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時事建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時事建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11/05

【台北】丟掉框架



今天幫忙幾個小學生導覽了一下野草居食屋,說明了這邊以前的樣貌,與周邊的歷史遺跡:水圳道、鐵路、電力,坐火車去拜拜等等。小學生每一個都十分的專注,實在難得,而且每一個小朋友都會發表自己的想法與意見。

大約二十分鐘結束了之後,回答完小學生的問題,再來就是大人提問,大人的問題都很具深度,但感覺大人生活在某些框架很久了,對於我的回答難免都會有點懷疑,這樣的懷疑很好,也讓我時時警惕導覽的內容是否真確?而我也不時的在想我的框架在哪裡?是否要經常重新移掉框架重頭思考。

結束後走到長慶廟,看到了一些公文,這些公文能夠公開也很好,大抵上是地主與廟方有一些紛爭,這幾年看到不少廟貼出很高興被指定為古蹟,也有貼出很不高興指定為古蹟,大家都站在自己的立場說話,被指定為古蹟的角力戰,甚至是古蹟遷移後要放在哪裡?各自有自己的盤算,真的放掉自己的立場很難,這點我想應該是很好的機會教育吧?

老師讓小朋友導覽老榕樹,我想是不是有分派作業,小朋友才如此專心,還是我講的很容易了解呢?希望是後者。

法國,小朋友有味覺體驗,請廚師到學校教小朋友所有食材的味覺,飲食文化傳統。

很高興台灣的小朋友能透過導覽,了解在地歷史文化。之前有老師出作業讓高中部的同學,導覽給國中部的學弟妹,也是一個好方法。但真正的要注意的,我想就是"框架",大人不要給太多限制,小朋友只要多聽,就應該都可以做得很好。

我在想是否可以請老師多多協助,找尋學校周邊的店家,可能是咖啡館、茶館、餐廳、藝廊、書店、古蹟等等地方,帶小朋友去嚐嚐食材,了解地方文化,雖然可能增加老師的負擔,但是讓小朋友認識周邊環境外,認識不同意見、不同想法的人,未來小朋已也會獨立思考時,就沒有框架的限制了。

2016/11/04

用後即丟的展場作秀文化



每到一個展場開展前一兩天,所有的木工師傅使用空氣釘槍的聲音,隔天漂漂亮亮的看板就出現在展覽場,過了十幾天展覽結束,這些漂亮的看板又被丟到資源回收場。

餐廳使用竹筷、紙餐盒,便利商店的塑膠袋紙袋,選舉、表演宣傳的旗幟,甚至是我們的柏油路、木棧道、人行道,好多好多我們四周放望所見,到底有那些是可長可久的。

總統府前這樣的牌樓,我想應該源自於寺廟廟節慶搞熱鬧的模式,既然至今我們都不知道為何要慶祝十月份的節日了,應該用更活潑的方式呈現,不然把錢省下來也可以。

既然台北要舉辦設計之都,既然台灣是我們要長久生活的土地,我們可否使用比較堅固耐用的材質,方便收納的設計,節慶後可以收起來,隔年還能使用。

或者舉辦公共藝術品,展品還可以放置到其他的廣場去,全台灣巡迴展出,也很有意義,用後即丟,把我們的文化認知都賠光了。

2016/10/27

《只想住在吉祥寺嗎?》我覺得我好像可以去當房屋仲介,台灣連續劇為何不這樣拍?



吉祥寺周邊有大公園,有中央線地鐵站,很快速的就可以進入東京丸之內,商店又多生活機能好,很多年輕單身的工作者都會選擇租屋在此。

但,真的住吉祥寺好嗎?房租很高,人越來越多,東京還有更多別的地方有同樣的風情吧!這就是這部連續劇的主旨。

若是在台北有客人要求仲介『只想住在龍山寺』,我應該也可以推薦雙北市同樣的區域,只是我們的仲介可能因為一跨區,不是管區範圍內,就無法推薦了吧?

前一陣子有個房仲業者團體來報名青田七六導覽,當我開講日本時代的故事,好像沒有人有興趣,可能是被逼迫過來的樣子,於是我很識相的只講了一點點日式建築就結束了,日本時代的農業研究、馬廷英教授家人的愛恨情仇,以及台灣島形成、古珊瑚都沒有講,不同的灣生戰爭結束後在日本或在台灣的生活等等完全都沒有時間提,我覺得非常可惜。

看了這部片,只是覺得日本電視劇太強大了,《孤獨的美食家》、《白天的錢湯酒》、《東京傷情故事》、《五星級旅行社》等,幾乎就是一種文化導覽模式的連續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不如意,藉由美食、地景來紓解壓力,配合發生在這邊的故事,給予心靈雞湯。

希望台灣的電影、連續劇自製率提高,其實更應該重視各地方的小故事,上述幾部日劇都是很好的模式,不脫泥帶水,值得深思,讓咖啡館、古蹟露出,又可以讓大家知道台北特色。

PS. 有興趣的製作人、編劇可以來找我啊!保證可以拍的比深夜食堂的故事還要多。

2016/10/24

【台北】超商可借還書,還不如擴大金書獎



目前圖書出版與閱讀人口萎縮,我要再說一次是一種崩解的情況,所以每次有關圖書定價、小書店的生存、圖書館低價採購、通路商砍價、出版社成本壓低品質自然下滑等等問題,你問任何任一個單位,都會用各自的角度去指正(批評)公部門的不是,我倒覺得問題不在這裡!

目前的問題還是在閱讀的兩端,一個是本土作者的培育,二個是各類閱讀的培養,當然包含電子書。

先來講電子書,台灣雲端書庫與各縣市圖書館合作,當然在推廣上有其意義,但是終究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不可能無止境的補助人民閱讀費用,終究還是要回歸到市場機制。

在來是網路書店,折扣戰結束後,是否加入二手書、電子書,甚至博客來投入日常用品的折扣,已經影響原來書店、通路的營運,不過這都是市場惡性競爭的結果,原本萎縮的市場,更是雪上加霜。

二手書書店,目前台灣的規模都不算大,但隨著二手書的釋出,若有利潤是否應該做些社會公益,或是回饋給寫作者,這部分我想也不是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至於最近超商可借還書,壓縮到的是原本小書店的營運,個人認為影響不大,若圖書館可以不用低價買書,以作者的角度倒是樂觀其成,但這個政策影響了小書店的生存,立意良善但無助於整個產業的發展。

接下來我還是回頭說明要鼓勵與健全寫作者的辦法。

每年舉辦的金馬獎、金鐘獎、金曲獎,大型書店有排行榜,也有舉辦各式各樣的書評活動,但是為何金書獎的規模那麼小,每年出版量那麼多,報名參加評選的書不到兩百本,選出來的書不到二十本。

再來就是我們給予的獎項,比較重視純文學的獎項,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藝術、漫畫、散文等其他分類的書,好像不在各類獎項的範圍內,也就是涵蓋的廣度不夠。一本書從創作者到出版,中間過程有太多角色:翻譯、編輯、校對、美術、排版、印刷、行銷、授權等等,我們應該全面性的鼓勵這個產業的從業人員,而不是出版崩解後,大家就各自去找生存的方法。

期待有更多鼓勵創作、寫作的人才的方法,圖書館本來就可以做這個方向,不要怕圖利個人、出版社,每個圖書館自己舉辦書展、排行榜,把好書推廣出去,擴大閱讀人口,才是最有效益的辦法。

2016/10/22

【台北】設計與被設計之都,一個鐵牌的發想



本來立意良善,從媒體播報出來,就變成不好的事情,或許公部門在執行過程缺乏溝通,一昧的用自己的想法行事作風有關,但現在媒體報導充滿了不信任的推理,脫離現實太遠。

照片中這家書店也是設計之都的專案,因為設計之都的舉辦,政府是『免費』幫一些店家設計招牌,書店老闆本來還以為是詐騙,拒絕了幾次,執行的結果還算不錯。

青田七六也收到了這個設計之都的鐵牌,研究一下甚麼是設計之都,雖然看過幾個展覽,說明國外怎樣執行設計之都,台北設計之都的執行期很長,因為選舉更換了市長,如何政策延續,的確備受考驗。

先不管設計之都的事情!

這些招牌、地址牌、解說牌,商店門口的營業時間、請勿吸菸、禁帶外食,博物館的請勿拍照、禁止閃光燈、請勿喧嘩、禁止奔跑,小吃攤前的大布條寫著美鳳有約報導、滷肉飯、魚丸湯的價格。應該大家都不陌生,每天接觸,卻非常無感。

若在日本,一般住家、商家門口,就會看到這家主人的姓氏木牌,或是獲得NHK 的報導,或是某某商店家協會的成員,在寺廟、庭園,會看到一個小小的木牌寫著『靜』。

在倫敦、巴黎,看到小鐵牌,加掛在地址牌下方,寫著狄更斯、吳爾芙、竇加、梵谷等人曾經居住過的時間,不知道這樣的住宅,房價會比較高,還是因為粉絲參觀會比要吵雜,房價會比較低呢?

這些牌子,在社會學上稱為『標籤』,米其林這個賣輪胎的公司,居然可以定義高級料理,這些招牌,除了像是地址作為定位的溝通之外,還有某種程度的『認證』意義。

臺灣本來就是多元族群之地,我相信這一類的鐵牌、地址牌可以做為一個『串連』的想像,以往經濟部會有商圈的輔導專案,大部分都是統一做一些宣傳看板商標設計,或是幫老店做店主故事介紹等,最近很多 apps 要串連美食店家,也都製作了許多宣傳單,或是蓋印章集點等活動,都是一種『串連』。

我最佩服的前輩,小草藝術學院的院長阿德,可以在全國他認為是文化場域的地方,用手寫毛筆在木盒上,木盒可放置明信片,無論擺飾或是販賣,都十分有味,每到一個空間看到這個木盒,好像是經過某種『認證』或『串連』的綜合意味。

我們可曾想過使用這些『標籤』來定義或是重組一個地方的意涵?每次看到店家用手寫告示:員工旅行、休假日期,非常隨便隨興,寫的又很醜,經常這樣醜的文字又會伴隨我們生活周遭很久很久,就想要幫忙重新設計一翻。

我們青田七六就鴨子划水的送了一些地址牌,如今也送出了十幾個,我們很難跟公部門與小草藝術學院比多,但希望這些場域是具有文化意涵,其實大家可以一起來貼『標籤』,少用『請勿』、『禁止』的詞句,多用鼓勵、正面來抵抗媒體的負面思想吧!

話說,有誰知道台北市地址鐵牌上的花,代表甚麼意義呢?

2016/10/20

城市治理是專案還是產品?



第一天進入資訊公司,主管的問題:專案與產品有何不同?時至今日,我想要問大家,我們城市治理方式,到底是專案還是產品?

這個答案在明確也不過,我們四年一次的選舉,注定了城市治理就是一個專案,規劃的時候頂多用八年來計畫,絕對不會用百年的思考模式。

在資訊系統中,最害怕的就是產品上市後,不斷的要符合某些客戶的需求,衍生出一個又一個不同版本的專案,但是這些專案又都是產品的一部分,程式原始碼已經分開維護了,但這個龐大的系統還是要繼續存在使用的。

我們經常為了一個重要的客戶,失去了一個市場。

上述產品與專案的說明的有點繞口,但,仔細想想,這不就是我們現今公部門的現況嗎?

因為採購法規,因為要立即見效,我們把公部門應該做的事情分段外包,因為怕圖利廠商,因為怕觸犯法令,因為怕媒體指責,怕沒有討好議員、里長,衍生出來的問題就是抄襲,用後即丟,政策不延續,原來可以延續的計畫被修改,原來的政策是甚麼不重要!

當然指出問題很容易,但是要如何修正呢?

我們可不可以把一個個外包的專案拉長當成產品來賣,訂立每個月付款的採購方式,而不是廠商一驗收拿到錢就拍拍屁股走人,訂立好產品規格,若是A廠商沒有做好,就請B廠商接手,我相信優秀的公務人員一定有辦法訂好規格,而不是專門幫A廠商訂了特定規格的專案,是幫市民訂好的規格。

這塊土地是我們要百年生活的土地,用這樣的心態去定義產品,不要因為自我的利益,而去影響既有的規格。

2016/10/12

從寫作者到讀者,談出版到書店的距離有多遠



寫作者到讀者,從生產者到消費者這個產業鏈來看,這幾年數位化、網路、手機等科技的發展,整個結構引發的巨大變化,公部門到底是要補助寫作者,還是要補助書店?

雖然,我之前有講過公部門不應該補助任何產業任何人,但若這個主題來討論,我覺得應該鼓勵的是寫作者,不但要免稅,還要多在寫作環境與基礎資料素材上給予協助。

以紙本的書、雜誌產業鏈來看,寫作、翻譯、攝影、美術設計、編輯、印刷、通路、書店等等,這一連串的專業人才,在網路興起後,其實被簡化,一個人當兩三個人用,兩三個角色變成一個角色,導致品質不良,傳統賣書的費用要分給很多人,雜誌要賣廣告,才可以支撐這個產業的正向循環,如今,在網路一片免費中,整個崩潰。

若我們把產業再細分,藝術、文學、小說、漫畫、教科書等不同的類型,在產業中的人才培養,完全是不同的專業,這個崩潰還包含了新書、二手書、回頭書等在市場流通的方式,產生了一些變化。

這個崩潰,導致生產者(寫作者),轉由其他的方式來提供內容,台灣已經少有專業作家,現在的寫作者,大部分是靠老師、教授、翻譯、義工來擔任,這樣的失衡的產業,還有很多書的出版,都是直接從外文翻譯。

此外,還有公家圖書館對於實體書採購的折扣,加上公家圖書館的數位版權等等,跟隨時代進步沒有問題,但是卻把生產者應得的利潤給犧牲了。

我們要注重的應該是在產業的兩端,一個就是寫作者,另一個就是書店了。既然產業已經崩解了,寫作者這種內容生產者永遠都存在,最後一哩路的書店,在台灣賣書敵不過網路折扣,所以透過實體的讀書會、新書分享會、演講等活動來吸引讀友,或者複合式餐飲服務,安靜如同圖書館看到飽的閱讀空間等等。把作者找來演講,到底書會賣得更好,還是大家未來就直接聽講省去買書,這個值得我們思考,是不是辦理活動,應該是收取費用,建立使用者付費的觀念。

到底內容網站是不是未來的最後一哩路,這一點我打上一個問號,而內容網站是要透過廣告,還是產品行銷的搭售,甚至是內容要付費,這個目前似乎還沒有一個穩定的商業模式出現。

以上的推論,我要講的就是內容是最重要的,在產業崩解的過程中,我們若持續剝削生產者,沒有培養各種面向的寫作者,那麼要期待內容網站自動有內容出現,那是緣木求魚。

2016/10/10

【台北】閒置空間再生



生活在台灣,每一個人都有一種能力,一個地方各自表述的超強能力,這個在以色列周邊的國家,我想早就習慣了。而我們正要開始學習而已。

這幾年的地方踏查,社區營造者希望鄰居們走出家裡,到某一個空間DIY,或是一起坐下來喝茶聊天;文史工作者希望大家了解當地的歷史演變,最好是恢復以前的樣貌;喜歡植物綠意的人希望到處種滿了樹木,地球不要再發燒了;喜歡毛小孩的人希望街貓安全,會想盡辦法抓貓去結紮;書店老闆希望大家坐下來靜靜的閱讀,享受書中的黃金屋;年輕媽媽希望有便宜時間又長的安親班,讓小孩考試第一名。

我有一個天馬行空的解決方法,既然大家生活在這裡,公用這樣的空間,就是利用時間點切割,讓大家使用同一個空間吧!

第一個問題,就是誰出錢?

以往我們政府的解決方法,就是公開招標,例如華山、松菸,以金錢來考量,所以結果都是以資本主義的市場機制,這樣窮人慢慢的會被排擠在外。

所以當然是政府編列預算來維修一個地方或空間。

例如:星期六用市集的方式收租金,星期日給公益團體,星期一給社區營造團體,星期二給親子共讀團體,星期三給書店或咖啡館的老闆,星期四辦骨董拍賣會,星期五是跳蚤市場等等。(只是舉例)

當然,不同團體不能單純的用租金的方式處理,每一天的出租模式並不同,來客率、社會力、弱勢族群、教育用途等統計模式,分區分時段,讓大家多了解彼此的運作模式,也是一種學習。

或許,不只是用星期幾來區分使用方式,也可以用『月』為單位。

我知道這個天馬行空很難在現今的商業模式中運作,但是,觀察了現今的商業模式,每一家店與每一個社區間,都有某些程度的連結,只是目前這個連結只到了『人』為單位,只要超過一個店的能力範圍,店老闆就自動把自己關在自己的城堡內了,這個問題其實頗嚴重,目前大部分人就是自掃門前落葉,顧好自己就好了。

公開招標的案子,即使經營者在怎樣有文化屬性,最後得出的結果就是變成這樣。若我們轉換出租的模式,得出的結果就會不同。

2016/09/29

颱風過後,我們有哪些事情進步了?如何取代建築材料鐵皮?


照片為不丹寺廟建築

每年總會來幾個颱風,電視媒體出如一徹的同樣報導的方式,雖然從SNG 車發明以來,是有一些進步,但是播報風災的方式,到了現在個手機 apps 甚麼都可以看到的時代,媒體大量的回頭使用『網友』的訊息轉載,我們不缺『口水』,難道媒體真的不能做甚麼建設性的事情嗎?

http://www.cwb.gov.tw/
https://www.flightradar24.com/
https://www.windyty.com/

現在出門開車,已經都使用 Google 導航,還可以即時用紅線表示塞車,誰還會聽警廣呢?上述這些網站,只要花點時間研究,清清楚楚的把所有資訊揭示了,根本不需要看無用的新聞。

打開電視新聞,播報人員一直重複『暴雨』、『暴風』,為何不花些時間統計一下降雨量,統計歷年颱風土石流位置,統計數字有那麼困難?把全民當成弱智終究失去收視率的。

颱風天看到一則有關青田七六的新聞,說榕樹倒了,照片並不是倒下那顆榕樹的照片,而是巷口的資料照片,內容也錯誤百出,我們同事颱風天不時的上網用網路攝影機監看老屋,回報一切平安。原來記者沒有到現場,單憑一些稀少的資料,就可以補風抓影。後來才知道原來是老屋右斜對面公寓前的那棵榕樹倒下,去年颱風就已經傾斜,今年終於不支倒地。

我要提問的事情,既然都已經知道榕樹快倒地了,公寓住戶為何不處理?颱風每年都要來幾個,為何危險的鐵皮屋頂還要放任?

前一陣子朋友居住公寓大廈的鄰居窗戶違建突出,擋住了逃生去路,公部門都已經列為違建要拆除,但是公部門沒有經費,所以緩拆。

所以到底是我們住民少了一根筋,還是政府單位官官相護?

今天我想要提一個比較建設性的事情,或許要突破克服的難題不少,但需要大家一起做才有可能成功。就是要使用安全的建築材質,或許是材質要能很快的收納,或許是材質夠軟,或者能夠固定擋住大風之類的,取代我們目前的鐵皮屋頂。

除此之外,還要建立共同的圖像與記憶,到不丹旅行,無論是國際機場、寺廟、民居、佛塔等,一律是四四方方,當然寺廟與民居上面有一些圖騰有差異,但是整個不丹國看過去非常有特色。

去日本旅行,無論鄉間或是城市,習以為常的斜屋頂,無論何時興建的,大體上都有共同的樣式。

到了台灣原住民部落,建材不斷的更新,明明傳統的石板或是圖騰那麼傳統那麼實用也兼具特色,但我們使用的都是當下最便宜,或者最容易取得,全部一模一樣的建材呢?

既然成本考量,我們可不可以有一模一樣也兼具特色的建材呢?

2016/09/05

沒有廣告的雜誌,『資訊』的墮落與淪陷



現在翻開雜誌,除了官方之外,很少沒有廣告的,每天看這個陳間劇,越來越覺得我們需要這樣的雜誌。

在1987年解嚴之後,媒體百家爭鳴,我想有不少媒體人懷念那樣的日子,這幾年來,廣告主從企業變成了公部門,各式各樣的民意代表選舉,媒體與政府變成了利益共同體,加上網路上各式各樣短小輕薄的發言習慣,我們所了解的世界都是片段的窗口,猶如古人的井底之蛙。

再延伸來看,從許多內容農場網站的標題聳動,加上目前新聞的造假資訊,個人臉書為了維持朋友間的瀏覽率(讚),不習的採用偏頗的個人角度,這些與共享的精神背道而馳。

要如何復興『資訊』,除了身體力行,少到大企業財團的連鎖店消費之外,對於不當的媒體,也要拒看拒絕傳播,這點消極的抵制,其實都不足以抵擋商業怪獸,如何積極的作為?

...........
...中間的論證...
...........

就是要改變消費習慣,少看沒有事實根據免費的轉貼,花一點錢購買有內容的文章或書籍。自己花時間收集各方的看法,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

以上,說的簡單做的難,這個世界已經變成每個人都是專家,一個人有一種角度,就會有另外一百個專家會有不同的角度來推翻你,唯一的辦法,選擇沒有『利害關係』團體或個人的觀點。回頭來看,沒有利害關係,如何變成專家?

這像是無解的問題,或許小額捐款,或許大眾募資,是可行的辦法。

2016/08/12

創新的困境,請取消金錢補助政策



這是用雷射切割的印表機所製作出來的造型音箱,在台灣工藝中心,還有各個文創展場都有出現這隻台灣黑熊造型的音箱。

雖然這樣的產品可能材料成本很低,但是雷射切割,不斷的測試,一家新創公司的營運,許許多多的費用,可能很多前輩會說:要能夠賣印表機的耗材,而不是只光賣印表機,但這樣的說法我也非常質疑,市面上一些比便宜的雷射、噴墨印表機的耗材,品質也不差,真的賣耗材可以生存嗎?

所以,出版業曾經以書養書,目前這個時代若如此,可能會虧更大,許多新創公司第一個產品可能一鳴驚人,可是要持續的推陳出新,才是真正的困難,新雜誌可能賣座,但是過了一年,還要持續找到符合閱聽人的主題,非常困難。

任何產業任何產品,都是比氣長,而不是比創新!

要如何比氣長,就是要了解市場,融入市場現況,再找出新的產品定位,這個所有的老師都說過,說的很簡單,但是做起來資源運用就很難,要滿足所有的客戶是不容易的,或者要挖掘新客戶也是一個方法。

有一個劇場導演學弟,每年都要創新一場小劇場的表演,本來我十分的不解,只要把賣座的劇拿出來重新演出,不是可以節省很多成本嗎?的確"創新"要成為一種習慣,但是台灣很多產業的奇形怪狀,很多事情奇怪的讓人想不透,會形成這樣的"市場",除了過於速成的做法,最大的魔鬼,就是政府補助,很多公司因應著各式各樣的補助計畫而新創,或許我這個建議會讓很多人罵,但我深深覺得,請政府減少甚至取消『金錢補助』。

PS. 請問台灣黑熊與熊本熊,哪裡不同?

2016/08/01

【台北】綠能的商店街

在台北,只要是遇到『開發』,表示就是要『拆除』,我們重來不是用『更新』的角度來看事情。柯市長最明顯的政績就是『拆除』,違建拆除很好,但是同時也拆除掉了許多共同的記憶。


日本的商店街

今天我要說明的是文化的維持,都是在共同的記憶上,在拆除的同時,我們如何重塑這些共同記憶,建構我們生活空間的除了一個『點』一個地方之外,就是一條『線』,例如:一條商店街、老街、橋梁,或是一條人行天橋。到世界各地都有這樣的地方,而台北市的市場,自從日本時代以來,目前留存的都已經老舊不合時宜,但是目前都還在使用,民國五十年左右,為了鼓勵建商興建公寓,准許在一樓設立攤商,這些市場有些也還在使用。到了後來一波興建市場,希望把街上的攤販納入管理,在台北市完全失敗,目前大多拆除重建為圖書館。

為何在台北市,這樣的公共建設,每日生活所需的市場,無法好好的規劃?

在日本,一條商店街可以是小學生的通學道,可以是鄰里溝通的橋樑,可以是觀光客消費的場所,也可以遮風避雨。到了歐洲,一條商店街可以通過許多大宅院、跳蚤市場、公園,甚至不會因為下雪而無法出門。在威尼斯、佛羅倫斯,橋梁上有小商店,變成一種傳統。但是在台灣,一條商店街經常變成治安的死角、失火時不容易逃難的主因。

為何商店街的優點,到了台北全部變了缺點?我想最大的主因是政府各單位無法有效的溝通與整合,而住民也因為利益的糾葛,經常對立。

台北的夏天非常炎熱,午後有大雷雨,還有梅雨季節,冬天則是濕冷,這樣的氣候,理論上最應該適合在街道上蓋上遮雨棚,早年的『亭仔腳』,就是適合這樣的氣候,沒想到目前的建築,已經不鼓勵這樣的空間分享,目前的建材技術非常好,而且一直強調綠建築的同時,是否可以用這種遮雨棚來達成這樣的任務,再生水(中水)的回收使用、綠色植物、太陽能板、消防等設備,是否可以一起納入規劃。

這樣的建設更可以把傳統民間信仰納入,巷內的小廟,也得以讓更多人重新認識。巷口的公園,也得以有更多的使用,臨時的市集也可以有地方舉辦。最重要的是共同的記憶,可以延續。

2016/07/20

【台北】公部門花公家錢,能多做甚麼事情?



首先,我還是要說明一下為何我要寫這種不顯眼,平鋪直敘,很多人覺得無聊的主題,著眼於目前媒體生態,不是標題聳動,就是光會批評沒有實際建言,沒有點出問題,反而製造問題。

所以,我想要做的就是看到問題,找出問題,並且改善解決問題。

到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這種日曆,台灣也非常多,照片中是台北市政府發行,每一年一印刷出來,馬上就被搶光,能夠依照市價買賣,個人覺得是不錯。但是有更多的縣市議會、政府、區公所是用送的,上面甚至打上議員、縣市長、里長的名字、照片,一般民眾拿到這樣的日曆,有何意義?

政府到底花了多少錢在做這種事情,不知道有沒有人統計過,當然統計起來也很困難。

如何讓這件事情更有意義?

以台北市政府為例,有介紹古蹟、有介紹台北市的特色,雖然不錯,但是整個主題失焦,當然也有政令宣導,但若能以月分切割主題,訂出十二個主題,讓民眾更了解台北市。

此外,各縣市可以在農產品、過世的地方名人、街區、商圈、政令、民眾互動......等等,很多的事情上都放在這個日曆,當然也不要失焦,讓這個日曆的功能發揮是公部門與民眾溝通的方式之一,而不光只是選舉的個人形象。

有很多製作日曆的廠商,都可以製作精美的日曆,我們卻乏的是"民眾與公部門"的正常溝通管道,我們的政治,透票選出了中間人恰不恰當並不是日曆中重要的內容,我們的媒體,沒有實際監督的方法,個人,應該更有方法的去監督,從小地方做起,實際花錢支持日曆製作的廠商,小小的改變,是我們的希望。

2016/07/16

【廣島】城,我們需要甚麼樣的觀光文化?


兩位長者在護城河外野餐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學習西方的都市規劃,大量的拆除了城牆,但在明治時代的末期,許多城堡因為觀光的因素,又重新蓋了回去。記得在1970年代,因為日本經濟起飛,他們也意識到到了日本各地的城堡,全部都長得一模一樣,如何克服這樣的困境,很值得我們學習,如今到了台灣各地的老街,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覺呢?

1. 每個城堡的歷史絕對不同,於是乎不同的大河劇,更可以凸顯歷史人物與城堡的關係。
2. 每個城堡建築年代不同,防禦的方式也大不相同。
3. 城堡周邊的農產品不同,可以販賣不同的產品
4. 不同城堡可以串聯同一個時代的故事,更可以增加與不同城堡的關係連結
5. 城堡的天守閣,是制高點,更可以讓觀光客很快速了解城市周邊的建築與關係
6. 城堡周邊腹地大,除了公園之外,博物館、庭園、咖啡館、餐廳、賣店都可以讓不同的觀光客消費,而學童的校外教學也可以在此進行。
7. 護城河不但可以匯集城市內的水流,可以划船也可以降溫。

把以上的『城堡』兩個字,置換成『老街』、『老城區』,就可以知道,我們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