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上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上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06/02

【上海】20150602:張愛玲的愛丁堡公寓

*張愛玲的愛丁堡公寓



距離上一回去愛丁堡公寓(今為常德公寓),已經是九年前的事情了,當時樓下還沒有一家咖啡館,周邊也只有一家百貨公司,目前好多家百貨公司把愛丁堡公寓包圍起來,甚至是靜安寺也算是一家百貨公司吧!

今天進去咖啡館,打算悠閒的喝茶吃飯,沒想到巧遇了老闆,洽談了一下,了解他為何那麼熱血的開這一家咖啡館,每個月還辦了不少的活動,老闆馬文小姐說也是為了小孩。我們在青田七六遇過一回,對答那麼流暢機靈與條理,這是我永遠學不來的。

我會想像那年張愛玲在這棟公寓六樓雖與她姑媽住一起,但是又與胡蘭成結婚,胡蘭成的家人來要錢墮胎,後來又在這棟公寓與胡蘭成離婚。所有對張愛玲這個似乎所有事情不在乎的人,這個選擇是不是非常的不智。只能用落入情網的人,會做出甚麼事情也不奇怪吧!— 在常德公寓、張愛玲故居

*UBer



第一次嘗試用 UBer 叫車,雖然塞車讓我等了一下子,但是比要搶叫計程車好得多。又可以跟各地的師傅聊天,還不賴。

*盛七小姐的百樂門



盛宣懷的第七個女兒,女性地位提高,盛氏姐妹打官司爭遺產,訴訟多年後終於得到一筆遺產,拿了一部分來蓋百樂門,1932年完工。雖然整棟大樓在整修,但是有些店還是在營業。

這次整修不知道結果如何,就來拭目以待吧?(偷偷看了一下,其實還蠻慘的)— 在上海百樂門

*漢冶萍公司的俱樂部



這是中國鋼鐵工業公司的俱樂部,應該就是所謂的招待所吧!1931年,孫寶琦的靈堂就設置在這裡,因為辭官退休後沒錢,也沒地方住,於是全家老小,共五房24個兒女,全部就住這邊了。

紅磚砌出來的洋樓,細節不容忽視,沒有開放,只能在門口遠眺。

2015/06/01

【台北】台灣一直是非常多元多樣的文化所在地

每年我都要到台灣的內地南投去掃墓,也經常到日本內地去旅行,終於今年要到中國內地去玩了,但上海、北京基本上還是沿海城市,算內地嗎?內地在各時代各族群代表的意義還是大不相同的。



搭捷運到松山機場的時候,雖然不少人拿著大行李,可是並非所有人都是去機場搭機。一位年約六十幾歲的婦女,可能是第一次搭捷運去松山機場,以往她都是靠子女接送,很緊張的詢問大家,是不是都要去機場,然後說她要去浦東機場。

有位台灣人很熱心的跟她說,然後就聊了起來,雖然這位台灣人北京語字正腔圓,但我聽口音就知道是台灣人,但那位婦女還以為對方是中國人,還問對方是哪一省人,的確,我看了車廂內的女性,還真的有不少貌似中國女人,那位台灣人愣了一下,只好回答:『我是台灣人,在上海也有住家』,並且很熱心的教這位婦女等下要在機場下捷運之類的。

下車後,果然她又不知所措,我只好帶她到松山機場的國際線,電梯轉來轉去果然不是很方便,但還算好走,這一路上我刻意的完全用台語跟她對談,但顯然台語也不是她的母語。

對談的過程,她把來上海幫女兒坐月子,還有住哪邊全盤托出。後來她在地攤買的鞋子居然壞掉,她還真的不知所措,一直到要到櫃台辦理的時候,我發現她提早來了,然後跟她講了等下要如何找櫃台之類的。

難怪,剛剛那個台灣人跟她說:活到老學到老!我想了想,搭機都還會不知所措的人,各族群在兩岸的生活,交流之後的社會,還有各個族群生活關係,雖然複雜但也沒有複雜到難以理解。

台灣一直是非常多元多樣的文化所在地。

2010/10/24

【上海】97出差的順手明信片,中國青年創藝文化的內容

這是97去上海出差,順手寄來的明信片,本身跟上海沒甚麼關係。

From 中國‧上海
2010.4.8 上海,97的543

這台鐵馬腳踏車,小時候只要坐上他,就覺得很穩很安全,剎車有油壓系統,好像也很防震,在鄉下的碎石子路上騎,也不會覺得很顛頗,曾幾何時這類的腳踏車都消失了。

看這個創意老實講並沒甚麼感覺,是守(手)護傳統,或是愛護老東西的意義嗎?

2009/10/10

張典婉的《太平輪一九四九》那段被遺忘的歷史

今天翻完了這本書,也看了福爾摩沙事件簿,一直不知道怎樣寫下心裡的感受!



本書作者:張典婉的部落格

1948年,正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三年,以色列建國,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興起,歐洲被區分為東西兩部分。中國的國共內戰,1948年11月在最後最慘烈的徐蚌會戰(淮海戰役),國民黨大軍55萬人被共產黨殲滅,導致了後來200萬人的大移民,有人說是大撤退到台灣來。

1949年1月27日,太平輪超載大批來台的旅客,也帶了大量的六百噸鋼條,有人說船員飲酒作樂,才導致這次的災難,在沒有點燈沒有鳴笛的狀況下撞上了載滿木材煤炭的建元輪,不久後太平輪就沉沒,近千人就這樣死亡在黑夜的海上。

福爾摩沙事件簿:1949一甲子之太平輪沈船1

這本書訪問了一些倖存的旅客,也訪問了亡者的後代,作者說他希望以過去解放未來,太平輪沉沒60年,是一個被遺忘的記憶?還是一些不勘回首的往事?喜歡旅行的張典婉,每次看著台灣,總覺得這是一座孤獨的島嶼。

而我,我總覺得台灣是個沒有身世的人,所有生長在島嶼上的人彷彿都沒有了記憶,看到所有人的臉,就好像帶著一張沒有表情的面具。

我從小就是在眷村旁長大的本省小孩,後來父親撿便宜買下了因賭博輸錢急需用錢的屋主房子,就在四四兵工廠附近的眷區,即使已經到了1980年代,說不出的對立總在我生活中上演,漸漸地到了高中才慢慢了解這段歷史,去理解後心裡更多了一些包容,或許我也該感謝有這樣的過往。

對於歷史,我們應該有更多的認識,不要逃避去討論,互相理解,才能機會走出台灣的未來。

More about 太平輪一九四九

2009/06/25

【周庄】傑維恩的小橋流水人家

也不知道幾年前去過周庄,印象中在上海的人民體育館前買票搭遊覽車,然後就有導覽人員帶著你在周庄的重要古蹟走來走去,因為人頭很多,導覽人還要把不是同團偷聽的人趕走。


傑維恩寄來的明信片(傑維恩的日光溫暖文學報)

記得去的時候已經是秋天了,可是周庄很熱,熱的不是天氣,是人真的很多,在水鎮坐小船的人也不少,到處都塞船,其實感覺有點像小小的威尼斯,聽到搖船大嬸唱著民謠,我想若是晚上可以住在這裡,應該別有一番風情。小鎮有個公廁,實在是高級,收費頗高,可能是要以價制量吧!

周庄古稱貞豐裏,春秋戰國為吳王少子搖的封地,所以稱搖城,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舍宅捐地,從此改稱周庄。後來,沈萬三利用周庄的水運做生意,成為米、絲綢、陶瓷等集散地,沈萬三的故宅沈廳也是必參觀的地方,此外還有富安橋、雙橋等。



多年沒有前往,收到好友捎來的明信片,回憶周庄種種,雖然才幾年前去的,卻好像過了好久。

2009/05/26

【上海】人民廣場

這是上海的人民廣場,周邊有市政府、戲劇院、公園與展覽館等公共設施,周邊的高架道路擠滿了車子,地鐵站出入都是人擠人,但是看這公園內的人很少。


2009.5 猴小咪寄

看到猴小咪剛去上海回來要送明信片給大家,馬上就去要了一張。偶而看一下他噗浪上的行程,因為工作的緣故,不但整個台灣趴趴走,上個月還跑了上海一趟,看起來工作十分辛苦,但我想應該充滿活力的聲音與燦爛的笑容吧!

轉眼上次去上海出差是三年前的事情,我想上海應該也轉變了很多。記得上上次去打D的時候,出租車師傅在延安高架上打瞌睡,還是我們叫醒他教他怎樣走。上次去的時候,在靜安寺搶出租車,看到一個外國人拖著行李,我不知道為什麼還很好心的讓他坐上車,其實我等了很久,車子一直被別人搶走,為什麼還要好心的讓給不會說3Q的外國人呢?可能他已經被別人搶到沒耐心了吧!

後來去坐地鐵,有個外國人帶個小女孩,門一打開,下車的人都還沒有出去,一堆人就衝了進來,其實平常我是很鴕鳥的無奈擠了出去,但看到小女孩與納外國人驚恐的表情,我就用我的身體幫他門把人全部推開,最後賺到了一個微笑。於是,只要是人在國外,我會特別的想幫助無助的旅人或是老人,因為我們無時無刻也會受到別人的幫助。

至於這個人民廣場為什麼沒有人?應該是要收門票,所以除了觀光客,應該很少人會特別買票進入的。

2008/04/20

【上海】陳澄波在上海客居時光

1930年夏天,陳澄波與家人兩地相隔長達七年,終於把家人接到上海,當時陳澄波在上海私校教書。


1931年/我的家庭/陳澄波

1930年代的上海籠罩在日本入侵的陰影下,很多學校停課,陳澄波在此的收入也不是很穩定,於是在1933年返台定居,在上海的這段期間,陳澄波到蘇州杭州寫生畫畫,留下了許多江南美景,這些畫入選日本帝展展覽。

在上海的時光,陳澄波的畫作有許多與家人相處的作品,上面的構圖中央是他老婆,而下方的書信往返與筆墨書寫的情況,讓整體呈現不安的氣氛。陳澄波這時期開始的作品有點受到梵谷的影響,後來回台後有段時間在淡水的作品,也有不少梵谷的影子。

【台北】陳澄波與淡水重建街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10/blog-post_14.html


陳澄波,1895-1947年。1947年二二八事件時,代表嘉義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前往機場協商,於3月25日上午被軍隊槍斃,懸屍示眾三天,享年52歲。

2008/01/18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

這是熱氣球捎來的明信片,雖然是大樓很多的浦東,背後寫的是巷弄中的悠閒。


2008.1.6 熱氣球寄

已經兩年沒有踏上上海的土地,浦東的發展在我眼中覺得不可思議,一大片荒涼沒有人居的重畫區,到今日這樣高消費繁華,不過是這10年的故事,以往的商業區一到了晚上就好像死城一樣,都不敢一個人走在路上,現在晚上到了浦東這端的黃浦江河邊,有很多餐廳,在餐廳享用晚餐,望著對江的當年殖民地區歐式建築,有時候會覺得時代潮流的演變,會一直給我們警惕。

【上海】外灘夜景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4/blog-post_24.html

熱氣球說:我喜歡走在城市的巷弄中,發現城市的悠閒,上海的舊巷弄,就讓我難忘那在地的生活情。

熱氣球的藍色冒險
http://blog.xuite.net/omiomi/balloon

我還沒有去過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據說觀眾的水平還不是很好,但我想應該會越來越好,希望未來有機會去的時候能看場精彩的歌劇。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
http://www.shoac.com.cn

2007/11/30

【上海】霞飛路與淮海中路

很巧地前幾天收到兩張不同人寄來同一個地方的明信片,是1930年代的霞飛路與2000年現代的淮海中路,這兩條路指得是同一條路。


1930年代的霞飛路


2000年代的淮海中路

幾年前曾經在上海的柳林大廈工作過幾周,就是明信片中最右邊那棟大樓,每到上下班時間光等電梯就要等個十分鐘,所以我們經常跑到貨梯去等,奇妙的是載貨電梯內居然有電梯小姐,電梯內有個木頭凳子是給電梯小姐坐的,她負責幫我們按按鈕,除了這工作外,有時也會講笑話給大家解悶,只是那電梯小姐年齡約莫60歲。

每次下班已經很晚,我喜歡在淮海中路散步,這時街上的人少了,但是繁華的燈光,會讓我想像1930年代上海繁榮的景象,外國人搭著黑色大頭汽車,路上電車來回行駛,人力車來來往往。上海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其實都是充滿人與人的故事。當我走到附近的新天地,即使再晚,人潮依然很多,想要去看場電影,門口卻賣著不到票價十分之一的盜版光碟,一切總是令人感覺迷惑。

上海,正值法國梧桐葉落時節,妳說妳將會是一個人過。

妳結束了難以回想十年,難過流淚是必然的過程,祝福妳邁向人生的另一段旅程;妳說上海有另一段新希望,於是勇敢的前往工作;妳說妳將離開這塊傷心地,回台灣追求一段穩定的愛情,但天不從人願,就在度蜜月回來後要面對癌症的事實;妳說妳在上海有了小男人;妳說妳不喜歡上海的人際交往,卻還在此地遊戲人間;妳說妳父親是上海人,到了這好像才了解死去的親人;妳說......這上海有說不完的故事。

2006/09/25

【上海】明信片


2006.9.22 收到

 上海,給我的感覺是很複雜的,雖然有很多很多的高樓,可是貧富不均,每次去一趟,就讓我的心裡多了一份衝擊。

 寄給我明信片的妳,剛結束多年的戀情,而多年熟悉的工作也順便想轉換跑道,這年頭在兩岸的工作雖然好找,可是找到適合興趣的確不簡單,妳說不緊張是假的,急著要再度證明自己獨立的能力。我很佩服妳的行動力與親和力,但很多事情要接受別人的看法不容易,當然要說服別人就要花更多的心力了,面對中國人才的國際競爭,險峻的環境就在我們眼前,要怎樣表現自我,又不得罪老闆,真的很困難!

 上海的街道,每次去就讓我覺得不同,我喜歡去看那裡小小的紀念館,卻不喜歡那邊的百貨公司;我喜歡那邊的盜版光碟,卻不喜歡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我喜歡黃浦江兩岸的建築風情,卻不喜歡那邊的觀光人頭多。中國各個地方容納太多的可能,或許我真的看的太少,經濟起飛,這幾年都有不同獲利的故事上演,想讓這些訊息過眼雲煙都很難。

 人生總要停下來看看周圍的風景,我想妳也知道人際關係也不完全建立在金錢上,有時候答案就在自己的身邊。妳說妳要踏遍中國的每個博物館,尋找藏著的中國,衷心的希望能成功!

2006/05/20

【上海】生活


2006/4/20 上海某處市場

上海的面貌是什麼?恐怕是很多面的,如果要從我們的媒體來了解中國,我想十分的不準確,以下的描述就僅是我個人的觀察。

水果:這兩年來福建賣上來的水果多了,品質有大幅的提升,但比台灣還有點距離,福建的氣候跟台灣比較像,水果的種類也多了起來,但是水果的差價很大,品質好的比台灣貴,價格低的裡面就有不少爛掉。普通的市集水果店來看,我想跟二十年前的台灣水平差不多,但最近兩年若出現連鎖式水果專賣店,有可能是不錯的投資標的。

餐廳:高價位的只有上海市區到處都是,約有三分之一是台灣人開的,價格跟台北市區相當,品質與服務還算良好,但是服務員的態度由於文化的差異,台灣人可能會覺得很差,但是跟當地文化比較,已經算是不錯了。一般街頭的小店價格就便宜很多,如果不考慮衛生條件,十塊台幣就可以吃的很飽。

速食連鎖:肯德基比麥當勞多了很多,跟台灣消費差不多,也有很多年輕人在裡面看書,也有小孩的遊戲間,但是很少看到小孩在裡面玩。

便利商店:市區內分佈的密度跟台北差不多,也都可以代收款,二十四小時服務。

交通:地鐵、公車的各類型價格差價很大,充分表現出資本主義的特色市區,地鐵跟台北捷運的價格相當,當然自己騎腳踏車免費,但這兩年開放電動腳踏車,這類型的交通工具出現不少。街頭會看到機車載客的服務,台幣20元快速帶你到上海市區的任何地方。

房屋租金:價差也很大,在市區比較高級的社區大樓,30坪一個月房租約台幣三萬元,房東會附傢俱電器,因為這些東西實在很便宜,卻可以提高租金,覺得划得來。當然也可以在市區交通方便的地方找很舊的公寓大廈,租金可能在台幣一萬元以下的也有。

人:上海什麼人都有,別以為台灣人在當地算是少數,其實上海人也不算多數,也就是說來自大江南北各省份的人都有,別以為他們只會欺負台灣人,就平常的生活中,是誰也不信任誰,即使話講上海話也沒有用,一家公司上海人會自己講上海話,台灣人在一起講台語,若有其他省份的人在一起就講當地的語言。當然,台灣人也會騙自己人。

階級:中國這個社會的階級壁壘分明,在台灣除了政治上有藍綠之分外,嚴格說起來也只有大老闆跟一般老百姓的分別。他們除了有錢人跟沒錢人可以分好幾級,不同省份的也可以分,有車人士跟沒車的也要分,不同職業的也要吵架,是不是共產黨員也有很大的差別,所以這可是說不出的複雜。

薪資水平:貧富差距真的很大,有專業的伸手要錢的人。一般IT產業的工程師薪資平均是台幣15000元,算是這社會上高收入的。

盜版天堂:WTO的規定,北京的秀水街跟上海的襄陽市場消失了,但是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一定會有盜版。

媒體:一個省份只有一家電視台,商業上的資本主義化,上海電視台快速開了五個頻道,廣告賣到手軟,真的賺了不少錢,連續劇及綜藝節目的製作有進步,很台灣化(不知道是不是台灣的製作人過來作業)也買了台灣的偶像劇來放,可是政治上還是共產黨宣導教化的工具。

政治:一般人避談當地的政治,但是會討論台灣的政治,甚至了解的比台灣人還要透徹。法輪功是違法組織,大街小巷都貼海報宣傳。

休閒:吃美食、逛街購物、唱KTV、三溫暖SPA按摩、看人頭、看DVD、打麻將;跟台灣不同的是沒有郊外可以踏青,到了上海周邊的觀光區也是人頭。

大上海地區的人口就跟台灣的人差不多了,所以要在上海過的跟台北一樣的生活條件也不難,花費也都類似,若要以很低的生活費過生活也沒有問題。或許在台灣長大,人與人之間的和善相處,這點真是難以比較的。

2006/05/15

【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


2006/4/18 17:30

徐家匯有座聖依納德天主教堂是鴉片戰爭後上海第一座天主教堂,據說在19世紀末,徐光啟墓附近地區是天主教中心,1906年教會建新堂,1910年完成。

高79米,寬28米,有石雕鑿的64根植柱。門窗都是哥德尖拱式建築,彩色玻璃鑲成圖案和神像。祭台19座,中間大祭台是1919年從巴黎運來,堂內可容納2500人同時做彌撒。不過他開放的時間很少,只有假日的上午兩個小時,而且裡面又不能拍照,所以我只好放棄,在外面拍拍照片就走了,不太能理解在歐美各地的教堂都敞開大門歡迎觀光客,中國的教堂寺廟都戒備森嚴。

不過,這幾年來上海的公共建設也改進了不少,印象中這個教堂前的公園也沒有開放,現在有了噴水池,還可以進來散步,或許上海市政府有錢了,許多公園以前都要收門票,現在都取消了。旁邊還有一個提供給教友來此"出差"的住宿地點,看起來也是非常的豪華,立面上有四尊聖徒,這些聖徒的表情式樣,也是哥德時代的式樣,就是沒表情,不若文藝復興前期已經有生動的姿勢及表情。

文革時期,徐家匯天主堂遭嚴重破壞,連拆下十字架的兩個尖頂和大管風琴也不能倖免。1978年後恢復,1980年重修,1982年耶誕節,修復尖頂十字架,重現大教堂哥特式風貌。上海這個地方是沒有宗教信仰的地方,問了當地人,他們也只知道那邊有個教堂!

2006/04/24

【上海】外灘夜景


2006/4/18 18:00 外灘夜景

之前不知道來上海幾趟,在浦西的外灘儘是人頭,這次經由高人指點,搭乘地鐵道陸家嘴,走到江邊一望浦西萬國建築,落入迷炫燈光夜色中。

浦東在十五年前不過是塊荒地,如今這裏滿滿的高樓,樓面不是被當作廣告跑馬燈,就是放置電視牆,但是觀察了很久,這些廣告大部分是大樓自家的企業形象訊息,鮮少有出租別人家的廣告。黃浦江上的觀光船燈光閃爍,在江上行走,配合二次戰前租界地異國建築為背景,有時空錯置的感覺。

浦東這側的步道寬廣,或許是人比較少的緣故,還有噴水池燈光秀(但沒看它噴水過),自從Star Bucks 在此開店成功後,這裡開了不少的餐廳,透明玻璃落地窗的店,一邊吃飯還可以一邊欣賞風景。走到最近頭有家放置很多兵馬俑的店,裝潢很日式,看到一些外國人在內用餐,陪兵馬俑用餐的感覺不知道怎樣?



臨走時在麥當勞的路邊攤位買了兩塊五人民幣的蛋捲冰淇淋,舔了兩口,走入百貨公司,彷彿自己在台北東區商圈的感覺。

2006/04/23

【上海】徐家匯的徐光啟


2006/4/18 17:30 徐光啟的衣冠塚

很久前就想去看看徐家匯的天主教堂,先經過這個突兀的公園,在大樓林立的上海,居然放置了三個小山,象徵徐光啟的墓園,棺木上還有一個很大的十字架。

只知道徐光啟是民朝的大官,看這墓碑寫著徐光啟(1562-1633),上海人,明代著名科學家,本來葬在北京,後來1641年改葬於徐家匯,本來這裡叫南丹公園,後來改稱光啟公園,這個石羊石馬牌仿等等的建設,都是近代依照當年的考據重建的。這跟我在金門看到的幾個墓長的都很類似,應該是明朝的官方式樣。

參觀完了墓園,除了知道徐光啟建設徐家匯之外,實在不知道他發明了什麼東西,查了一下資料,原來我小時候念的書都還給了老師。

徐光啟與傳教士利瑪竇合譯《幾何原本》前六卷外,還有《測量全義》(1631),西方三角學及測量術傳入之始。1629年,徐光啟首次應用西方天文學正確推算日蝕。禮部開設曆局,由徐光啟組建,於是,一些西方傳教士如龍華尼(意大利人)、鄭玉函(瑞士人)、湯若望(德國人)、羅雅谷(意大利人)先後參與了中國的曆法改革工作。徐光啟完成了《崇禎曆書》137卷,主要介紹當時歐洲天文學的地心學說,數學方面則以平面幾何與球面三角據多。除了科學的書外,徐光起還注有《農政全書》。

有不少人在此地親親我我,朋友說:中國的傳統教育沒有教禮義廉恥。

2006/04/22

【上海】蔡元培故居


2006/4/14 14:00 蔡元培故居

從靜安寺過延安高架往南走不過五分鐘,就會看到蔡元培故居的牆壁,上面還有雕像及其生平的簡介。

進入一區磚造的二樓傳統建築,屋頂斜飛。這個小區在市中心,不准改建應該房價不低。買了票五元,門票設計的不錯,附上我最喜歡收藏的明信片,還有蔡先生的生平簡介,這比剛剛的靜安寺門票有品味多了,何況靜安寺的香火實在不旺。

蔡元培(1868-1940),少年時曾在紹興古越藏書樓工作,博覽群書。光緒15年(1889)舉人,後來考到進士,授翰林院庶起士、編修。甲午戰爭後,開始接觸西學,同情維新。遊歷日本後回國,在上海創立愛國女校等社團,以《晨報》為陣地,提倡民權,宣傳排滿革命,後來加入同盟會。

民國元年(1912)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主採西方教育制度,實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任北大校長,支持五四運動,因營救被捕學生被迫辭職,後擔任國民政府常務委員、大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

維基百科蔡元培的介紹

以為會看到蔡元培已經住處使用的東西,可是並沒有,只有照片及來往公文手稿等,這裡應該稱為紀念館才對。參觀的人不多,可能一天也只有小貓兩三隻,我見到一個大叔在參觀的時候念念有詞,不知道在背誦什麼。

離開前買了一疊明信片,然後問問為什麼二樓沒有開放,售票員說蔡先生的女兒還住在這裡呢!

2006/04/19

【上海】張愛玲的愛丁堡公寓


2006/4/14 12:30

愛丁堡公寓這名字聽起來很浪漫的地方,不知道何時改名成常德公寓,張愛玲1942-1947年住在這裡。

1943年冬天,與胡蘭成相識,便在此地談天說地,或在附近的靜安公園散步。張愛玲在此寫出不少小說,其中沉香屑最為有名,她不少散文紀錄著與她後母相處不愉快的經驗,就是搬到這棟公寓後寫出來的。那時的公寓七樓已經算是很高的,聽說在陽台就可以看到黃浦江,我想現在一定被大樓擋住。

這裡附近有個日本百貨公司,或許接近靜安寺、靜安公園,還有一些文人故居,地鐵站跟高架道路的出入口也只隔了兩個街道,交通方便。幾年前曾來走過一趟,還有鬧中取靜的感覺,但是至今已被醜露的大樓建築,吵雜的車聲所取代。

這次來上海買了一本張愛玲常去的地方說明,想走走這些我不曾到過的足跡,無奈已經沒時間了。

2006/04/17

【上海】靜安寺


2006/4/17 10:30 靜安寺

來到地鐵靜安寺站,發現一點都不安靜,車子很多,等了許久的紅綠燈才能過馬路。

我正在想這是我四年前來的靜安寺嗎?那時候來還在整修,所以只有留下一個舊廟,但是這次來已經全部建好,舊的全部沒有了,全部都好新,還好重建時候全部採用木頭建築,看起來不至於太醜。內殿雖然很大,可是好像只開放一部份,有些當作往生者的靈堂。側殿放了不是很胖的觀世音木雕,高兩層樓高,大殿放置摩勒大佛及十八羅漢,看到有些信徒很用力的在膜拜。進來這裡要門票十元,觀光客不多。

靜安寺的歷史要從三國時代孫權說起,西元247年創建,原址在蘇州河北岸,剛開始取名滬濤重元寺,在唐朝的時候改名永泰禪院,北宋1008年改名為靜安寺,南宋1216年因位置太接近江邊,所以遷址到現在上海市中心的位置。

拿了入門票當做紀念,正面是用繪圖軟體修剪合成的照片,一點都感受不到位與市中心的樣子,反面寫了一些字,重點是要人捐款,還特別用紅字強調。



靜安寺網址:http://www.shjas.com

2006/04/13

【上海】魯迅公園


2006/4/12 魯迅公園大雨

來上海幾天,都在辦公室趕作業,悶了四天,一早想說偷閒跑出去晃晃,沒想到淋了一身濕透回來。

坐上輕軌三號線,往北坐到虹口足球場,沒想到才兩年多沒來,地鐵票價漲了50%以上,人民幣五元對當地人來說應該很貴吧!不過地鐵的服務不錯,每個出入口有直勤的人員,都有穿制服,問什麼問題都能很快的回答,也很親切,或許我坐的時候非上班時間,所以人潮不多,車廂跟車站都很乾淨,但是當然比不上台北捷運了!

到了魯迅公園附近,雨開始大了起來,我想我的超級防水雪絨衣還有防水防滑靴子應該可以抵擋的住,沒想到走著走著竟然失靈了,我趕緊躲到公園的走廊,這裡有一些老人在玩象棋,還有一個老人拿著上海地圖在看,不像當地人,可能也是像我來觀光的吧!

印象中四年前來此的時候只要外地人進來公園還要入門票,很多老人在此運動,唱戲劇下棋,充滿了和樂的氣氛,我也是衝著當時的氣氛而來,沒想到還看到一個老人在偷釣魚。

這一區的老人算是很富裕的一群吧!魯迅公園的確是上海難得的綠地,雖然不大,但比較看得到一個城市休閒的方式與循環的機能,跟台北不同的是,這裡的小孩真的很少,都跑去哪裡了呢?

2005/12/30

【上海】吳敬恆@交通大學


2002/3/10 16:00 上海交通大學

一個春暖的午後,散步到上海的交通大學校園內,很多人躺在草地上看書、聊天,是要期中考了嗎?

離開大學的日子很久了,看這裡有不是黑頭髮的外國人或坐或臥的在草地上曬太陽,宿舍旁的水泥地也曬滿的棉被,可能是初春的太陽很溫暖。我信步的經過球場,也不少人在運動,走過不那麼現代的舊教室,幾乎都是繁體正體字的紀念碑,照片的這張,甚至還有"中華民國"的字眼。

吳敬恆(1865-1953),字稚暉,江蘇武進人。早年就讀江陰南菁書院,服膺:實事求是,莫作調人。是個清末的舉人,因上海蘇報案,東渡日本留學,再赴英法,與孫中山先生成為好朋友,鼓吹革命。辛亥革命後回國,不求仕進,致力統一國音,倡國語運動。在台灣曾任國民大會代表及中央研究院院士等職。

而上海的交通大學創立於1896年,在1940年曾在重慶創立分校,後來成為總校,1946年5月遷回上海,1949年6月,中共的人民政府接管交大。

我喜歡走在大學的校園,大概可以嗅出5至10年後這個社會的中堅份子的競爭能力,我喜歡逛到大學旁的書店,看看賣哪些書?基本上台灣的電腦書變成簡體版本,也佔領了不少書架的空間。

上海交通大學網址:http://www.sjtu.edu.cn/

2005/12/28

【上海】徐家匯


2002/3/10 16:45 上海徐家匯

每次經過徐家匯,總被人來人往所震攝,要找的古蹟教堂不是沒開,就是找不到。

徐家匯位於上海市西南地區的輻射中心,匯集了一堆百貨公司,賣電腦周邊產品的匯集點,地鐵在此交會,交通大學、上海體育場也在旁邊,很難想像此地不過開發十年而已,1994年5月原徐鎮路街道、漕溪北路、天平路街道的部分組合成今日的繁華盛況。

由於地鐵蓋的很急,很多出入口很不人性化,我經常走上去發現走錯就在地下迷宮繞了好久,我會注意的是一堆街頭的公共藝術品,那年,一直不斷有新的藝術品出現,同時,如雨後春筍出現的是台灣品牌的廣告看板,去買電腦週邊的時候,台灣貨就是高品質的象徵。

上海的風沙大,上下班時間走在路上總要有過人的體力,坐地鐵買票排隊買不到票,搶座位也搶不過別人,有時甚至搭不上車,這城市開發的速度太快,總抓不住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