究改善生活的種種努力。

PS. 買了黃大叔的書與王文興老師的文庫本,黃總編的書可以在此露出,也算稀奇囉!

2016/12/10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58-台北原來如此



水瓶子城市慢步第五十八集,介紹「台北市都市更新處」出版的《臺北.原來如此》,走在台北,馬路常是不連貫的,你瞭解台北的城市密度嗎?水瓶子以京都相比台北,同樣三面環山,鴨川流過京都北邊,台北亦有淡水河,且腹地類似大小。

台北三角盆地,一萬八千年前曾是鹹水湖,節目談過的圓山遺址,是原住民住在海邊為證,民國五六十年代經常淹水,在東北角打一個洞,員山子分洪道將水排到海裡,自此台北不淹水。早年淹水緣故,河堤蓋得高高,河景便隔絕於城市景觀,未來河堤如能降低,將還給台北城河流景象。點開Youtube,聽水瓶子談綠廊,連接大型公園的綠蔭大道,讓動植物在城市中悠遊生存,敦化南路林蔭大道連貫松山機場作為大森林公園的想像;金山南路,原來是二戰大轟炸時建的防火路;民生社區曾是松山機場的跑道,非正東西而是以風向為走向呢!彎彎曲曲的延吉街、忠孝東路周邊,有瑠公圳流過,水圳串連埤塘,所以才有三角型大樓啊!

台北並非沒有記憶的城市,從《臺北.原來如此》一探台北城市的前世今生!(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佐藤春夫《殖民地之旅》,霧社事件是虛構的真實?還是未卜先知?


佐藤春夫──和鄭清鴻、邱若山和河野龍也,在後門咖啡。

河野提到了,日曜日式散步,也提到了台南的運河,還有廠仔的考據
憂鬱的先鋒
香港出版的《帝國旅人佐藤春夫行腳臺灣》這本的散步地圖有點錯誤
河野老師的考據《佐藤春夫讀本》
講到了黃天橫
森丑之助 楊南郡
台灣的文學館之少,文學散步

為什麼台灣老街都長得一樣,現在除了塗鴉想不出新招的嗎?

#為什麼系列 #時事建言


新竹北坪老街

這是我多年來一直思考的問題,思考了很多的作法,但是每到一條老街,好像大家都想不出辦法後,只好用當年最流行的作法,維持老街還活在當年的假象。

一條老街,承載著一個鄉鎮人們的生活生計,甚至是串聯一些地方的必經之路,加上時光荏苒,水路、陸路、牛車、馬車、台車、火車等不同時代的交通工具,並且考量當地物產等等,怎麼想每一條老街都應該是獨一無二的才對。

若再加上泉州、漳州人來農墾,原住民、荷蘭人、日本人、戰後中國移民等關係,老街擁有的是豐富的底蘊。

最近淡水重建街的塗鴉,引發了大眾的討論,在我臉書的同溫層,多是驚訝失望居多。

或許是商業化的活化方式,或許大家對於歷史脈絡這件東西的認知不夠,也或許這些交錯的獨一無二無法被一般人了解與認識,有點懶得發想,居民意見太多,無法溝通協調,大家只能用現有的模式套用。

台灣人迷戀別人的成功經驗,卻乏自信,經常需要外國人的背書認證,拿現成的東西移植,是否應該放手給年輕人提案,小規模的實驗,用一棟或兩棟老屋在一定的時間內活化,然後再來檢討,不要一定馬上看到成果,只要有討論,有改善,有持續,並且有熱情,才是一條老街存在的價值。

2016/12/08

雨傘架的創新



這二十年來,無所不在的創新經營論,加上這兩年興起的網路集資"大平台",甚至是 Uber 都引發了眾多的討論。

大家有沒有發現,朋友之間有好多新的產品,新的樣式,新的概念,新的發想,每一個新的產品都有新的樣貌,有些雖然好用,可是不美觀,有的很漂亮像是藝術品,可是並不好使用,以雨傘為例,我們眾多用後即丟的雨傘,讓雨傘架變得好醜,而雨傘架的樣式也很多樣,這樣的惡性循環,讓我們的雨傘變成一項污染,不只是物品的浪費,還沒有美感,甚至容易刺傷皮膚非常危險。

因此,我建議是否有一種"創新",是減法的創新,我們是否選出雨傘的經典、傳統款式,或是在不改變舊的產品顏色、樣式的情況下,能夠有所創新。

我們是否鼓勵維修舊的產品,讓舊物找到新的主人,或是鼓勵廠商回收自家舊的產品,並且鼓勵研發不容易壞掉的東西,耐用的產品,是否把創新應用在這樣的商業模式呢?

台灣人不缺乏創新,而是缺乏對於傳統價值的認識。

【台北】黑色的墨西哥?



今天手沖了這一支,之前喝了感覺是亞洲豆,有點土味,有點苦味,今天喝了一下,怎麼有熱美式的味道,然後又喝了普洱茶,過了一回咖啡冷一點,才感覺到豐富的層次與味道,這是咖啡的迷人之處吧!

沒有去過墨西哥,想像墨西哥是黑色的國度,辛苦到美國打工的勞工,還有神秘的古文明遺址,驚奇的原住民文化。

原來我透過喝咖啡那麼簡單的動作,就體驗到一些不可思議。— ──和 LovelyShow Huang,在味覺小宇宙。

2016/12/07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57-桃園的書店2



水瓶子城市慢步第五十七集,繼續上一集的主題談桃園的小書店,首先介紹「讀字書店」一位很年輕的老闆陳夏民,書店同時是出版社,採取與其他出版社合縱連橫的方式,合作出版書籍,位於巷弄中的書店空間很大,店內也有藝文展演。

位於龜山區 的「新星巷弄書屋」,地點絕妙,隱身在鐵工廠和五金店中間,當水瓶子探訪書店時,和做教育的老闆聊天,外頭有一位伯伯,在門口張望,老闆邀請多次才進門,伯伯要的算命書,書店內沒有,伯伯感到更不好意思的離開。其實逛書店無須擔心有沒有消費,可以放心的在書店內逛。

找桃園的書店可以從桃園市文化局的文化地圖中搜尋,如「望見書間」、「毛怪和他的朋友朋友們」、元智大學旁的「瑯嬛書屋」,還有一間「晴耕雨讀」書院,位在龍潭關西附近,空間非常大,開店時候遇到了困難,經銷商送書居然要外加運費,於是老闆決定從二手書開始做起,花了很多時間清除表面髒污,這間位於田中間的書店,讓水瓶子找到捷克攝影師的作品。

請點Youtube一起來逛實體書店,享受挖寶的快樂!(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台北】遊山茶訪與永遠的國語日報社社長洪炎秋



與這位越南通的高挑帥哥第一次來體驗台灣茶文化,來到了目前為南投遊山茶訪所經營,以前為國語日報社社長的洪炎秋先生的家,1940年代所興建的日式住宅。

這段取自洪炎秋的維基百科部分:

1946年6月回到台灣,在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後來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書,後調任臺灣省立臺中師範學校(現在的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校長,二二八事變後去職,同時被撤職的還有台灣省立台中圖書館館長莊垂勝等台籍教育行政人員(蘇世昌《追尋與回憶;張我軍及其作品研究》引〈一生吃「國語飯」的學者社長─洪炎秋〉說是許壽裳介紹洪回台教書,二二八事變後洪蒙上「鼓動暴動,陰謀叛國」罪名,許替他辯護才平反)。
*********************

之前因為要多認識這號人物,所以買了他所寫的文學概論,也讀了他編寫的世界名著《丁香花下》,洪炎秋是鹿港人,小時候瞞著家人偷學日語,然後到北平(北京)去念書工作,戰後回台任教,歷經白色恐怖時期,一生在文學推廣上努力,後來又選上了增補的立法委員。

這個人的經歷實在太精采了,下回無論是文學故居的導覽,或是自由主義的導覽都可以提及這位老師。

喝著台灣茶,我詢問了眾多有關茶的製程,討論越南茶與台灣茶之異同,時間不太夠,或許從茶文化這個角度切入了解越南,是不錯的方法啊!

這幾年遇到不少年輕人,頭腦裡面裝的各式各樣博學的知識讓我非常的詫異,網路時代,只要透過搜尋閱讀後消化,所學的事物會比以前的人多好幾倍。

《大人的西洋美術史》



又要來推薦一本書,其實看過之後覺得這本應該是高中、大學生應該就懂得內容,可是我們的教育體制可能教不出這思考模式的孩子,我想最大的問題並不是老師,而是在於家長。

經常聽到家長問:有甚麼安親班,或是有甚麼值得學習的事情,我要讓我小孩去學,去體驗一下,導致到了最後,我們的小孩是大人想體驗的"大平台",因此小孩都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之前去上一個寫作班,有一個媽媽幫大學剛畢業的女兒報名,結果女兒根本不願意來,因為媽媽繳錢了,所以只好媽媽來上課,其實上甚麼課,甚麼年紀都不會太遲的。

這本書用各式各樣的角度、方法,來歸納西洋美術畫作,真的是欣賞畫作的基礎,既然取名為"大人的",我想就是大人要去了解的了,這幾年公部門一直在推廣"美學",但是光是小孩了解了有甚麼用,應該是大人好好的去學好基礎,讓小孩長大了來改變這座島嶼的美學吧!

2016/12/06

《像我們 這樣的 文化 恐怖份子》在舊總圖的新書座談



本來以為《像我們 這樣的 文化 恐怖份子》這本書的新書分享會只有一場,後來在舊總圖又有了一場隱藏版的分享會,又是在黑夜來臨的時刻開始,真是太吸引人了。

來到這個地方發現來參與的多是阿宅鐵道迷,很多在學的學生,年輕充滿了熱情,這時候我才體會到,原來幹掉一個文化恐怖份子,還有千千萬萬的文化恐怖份子,這些人向軍曹一樣是無性繁殖的,而且"像我們"這三個字要用台語要唸"爛",意思就是大家都是文化恐怖份子啊!

洪致文老師這本書中難得可貴的不只是指出文化資產的價值,最重要的是給予了古蹟未來再生的時候許多經營使用上的建議,當前最大的問題,是我們對老東西的價值不瞭解,所以剷掉賣給財團開發,馬上可以收到好處,甚麼都不需要思考。

對於一個文化資產的價值,要能夠保留下來,洪致文老師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論述"能力,而且還要有"研究"能力,博物館也要有"典藏"能力,至於當前文化資產的困境,除了對於古物分類不夠完備,還有跨界的專業委員不足,我覺得很多事情事緩則圓,當我們開發的速度越快,文化資產的再生其實是要放慢下來。

當然文化資產的保留,的確是需要花錢花精神的,當全世界的東西都沒有了,可是在台灣保留了多元文化,全世界的人都會來學習,這樣的價值是無所取代的。



筆記:

鐵道→文化,日本好像沒有
掌握論述權
推廣論述,共同記憶
研究能力
溝通能力
建築專業、鐵道專業、文化資產專業
執行力
會移動的文化資產如何定義與保存?
文化資產法的困境
脈絡,製程,產業文化資產
共鳴


這樣貼出來,我大概中午敲門手就會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