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7

【台北】手沖咖啡前是一個重要的儀式



1. 加熱水
2. 找出適合當天心情味道的咖啡豆、濾杯、杯子、手沖壺
3. 秤重
4. 磨成粉
5. 篩粉
6. 閉眼享受聞味道
7. 放濾紙
8. 溫杯
9. 量水溫
10. 開始手沖

喝咖啡,然後要洗乾淨好多的器皿!!!

右下角是客器客氣的手沖咖啡濾杯!

《悄悄告訴她》與《縮小人生》,追尋烏托邦或是活在當下



雖然是不太相同的電影,但是探討社會上許多類似的案例,有關男女之間的親密接觸問題。

《悄悄告訴她》其中有一段默劇,男性縮小後自願成為女性的一部分,這與《縮小人生》的男主角遭遇有點異曲同工之妙。探討兩性間的孤獨、寂寞、私密、浪漫、秘密、美麗、痛苦、悲傷的愛情故事,很多跨越道德的界線,我覺得跟《縮小人生》有很多探討的事情類似,而且後勁很強。

《縮小人生》追尋烏托邦或是活在當下

只要有人的世界,就會不斷的造神運動,本來只是研究縮小的博士,變成了烏托邦的造物主,他創造縮小世界是要維護地球的資源,但他發現貪婪的人類根本無法解決這類的問題,為了躲避下一波地球生物的大滅絕,科學家們想出了遁入地底的辦法,猶如聖經中諾亞方舟,也像是地底人的傳說。

人們以為創造出另一個大同世界,沒想到縮小世界墮落的更快速,有人靠兩個世界的匯差來賺錢,有的國家用縮小來懲罰,有人是想逃離壓力,男主角則是缺乏自信,總是聽信別人的想法。

這部電影由於包含太多的概念,很多人無法吸收而覺得不好看,但是後座力其實很強,刻意的放緩拍攝的腳步,也學習了很多古典電影的手法,真善美的風景、第一部科幻電影大都會的致敬還有小王子的玫瑰等等,只是出現一隅,卻有無限的遐想。

當然《縮小人生》被大家詬病的就是議題拉的太大太廣,但是若把前後兩段,縮小前後男主角的故事來比對,男主角的覺悟就是對人感覺的改變吧?無論有沒有縮小,擴大自己的舒適圈,接觸更大的環境,關懷更多人與活在當下,我想是這部片的重點。




2018/05/16

【台北】補時咖啡,一個人的座位區



好久沒有吃到那麼多紅藜麥,前陣子在某家餐廳吃到以綠色的麵粉來強調蔬食,我覺得還是以實際有蔬菜的沙拉還是比較爽!

許久未來,還是一樣客人很多,很感心有一人專用座位區。

2018/05/15

【台北】三井的產業

來猜一猜這些建築有甚麼共同點呢?



1 2
3 4
5 6

照片取自:
1.自由時報。重組後的三井倉庫
2.華山樟腦工廠區。
3.台大圖書館。這棟現在還在,拉皮後整個樣式大變。
4.今昔時光機。戰後為中華日報,現在已經消失。
5.繪葉書。大稻埕河畔。
6.繪葉書。台北車站前。

2018/05/14

【台北】暖時光,網紅賣力演出



剛好中午十二點,從科技大樓捷運站騎小巷捷徑經過大安森林公園,看到暖時光的招牌,覺得好像到了沙漠地帶,但是一進入咖啡館,那種舒適感又好像到了北極。

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對比,在台灣自己喊年老要退休的人士,到日本去才剛開始要創業而已,許多在老咖啡館工作的老人家,堅持一輩子都要工作的精神,這點我想台灣人應該多多學習,不但要活到老學到老,也要活到老做到老,有甚麼事情是可以做到老的呢?

看到暖時光在拍攝鼓勵銀髮族運動的影片,兩位網紅賣力的表演,還要面帶笑容,這個可以做到老嗎?


泰順街16巷,短短窄窄的巷道,有很多圓形的元素

2018/05/13

【台北】大稻埕太平町建築的對話

感謝網路上許多能人,找出並標示老照片的位置,可以看到台北百年前的繁榮景況,今日南京西路與延平北路交叉口



1 2
3 4
5 6

1. 1945 年美軍航照圖,主要看立面的太陽陰影,由南到北有張東榮商行、太和堂、光食堂支店(有圓頂)、太平齒科(二樓是維特咖啡)、亞細亞旅館(二樓是彭瑞麟的阿波羅寫真館)

2. 1935年職業明細圖

3. 寶藏興商行,鄧南光攝影

4. 東北角,以前是太平齒科,今天是森高砂咖啡館

5. 在太平町的菊元商行,不是榮町的,重田榮治把自己的名字放在立面上。出自台大圖書館。

6. 光食堂支店,有賣冰淇淋,往右一點看到很華麗的張東隆商行頂樓,比美榮町的菊元百貨。李火增攝影

2018/05/10

【台北】里山咖啡



今天運氣不太好,有四個歐吉桑來此聚會,其實他們已經很克制了,可是隔壁又有一桌聊天,於是我失去了專心凝聽歐吉桑世界的機會。

或許這陣子食道逆流比較嚴重,講話的時候會清喉嚨,需要大聲些才能把話講清楚,這時我才體會老人家講話大聲,不光只是耳朵重聽而已,而是大聲才能把話說清楚明白。

以前來此工作,多半大家安安靜靜的,偶有一些討論的聲音,是很夢幻的工作場所。

我開始擔心年紀大的時候,到任何地方都會被別人嫌。

2018/05/09

【台北】浮光書店


喝酒過多有礙健康

除了在臉書上浮光掠影的認識這家書店之外,今天是第一次跟老闆(但她自稱店長)談得比較久一點點,遇到了經常在台大周邊走跳的大叔,也遇到了以前在其他書店服務的美感店員,沒想到夜晚漫遊,在書店有如深夜食堂一般,每個房子內都有另一個小時光。

本來在大稻埕迪化街內的小巷子繞行,買了中藥、也喝了草藥汁,更吃了小吃,想要找一家用陶鍋炒得咖啡館,問了附近的店家卻不知道,剛好晃過 Scent cafe 香手捻咖啡 ,老闆走出來我才記起,原來上次到舊店至今,已經又過了半年,如梭的時光。

今天跟朋友聊到有關學習課程,看起來主要還是在廚藝、行銷這部分可以立即上手為主,有關建築的也經常爆滿,浮光書店與文青大叔開了一堂系列課,沒想到突然大爆發,連我都覺得意外,或許是出版行業萎縮,老鳥帶新手的風氣不再了吧?或許有志要開課程的人,可以以此為參考,各行各業不同的時光。

浮光書店的位置,有些觀光客,有些文青,離捷運站又近,雖然地下街有誠品書街,也有不少人來此買書,這個時代,既小又複合的經營模式,靈活彈性的經營模式,不太深的夜,喝一瓶啤酒後的的暈眩,全是女性聊天的聲音迴盪在老房子內,奇妙的時光。

開一家店雖然老闆就被綁在這裡了,不斷的選書、進書、活動、課程、飲品、小點、退書、找活動、想點子,不斷的輪轉,已經變成常態,也是每家店的生存之道吧?浮光的時光。

《工藝之道》



柳宗悅的書,有很深的宗教思維,翻閱了這幾本書,雖然右上是顏水龍,內容是很深刻的柳宗悅思考模式。

虛、實、貴、廉、多、少,從崇高的藝術層次往下拉到樸拙的工藝品,何謂美器,柳宗悅花了很多時間定義這類的問題,雖然是昭和初期(1927年左右)對民藝清楚的定義,從『心』出發以『用』來定義『美』,特別批判純以技巧性的工藝品,回頭來看目前台灣工藝,似乎也脫離不了這樣的窠臼。

我經常感嘆,工藝與藝術之間應該沒有界線,但就是壁壘分明。

柳宗悅也批評了資本主義與工廠機器大量生產,這與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挺身倡導美術工藝運動不謀而合。莫里斯:「手工匠人創造的一切,都使人得到美好的享受,工匠就是藝術家,藝術家也是工匠,手工技藝是最高的藝術。」

莫里斯、柳宗悅到顏水龍,從西方到東方,柳宗悅的宗教體悟,顏水龍從西洋美術的學習出發,兩人的西洋經驗,回到本土投身工藝產業,兩人思想有異曲同工,日本戰後許多博物館(美術館)增加了很多民藝館,應該是受到柳宗悅思想的影響,顏水龍放棄了畫畫,而投身草屯的工藝中心。

PS. 若柳宗悅看到左上方這個用印刷仿造織布的書籤,我實際有在『用』,但實在不是織出來的,甚至不是電繡,不知道怎麼評價這個物呢?— 和 Minghui Chen 。

2018/05/08

郭雪湖,1946年,《驟雨》 水墨·紙 53x73cm 第一屆省展參展



這是郭雪湖與其他畫家們籌辦戰後第一屆的省展的作品,主要描述他戰後滯留香港,做生意所賺的錢被英軍沒收,沒有辦法下轉往澳門與朋友搭這艘小船渡過黑水溝回高雄,然後坐火車回台北,回到大稻埕的家,已經是 1946.1.16 (農曆尾牙)。

很多人用後來發生的二二八來論述這幅畫,我覺得不太妥當,以郭雪湖籌辦省展這樣忙碌的情況,應該不會反映太多時政才是,而同期的展覽作品也以描述生活景況為主。

這幅作品應該創作於回台後的夏天,省展舉辦 1946.10.22 之前,看過從日本時代台展、府展郭雪湖的作品,只能說他的風格丕變,以中國山水畫留白的方式處理,但留白之處的多道光線,底下的浪花有如葛飾北齋的浮世繪,但船上平靜的樣貌,實在不像是渡過黑水溝的惡浪,反倒是描述了歸心似箭的心情,如同帆上那個人匆忙的外型。

後面簡潔的房子有如夏卡爾的幻夢,有點歪斜的五重塔,也說明了未來的不確定感。戰前以膠彩填滿整個畫布的風格完全消失,而戰爭期間前往南中國做生意賣畫的郭雪湖如此的留白,只用光線與墨染來凸顯,到底是雨過天晴,還是風雨欲來,其實看不出來。

帆船兩側不自然的方向,看著左方好像有點傾斜,但看著右方的船尾,又好像十分靜置,有如立體派的影子,兩個角度融合在一艘船。

這幅畫留下了眾多疑點,也因為後來爆發了二二八事件,有了不同的解讀,從第一次台展1927年到第一次省展1946年,快二十年的時光,從少年到壯年的郭雪湖,畫風一直改變,面對不同的政權,還有國際潮流的演變,郭雪湖有眾多不同角度的試探。

這次畫展報載老蔣購買了四位畫家的作品:郭雪湖水墨《驟雨》、《陳澄波油畫《製材工廠》、李梅樹油畫《星期日》、范天送膠彩畫《七面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