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12

【巴黎】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

在我印象中,這幅畫在巴黎的奧賽美術館看過,但是又在倫敦的柯陶學院美術館用看到,在倫敦時一直懷疑我的記憶力,回來翻照片與書本,證實這兩幅畫都是出自馬奈的手。


1863 年/草地上的午餐/馬奈/巴黎奧賽美術館


1863-68 年/草地上的午餐/馬奈/倫敦柯陶學院美術館

這幅畫當時稱為《沐浴》,在官方的沙龍展被拒絕,當時的社會風氣可能覺得裸女是傷風敗俗,而這幅畫中的兩男兩女,女性一絲不掛,一個在前面陪伴著兩名衣著整齊的男子中間,後面那個女人則在沐浴。這樣強烈對比,再這樣中央為重點的古板構圖中,讓人驚訝馬奈怎會選擇這樣的題材來表現!反而左下角的野餐只是陪襯而已。

但是仔細再看翻倒的水果藍,凌亂的衣服,把靜止的人物鮮活了起來。這些人物的眼睛注視的看畫的人,又彷彿要告訴我甚麼?這樣強烈的對比,人物眼神中有些不安的表情,但又好像沒有發生甚麼事情,就好像冰塊跟熱水混在一起,冰塊不會融化的感覺。

這幅畫據說是臨摹《帕里斯的審判》雕刻版畫的局部舊作,但是我找不到這個作品。

【倫敦】馬奈的酒館@柯陶學院美術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2/blog-post_04.html

【巴黎】馬奈草地上的午餐原創作與後續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12/blog-post_03.html

2008/05/11

【金瓜石】煉銅廠與陰陽海

從濱海公路上金瓜石,一定會看到這座巨大的煉銅廠,據說有十八層,而且因為廢煙的問題,還有煙囪直接接管到山上排放。


2008.5.11 廢棄的煉銅廠

金瓜石雖然產金出名,可是銅才是真正產出很多的產品,產銅過程會產生銅煙,銅煙中的二氧化硫遇到下雨就變成酸雨,落入地面更造成汙染,金礦沒有了,只有大量的生產銅,台金公司大量的生產銅,造成了巨大的汙染,當年因為國際銅價下跌,台金公司被台電接收,而嚴重的污染將禮樂煉銅廠關閉。

從山上看這一片海,可以明顯地看到顏色的不同,稱為陰陽海,成因為山上的酸礦,因金、銅、鐵礦在雨水、溪水及地下水等流到礦坑,形成硫酸亞鐵。這些酸況水大量的排入海中之後與海水相混,就產生黃色的氫氧化鐵膠羽漂在海面,形成了陰陽海特殊景象。

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有工人在河道中發現砂金,很多人來挑金,一直到日治時期的大量開發,此地還有戰俘營,國民政府來台後對此地又有不同的政策,一直到1989年《悲情城市》這部電影,把這個地方轉化為觀光地,如今酸雨已經不在,前幾年因為人潮太多,在山下建了一大片的停車場,所有人都要坐公車轉運,但是如今觀光客似乎不多,這些停車場似乎又閒置。

看著金瓜石的繁華與孤寂,民宿與餐廳的起起落落,只留下這些建築獨自望著陰陽海發呆。山上的黃鐵礦在陽光下就好像金礦一般,也因此稱為愚人金,金、銅、鐵這幾種礦物是共生的礦物。而在此生活的人們有來淘金的,也有艱苦的礦工,時代的變遷,還有在九份租房子做生意,或者開民宿的外地人。這百年的金瓜石絕對不只有鍊金的故事,還有更多悲喜的人生故事。

2008/05/10

【台北】石門風車與十八王公廟

今天中午開車直奔石門去看風車,星期六我擔心外面的遊客會很多,沒想到從台北到石門只花了40分鐘。


2008.5.10 石門風力發電廠

站在大風車下面,會聽到:『呼!呼!呼!』葉片轉動的聲音,凹谷下還有原生植物台灣野百合,這樣大的風也能開的很大,而台灣各地風景區經常會看到GPS定位的觀測站也在這裡出現,每次到風景區走走的時候,總覺得不是在上地球科學的課,就是上生態植物教學,或者是動物解說等等,希望能多一點人文歷史的告示牌,講講阿公阿嬤的故事也是不錯。

經過了十八王公廟,有幾台遊覽車停在此地上香,大多賣的是肉棕,不然就是燒酒螺,或許因為新蓋的大橋檔住了這個廟,也或許是白天上香的遊客少了一點,從廟旁延伸出來的小吃街看起來已經荒廢,但或許晚上會很熱鬧也說不定?這點不知道有誰最近還有去北海岸夜遊過呢?以前觀光客是從廟前出入,而現在是由從廟後出入了。

十八王公的由來相傳在清朝中葉,曾有十七位福州巨紳,在乘船到浙江普陀山進香途中,海上氣候不佳,全部罹難,屍體飄流到石門沿岸,僅一隻狗存活,但最後也以身殉主,當地居民就將這隻忠狗與十七人合建一塚,名為十八王公,此後即不斷傳出十八王公顯靈的故事。


其實在石門這個地方原先就有核能發電一廠,也有火力發電廠,因為這裡風力也足夠,設立了風力發電廠,意外地成為觀光景點。這附近還有法鼓山、朱銘美術館、鄧麗君紀念公園等地,有空假日可以去走走。

2008/05/09

【波士頓】龐克波紀念碑

雖然波士頓是三年前去的,可是在那邊的印象非常深刻,依照當地觀光路線規畫的自由蹤跡,這裡剛好是最後一站。


2005.3.17 紀念1775年革命領袖約瑟夫將軍的紀念碑

獨立戰爭期間,英國還不願意放棄波士頓,英國與美國獨立義勇兵作戰,當時的領袖是約瑟夫(Joseph Warren)將軍,在紀念碑前還有這名將軍手持長劍的肖像。1775年因為英軍不肯撤退,所以革命軍等到華盛頓派來的部隊抵達,然後把英軍趕到海上,這條步道從古北教堂那邊就是英軍撤離的路線。

這個紀念碑是 1823年開始籌建,一直到 1843年才完成,高67公尺,裡面沒有電梯,總共有294階,在華盛頓華府前的紀念碑(1885)還沒有完成前,是全美最高的紀念碑。


2005.3.17 路邊的樹上都有放鳥食

走著這條自由蹤跡的步道,雖然沿路的地上都有清楚的標示,可是最後經過一條臨時的鐵橋,汽車廢氣很多,而整個波士頓因為公路的地下化工程的施工,空氣也不怎麼好,這條步道全長4.8公里,從上午的波士頓公園出發,先走黑人權利步道,然後中午在走自由蹤跡,到最後一站已經下午4點鐘,真的是蠻充實的一天。

在這紀念碑周圍看到不少小朋友在玩球,觀光客不多,應該是當地的居民在玩樂。

2008/05/08

張桂月《追獵藍色巴爾幹》

每次去閱讀到中東、巴爾幹半島的歷史,那種濃的化不開的宗教、種族、國家的紛爭,有時再想台灣島內的問題似乎小的很。


有個朋友認識作者,很直接的跟她要了本簽名書寄來給我,還有簽上我的名字真高興。

最早接觸到這些資訊是大學的必修課程國際關係,然後可能是在金門當兵的時間很多,所以買了不少國際關係的書來看,當然,我覺得不同人寫的書,對於這類資訊的認知落差很大,可能是觀點角度不同,還有長期以來台灣與中國的敵對關係所造成的。

國際社會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我們從小的教育似乎就在這樣二元化的體制下成長,多少對我們判斷是非對錯有了很大的影響,國內的媒體報導的國際新聞多是美國直接翻譯,短短一則新聞只有一兩分鐘,怎樣能夠深入的了解一件事情呢?若是可以補助部落客到世界各地去探訪,透過部落格發聲,是很好的機會讓我們資訊更流通的方法。

節錄我認為本書作者最勇敢的抗爭:

*希臘抗暴

二00二年七月三十日,我在馬其頓遇上了一件怪事,讓當地人津津樂道,還有人說我是英雄。但我要誠實的說,事情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是我的創造,一切與我無關,不過說明生命中有許多的不可知,路上有許多的意外,有悲、有喜罷了。

......(因為作者同事辦理簽證時,官員無理的羞辱人)......

二00二年七月五日,我在Holiday Inn開了場致命的記者會,所有主流媒體都到了,我揭露希臘大使館的無恥行為,並宣佈在市中心廣場擺攤,歡迎受過羞辱的全體國民來簽名,他們不道歉我們就不罷休。結果被媒體逼得每天下午兩點在簽名現場舉行記者會,報告「抗議希臘使館粗暴行為運動」最新動態。「大小姐,你知不知道你是捅了麻蜂窩了?」一位友人興奮的說。結果兩禮拜不到,有近兩萬人簽名,這些還是自願出門到廣場簽名的,要是我登門造訪,肯定全國兩百萬的簽名滴水不漏。同事說已經達到組織政黨門檻,我可以組黨啦!

總而言之,反映是出乎意料的瘋狂。老百姓送花、送飲料、送冰淇淋、送自己畫的油畫、送自己打的金墜子,抱著我說「台灣我愛你」。一件應該做的事,一個簡單的動作,勾起了幾代人的憤怒,看著七八十歲的老人,佝僂著腰,兩手顫抖的拿著筆簽下姓名,我知道我做對了一件事。

二00二年七月三十日,希臘外交部副部長到簽名現場道歉,那位簽證官米海羅普洛斯遭調回懲處。這場群眾運動成了我生命中最美麗的一幅畫。


直言不諱是這本書作者的個性,我很佩服他在馬其頓的努力,單槍匹馬對公義之事投入的精神,民視異言堂前陣子也播出了世界上有不少這類的記者。相信部落格平台與數位影音設備的普及,期待資訊的流通能夠讓台灣人民的國際觀有些進步。

相關網站:
追獵藍色巴爾幹--博客來網站的連載部分內容
http://www.books.com.tw/books/series/series9789866841019-1.php
中華民國(台灣)外交部
http://www.mofa.gov.tw
網路廣播格強有耳--張桂越(上)
http://odeo.com/audio/14911243/view
網路廣播格強有耳--張桂越(下)
http://odeo.com/audio/14911273/view

2008/05/06

【愛丁堡】蘇格蘭的世界遺產

愛丁堡是英國蘇格蘭的首都,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也是重要旅遊城市,每年有1300萬名遊客造訪。


2004 Ryan 寄來的,仍是我再找尋的網友,知道的人麻煩幫我尋人一下。

【蘇格蘭】西岸的馬爾島(Isle of Mull)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3/isle-of-mull.html

1947年後的每年八月,有舉辦愛丁堡國際藝術節(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內容包括戲劇、電影、音樂、舞蹈等。愛丁堡有很多很多的節慶活動與嘉年華會,很多人會以為這些節慶的歷史都很久,其實都是近十年才開發出來的。

愛丁堡 - Wikipedia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88%B1%E4%B8%81%E5%A0%A1&variant=zh-tw

又是一個在排隊中要造訪的城市。

2008/05/05

【倫敦】交通博物館的海報撲克牌

倫敦地鐵是世界城市中最悠久的公共交通工具,1863年就開始營運至今


1950年/Molly Moss 的作品

倫敦地鐵最初是大都會鐵路(Metropolitan Railway),這條鐵路在 Paddington 和 Farringdon Street 間,開張當天就有4萬名乘客搭乘。早期的地鐵是用蒸氣機,所以隧道較淺,才能排煙,但後來使用電力才可以讓隧道挖得很深,印象中有個地鐵站還特別警告若是往上走有200階,希望大家搭乘大型的升降電梯。

地鐵若是有手扶梯,兩旁就有一些海報的展覽,當然多半是廣告,可是有些海報還蠻有意思的,而我逛到交通博物館的時候,特別就買了歷年來得獎的海報展作品撲克牌。有得表示坐地鐵可以克服外面惡劣的氣候,或是可以準時出席宴會,也有的說明搭乘交通工具夏天可以到郊外玩,或是到博物館、動物園參觀,這些得獎的海報非常多元,看了讓人會心一笑。

台北捷運也很多年了,雖然也有擺一些攝影或繪畫作品,不然就是擺一些公家機構所辦的活動海報,總覺得沒有那麼多元,希望也能舉辦這類型的海報展覽,現在印刷術那麼發達,多印一些好作品,讓台北活潑點。

倫敦地鐵 - Wikipedia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C%A6%E6%95%A6%E5%9C%B0%E9%93%81

2008/05/04

【金門】坑洞生活

前天翻到在金門的照片,看到這張照片,想到還蠻值得記錄的過往,我想現在阿兵哥應該不是這樣的生活吧!


1993.4.12 在金門某個小坑洞

圖說
1. 牆壁太潮濕,用塑膠袋封起來
2. 睡袋才能防潮濕,不會半夜冷醒
3. 卡車的後視鏡當鏡子
4. 我是住在地下,這個出風口才是地平面,會有蟲跑進來,被我用塑膠袋封死
5. 這個 CASIO 的鬧鐘現在還在用,至少用了20年
6. 我甚麼時候看過 PLAYBOY 啊!
7. 聯合文學才是我在看的
8. 平常都開燈泡,不但溫暖還可以防潮
9. 大的電池箱拿來當書架超好用
10. 平常都是喝礦泉水,一個月要喝掉一箱,後來我從台灣寄蒸餾水機來製水
11. 室友的書信往來,一疊不算多!
12. 用穩壓器來搶電,不然沒辦法聽 CD
13. 牆壁都會貼美女照片,是我室友貼的,不是我!
14. 才差一梯,二兵升一兵只差15天
15. 全營帳冊就在書桌,我的業務繁忙,整桌都是文件。

這個坑洞我想應該還在,不過已經荒廢,不知道有沒有人有興趣去復原這些營區來開民宿呢?不知道會不會賺啊!

2008/05/03

【亞維儂】普羅旺斯古城 AVIGNON

Sun 問我若是第一次出國要去哪裡?我的答案是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於是翻開12年前的相簿,找到了這張明信片。


1996.6 到亞維儂買的明信片

或許是我第一次出國跟團就從法國南部開始,雖然每天都坐車坐很久,可是到了一個地方,就可以感受到法國的風景與歷史,黃昏的亞維儂城精品店慢慢地都關了起來,看到羅馬人建的水橋,城內地上都是石頭路,旋轉木馬載滿小朋友的歡笑,整條街上都是擠滿人的餐廳。

在14世紀的時候在羅馬的教皇曾被夾持到亞維儂,本來是要把新的教廷設立在巴黎,可是當教皇走到亞維儂的時候,他覺得一直被法國人控制一點尊嚴都沒有,於是就在亞維儂設立宮殿,教廷決裂產生了兩組教皇,甚至出現了第三組,對決了80年後才又回到了羅馬。

亞維儂藝術節每年在7月左右的時間舉辦約三個星期,以戲劇、舞蹈等表演為主,1947年開始至今已經超過60年了,網址是

http://www.festival-avignon.com

希望 sun 能夠順利的開始第一次出國旅行,無論是自助或是跟團,法國南部普羅旺斯是不錯的選擇,印象派畫家雷諾瓦、梵谷、塞尚、莫內、高更、夏卡爾等都有在此旅行寫生的足跡。

2008/05/02

【金門】農產品、公益、公平貿易與懷舊

今晚與老夫子姐姐、常怡師姐、悠揚詩篇到了生態綠咖啡館,遇到 HOW 的老師在開讀書會,我在門口晃頭晃腦的以為走錯地方。


1994.7.16 退伍前一個月在金門認識古蹟與在地農產品

我也不知道到這裡的目的,總之姐姐叫了我下班就過去,重回台大法學院附近感覺回到學生時代,有一股懷舊的氣氛。老夫子姐姐與海豚飛最近一直提到想做一個類似圓夢計畫的公益活動,概念很簡單,就是團購農產品,然後農民把團購多餘的錢捐出來讓部落客來做公益。這個團購不是要殺價壓低成本,而是要給台灣農民有應得的利潤,而我們團購的價格會比市場價格高,多餘的錢會用於公益。

剛剛又意外地翻了以前在金門當兵的照片,當年我們用一顆西瓜25元的價格,蹲在路邊吃了又大又甜的西瓜,如今金門的街上賣的應該是對岸的農產品,不知道金門除了高粱外,還有種植甚麼作物呢?這個我並沒有研究。而台灣的農產品有時候過剩,不採收反而才不會虧更多的農民,這樣的心情我們很難體會。

這個想法很簡單,也不希望做大,就跟圓環文化工作室當初辦導覽活動一樣,用假日來作,怎樣跨出第一步,想越多會覺得很難,可是事情只要去做了,應該就可以執行吧!要做怎樣的公益圓夢計畫,這兩天我一定要想出來!

相關網站:
老夫子的旅行夜談
http://blog.roodo.com/may.lin
王常怡京都的走法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84915
悠揚詩篇每一個心情都是詩
http://blog.yam.com/lili85
HOW’s SketchBook
http://www.howsdesign.com/blog/
生態綠公司
http://www.okogreen.com.tw/
海豚飛看世界
http://blog.sina.com.tw/htfjsw/
米果【私‧生活意見】來自HOW的第一杯生態綠咖啡
http://blog.roodo.com/chensumi/archives/5916409.html
【南投】世界地球日與土地觀照的幾個活動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4/blog-post_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