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3

意外收到來自【京都】的明信片



為什麼是意外呢?因為這位朋友本來沒有要去京都,颱風來襲不但飛機停飛,電車也停駛,所以多跑去京都玩,又剛好遇到了國寶展。

大家可以去看他的部落格,JR又免費提供了食宿,真是意外的旅程

http://jeanschchen.blogspot.tw/2017/11/x-x-jr-x.html

【台北】孔廟



唯一民間自建的孔廟,在眾多孔廟中反而是最有特色的孔廟,這裡有老師府陳維英入祀。

我覺得若是每一座廟保持乾淨、極簡風格,搞不好會更有特色,香油錢會不會更多呢?

我已經來大龍峒聽不同導覽老師的導覽好幾回,每一回都有新的收穫,記得第一次來的時候,站了一個小時就開始腳酸,後來聽了李乾朗老師的風水論,又聽了 郭喜斌 老師的廟宇裡面圖騰的神話故事,也聽了 鄭勝吉 老師在廟宇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裝飾剪粘的方式,這回聽 何良正醫師,講了一些跟著保安宮董事長去日本採購洪鐘的秘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派人來修壁畫,以及得到世界文化遺產的獎項。

台北孔廟本來是陳家的素園,是以文會友,吟詩作對,或是親朋好友來聚會的所在,當年陳培根捐地募款興建孔廟。四十四坎街,台灣最早的商店街,在飛機航道下,每一班飛機飛過導覽就要休息一下,希望有一天松山機場可以遷走,這邊可以有更多的發展,但,希望不是一直蓋高樓。— 在臺北孔子廟。

2017/11/12

【台北】中山南路的歷史與建築,李乾朗教授的演講紀錄

很多導覽老師,同好來— 在中正紀念堂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

沒有老百姓,私人住過
巴黎,奧斯曼
城牆 vs 環形大道
三線路
圓環 ,紅綠燈
橢圓公園
圓形就有高塔與銅像
紅十字會 vs 天皇
太平間,東北
3.6公尺
新公園內本來有馬路

2017/11/11

《阿莉芙》與東野圭吾的《單戀》



有別於討論單純的性別認同問題,《阿莉芙》企圖要點出各式各樣的性別認同是不同的,選擇了以"排灣族"為背景,是因為男女都可以當家繼承家業,不知道女性是否可以接任頭目呢?

除了可以了排灣族傳統文化之外,片中有很多浴室廁所的場景,這個很私密的空間,被攤開來討論,除了馬桶不通之外,很多事情是需要"等待"的,我們除了同理心了解性別認同的問題,父母的等待,社會的等待,也是很重要的。

又等到了東野圭吾的日劇,《單戀》抽絲剝繭的過程,文學劇的拍攝手法,顯然心理的層面描述的比《阿莉芙》好得太多,當然電影與連續劇不能等同比較,《阿莉芙》的企圖過大,有時候覺得演員的心情要開始發揮的時候,卻跳到下一幕,非常可惜。

《單戀》也脫離不了東野圭吾的特色,不是警察辦案,而是庶民辦案,各種角色都扮演一定的重量,這樣的交互作用之下,達到了懸疑效果。

【台北】偵探書屋,原來搬來這裡已經四年了?



我喜歡看東野圭吾的小說,充滿了與社會現狀反思的內容,一個以偵探推理為主的作家,竟然可以深入到某個行業中的現實!或者討論學校中霸凌心態,或者討論性別認同等等。

偵探書屋主人說:這就是一種除了推理小說派別外的一種進步!

也只能說,各行各業都需要進步,需要異業結合,但,主題性仍不能偏廢。

跟偵探店主討論了在這邊多久了,原來從保安捌肆離開到這裡,已經四年了,這四年了他也做了不少事情,也剛好是 airbnb 熱潮,也有不少新書店興起,但以"偵探"為主題的也只有這家,喜好古物收藏、偵探推理之外,還參與紀錄片製作,我們討論了台灣的電影這幾年也進步了不少,但,紀錄片卻是在倒退,也只能哀聲連連了。

紀錄片、推理小說,這都是要深入其中的人才可以討論的起來,除了小眾之外,討論熱潮也不容易持續,真的是如此嗎?

還沒有開店就闖入,然後白吃白喝了滷肉飯等小吃,然後拍拍屁股走人,真是不好意思!這樣舒服的空間,其實值得花一個下午讀完一本推理小說的。— 在偵探書屋 Murder Ink 。

2017/11/09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103-神戶異人館



來去日本神戶北野町,介紹二棟異人館-魚鱗之家、風見雞館。異人指的是金髮碧眼的外國人,別誤會,所以異人館街就是日本的租界區,外國人的「居留地」!

幕府時代採取鎖國政策,只開放少數港口對外貿易,直到1858年(明治維新十年前)受到歐美列強壓力,日本與美國、英國、荷蘭、法國簽訂通商條約,開放5個通商港口,有函館、神奈川橫濱、長崎、新潟、兵庫(神戶)。1868年神戶才正式開放,後來舊的居留區已不夠居住,於是開發北邊的靠山區北野町為新居留區。當時都市計畫由英國建築師負責,採取人車分離的道路系統,種植路樹、建造公園、運動場,讓日本見到西方都市計畫的模式,而領事館、私人住宅、教堂等皆符合外國人的生活方式,也有帶著招待政商界意味的多功能住宅,於是北野異人館街充滿了西洋氣息。

以二棟為例,魚鱗之家是最早修復開放的異人館,1885年時蓋在舊區留地,二層樓建築,塔樓則有三層樓高,可眺望港口卸貨的狀況,1905年時拆掉移植到北野町。由於外牆是圓弧石板組成,遠看像魚鱗,因此得名。旁邊有一棟對稱的魚鱗美術館,收藏西洋及當地的藝術家作品,作品都符合建築物的年代;1909年興建的風見雞館,則是德國貿易商人所有,德式半木式建築,一樓磚造、二樓木造。每棟異人館都有壁爐喔!從金屬裝飾,例如正門、吊燈、門把等可以看出20世紀初歐洲流行的裝飾品風格。每棟異人館都有各式各樣的展覽,展出當時洋人生活的樣貌,也呈現日本被殖民區域的樣子。

水瓶子建議大家去遊玩時,多停留一點時間,了解各國的文化連結及交流。而台灣的滬尾,就是淡水也有異人館喔,1860年天津條約開放通商,因此除了各國領事館之外,也有外國人居住的區域,去淡水時不妨也以去到神戶旅遊的心情來體會!(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台北】北門橋還是忠孝橋引道呢?



這個似乎放在北門旁邊會比較有意義,而不是在西區門戶計畫中的公園,放一些假的台北城牆石

2017/11/08

【台北】探索館看郭雪湖的畫作解析



這邊當然是相紙輸出的複製品,最有名的是《南街殷賑》,而且放大的細節再加上一些文史資料的佐證,還原了大稻埕在1930年代的生活方式,對於以前沒有看得更仔細的部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南街殷賑》,還有《新霽》《圓山附近》也很值得一看,細節也很多,很可惜探索館特展空間就那麼小,應該可以有更多的解說,不過,這件事情不是應該由市立美術館的常態展嗎?到各大城市的市立美術館,都會放上該城市最有名的幾位畫家的常設展,無一例外,只有"台北市"例外,好像不敢肯定自己。

觀察市立美術館的展覽,好像跟當代藝術館沒甚麼分別,那麼何須分兩個館呢?

【台北】保安捌肆咖啡,順天外科醫院



每次經過總會進來參觀一下,台北市的歷史建築,到底要怎樣再生呢?這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咖啡、展覽、活動,在大稻埕散步,這樣的街屋,一棟棟都有獨特的歷史,但歷史並不容易被一般人有所感動,這次進來,看到展出老的窗戶老的木窗花,以前X光室應該是鉛板,可是包覆著木門,這讓我特別的感動!

尤其,剛剛從新芳春茶館走過來,很多舊的東西一拿出來,就很容易回到那個年代,很感恩還有人願意修復老房子。

新舊建材混搭之後,很容易沒有美感,便宜行事的後果,就是整組崩毀。這些形容詞套用在各樣的事情上完全都可以套用,無論新舊物品,東西文化,其實都可以很漂亮的搭在一起的,端看我們用不用心,以這樣的歷史建築,是最容易做到這樣的美感,也最容易發揮的,更尤其在大稻埕這個區域,自古以來就是多元文化的交流。

之前問過謝豐舟老師對於這棟房子周邊的記憶:

1957年,當時謝豐舟國小五年級,自幼在台南長大,第一次到台北大稻埕來,猶如進了另一個世界,尤其是到保安街84號探視阿嬤李如玉,可能因為她生了很多小孩,看起來大腹便便,自幼出生豪門,是李春生的孫女。他說:好像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謝豐舟回憶兒時從台南坐火車到台北,需要花七個多小時的時間,到大稻埕保安街時,周邊有居住一些福州人,不時傳來戲曲吟唱表演的聲音,在這條街上有好多的藥局、診所等。

詳細:
http://trip.writers.idv.tw/2016/09/blog-post.html

看到咖啡館人員幫客人介紹周邊好玩的店家,看來各式各樣導覽的需求還是很多的。— 在保安捌肆Café 。

20171108《國語日報》城市美學21:【巴塞隆納】加泰羅尼亞,高第與聖家堂



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人口七百多萬,面積約三點二萬平方公里,只比台灣小一點點,不但經濟發達,是工業中心,在藝術、建築上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達利、米羅、高第都是加泰羅尼亞人,畢卡索長期在此地創作,這些人都留下了很多的作品,高第更將此生全部奉獻給聖家堂的興建。

1882年開始興建聖家堂,第一任建築師與宗教團體意見不合,辭職後由三十一歲的高第接手,高第更改設計圖原本是新歌德式樣式全部為修改為曲線的形式。

高第將一條水平線,平均的吊掛許多有重量的沙包,代表建築承重的能力,水平線彎曲後,再把這個曲線反過來,就變成了建築物中眾多的曲線,用來對抗地心引力。眾多看似不規則的曲線,其實都是經過計算好的。

高第曾說:「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因此他的設計,幾乎全部都是曲線、螺旋、錐形、雙曲線、拋物線、曲面等來設計高聳的教堂。聖家堂,還沒有進入教堂前的立面好像是大自然中的鐘乳石洞穴,人們渺小的在底下看著耶穌誕生,並且來人間代替人們受罪,進入大殿之後,好像進入森林之中,一根根的柱子好像一棵棵大樹,頂端透光的曲線模擬茂密的樹葉所產生的光影,這一切都是取材大自然。

聖家堂預計要建立十八座高塔,其中十二座代表耶穌的十二個門徒,四座是聖經四福音書的作者,兩座代表聖母、耶穌,未來完工後最高的高塔是一百七十公尺,將會是全世界最高的宗教建築。

十九世紀末,歐洲的新藝術運動,因為鑄鐵技術應用在建築技術上,所有的建築物追求往上的發展,在各國展開了不同的發展歷程,在加泰隆尼亞稱為「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高第使用曲線設計,強調了加泰隆尼亞以哥德式建築為靈感,使用新的建材與建築技術來實現這樣的民族特色。

高第自從接手聖家堂的設計,不眠不休終身沒有結婚,甚至還搬進了聖家堂的工地居住、監工。1926年,穿著破舊的高第被電車撞倒,送到醫院時還以為是流浪漢。本來是花花公子,後來全心投入這座「奉獻者的教堂」,雖然高第在世大部分都沒有完成,但後來的建築師繼承了他的設計圖,希望在2026年高第過世百年完工。

歷經了百年多的興建,同時在維修舊建築部分、蓋新的部分,同時建築師又在設計未來,絡繹不絕的觀光客進進出出,這項工程也創下了許多世界紀錄,未完成就已經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高第的建築草稿,是紐約在九一一之後重建世界貿易中心的概念。台灣大學的社會科學院圖書館,由伊東豊雄設計的八十八根不規則的樹枝狀的柱子支撐,在裡面閱讀,自然的天光好像置身森林之中,這也是受到高第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