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英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英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07/06

【新竹】辛志平校長故居的演講



感謝大家來,從 14:30一路講到 17:00
塞太多東西,導致甚麼都沒辦法深入講清楚,下次我想挑國家美術館這個主題就好了。

1. 大英博物館的各種古文明,本來以為10分鐘,沒想到講了半小時
2. 國家美術館,文藝復興(南方、北方、威尼斯)這部分講了一個小時,還沒講完,休息一下,本來想放一段影片,讓大家放鬆一下,結果我的筆電與投影機好像不合,又沒法繼續,只好用備用電腦。講了維拉斯貴茲的維納斯,後來轉到馬奈的奧林匹亞,終於把國家美術館結束掉。

3. 柯陶美術館,印象派的重要收藏重地
4. 聖保羅大教堂
5. 現代藝術館(電廠改建)
6. 福爾摩斯
7. 華勒斯典藏館
8. 狄更斯
9. 吳爾芙

我覺得倫敦不只是這些,只是我有興趣的是這些。今天是個大雜燴,恐怕對西洋美術史不熟悉的人,會鴨子聽雷。對古文明沒有興趣的人,也很無趣。

我想以後應該拆開來說,不應該這樣的大雜燴了。

古文明、文藝復興、印象派、巴比松、威尼斯畫派,每一個主題都可以講兩個小時。感謝今天來聽得人。也謝謝會後的互動— 在辛志平校長故居。

2012/12/08

【倫敦】簡提列‧貝利尼的《蘇丹王Mehmed二世》

簡提列 Gentile Bellini(1429-1507)是威尼斯官方的畫家,負責幫貴族與官方留下節慶的紀錄,也幫教堂畫祭壇畫。比較特別的是他到過君士坦丁堡去幫奧圖曼土耳其帝國的蘇丹王畫肖像,也曾經幫塞浦路斯的女王畫肖像畫。


簡提列‧貝利尼/蘇丹王Mehmed二世/1480年/倫敦國家美術館

當時的肖像畫還是流行以側面為主,只有神、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可以看著大家,或者裸露著身體。簡提列最厲害的就是可以把人的臉畫的很清楚,一眼就看出來是哪個貴族。這跟他父親有關,他父親 Jacopo擅長寫生素描,他的畫具有複雜的透視結構,並且把新舊畫風結合起來。

或許是父親的訓練、影響下,簡提列對於人物的表現比較寫實,但是也受到拜占庭畫風的影響,人物的表情還是顯得十分呆版生硬,比較像是木偶沒有生命。本來簡提列在藝術史上比較不受到重視,原因是他的弟弟喬凡尼畫風自然,而且人物神韻自然又有靈性,這些貴族自然比較喜歡弟弟。但最近幾年簡提列比較受到大家的重視,主要是討論他的拜占庭風格,與整個地中海文化的交流。

以往西方藝術史總是以義大利、法國為中心,總覺得其他地區的藝術風格是受到這些地方所影響,但其實文藝復興的畫作,除了有阿爾卑斯山以南、以北之區分,這兩地的畫風其實有互相影響,若以威尼斯為中心,東西方的藝術交流,其實也不可以忽略的。

我們從這幅畫作可以看到伊斯蘭世界的圖騰,不斷重複地圖案花紋,這在西方比較少這樣呈現。在肖像畫上國王穿著簡樸,不若西方宮廷貴族的華麗,堅挺的鼻樑,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奧圖曼土耳其的人種。二十一歲就打入君士坦丁堡的 Mehmed 二世(1432-1481),正式把拜占庭帝國結束,成為土耳其的民族英雄。

2012/11/13

【倫敦】拉斐爾的《教皇朱里阿斯二世肖像》

這幅教皇朱里阿斯二世的畫作,是拉斐爾約在1511年的作品,當時他在教皇前是個大紅人,與米開朗基羅的個性有很大的不同。米開朗基羅則是恨這個教皇恨的牙癢癢的,因為教皇一直逼迫他在羅馬教廷做壁畫,他寧願回佛羅倫斯雕刻。但同時期,年輕的拉斐爾卻能快速的完成各種的作品。


《教皇朱里阿斯二世肖像》/拉斐爾/倫敦國家美術館/63x40cm

很難不注意這幅畫教皇手上的寶石鑽戒,以現在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宗教領袖這樣的喜歡財富,又這樣的高調請畫家記錄,應該是會讓人唾棄吧!但拉斐爾這幅畫把教宗畫成一個親切的神職人員,和藹可親,白色的鬍子是1511年開始留長,1512年就刮乾淨鬍子結束這樣的『苦修』,為了悼念教廷失去了波隆那(Bologna)的管轄權,其實,這座城市重要的藝術品,在 1506年就被教皇洗劫一空。

構圖上來看,雖然教皇的臉在中央,可是畫家的視角是站在教皇的側邊,一種好像比較好的朋友的角度,教皇的眼神向下,便沒有朝上望著上帝,紅衣的光澤讓人感覺光線是從上方灑下來,從鼻子一路往下到中指那隻手指,可以說是整幅畫的重心。左手緊握著椅子的扶手,稍微讓教皇堅毅的個性表現出來,但是右手仍表現年長溫馨的那一面。後頭綠色的簾子上有聖彼得的鑰匙與三重皇冠,本來是用金色的顏料,但是拉斐爾改變了主意,沒有用金色,我想可能是減少些貴族奢華的形象吧?

一個積極領導對外擴張的教皇,被人認為脾氣暴躁,他把教廷當成宮殿般的奢華在經營,在位期間有三位藝術家為他效力,建築師布拉曼帖,雕刻家米開朗基羅,畫家拉斐爾。

同一個人,再不同藝術家眼中竟然有那麼大的不同,提香在 1545年左右也臨摹了拉斐爾的畫,他跟拉斐爾一樣受到貴族的愛戴,而成為最有權勢的宮廷畫家,但同時幾乎跟米開朗基羅一樣長壽,不知道在臨摹這幅畫作時,米開朗基羅是怎樣的心情來看提香、拉斐爾這兩個人呢?

2012/11/12

【倫敦】福拉哥納爾,最後一個洛可可的大師

福拉哥納爾 Fragonard(1732-1806),最後一個洛可可的大師,但不知道是不是歐洲最後一個宮廷畫家呢?1789年法國大革命王室被推翻,畫家失去了貴族的支持,同時也開始逃亡的生活,回到家鄉的朋友家避難,死的時候默默無聞。他的作品被重新提起大約是在1870年代,到了1905年,福拉哥納爾的一幅草圖價值19萬美元。


鞦韆/福拉哥納爾/1767年/81x64cm/倫敦華勒斯典藏館

這是當時的貴族的大臣查理柯勒(Charles Colle)委託畫家畫他情婦,柯勒希望一個主教幫年輕女孩推盪鞦韆,而一個年輕男子在下方偷看女孩的裙下風光。但是他的畫家朋友朵楊拒絕了這樣傷風敗俗的要求,推薦了福拉哥納爾來作畫。福拉哥納爾把主教改成女子的丈夫在後面推拉著鞦韆,而情夫則躺在草地上愉悅的欣賞情婦的裙底。

這樣的畫面讓後方的丈夫情何以堪,年紀比較大的丈夫吃力的推著妻子玩樂,卻是給下方年輕的情夫欣賞,具有戲劇性的張力是那一隻鞋子飛了出去,左方的雕像手勢比出噤聲的樣子,女孩右下方的小天使雕像,有點不可思議的表情。

中央貌似愉悅的歡樂場景,上方的光線卻對比的有點像是要打雷山雨欲來的氣氛,這幅畫作的顏色對比強烈的透不過氣,真不知道為何偷情者還能這樣大方的請畫家作畫留下紀錄?福拉哥納爾後來描述情愛的畫作特別多,也多用雕像來諷刺,一動一靜之間的強烈對比,讓這些畫作有了動態的生命力。

這幅畫表現了一個洛可可年代的結束,也是王室貴族的結束,福拉哥納爾為我們留下了這樣的轉變。

2010/11/28

【台北】高更的三個大溪地人@永遠的他鄉

高更一輩子的轉型與追尋,其實是非常的巨大的改變,這個改變,單從一幅畫中顯然看不太出來,從收入豐厚的金融市場工作轉而投入很窮的藝術創作,高更甚至三餐都難以維持,後來到了大溪地找尋原始的顏色,終於留下來大量的創作給後世,這樣的顏色是後來野獸派的發跡。

From 英國‧蘇格蘭
1899年/三個大溪地人/高更/英國。蘇格蘭國立美術館

去大溪地前,高更認為畫作中的『顏色』是個人思想的一種抒發,也是一種語言、情感,而不是一種實驗。在畫中擺脫寫實的顏色要說服很多人,我想真的是很難,高更還沒有去大溪地前,他也曾經用很怪的配色來畫阿爾,或是用比較像塞尚的配色來畫這些風景畫。看過高更早期的畫作,我的感覺他是在模仿,或者說是與塞尚、當時畫家的互相學習,然後加上不同的元素,例如調整構圖,或是用比較大膽的顏色。

但是到了大溪地,接觸到這些原住民,畫中有了這些人,當地的神像,還有那原始的風景,高更的畫彷彿有了生命,三個大溪地人,黝黑的深黃色皮膚,五官深刻,兩個女子手拿著芒果與花束,有人說是兩個女人誘惑這個男子。這或許有點描述著高更的內心世界,他拋妻棄子到了大溪地,與當地年輕女子同居,這樣的畫法又帶著西洋古典藝術的手法,用聖經的故事來暗示甚麼?或是說希臘神話赫克力士?

或許,這樣的評論又太過『西方』的複雜想法,其實,這三人只是在一個午後簡單不過的聊天而已。

2010/10/17

大英博物館《古希臘人體之美》珍藏展

這幾年好像各國重要的博物館都把藝術品巡迴在世界各地展覽,今天上午去看了在故宮展出大部分是羅馬時期仿製古希臘的藝術品,看到了有來自埃及的特色,除了希臘神話之外,希臘藝術也呈現了當時庶民生活狀況。

From 英國‧倫敦
帕里斯的審判(選美):雅典娜(左)、赫拉(右)坐在寶座上、愛芙蘿黛蒂(在瓶的另一邊不在畫面上)照著鏡子,等待牧羊人帕里斯的決定,勝利女神(有翅膀那個)則準備要將金蘋果給勝利者。這也是後來特洛伊故事的開端,帕里斯把金蘋果給了愛神愛芙蘿黛蒂,後來特洛伊的因為這些女神的愛恨中,承受了多少戰爭的苦難。

今天看展最吸引我的並不是展現人體之美的雕像,希臘奧林匹克運動員碩壯的肌肉,身材比例簡直完美的不真實,愛神愛芙蘿黛蒂脫下衣服準備沐浴,在多神的希臘世界,神與一般人一樣有愛欲情仇。一般希臘人平常並不能接觸到這些完美的雕像,但是在日常所使用的陶器上,一幅幅古樸的希臘神話故事,在希臘人的生活中不斷地被流傳,讓所有地中海周邊,隨著陶器的使用,所有人都可以知道這些神話故事。

這些陶器上記得當年在羅浮宮看到一間間的展覽室,多到看都看不完,反而一點感覺都沒有。今天看到一個一個360度可以表現的陶器,有的是畫在盤子的底部,大部分是畫在長胖型的瓶子來表現。有黑色底的紅繪,也有紅色底的黑繪模式,而運動會的獎盃,也是用瓶子來頒獎,畫上運動員或相關的希臘神祇,不但實用也別具意義。

陶瓶上的繪畫多以側身人物來描繪,這種來自埃及的畫風,在這陶瓶上都可以感受到。

2009/05/07

【倫敦】妮可寄來的明信片

今天收到妮可的明信片,倫敦,英鎊跌又免簽證,現在去倫敦最划算,前陣子大夥才在討論,沒想到這回她一個人就跑去了。



雖說是一個人去,不過聽說是後來有再跟朋友集合,相信是個很美好的旅程,看了一些歌劇,也寄了不少明信片回來,接下來就是看她部落格的分享了。妮可的攝影快速的精進,透過旅行,讓我們看到她眼中的世界。

美穗(妮可)的飛行記錄:2009年英國倫敦



這張郵票讓我想起了在倫敦貝克漢街的郵局買了約40張的郵票,我在自動售票機前面把所有的零錢都投了下去,郵票就一張張串連的跑了出來,好像去湯姆龍玩小彈珠打贏的票券,可以去換贈品的感覺。也讓我想起在郵政收藏館裡面看到這張郵票的製作過程影片,雖然去倫敦已經是快兩年前的時光,卻仿佛昨日。

2009/03/20

【倫敦】逛博物館大蒐秘

這是去年2008/12/14 在1492分享過的簡報內容,今晚在集地咖啡又分享一次。我很混,所有簡報都沒調整,一樣的對英文譯名的記憶能力實在很差,小抄字太小,下次要做大字報。上次重感冒,這次小感冒,希望下次講的時候身體健健康康。



來的人大部分是台大的學弟妹,還有同學call來捧場的,很高興度過愉快的周末夜晚,集地咖啡真是演講與(老同學)聚會的好場地。

相關網站:
集地咖啡官方網站
【台北】石頭與人文@集地咖啡

2008/12/14

【倫敦】逛博物館心得分享

很抱歉這幾天感冒無法碎碎念寫新文章,以下是今天在1492做的心得分享簡報。



另外有人問到倫敦市區的便宜民宿,我當時是到背包客棧隨便搜尋到一家民宿,距離大英博物館很近,有興趣可以發 email 去預訂房間,網址如下:

http://www.pickwickhall.com/

2008/12/09

【倫敦】維梅爾的站立在大鍵琴前的年輕女子@國家美術館

維梅爾的畫作除了光線的表現外,有人說也是象徵主義的開端,畫中隱藏他對社會現狀的看法。


1670年/站立在大鍵琴前的年輕女子/維梅爾/倫敦國家美術館

維梅爾的所處的時代是中產階級興起的年代,畫家要改畫小幅的畫作,不再著重在聖經或神話故事上,主題會是委託者的肖像,背景輔以藝術畫作,身上穿著漂亮的禮服,帶著貴重的手飾,證明家裡也是有點小康。這好像我們父母小時候到相館拍照留影,比較高級的相館會有禮服,也可以選擇有摩登的飛機當背景,或者是風景畫來映襯。

這幅畫背景有兩幅風景畫,正中央是愛神邱比特手中拿著一張牌,表示愛情要專一,而且邱比特的箭已經不在,可能表示這名女子心有所屬吧?!

維梅爾,1632-1675年,父親是畫商,所以他也繼承了這樣的行業,不僅如此,他還成為一名畫家,死前還沒有成名,養育很多小孩的維梅爾死後還背負了很多債務。維梅爾的畫作有風景畫、肖像畫等,這些畫作充滿了對科學的追求,並應用了黑箱透鏡,用許多工具達成立體透視的方法。他曾加入了民兵組織,不過並不知道他未何要加入!

在國家美術館裡面有兩幅維梅爾的畫作站著、坐著的年輕女子,都有樂器與畫作的陪襯,這樣的組合是維梅爾慣用的構圖法,而他的作品中把光凍結了,雖然有了樂器,但卻是打從心裡面寧靜的時光。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維梅爾時代的荷蘭

2008/12/08

【倫敦】梵谷不同的向日葵@國家美術館

梵谷曾研究收集過日本的浮世繪,有人說他的畫作內也有這樣的風格。


1888年/向日葵/梵谷/倫敦國家美術館

梵谷所畫的眾多向日葵,若全部可以放在同一個展覽室並列欣賞的話,我想應該是研究梵谷心裡最好的方法,梵谷的書信中描述,他有計畫的想畫出12幅向日葵的作品,全部放在一起就會像是藍色與黃色的交響曲。

高更與梵谷交換了一些畫作,梵谷還將這幅畫重新『複製』了一份並簽上名送給高更,高更同時也畫了《畫向日葵的梵谷》來記錄,後來梵谷與高更關係不好,割耳後高更嚇得離開他。高更1901年在大溪地畫了《扶手椅上的向日葵》也算是某種程度的紀念與道歉吧!

這幅向日葵本來是倫敦國家美術館向喬安娜借過來展覽的,後來不想歸還還千方百計要西奧的遺孀賣給博物館,喬安娜本來不願意,不知道為什麼就答案賣給了博物館。而與這幅畫類似的向日葵在1983年的拍賣場上以3990萬美金賣出,買者是日商安田公司,或許梵谷與日本浮世繪的因緣是最好的歸宿。

黃色粗況的筆觸,永遠朝著太陽的熱情向日葵,就好像梵谷的心。

【倫敦】梵谷割耳後的自畫像@柯陶學院美術館
【倫敦】二手藝術書店內又遇見自殺的人梵谷
【倫敦】梵谷的座椅@國家美術館
【紐約】梵谷的星夜
【巴黎】蒙馬特梵谷弟弟的屋子

2008/12/05

【倫敦】泰納的小帆船@泰德英國館

不知道為什麼泰納的地位在倫敦那麼重要,總覺得他的畫很隨性的感覺。


1835-1840年‧小帆船靠近海岸‧泰納‧倫敦‧泰德英國館

在博物館可以看到很多泰納的作品,他的很多畫作看起來很像印象派的作品,可是要比印象派要早了50年,早期泰納的作品是比較沉穩的風景畫,但經常天空就大筆一揮,好像中國山水畫的寫意,而顏色上他喜歡黃色,有人在他的畫室發現了十幾種不同色調的黃色,跟巴比松畫派、印象派的不同是泰納透過戶外的素描寫生,然後帶回室內的畫室慢慢地畫好這些畫作,而不是在大自然中抓到霎那一瞬間。

泰納,1775-1851年,到他死前還精力充沛的工作,父親是理髮師,當時是個高尚的休閒行業,他父親把畫作擺在店裡讓客戶欣賞,也順便可以賣一些作品。這樣很寫意的眾多圖畫,若有畫船,有人說可以看到坐船搖來搖去的感覺,每幅畫都有不同的構圖模式與行進的方向,實在是蠻難體會的。我想英國人會那麼看重他,可能是倫敦本地的畫家成名的太少,還是外國來的藝術家比較吃香。泰納到處旅行,還是以居住倫敦為主。

泰納努力的創作不墬,風景畫成名後他還持續不斷地前進,多樣的畫風與構圖,超越了那個時代的認知,讓人不容易了解,一直到20世紀才讓人慢慢地讚賞。而我們現在在看泰納的畫,與印象派大師的作品當然比不上,但是只要知道泰納的年代,在風景畫中帶出光線與動作,實在是很難得了。

莫內說:過去我很喜歡泰納;現在我對他不那麼感興趣了。為什麼?因為他用色不夠慎重,而且用得太多;我對他進行了認真的研究......1918年。

2008/09/05

【倫敦】劇院區APPLE朝聖

在倫敦的攝政街上(Regents)與牛津街(Oxford)交叉口附近,APPLE 佔了兩個店面的簡單燈光跟我招手。



我還是免不了了走了過去,在各大城市總會看到 APPLE 旗艦店,一堆人拿 APPLE 產品去維修,這些人要拿號碼牌,然後要等上半小時以上才能開始維修,然後也不知道是否可以馬上拿到心愛的機器,或許要等幾天才能來拿。可是喜愛 APPLE 這個品牌的朋友同好,在此並不會抱怨,反而會彼此交流,甚至再買周邊產品。

這是品牌的魔力吧!已經接近宗教的信仰了, APPLE 不會錯,產品會故障一定是使用者不小心用壞的,幸好我還沒有中 APPLE 的毒,不過反倒是中了 SONY 的毒了。

我在門外看看簡單大方的裝潢,人太多沒有進去。

【紐約】SOHO蘇活區APPLE朝聖
http://trip.writers.idv.tw/2005/03/sohoapple.html

2008/08/09

【倫敦】《哈姆雷特》奧菲莉亞之死

前陣子突然想重看這部片,跟旅行好像沒什麼關係,我重新看了1990年的版本,其實只是為了找到米雷畫下的奧菲莉亞 Ophelia。

【倫敦】米雷(Millais)與奧菲莉亞@泰德英國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1/millais.html


1996 年的哈姆雷特改編版,獲得1996年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


1990年那個版本的男主角是梅爾吉勃遜,演女主角奧菲莉亞的是海倫娜寶漢卡特。


1996年的導演與男主角是肯尼斯布萊納(Kenneth Branagh),這部片算是比較完整的作品,片長4個小時,片中眾星雲集,有茱蒂丹奇(莎翁情史)、大鼻子傑哈德巴狄厄、李察艾登保祿(伊莉莎白)、比利克里斯托、羅賓威廉斯與凱特溫絲蕾等。

2000年的哈姆雷特男主角是伊森霍克,1990年的女主角海倫娜寶漢卡特跟1996年的男主角肯尼斯布萊納曾經是戀人。

1996年版本改編的劇情是發生在19世紀的歐洲,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完成學業返家,父親已被叔叔謀殺,母親改嫁叔叔。然後,父親的鬼魂出現要哈姆雷特報仇。一直找不到這部片的DVD,真想好好的看看。

哈姆雷特的故事一直不斷的被改編,馮小剛用了中國五代十國的背景拍了《夜宴》也是改編自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

2008/08/03

【倫敦】《2001太空漫遊》科幻片的史詩電影--探索奧德賽

從大學後就很喜歡看這種古老的電影,已經忘了第一次是在哪裡看的,許許多多電影介紹,把這部片列為科幻片的始祖,雖然有點沉悶,現在回頭來看這部40年前的電影,還真是佩服。


2001 太空漫遊的英文名有奧德賽的名字(2001: a space odyssey)

這部片的導演是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 1928-1999),他拍的片並不多,但是拍的類型並不是以科幻片為主,而是橫跨恐怖、劇情、戰爭、情色、YA等,著名的片有《萬夫莫敵》、《發條橘子》、《亂世兒女》、《鬼店》、《金甲部隊》、《大開眼戒》。導演是攝影高手,高中時期就投稿著名的『展望』雜誌得獎,18歲高中畢業就去雜誌社上班。另外他也是西洋棋高手,在這部片幕中有一個段落是下西洋棋,有人說他故意安排下錯棋子讓大家來挑毛病。

《2001太空漫遊》主要分成三個部份,人猿受到黑石影響進化成人類、月球之旅探索埋在月球地底的黑石、木星任務電腦叛變最後男主角在木星上又遇到黑石。我覺得全片最讓人思考的片段在最後太空人的那段旅程,是進化、演化還是升級?這40年來大家還是沒有答案吧?



這部片對後來科幻片的啟發很多,可以在後來的科幻片看到這部片的影子,最近上映的《瓦力》中沒有對白與叛變的電腦,《星際大戰》系列、《ET外星人》等等,可以說是將早期科幻片粗製濫造轉化為高級影片的代表,不但利用荷馬史詩中奧德賽這個人在旅程中體驗與追尋的人生的目的,將人類的探索轉往無邊無盡的太空。

2001太空漫遊 - Wikipedia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001%E5%A4%AA%E7%A9%BA%E6%BC%AB%E9%81%8A_%28%E9%9B%BB%E5%BD%B1%29&variant=zh-tw
《奧德賽》最早的西洋旅行文學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7/blog-post_26.html

2008/07/14

【台北】印象畢沙羅(Pissarro)@故宮博物院畢沙羅展

這幾年故宮博物院展出的大英博物館與華麗巴洛克,讓我跑了好幾趟,這次印象派的畢沙羅也在故宮展出,這個展出的全名是 Camille Pissarro: Family and Friends。


1888年/厄哈格尼‧我窗外的景緻(局部)/畢沙羅/牛津大學美術館

這幅畫是 1880 年代畢沙羅學習點描畫(新印象派)的代表作品,用三原色點出一整幅畫作,他的兒子的很多幅畫也有同樣的技法,畢沙羅的經紀人並不喜歡這類的作品,但他仍堅持這樣的創作技法。印象畫派中每個畫家有各自的特色與技巧,每個畫家都會找尋自己的突破,而畢沙羅是少數能夠學習與融合自己的畫風,或許是這樣,在印象畫派中長期被人所遺忘,但印象畫展中唯一一個八次的畫展都參加的人,就是畢沙羅。

畢沙羅(1830-1903),出生在加勒比海的丹麥殖民地,他是葡萄牙裔的猶太人,在航海時代這樣異國長大的經驗,更讓畢沙羅懷抱了悲天憫人的心胸,本來應該繼承家業的他勸服了父母讓他在巴黎學畫,或許是受到了柯洛的影響,也受到了巴比松畫派的影響,畢沙羅的風景畫很有這類田園農家的印象。

【東京】柯洛(Corot)的光與追憶的變奏曲@國立西洋美術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7/corot.html

畢沙羅的經濟並不像柯洛家裡那麼有錢,可以長期資助他做畫,那時印刷術正蓬勃的發展,他必須不斷地創作才有微薄的收入。工業革命後的城市與鄉村關係正在大轉變的同時,正好給畢沙羅很好的機會,但他又不像孤傲的藝術家只重視自己,喜好與藝術家朋友做交流,塞尚、高更、梵谷與馬諦斯都受過他的引導與影響。

這次來展出的畢沙羅畫作並不算多,可是配合展出的印象派朋友的畫作,還可以看到米勒、雷諾瓦等大師的作品,以及他兒子、孫女等畫作一起欣賞,不但可以看到從巴比松畫派走向新寫實主義的痕跡,也看到了新印象派(點描)與野獸派的色彩轉變,在故宮的展場比歷史博物館要寬大,是值得花一個下午慢慢欣賞的畫展。

2008/06/13

【倫敦】《漫步文學倫敦》

每造訪一個城市前我都會去買相關的書,然後選擇一些帶去,或許在教堂前的石階看,或者在公園的板凳上裝氣質。



這本書是我挑的想要依照書上的路線走入倫敦的文學歷史,可惜我的文學底子太淺,只認識狄更斯、吳爾芙,依照書上的路線走,一大堆不認識的文學家雕像與故居藍色牌子像我招手,細讀書內的簡介或許領略不出什麼,但是真的走在名人的足跡,又有些莫名奇妙的感動。


這是我覺得最悠閒的散步路線,此外P.103的查令十字路也很棒

回台灣的飛機上,我又拿這本書出來翻,才開始扼脕為什麼只走了其中的一條路線,這條路線花了我一個上午的時間,當時居然沒有什麼感覺,只是在走路散步,不知道某個角落曾經是那麼吳爾芙看著這些樹的地方。

P.136

吳爾芙於1904年與她的兄長搬進高登廣場路46號。這棟平頂住宅前的高雅花園有點改變。在一篇《布魯斯伯里舊事》的回憶裡,吳爾芙寫到:『站在客廳的窗戶旁看著那些樹,實在令人驚奇;樹在空中伸展著枝幹,然後任其流瀉下來;樹在雨後閃爍著光芒,如同海豹的身體一般。』

我在高登廣場前一直讀著這句話,就好像走過了這一百年的歲月,這個地方似乎(應該?)沒有變太多。而台北,會不會有這樣的未來,可以承載文學家的足跡?

【台北】梁實秋的麵包樹@雅舍前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2/blog-post_26.html
【倫敦】吳爾芙在高登廣場的時時刻刻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12/blog-post_25.html

2008/06/06

【倫敦】兼具華麗與古典的英倫風情@PC Home life

翻了 PCHome 雜誌,覺得很眼熟,居然是我寫的,原來幾個月前的稿這個月才出現,我都忘了。






本來這篇我要寫的架構很大,我才寫了五分之二就停手了,原稿如下連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http://docs.google.com/Doc?id=djdtkqm_1976hn6vmpd8

非常感謝 PC Home 的編輯,可以再度化腐朽為神奇,這種令人看了想睡覺的稿子,變成那麼動人的旅人筆記。

《倫敦》總覽(TOP 5)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2/top-five.html
【威尼斯】水中之都--藝術與文化的視覺饗宴@PC Home life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1/20081-pchome-life-421697-1202-18461931.html
【吳哥】千年一瞬的微笑@PC Home life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8/pc-home-life.html
【印度】科技運用在印度旅遊@PC Home life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7/pc-home-life.html

2008/05/24

【倫敦】《迷陣血影》與查令十字路84號

一直不知道為什麼這部溫馨的片要翻譯成《迷陣血影》,昨天晚上去有河book 才揭開我長年的疑惑。



這是一部與書店有關的書與電影,去年去倫敦前翻了一下,捨不得讀完,於是帶著上路,沒想到在那邊實在沒時間讀,回台北翻完後又好想去一趟查令十字路逛書店。



書內描述二次戰後在紐約的窮劇本作家喜歡讀書,因為在曼哈頓的書店買不到他想要的書,最後採取郵購二手書的模式,長期的與倫敦的舊書店訂書,而成為好朋友的故事。這部片子改編這本小說把想像空間拉的更大,除此之外,那個年代(1950)的倫敦、紐約的舊街道與現在差別並不大,

英國在二次戰後的物資匱乏,在紐約相對的比較寬裕,但是書店串聯起來兩座城市的人們,充滿了愛與感謝,倫敦人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下,還能保持優雅與專業分工(一家舊書店有那麼多職員?),食物與舊書的郵寄移動,突顯了戰後國際化的趨勢。

去年去倫敦的時候,第一天就跑到查令十字路84號,但是找不到這個地址,我覺得是家披薩店,但是在查令十字路與西索巷內逛逛連鎖書店與一些二手的舊書店,看到的景象就如同片子內的場景相同,只是在此路過的旅人比較時髦了點。



為什麼叫《迷陣血影》呢?就是因為男主角安東尼霍普金斯演過《沉默的羔羊》。這部片之所以誕生是因為女主角看了書之後很感動,因為老公是製片,所以把版權買下來拍攝這部片。

相關:
有河 book
http://blog.roodo.com/book686
陽光派報:「查令十字路84號」特映會
http://sunnypie.bloggerism.net/archives/006553.html
【倫敦】富瑤(Foyles)書店@查令十字路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10/foyle.html
【倫敦】西索(Cecil)巷內的二手書店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10/cecil.html

2008/05/12

【巴黎】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

在我印象中,這幅畫在巴黎的奧賽美術館看過,但是又在倫敦的柯陶學院美術館用看到,在倫敦時一直懷疑我的記憶力,回來翻照片與書本,證實這兩幅畫都是出自馬奈的手。


1863 年/草地上的午餐/馬奈/巴黎奧賽美術館


1863-68 年/草地上的午餐/馬奈/倫敦柯陶學院美術館

這幅畫當時稱為《沐浴》,在官方的沙龍展被拒絕,當時的社會風氣可能覺得裸女是傷風敗俗,而這幅畫中的兩男兩女,女性一絲不掛,一個在前面陪伴著兩名衣著整齊的男子中間,後面那個女人則在沐浴。這樣強烈對比,再這樣中央為重點的古板構圖中,讓人驚訝馬奈怎會選擇這樣的題材來表現!反而左下角的野餐只是陪襯而已。

但是仔細再看翻倒的水果藍,凌亂的衣服,把靜止的人物鮮活了起來。這些人物的眼睛注視的看畫的人,又彷彿要告訴我甚麼?這樣強烈的對比,人物眼神中有些不安的表情,但又好像沒有發生甚麼事情,就好像冰塊跟熱水混在一起,冰塊不會融化的感覺。

這幅畫據說是臨摹《帕里斯的審判》雕刻版畫的局部舊作,但是我找不到這個作品。

【倫敦】馬奈的酒館@柯陶學院美術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2/blog-post_04.html

【巴黎】馬奈草地上的午餐原創作與後續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12/blog-post_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