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2

【東京】夏目漱石出生地,與早稻田大學散步

去年此時,初次前往東京,想去探訪夏目漱石出生後、求學、寫作的環境。

維基百科:夏目漱石



可能是做的功課不夠多,或者是東京木造建築留下來的很少,感受不到夏目漱石小說中的情境。搭地鐵到了早稻田站,在四周散步,遇到不少神社寺廟,還有一些小小的墓園。想說在大學附近應該會有不少咖啡館,可以進去體驗一下喝杯咖啡再開筆電多找一下資料。沒想到都是餐廳,雖然掛名咖啡館,但多是用餐環境,看到有一家裝潢還蠻新潮的,可是裡面都是年輕學生,我這個大叔坐在小小的位置,好像也不太合適,於是放棄進入咖啡館,改散步進入校園,想說也可以找一顆大樹坐下休息,或者在圖書館前的階梯坐下休息。

或許我想像太過美好,整個大學內高樓林立,盡是學生來來往往,有些學生拿著廣告牌好像是社團招募新生,走了老半天完全沒有可以坐下來的休息的地方,拿出相機來拍照也是很奇怪,勉強拍了幾張照片,已經被當成怪叔叔,我深怕校警會跑來驅趕我出去。早稻田大學內的工程鐵圍籬上有一些水彩畫,看起來像是以前大學的校舍景況,非常像是倫敦的大學樣貌,似乎沒有被保留下來。

出校門後終於找到夏目漱石(1867-1916)的出生地,目前是吉野家餐廳,地址是新宿區喜久井町夏目坂。夏目漱石在他的1915年的作品《玻璃窗內》的二十三章描述夏目家的家紋樣式,就是菊花放在一個框架中,而喜久井與菊井的發音相同。夏目漱石的父親代理過此地的區長,也把門口的坂(坡道)改名為夏目坂。看到一個阿嬤帶著孫子在這石碑看板旁邊跳來跳去,或者他是日本的下一個夏目漱石也說不定。

1907年,夏木漱石因為與房東不合,一直提高房租,所以只住了九個月,便從西片町搬到早稻田南町七番地(漱石山房),儘管他在創作《虞美人草》還沒有完成,九月底就搬到漱石山房。

夏目漱石的小說《少爺》、《我是貓》、《玻璃窗內》、《從此以後》、《道草》、《文鳥》等,有描述東京的神樂坂、御茶之水、千馱木等地的景況。我想應是我做的功課不夠多,也沒有做好規劃,否則來趟夏目漱石的一日散步,感受文學家的創作旅程,非常棒!

2013/04/08

【九份】樂伯二手書店,隧道那頭的桃花源

上山又去找了一趟樂伯,每次來都收穫滿滿,因為開的小車,所以很輕易的上了基山路,快接近樂伯書店的時候,會經過一個隧道,總是滴著水,就好像桃花源記所描述的,過了一個小山洞,就進入世外桃源,我是抱持這樣的心態去挖寶的。



有陣子樂伯的二樓沒有開放,今天看起來好像二樓整理好了,希望能往三樓繼續發展。我總是樂觀的面對這個世界,但腰間綁著一個束帶的樂伯比我還要樂觀,長期搬書導致腰椎受傷,看了他的臉書、部落格,記錄著去收書的心情風景。樂伯告訴我們收書的一些秘訣,還有他收書整理書的方法,雖然這家書店小小的,可是隱藏在樂伯心裡面的故事可是不少,『書』這個物品在藏書人的內心的重要程度,可不比黃金還要差,每當老人家年紀大無力整理藏書,又或者是年長者過世後子孫面對一大堆書要出清的那一刻,收書人面對的不僅僅只有書,還有更多悲歡離合的故事。

到了老街陣陣的觀光人潮,不過我並不擔心,只要往小巷子一鑽,人潮馬上不見。巷弄內有時有狗吠聲,慵懶的貓看著陌生人的眼神,有些似乎老神在在一副看多了不想理人的模樣,有些貓就躲著遠遠地,回想繁華時人來人往,在巷弄中摩肩擦踵的人聲鼎沸,遙想百年前的九份,應該就是這樣的吧?!

除了進入書店挖寶,在巷弄間發現精緻的瓷磚水槽,透漏了九份曾經繁華的往事。不知道為什麼喜歡在這種巷弄中探險,應該從我小時候說起!六歲的時候,跟鄰居玩伴兩個人就到處去晃,有時晚上過了吃飯時間才回來,走了很遠的路,回家被父母大罵一頓,但還是樂此不疲,愛上這樣的探險。印象中,每到假日午後,只要時間夠多,我們就會跑的很遠,規定一定要找到橋,或是遇上河才回家,可是那玩伴不久搬家,從此再也沒有連絡。

我們摸熟了附近的幾個眷村,也在拇指山、象山附近的入山口的吳興街底晃過,更走到台北醫學院後面的小山與六張犁,更到了挹翠山莊附近,還有阿兵哥站崗的駐軍,有時覺得小溪是個世外桃源,小小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是很令人驚奇的。直到長大了作夢回到那些地方,還覺得那年探險的世界根本不存在在這個世界上。

九份、淡水、台北的芳蘭山、金門當兵時的金城,恰巧都滿足了我這樣的探險的個性,走在這些房舍中間,就好像身在迷宮中,有些已無人居,破窗內廢棄的家具,或是頹廢的牆壁,傾倒的屋頂,長滿了雜草;有時房子內會傳出電視聲,有時會有聊天、吵架、炒菜煮飯的聲音,當然有時從窗外看進去,會尷尬的看到屋內的人。

我經常去九份,但已不去逛最熱鬧的老街,只去了樂伯二手書店,甚至沒有拍到山雲海一景,經過八番坑口也沒有停下來,甚至沒有爬過一個山城台階,金瓜石、陰陽海、黃金瀑布與水湳洞都沒去,這些景點都比不上一家書店的風景。望著海天山色,看著黑漆漆的屋頂在九份依然存在,跟不同朋友一同前往,感受到樂伯更寬廣的人生閱歷,我想我永遠無法這樣的豁達,一山還有一山高,保持謙虛,是我這輩子的功課。來九份享受人生的迷路風情,也可以來書店挖寶。



【樂伯二手書店】
創立:2006年
創辦人:樂伯
特色:二手、古本,文史哲、藝術
書量:約30,000本
地址:新北市瑞芳區九份佛堂巷31號
電話:0958571502
網址:http://lobo32xl.pixnet.net/blog

【台北】多鬆味,早秋咖啡

最早來早秋,不到12點就走進來,我最喜歡對面那條靜巷,有長滿青苔的石牆,不知道牆內是甚麼?走著走著,經常這樣就錯過了這家咖啡館,很低調的藏在巷弄內,地址是晉江街,這條路彎彎曲曲,很多人在這裡面會迷路,整條路大小卻是一條防火巷。



我從晉江街的尾巴,緩緩地開著小小黑,到達晉江街的頭,不知道這條街藏了甚麼樣的故事,如今我在這裡凝視著落地窗外來來往往不多的人,想著後現代搖滾,還有門外貼著大大小小不同劇團的演出海報,每晚在這家咖啡館到底演出怎樣的故事呢?

紅磚砌的吧檯,在早秋可以聞到一種頹廢在廢墟重生的氣息,還有一種年輕人才有的創造力。有次來坐在吧檯的座位,背對著落地窗,高高的凝望著整家店,服務人員忙著打奶泡、煮水餃,加上整個屋內的客人一覽無遺。進來一個穿白色內衣的女孩身材真好,配上點了杯有白色奶油泡沫的維也納卡布奇諾加大,真是一幅好風景。

另一次來,我坐在最角落也最隱密的位置,吃著水餃喝咖啡,左手邊的書架有我喜歡看的漫畫,忍不住又翻了一下,在咖啡館消磨時光很快,一本書還沒有翻完,天就已經黑了,可以在這邊裝年輕,認為自己還有那麼點憤青的氣味,在此寫出來的文章又那麼點理想性,走出咖啡館的門口,在不同時代有不同名字的街道,忍不住讓我想要知道路口的那棵大榕樹坐過哪些人?隱身在巷底的廟,曾經辦過怎樣的廟會?是否有火車就從身旁出現?屋頂的青苔還能活多久?或許真的是我想多了,只要啜飲一口咖啡,又回到了現實世界。

發現來這裡的都是美女,帶著筆電工作著,有的玩弄著手機,一邊看著書。只有我一個阿伯,還穿黑色內衣!



臉書:http://www.facebook.com/CafeMacho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晉江街十號
電話:02-23685029
提供無線網路、插座
近和平西路與南昌路路口
近捷運古亭站九號出口

2013/04/06

《追櫻》追出日本的賞櫻文化,還有面對地震的不同態度

不知道時間過太快,還是 Jasmine 寫得太快,每本書都好像是新的主題,有電影、咖啡館、吃、旅行,這次的主題是櫻花,唯一沒有變的是旅行,而附加給讀者的,是 Jasmine 的攝影作品。



買書去→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74117

日本人應該是最能夠享受『一剎那』的特殊人種吧?每年櫻花盛開,就是那一、兩個星期,而且因為氣候的不同,開花日期又會誤差個一、兩個星期,在櫻花盛開馬上就飄零的這幾天,大家清晨也賞櫻、大中午也賞櫻、到了晚上也賞櫻,我看完了這本書,默默地感受到不同地區的日本人,表現出賞櫻的態度有細微的不同。佛陀說的『一剎那』,我相信是時間的單位,對於短暫時光的珍惜,到底是櫻花的魅力,還是日本人對生命的看法呢?要是在中國,可能會搞個假櫻花讓大家永恆的賞櫻;在台灣,可能要來個基因改良,讓大家三百六十五天賞櫻。

2011年日本發生311大地震,那年的櫻花也開的很不一樣,台灣人捐了不少錢,而且旅客銳減,日本觀光業者不只是對觀光客特別的好,對台灣來的人也特別的友好。九把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中大家對台灣921大地震的那一個場景特別有感覺,日劇《最完美的離婚》也是描述因為地震而結婚的夫妻生活。我想發生在櫻花盛開的季節,那場大地震震出了各式各樣不同的問題:觀光客減少、核電政策、是否要遷都、防震措施等等,可是日本人仍然努力的活在當下安靜地過著日子,每年還是要賞櫻。

人生中有很多的變與不變,我們可以無限放大的來觀察,櫻花盛開的那一剎那,我們也可以放大的來檢視,那是一種由生到死的過程,賞櫻彷彿只要了解了櫻花的美,最美後就是死亡,這一輩子也就值得了。

有一年到京都,天氣冷的我一直想往室內走,卻看到一群人在戶外排隊,然後排的隊伍只是要吃一小小塊的豆腐,後來我才知道,『寒冷』、『排隊』、『一小口』是吃這個好吃豆腐的一個儀式,若不排隊在室內暖和的空間就可以吃到同樣品質一大塊的豆腐,那麼這豆腐也就不好吃了。我想追櫻、賞櫻也就是這麼一回事吧?

2013/04/03

【台北】註書店,小農、咖啡、兩隻貓,還有理想的生活

多次來註書店,讓我認識了各式各樣的人,大多對農業有些期許,包括小農的產品說明,音樂的表演活動、繪本與說故事,更多是偶然來訪,或是來自世界各地朋友介紹住在書店的客人。來這裡的朋友,大多不是住在附近,這或許跟主人 Peggy 喜歡到處亂跑有關係,目前開店時間固定,已經有住附近的社區居民,慢慢地踏入這個理想生活的空間。

[照片]

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我到香港的獨立書店,深藏一棟大樓的二樓內,窗外是人來車往的熱鬧喧囂,窗內有著與註書店一樣關心農業的人、書、農產品。我到了香港的 aco_books|艺鵠書店,一入門就看到了一個《青苗上河圖》,問了老闆是否香港的農地都已經拆光要蓋大樓?老闆又拿了兩本書給我看,說『農地』已經成為香港的歷史,這兩本書是苟延慘喘的農民運動的紀錄,聽起來非常非常的悲哀,但香港農民似乎沒有悲傷的權利,隨著命運漂流著,表現出一忍再忍的個性。這感覺,就好像到了台北內湖的註書店一般,兩位老闆關心著同樣的議題,註書店也有那本《青苗上河圖》。後來回想,原來我在註書店有遇到從香港來的客人,描述著香港農民的悲情,關心同樣議題的人,可能到世界各地都會聚集在一起吧?

最近,在註書店一入門的桌上,看到幾本書《一根稻草的革命》、《菜園留覆往來人》等等跟農業相關的書籍,另一側擺上了很多特色小農的產品,每次去都是不同的產品,每一樣產品背後都有動人的故事,這是在資本主義產銷制度下享受不到的,農業社會的生活是很自然的植基於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以物易物是很自然的現象,而所有吃到肚子裡面的農產品,背後都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但是目前農產品的產銷制度,我們失去了最重要的『信任』關係。

曾經在這裡辦過社團活動,找了朋友來十分鐘快講,也一起看《泥土向前衝》的紀錄片。前幾天,更自告奮勇帶著《書店風景》等書的作者鍾芳玲小姐做書店導覽,這個探訪過全世界書店的專家與 Peggy 一問一答之下,馬上就把我這些年默默地來這裡喝咖啡、看書、參與活動的觀感驗證了一次。

Peggy 前幾年在竹北開了草葉集,有書店、也有餐飲,代理過音樂 CD,做過裝潢設計工作,因為曾經開了店過著忙碌的生活,重新在內湖出發的這幾年,她徹底了放下了過去,每次看著她與衛斯理、白素這兩隻貓的對話,開店的老闆總會有說不完的故事,不用打開書,就可以說個不停。而我,還是希望逛書店,能夠像閱讀一樣,慢慢地在生活中去體會這家書店的美好。無論從產地到餐桌,或是從作者書寫到書籍出版,中間過程的價值,就是註書店存在的目的。

地址:臺北市內湖路一段47巷6弄12號

2013/04/01

【東京】五十年如一日,熊谷昌子阿嬤的喫茶マコ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主要是說京都的店,看到老太太還在努力的工作,那種懷舊的老滋味,文中並沒有敘述食物的味道,可是透露出來只要是活著的一天,就不斷服務的精神,這讓我想到了去年去東京的築地市場,朋友憑著一點點印象,找到了築地市場的第一家咖啡館。


2012.5.8 拍攝

來到這家 1961 年開業的咖啡館,裡面非常小巧,僅能容納十六人的座位,一台只有14吋的電視機,沙發上的白色蕾絲感的塑膠裝飾,就好像回到我小時候的家,獨立開業的老闆熊谷昌子阿嬤,今年已經八十五歲。由於上午九點多就闖進去,我們很不好意思的問是否可以進來看看,本來被阿嬤拒絕,但是當他得知我們是從台灣來的,他馬上很高興的邀請我們進去拍照,還主動的要跟我們合照。我們第一句話的溝通,就是『Taiwan, Yes. China, No!』,應該是仙台大地震後,一般日本人對台灣人的好感遽增,自助旅行在日本只要講是台灣人,似乎可以暢行無阻的感覺!

臉上仍然打著粉底上了淡妝,頭髮梳得整整齊齊,這是我對日本歐巴桑的印象,我們用漢字溝通,大概知道這家店的歷史,不會日文要在詳問下去可能很困難。回來後查了網路上的資料,這家店真的一直有在介紹的名單上,而且裏頭的陳設就好像時光靜止了一般,停留在剛開業的那個日期。神奇的是那種裝飾塑膠布,很容易因為時間的關係而氧化黑掉,可是這邊的塑膠布乾乾淨淨,看起來是新的,應該還是有在生產的樣子。

我們點了有機咖啡與蛋蜜汁,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內,阿嬤突然就變魔術變出來的樣子,很佩服!我在日本不只是遇上這個阿嬤是這樣,我想有不少的店,都有這樣的精神,目前已經開業五十二年,希望熊谷阿嬤仍然健康快樂。

當日,在築地市場大口的吃著生魚片蓋飯、喝咖啡、吃拉麵、喝蛋蜜汁、喝咖啡,上午十點不到,我們已經吃超過一日用餐的預算,肚子飽的走不動。我想再跟朋友走下去,可能肚皮會撐破,於是在西本願寺道別,一個人往橫濱海港去閒逛。

喫茶マコ
中央区築地4-9-7
03-3541-0502
営業/10時00分~15時00分(土曜日は14時00分まで)
定休日/日曜・祝日・市場休日

2013/03/31

【台北】表妹婚禮



還記得才參加過三叔的婚禮(30年前),不久後就參加堂妹的婚禮。感覺這個新郎跟他岳母(我嬸嬸)還有點神似— 和 Winnie Chien 。

2013/03/26

【台北】師大學生來訪、淡大演講



今天上午的導覽是師大大二教育心理相關的課程,老師很有心帶同學來認識這個地方。因為老師交代要讓同學多了解各方面的學習經驗,於是我把所有東西都搬出來,後來有些後悔,因為時間不夠,所以從地質、環境變化、南島語系、人類學、一直講到日本都市計畫、農業研究、馬廷英研究、亮軒老師,還有日式建築文化,希望對同學有幫助。

年輕真好,然後同學也都很乖有專心聽講。



這是到淡大演講的海報,我又講太多了,不過看的出來,跟我差不多年紀的同學共鳴很大,可是研究生好像沒甚麼感覺啊! 我可能還是要把架構補齊,雖然這部分是比較容易打哈欠,可是好像缺少不可

2013/03/25

【台北】讀賣電視台的採訪


今天是讀賣電視台來拍,很嚴謹很細(雖然沒有腳本),最後問到地震捐助的事情,她們一直確認這件事情我的感想。我反應真的很慢,回答得四平八穩,說互相幫忙本來就是應該的,台灣也發生過天災,也很感謝日本的幫忙。

可能沒有可以讓人落淚的鏡頭吧!所以一直問我,我說要我選當哪國人,我想我還是當台灣人最好

2013/03/24

《書店傳奇》與導覽



20130324
今天在青田七六遇到我的偶像 鍾芳玲 ,我很佩服開書店的人,但更佩服能夠寫出書店傳奇的人,而且,她是全世界跑去拜訪。我想我也只能寫台北的咖啡館,現在正要努力寫台北的書店。下午的導覽最後在 Zeelandia Travel & Books 結束,我要求偶像講幾句話,再度佩服對書店描述的精準度。

另,今天也是 青田七六 所辦永康街創意店家的最後一次導覽,導覽三次我覺得剛剛好,接下來我就覺得沒有新鮮感了,當然我也覺得我也很沒力。下一季(四五六月)是要辦台大校園內的導覽,聽說報名已經滿了,若有興趣的可以上青田七六部落格找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