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屏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屏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02/21

【屏東】三個小時的小旅行

去了兩家二手書店,經過了好幾座教堂與寺廟,經過許多洋樓立面的街屋,可惜有的被招牌遮起來,很想拆開看看當年剛蓋好繁華的景況。


照片左上,中上兩棟建築的立面設計是一樣的,但一個是在市場的轉角,一個是在大馬路上,不知道是否有人知道這兩棟房子的身世呢?

殘簡肆舊書店‧屏東店 08-7224369 屏東市林森路21之9號(近廣東路交叉口)
屏東廉價舊書局 08-7336992 屏東市民族路115號(出屏東火車站往夜市方向)

青島街,文創市集,黃昏,有一些給小朋友玩得遊樂器材,這幾年少子化現象,也沒甚麼人玩,市集賣的東西雖然都是台灣在地農產、首作品,可是可能沒有立即的需求,引發不了我的興趣,這類市集的模式恐怕已經不流行了,我們的下一步要怎麼走呢?

2014/02/02

活在自己的世界

活在自己的世界,真好

在屏東市的丈人家住了三天,剛好可以看看書、校稿朋友的新書。

突然聽到隔壁老人家在討論國家大事,本來不在意,後來聽聽的內容,全部是十幾年前,甚至是二十年前,或者是五十年前的舊事。有提到當時國防部長,也是我們台大校長的孫震,當然也提到了軍公教18%的福利制度等等。老人家的口音我想現在一般人聽不太懂,因為我從小學開始,歷史老師的口音我都聽不懂,即使是很專心,我的歷史的成績還是很差。所以對這樣的腔調,這樣的記憶很深刻。

或許,人活著就是只有回憶吧!但是與其抱怨念舊歷史上的不公不義,不去學習改善,或者自己努力往前走,活在自己的世界是否是痛苦的呢?我們都是這樣認為吧!

但,其實仔細想想,能夠有這樣的小屋暢其所談,有這樣的世界讓人裸居一方,其實是很幸福的。屏東過年,仍舊是短袖短褲,還流了滿身大汗,我看著古書堂事件手帖日劇,謹守自己一方的電腦螢幕。片中人與人之間交流的謹慎,背後因為一本舊書而起的貪念,都是一個作者在某些時空環境下留下了紀錄,進而影響其他人的作為。

我也不是這樣嗎?人雖然被空間被軀體所限制,但思想是自由的,能夠閱讀書寫,真的是世界上最幸福快樂的事情,被事情所困,才是最糟糕的吧?

2011/09/19

【屏東】德文部落參訪@3M水公民之旅

這次隨 3M 公司所主辦的水資源公民之旅到了德文部落,了解他們用水的來源。我們換了四輪驅動的車子搖搖晃晃,雖然只是短短地距離,上去部落的路時好時壞,到達時也沒有電,八八風災過了已經兩年多,看起來這個地方是被政府遺棄的。



原住民從清朝時漢人來台開墾,就一直被趕來趕去,從平地趕到了山上,然後一些原住民與漢人同化在平地生活,這幾年風災水災不斷,政府就在平地蓋了永久屋,希望原住民到山下住。原住民只要離開一起生活的族人,傳統文化就必然消失,人與人的互相尊重蕩然無存。我想這一直以來我們國家對於台灣這片土地缺乏長期的規劃,只能一直浪費公帑在處理短期的問題。

看到德文部落所有人需要自己來,跨越兩座山去取水,用電也不穩定。去年去參訪了原住民部落的幾個小學,對外的交通也非常不方便,只要大雨路就不通,天氣好的時候,校長就要一大早下山採買儲備糧食。我想這邊應該也是一樣,小學生甚至因為父母要在平地工作,所以小孩三餐都在學校用餐,然後回家跟阿公阿嬤住,甚至還有住校。

德文部落現在用日本人留下來的咖啡樹,種植咖啡賣咖啡豆求生存,剛好這裡的海拔非常適合咖啡的生長。不過,我仍十分悲觀的,因為全世界產咖啡的產區多是貧窮的。這幾年有些咖啡莊園強調生態保育,還有種植多少咖啡樹必須搭配多少大樹,也要蓋多少醫療設備、學校等公共設施。或許,現在談這個還很早,但若能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態部落,或許是解決原住民政策的一個比較好的方法。這樣就算交通比較不方便,一個部落也可以透過自給自足的模式開發自己的產業,也達到生態保護的目的。

相關報導:德文部落的百年咖啡夢
http://dawogroup.pixnet.net/blog/post/10503484-%E5%BE%B7%E6%96%87%E9%83%A8%E8%90%BD%E7%9A%84%E7%99%BE%E5%B9%B4%E5%92%96%E5%95%A1%E5%A4%A2



最後,我們到了三地門一座日本時代1938年蓋好的隘寮圳,取水檢測隘寮溪的水源,完成今日的活動。3M 公司在全省都有子公司、分公司或辦公室,透過從北到南參訪河川源頭的故事,必且檢測水資源的應用,讓員工自由參與,實在是很好的活動,若每個企業都能用這樣帶動並了解我們生存的土地脈絡,忙碌工作之餘,會有更多的發現與啟發。


2011.9.16 參訪的路線軌跡

PS. 此為 3M 內部員工參與水資源之旅,以上為水瓶子參訪心得。

2011/01/04

【屏東】福熊來自南國的30張明信片系列

一直很佩服福熊能夠堅持做完很多很有意義的事情,為了活絡地方文化活動,自己手繪明信片,記錄了生活附近周遭的人事物,寄給朋友分享。

福熊樂多小屋:來自南國的30張明信片-【枋寮篇】2

台灣‧屏東


大家去枋寮玩的時候,別忘了去看福熊的部落格。

2010/02/28

【屏東】夜宿海生館

電影《博物館驚魂夜》的故事是晚上在博物館的一些蠟像與古生物化石都活起來的故事,若是住在一個活生生就是海洋生物的博物館內,睡醒時一打開眼睛就看到大白鯊在眼前游來游去,那是怎樣的景況呢?



我想小朋友都應該很喜歡色彩繽紛的魚、珊瑚,與各類的海洋生物,夜宿海生館的活動已經舉辦了幾年,去年我就去睡了兩次,不但省下來住宿的費用,還可以多了解海洋生物的習性,國立海洋生物館近年還擴增了古海洋生物館,是用多媒體的方式來呈現,用手或是帶上3D眼鏡,還可以親自進入古代海洋與極地世界,不像以前在念書的時候都要透過想像才可以稍微知道古代海洋世界是怎樣的!

十分膽小的小水瓶聽到我的建議,說要去睡在海生館的海底隧道底下,整個就是不想去,可能害怕被大白鯊吃掉吧?被我強迫去體驗後他說下次還要去。

住在海生館最大的體驗除了睜開眼就可以看到游來游去的魚群,彷彿就置身在海底內,還有可以了解黑夜的海洋生物與白天有很大的不同。從小很難體會珊瑚是屬於生物,但是看過珊瑚白天的活潑,晚上燈關起來還是需要休息的。


海生館的餵食秀

上次去去住宿海生館的人並不多,有一些是從小在國外長大的 ABC,反而參與的國人不多,我覺得是值得推廣的一個行程活動。世界上的博物館這幾年的發展有些改變,從海洋帝國全世界掠奪文化藝術品來展示,到飼養動植物來表演並讓人了解,衷心的希望人們不但要學習互相尊重,也要學習人與動植物間平衡,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整個生態系的平衡也是我們的責任。

相關:
夜宿海生館

2010/01/05

【屏東】小琉球八村

猴小咪從台中寄來的小琉球明信片,想想台灣附近的離島還有小琉球、蘭嶼、龜山島等還沒有去過,總想放空個一星期去度假。


八村 villas 夕照:涼亭、搖椅、天邊的雲朵,好不美麗的一幅畫。(←這不是我寫的,是明信片後面的一段話)

八村旅店


怪的是郵戳為何要打『郵件處理中』

2009/12/06

【屏東】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與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

上個月去恆春,除了對那邊的落山風印象深刻外,對於瓊麻這種植物與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在這裡生存的歷史感到好奇,墾丁除了觀光之外,我覺得一定有甚麼產業可以值得投入的。



以下這段文字摘自墾丁國家公園網站的說明,在日本時代瓊麻曾經有段輝煌的產業,目前已經都被尼龍所取代,因此這個展示區只提供展覽,還有一些日本時代遺留下來的遺跡。

恆春半島丘陵綿亙、土壤貧瘠,除灌溉便利地區種植西瓜、洋蔥、水稻之外,丘陵地區多栽植瓊麻,以供採纖製纜。西元1901年美國領事達文生先生自中美洲引進瓊麻,恆春半島由於風勢強烈且多晴日,麻質堅韌優良,近50年來,為全台瓊麻工業之重鎮。殆至人造纖維問世,麻繩漸為尼龍繩取代,麻業遂日趨式微。然而瓊麻工業近五十年來對恆春半島發展史及經濟民生有極其深遠之影響。本處基於保存人文資產,展示地區性特色,乃自73年5月起研聘專家勘察,預計將區內日治時代之建築物、曬麻場,英製自動採纖機等原有設施加以整頓,並就恆春瓊麻產業歷史及其背景作一整體探究,以規劃「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俾建立南台灣農工業歷史演進之環境教育及現場展示解說實體展覽,為墾丁國家公園增加人文教育之功能。


最近台南的帆布書包賣得很好,我在想是否可以用麻繩或是麻袋來製作一些懷舊又耐用的產品呢?

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在恆春成立了10年,後來開了社區大學的課程,作為一個社團,能夠有這樣的規模,我想是要很有熱誠才能持續下去,看他們舉辦大大小小的活動,開了種類繁多的課程,對縮小城鄉差距、在地高齡化的老人、新移民(外籍新娘)等問題解決,有很大的幫助,協會的工作人員都很年輕,也很投入,非常佩服。以下這段文字摘自社大與協會的網站

社團法人屏東縣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是由一群關心恆春半島發展的文教人士,對半島面臨城鄉文化差距、教育資源缺乏、社區發展式微等,心中常有所感觸,也洞悉對地方文化傳承的守護與發揚有當務之急......,成立理念主要希望透過結合一群心懷理想為地方默默付出的鄉親,基於愛鄉愛土的精神一起奉獻心力,連結政府與民間力量推展城鄉文教活動,共同攜手落實文化生根,開發人力資源,提昇社區文化產業及居民自尊並充實居民精神生活,以為恆春半島永續發展的典範。



希望協會能夠長長久久,就像瓊麻一樣堅忍耐用,這段路並不好走,恆春不但有觀光,還有很多值得認識的歷史。

2009/11/22

【屏東】滿州的風與古厝,銀合歡還有瓊麻園協會的社區生態旅遊推廣活動

上次去了屏水相逢之旅,後來因緣際會去參加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所舉辦的社區旅遊推廣的活動。在墾丁,我們能想到除了觀光,還是觀光,可是這次的活動讓我體會到觀光並不是所有的一切,要帶動一個社會的活力,關鍵還是在『人』與『環境』的良性循環。


早上睜開眼睛的第一個景象

前一天晚上我就到了滿州,住在協會主任 Jessica 布置的老房子,夜裡沒有地址,只有一條路名,然後憑著一通電話的描述:黃色的房子,門前點著一盞小黃燈,一直往右走,居然讓我輕易的找到這間了房子。一下車有一隻貓一直對著我叫,我想是主人養的貓。整個夜裡一陣陣呼嘯的風吹打著門窗,感覺好像外面刮著颱風下著狂雨,不知道這土角厝是否耐的住這樣的風雨。睡醒,打開門只看到一望無際的草原,太陽照下來的光射在綠色的草,落山風吹動著這一片,呈現出金黃色的波浪,閃閃爍爍讓我睜不開眼睛,我坐在門前看了好久,直到太陽曬得我有點痛。

Jessica 的部落格:因為風 就是海 ~ 生活分享空間

這是難得的體驗,藍的不能在藍的天空,因為大風任意吹散變幻的白雲,每天這樣的吹拂,這樣大自然的環境竟然沒有蚊蟲,更令人驚奇的是沒有灰塵,屋後種的木麻黃產生了極大的功效,只要打開窗迎接著風,屋內不會潮濕。總以為靠近海的人很辛苦,想不到滿州的小山上可以創造出這樣的空間與環境,也是一個老房子再利用的很好範例。

老房子的主人 Jessica,原本移居國外,回來自己的家鄉,花了兩年的時間自己維修布置這個房子,希望帶動社區氣氛,讓這些荒廢的老房子能夠再利用。而 Jessica 現在也擔任瓊麻園協會主任,同時也在屏南社區大學擔任重要職務。



滿州鄉,甚至是全台灣的鄉村,有著同樣的問題,年輕人出走、老人在鄉、隔代教養、外籍新移民、產業消失,大家會以為墾丁恆春靠觀光就夠了,其實,觀光並非是一個社會結構的正向循環,唯有全面性的健全整個產業,這次的活動就是為了推廣銀合歡的利用,以及建立社區共識所舉辦的活動。來參加都是當地社區人,有老、中、青、少、小,藉由導遊介紹本地的生態、歷史,讓本地人更了解自己生存的地方,更藉由DIY活動來認識銀合歡這個植物的應用,希望激發創意,能夠成為藝術創作品,甚至成為一種產業。而我自己的感覺,至少在社區的意識凝聚,有著莫大的功效。


2009.11.21 活動上龜山的生態解說

以下節錄自活動計畫:

根據文獻紀錄,銀合歡大約是在十六世紀隨著荷蘭、西班牙的船隊進駐台灣的,到了1960年代左右,政府又特意的引進不同品系的銀合歡造林。長期適應下來的結果,目前銀合歡已經成為低海拔次生林的一大威脅。原本認為銀合歡可當家畜的飼料、薪材及造紙的紙漿原料,多種用途加上生長快速,是良好的經濟樹種,但沒想到引進栽種後,所帶來的經濟價值並不如預期。

銀合歡根部分泌毒素,具排他性,一旦入侵,則原生樹種很難與它競爭,原生樹林原有生態也受到入侵的壓力。銀合歡屬落葉喬木,在恆春東北季風肆虐之際,它枝葉落盡,沒有預期的防風效果。並且銀合歡的羽狀複葉並無法如其他原生植物一般,減緩雨水對土壤的衝擊力,所以銀合歡大量生長區通常需面對一個嚴重問題,就是水源涵養能力低落,因此在大批種植銀河歡的山坡地,有在豪雨季節引發土石流之危險。

為有效利用及轉化銀合歡樹種之角色,回歸自然生態平衡與在地資源、文化互相扣合並能進一步創造附加價值之想像,協會長期結合屏南社區大學於教育學習、創意激發、文化扣合及資源再生等概念下,推廣發展銀合歡素材之再利用之可能性!

當日參加的人每個都讓我印象深刻,有對大家非常熱心與真心的老人家,一直對我們噓寒問暖,他們在各個活動都非常投入,學習精神令人感沛,在 DIY 的銀合歡木頭上寫著『緣』、『福』、『壽』、『平安』等字,讓大家知道他們對子孫的想望。年紀稍長的壯年人,有做生意做很大的老闆,也有很懂得植物的老師,大家在各處都有專長,都來參與社區活動。年輕的父母帶著子女來親子共樂,這的確是個很好的開始。

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



恆春半島的產業鏈,更早以前有瓊麻,但已經完全被尼龍繩取代。現在能想到的只有旅遊觀光,逐漸地變成財團或家族企業的壟斷事業,能想到的農業似乎只剩下了洋蔥。電影海角七號在這裡拍攝多少帶動了一些可能,也或許藝術創作是恆春半島的另一個生機。而我也想多來拍拍照,留下些甚麼記錄!

PS. 以上為屏東縣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所舉辦的銀合歡工藝產業生態體驗旅遊行活動所寫,為水瓶子個人體驗心得。

2009/10/15

【屏東】萬金聖母聖殿

很多台灣當地的歷史都要從教會去找,這座充滿了西班牙古風的教堂,或許可以追回一些記憶。


2009.9.19

1861年,西班牙道明會的郭德剛神父來此返傳教,1863年建了土塊聖堂,當年教堂在仇視下屢被燒毀,也經歷了地震的災害,蓋這座教堂時沒用鋼筋,而用碎石、石灰、黑糖、蜂蜜、木棉及火磚等混合搭建,但是非常的堅固。聖堂的大鐘遠從西班牙運來,聖母轎由福建名彫刻家鐫刻,這些在二樓的教堂博物館可以看到這些聖物,也介紹了郭德剛神父的事蹟。

1874年,清朝沈葆禎來巡視,看到這教堂與神職人員在此,請皇帝頒『奉旨』的石塊,1875年鑲在聖堂正面山方,1984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把這裡提升為『宗座聖殿』,2001年整修完工剪彩,樞機主教單國璽為教友祝福,最近去看好像又有翻修過。


點圖放大可以看得比較清楚點

教堂網站:http://www.catholic.org.tw/bankin/


在教堂外有人練習扯鈴,也有老人在此聊天,全家大小來此遊玩,午後的陽光滿溢,到處充滿了和樂的氣息。

2009/10/03

【屏東】屏水相逢的人‧旅人‧名片‧美食‧照片多‧連結也很多

兩個星期前去了一趟屏東,遇到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有原住民、有機農民、總經理、老闆、行銷主管、解說員等等。


這是昨日收到米果幫大家訂的小米香腸,今日過節,吃起來特別有味道。



伊那比浪‧香嚐,一斤300元,訂購電話:08-7993676。



蜻蜓雅築珠藝工作室的施秀菊老師(右),她覺得災民應該由部落人自救。佳杏(噗浪部落格)在照片左邊,她成立三地門地磨兒部落青年自救會,工作室的員工撥出一半的時間排班進入山地部落出力幫忙。



一進去沙滔舞琉璃藝術空間,看到一群部落的年輕朋友在練習現代舞,他們練習完就要上台北表演,舞團負責人廖怡馨覺得原住民應該走出『弱勢』的陰影,走自己的路,他們的舞蹈與歌聲與傳統原住民舞蹈有很大的差別,但融合了一些傳統精神,我覺得很有看頭。蒂摩爾古薪舞集的部落格



這是築夢工作坊的負責人名片,照片是峨格‧馬帝靈的兒子,說明這些藝術品圖騰象徵的意義,十分清楚。工作室的好多東西都很有設計感,只是這裡真的很悶熱,他可以待在這裡燒陶真是佩服。需要原住民藝品設計都可以找他,電話:08-7994801。這是築夢工作坊的部落格,不過已經許久沒更新了。




(錄影:米果)屏東縣泰武鄉平和社區是比悠瑪部落,這裡的小朋友固定每個星期的下午要在這裡做勞作、看故事書、用母語唱歌,我很羨慕他們可以光著腳丫在社區的土地上跑來跑去,每個小朋友看到觀光客來就人來瘋,面對鏡頭大方的做鬼臉。



照片背影的這位老師,不但會快速的用PP帶做吊飾,還可以邊做邊繞口令,結合時事教育,實在是奇人。這裡的社區營造很棒,對這些老師與小朋友的表達能力大為佩服,要臨時叫我拿起麥克風講話,短時間說出自己的理念,我實在沒辦法。這是一位部落老師的部落格:比悠瑪部落日記


對於原住民部落生活,發表一些看法,我只能說他們真的活在當下,無論長者、壯年與小朋友都很樂天。我們要更多的是互相的了解與尊重,部落人們能夠生活在一起,就能保存文化,創造意想不到的未來。



這是鶉園的老闆(攝影:老查),因為一頭栽入休閒觀光農業,只好開始整合上中下游,不但有民宿還有美食,還帶我們到處參觀,所有的觀光資源都要自己串起來。鶉園休閒農場─達伶的家民宿(有音樂)。



有機農夫王乾坤(攝影:工頭),公務員退休夫婦投入有機農場的經營,堅持不找工人完全自己來,他們的水果只要一採收(或還沒採收),馬上就有人預定走,我們在那邊喝了百香果汁,沒有添加任何色素,味道甘甜爽口。乾坤玉荷包有機果園



這是經營水上運動的業者,傳統看天吃飯的行業,他說最近天氣很好,但人客沒有去年多,被工頭抓來說明最近的生意狀況。


藍色海遇餐廳的老闆,餐廳除了料理好吃外,難得遇見一個對人對社區對土地關懷的老闆,同時餐廳是廢棄的冰庫改建,是個老房子再生的很好範例。



看了有關於小墾丁渡假村總經理江惠明(照片右)的報導,她用阿信精神,面對事業家庭困境,是力拼萬難的堅強女性。


這是帶我們認識海生動物的解說員張正杰(攝影:工頭),解說十分清楚詼諧,我想這份工作一定要對海底生物有興趣,又要時常充電,這次沒有拿到他的名片,希望能夠找到他部落格、噗浪或Facebook之類的,讓大家了解解說員工作的甘苦。(想不到2009/12/14正杰來自投羅網了,他的部落格網址 http://www.wretch.cc/blog/jce720415)



這是海生館的企畫行銷經理方寶儀(攝影:阿嫣),原本不在博物館相關產業,投入海生館的行銷工作後,覺得十分有趣也具挑戰性,她說八八水災後暑假就結束了,來海生館的觀光客銳減,她要想很多辦法來增加來館人數。


這是我最喜歡的魟魚,在海底游的時候像是在飛,夜宿海生館的體驗中,我最喜歡一早睜開眼睛,就看到魟魚在頭上飛來飛去。


這是這次帶我們去屏東了解觀光區的工頭,曾經看過他主持旅遊節目,也參加過他的旅行團,經常在許多網路聚會活動碰面,人就是很奇妙的,可以擔任不同的角色。這是他參拜守護神三太子的虔誠表情,走過許多人生的路,面對所有人事,謙遜是我看到唯一的態度。

此外,還有一起走過許多路的部落客旅人,臨時變成王船解說員木馬、十分講懷舊奇摩子的米果娘娘,鉅細靡遺記錄的V大,樂活又放不下她寶貝女兒的K美,每張照片都有滄桑的達爾文,還有我第一次接觸的福熊老師,很阿拉伯風的阿嫣,安靜觀察很強的老查,很感謝翁大姐的參與,每次的旅行不同的組合都會有不同的火花。


我沒有去小琉球,感謝阿嫣寄來的明信片。


同時也要感謝郵差。

PS. 《屏水相逢‧別來無恙》是在風災過後一個月,眾多未受災或已恢復的觀光景點與社區,當地人盼望著旅客再回來的心情。這篇文章與往後相關照片文字是屏東縣政府委託文瀾資訊參訪未受災地區觀光景點推廣活動所寫,內文為水瓶子遊覽心得。要看其他部落客所寫的文章請點這裡


攝影:達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