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柬埔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柬埔寨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04/25

【微笑,吳哥】拜拜

親愛的,
夥伴在抵吳哥的第一個晚上就因為不知道晚餐吃到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而開始上吐下瀉。休息了一天半之後,症狀雖然有比較好,但身體仍是不適,想了一想,一行人決定還是先向地頭主請個安;遂,央著導遊帶我們到當地人會去拜拜的廟宇。

記得這座廟就在市區上,小小的,雖不知道這座廟宇的名子,而名子也絕對不會比那些古蹟廟宇來得響亮,但,無所謂。存於古代的廟宇、皇宮建築雖然叫人驚歎值得一訪,但存於現在,和一般平民百姓息息相關的廟宇,不更值得一探?!畢竟,這才是切切實實的生活啊!

亞洲的廟宇,好像都是這樣吧!賣香、賣鮮花素果的小販就這麼設立在廟宇一旁,呉哥的也不例外;比較特別的是,這裡販售著一朵朵蓮花,含苞待放的,在我們這,比較少見。我們每人買了一份,一份裡有兩支蠟燭、三柱香跟兩朵蓮花,售1美金,以當地0.5美金就可以吃個柬式營養三明治的算法來看,這香燭賣得並不便宜,但,無坊!反正都是一種體驗。

廟宇建築,跟泰國很像,都是三角尖頂,尖頂上頭裹著一層金箔。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很是耀眼。這座廟,不大,正向站著兩尊佛祇,神桌上還有一些被供俸的小佛;上了階梯,入室之前必須要先脫鞋,這點,和台灣的廟宇又是很不相同,我們幾乎是半蹲半跪半坐的到裡面去。至於,要怎麼參拜??完全不知道,只有再次請地陪先做,我們再跟著依樣畫葫蘆!

其實,流程都差不多呢!只多了個點蠟燭。點燃燭火祈願的儀式在歐洲的教堂很普見,所不同的是歐洲的教堂多半點燃的是低矮的圓燭台,吳哥廟宇點燃的是一根根直長黃色細燭;由於蠟燭太過細長,光是點滴蠟油讓蠟燭沾黏、直立在鐵架上就花了我好一番功夫,中間蠟燭還一度不慎掉落...。手忙腳亂了好一陣子這才把整個祈福、祝禱大家這趟旅程能夠平順健康的儀式完成。

不知道是不是剛好在吳哥正熱的兩點鐘,廟宇沒什麼人,周遭,顯得特別寧靜。也好!這樣我們的祈願才能更快的上達天聽吧!

2010/04/24

【柬埔寨】義診真累之流水帳



第一天:
1. 祈福館,祈福妹不在,改由祈福妹的女兒介紹
2. 洞里薩湖(我沒去)
3. 和平飯店大廳躺平
4. 華人開的餐廳狀元樓,素食真讚
5. 按摩10元

第二天:
1. 上午去第一個不知名的學校義診
2. 中午真夠熱的,吃好吃的米粉
3. 下午去第二個不知名的學校義診,突然下了場大雨,應該是雨季的第一場雨吧!我們帶來的嗎?
4. 木房子餐廳
5. 按摩8元

第三天:
1. 上午去第三個不知名的學校義診,因為小朋友太小,有很多大哭,這裡的秩序比較難控制,導遊開始廣播指揮秩序,真是太利害的導遊。
2. 提前離開義診的學校,出發去金邊
3. 看一個由軍方捐出的房舍改裝成醫院,已經有一些病人,目前有醫生值班,但還要再努力。
4. 前往一個車禍的救災中心,有許多日本捐助退役的消防車與救護車,上面還都有日文
5. 入住一台商開的飯店,附近的商店都會講台語,在旁邊的鹿港小鎮用餐,這條街真是一個小台灣城

第四天:
1. 前往金邊西南方120公里的一個台灣寶島行善義工團蓋的醫療中心,原本是叢林慢慢建起來,周圍的環境是療傷的好地方。
2. 回金邊再飛回吳哥
3. 木房子餐廳
4. 逛洋人街、老市場,逛了好久,甚麼都沒有買,只買了幾年前去買的攝影照片集,這一系列的我很喜歡,不知道有沒有買重複?
5. 喝了三種不同的吳哥啤酒,回房時一躺下就昏睡到天亮

第五天:
1. 返台北

2010/04/23

【微笑,吳哥】喀拉凡寺 Prasat Kravan

親愛的,
吳哥有太多相似的建築古蹟,我其實已經有點記不起來這個地方叫什麼名子;但,無妨,我還記得這座建築是這兩天以來第一次看到的紅磚建築。第一眼見到,因為夕陽餘暉的照映,它顯出一種迥異於先前千篇一律一片黑灰建築的色彩,呈現出黃褐與赭紅交錯的亮麗,當場,不能說被震懾,內心卻也因此掀起了一點覺得:好美喔!的波瀾。

它,或許算不上吳哥著名的觀光景點,但,在這麼多相似的吳哥建築,我卻深深記得在這的那個傍晚。

或許是那閃閃燿澤的赭紅,也或許是因為沒有人聲鼎沸的觀光客,那個傍晚,我們簡單的看過毗濕奴神頭戴寶冠,四隻手臂各持法器、像千手觀音的吉祥天女等浮雕後,很自然地就這麼坐在外頭的階梯上。

風,輕輕的吹著。三月的吳哥,很熱,一整天沒有停歇的景點參觀,此時被涼風拂過,疲憊感盡失,整個人瞬間慵懶了起來;加上因為不是熱門景點,只剩下我們以及幾個來收走祭祀品的當地人,空氣裡流動著緩慢的寧靜

這一刻,誰都沒有開口說話,我們,就只是這麼靜靜的、靜靜的坐著,然後從樹梢縫裡看著漸漸落下的夕陽。

在這兒,或許見不到又大又圓視野寬廣的夕景,或許沒有如能像在巴肯山,由上俯視整個夕橘色彩灑落在小吳哥城上的亮麗景緻,可,我卻極為享受當時的氛圍,那種只有我們與古蹟、清風、緩慢、寧靜、夕陽融合在一起,獨一無二的氛圍。

2010/04/22

【柬埔寨】牙科義診出發

這次參加由全國牙醫師聯合公會所舉辦的柬埔寨牙科義診,活動全名是「2010年4月柬埔寨暹粒偏遠醫療貧乏地區口腔醫療義診計畫」。活動時間4月22日到26日,行前就有大量的衣服、玩具、文具快遞到許醫師家,除了台北之外,台中也有收集物資與裝箱整理。

From 柬埔寨‧牙科義診

前幾年的義診,物資的整理全靠許醫師的太太慢慢一箱一箱整理,這次來了一些義工,我到的時候大家已經開始開箱,然後許醫師的家裡就成為垃圾堆一樣,大家拆開分類再重新包裝,面對滿地的小東西,我曾經一度進入無意識狀態,無法分類的玩具、文具甚至還有眼鏡電玩等電子產品,有些好想帶回去自己玩,有些不知道該不該帶去柬埔寨,到了晚餐前我們終於完成了打包的任務。



全聯會吳哥窟口腔醫療義診計畫
柬普寨義診之旅 一趟投資自己 豐富生命的旅程
吳哥窟的微笑

我第三度踏上柬埔寨,我相信我的收穫會比付出的還要多。很佩服許醫師這樣無私的付出,這次義診團總共有四十幾名團員,牙醫公會工作分配的很完善,老實講我實在不知道去能幫甚麼忙,傻傻地就報名跑去了,我想我從小到大眾多看牙醫的經驗,加上滿口假牙,應該可以給當地的小朋友很強大的自信心才對吧!(笑)

2008/09/19

【吳哥】僧侶的觀光畫作

到東南亞旅行,每到觀光景點兜售的東西除了明信片之外,次多的應該是中大型的畫作,在吳哥窟地區看到的,種類還真繁多。


攤位上各式各樣的畫作吸引我的目光,有普普藝術風,也有中國山水畫風

雖然畫的型態也是從公版出來,看的出是大量複製的作品,不過融合了許多的創意,不知道是不是也有名家的盜版作品?可是,在台灣觀光,為什麼少有這樣型態的作品?攝影作品倒是不少就是。

據說在吳哥窟的這些大量複製的作品是僧人所畫,在觀光區你也可以看到絡繹不絕的僧侶,我一直在想他們到底住在哪裡?安安靜靜地出現,不化緣也不喧鬧,好像也是來觀光,可是有些僧侶好像住在附近。導遊跟我說當和尚是男人應盡的義務,至於要當一年還是十年,就是看緣份了。

僧寺的組織是怎樣?多大的年齡可以去?提供怎樣的教學,還有怎樣出頭的機會,制度很嚴謹?還是凡事就是聽方丈住持的意見?這個對我來說是個謎,而透過這些畫,我又能看懂多少吳哥的文化呢?

【吳哥】誰要老夫子乾女兒畫的卡片?

2008/05/22

【吳哥】海豚飛的塔普倫寺

最近吳哥航空停飛,不知道去吳哥窟旅遊的人有沒有減少?之所以停飛,應該是跟遠東航空宣告暫停營業有關。


2008.4.27 海豚飛寄來

海豚飛終於去了吳哥窟,他本來有點不想花了大錢去住豪華的和平飯店,不過一回台灣,吳哥航空就宣布停飛。他的運氣一向很好,我想跟他樂觀面對所有事情有關。上次去吳哥的時候,同團團友在空中遇到遠東航空的空姐,我這才知道吳哥航空都是跟遠東租用飛機與空姐的服務。

塔普倫的這顆樹盤據在塔普倫寺的牆上,在海豚飛的眼中也跟旁人不同

百年老樹愛戀著千年巨石,永永遠遠不分開,感人啊!


明信片貼著 1800R 的郵票,上面是乳海翻騰的神話故事,我就留著自己欣賞了。

【吳哥】塔普倫寺與樹木的共生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1/blog-post_27.html
【吳哥】塔普倫寺與叢林四百年的對抗‧1186年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4/blog-post_9647.html

2008/01/26

【吳哥】塔普倫寺與樹木的共生《古墓奇兵》

建於1186年的塔普倫寺,是闍耶跋摩七世為了紀念母親所建的寺廟,經過長年的戰爭,國王改信佛教後建了不少佛教寺廟與醫院。


樹木與寺廟的共生結構

印度人決定這座寺廟要保存發現時渾然天成的狀態,所以目前印度人維修的方式不是拆掉重建,而是維持現狀,太大的樹木修剪樹根,快要倒的牆面或高塔用支柱去支撐,頹倒的迴廊與地面上的石塊就留在原地,另外建了木頭的走道讓觀光客進入欣賞。也因為這樣,攝影師與藝術家,甚至是電影的取景經常在這邊找到意想不到的靈感。

而這樣的創意,誰都不會懷疑由印度這個國家來執行的效果!吳哥王朝的信仰宗教由原先印度教,闍耶跋摩七世改信佛教,雖然時間並不長,但因為戰爭時間過長,百姓生活不安定,或許是這樣,這個國王所建的寺廟大多是普渡眾生的佛教信仰,在大吳哥城四周的雕刻作品,描述著是平民百姓的生活。而這座塔普倫寺的規畫,想像當時在此誦經的僧人,應該是萬人以上的規模。

到了印度,可以看到各種宗教、各種種族、各種階級與各類建築共生的情況,如今的塔普倫寺,森林在此也超過了400年以上,人們實在沒有權利因為要回復建築而把樹木砍掉,若是清除掉樹木後的塔普倫寺,牆面也會傾倒,用著現代的機具雖然也可以重建當年的風華盛況,但是這已經不是真正的塔普倫寺了,目前中國認養的幾座寺廟,已經是全新的寺廟,完全感受不到歲月所留下的痕跡。

看著樹木與高塔的共生,只要任何一樣東西離開,這樣的景象就不保,或許我們難以領悟為何要保留來,人類在地球上也不過是個過客,如何學習相處,我想才是最重要。

我在這裡另外一個震撼是看到一對白種人的父母帶著領養來的小孩到此旅遊,因為階梯上上下下,天氣也很熱,小男孩在旁邊哭鬧著要父母抱,但同樣年記與同樣膚色的小孩在旁邊拿著明信片叫賣,光著腳跑來跑去,看到白種人父母抱著小孩的場景,那賣明信片的小男孩非常不解,一直望著哭鬧的小孩。發生在這塔普倫寺的廢墟,無論是誰,恐怕都要想想生命的存在意義?

【吳哥】塔普倫寺與叢林四百年的對抗‧1186年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4/blog-post_9647.html
【吳哥】微笑高棉@巴揚寺‧1186年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4/blog-post_27.html
【吳哥】紀念父王的寶劍寺‧1191年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3/1191.html

2007/08/06

【吳哥】千年一瞬的微笑@PC Home life

這個月(2007年8月)的PC Home雜誌的 life 版本又有我寫的文章,即使才四頁,我還是花費了很大的工夫來寫,再次感謝該雜誌的編輯,挑的照片放出來出乎我意料的好,本來這些照片我只是安安靜靜的放在我的相簿,透過編排後居然真有味道。






《吳哥》眾神之城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5/blog-post_05.html

吳哥王朝可挖掘到的古蹟大致可以推回到西元877年,在柬埔寨暹粒省吳哥地區的東南方有個羅洛斯遺址,當然有很多神話故事來支撐整個吳哥王朝的歷史,但我們今天要探訪的是眼睛看的到的世界遺址。

談到吳哥王朝的歷史,最容易的就是從眾多神廟的浮雕了解,不但描述國王打戰勝利,也刻畫出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更把印度史詩畫的神氣活現。雖然每座神廟都有藏經閣的建築設計,但是因為連年的戰亂,加上是利用竹葉來紀錄,很容易隨著時間風化腐蝕掉!

所以,吳哥王朝的歷史還是都從中國的紀錄而來,最有名的就是中國宋朝的外交使者周達觀所著的《真臘風土記》,書中詳細紀錄了當時的生活以及信仰的宗教。但是周達觀並沒有紀錄到吳哥王朝的過往歷史與宗教,書上的記載甚至沒有到過小吳哥城,也就是目前列為世界遺產的吳哥寺(窟),

以下就幾個盛世的相關景點做個整理,到這些神廟參觀時只要注意年代,大致可以了解當時的宗教信仰與建築特色,這樣才不會淪為只去看廢墟或是石頭的感想:

1. 羅洛斯遺址:西元877-886年,國王因陀羅跋摩一世,奠定了水利系統的基礎,磚造的三座神廟仍在,有的是在水庫上祭祀祖先的,也有供奉濕婆神的。重要的有普列科寺(也稱為神牛寺),巴孔寺以及羅蕾寺。

2. 遷都巴肯山:西元889-915年,國王耶輸跋摩一世,在附近有有河流可以灌溉,選擇建立在小山上,讓百姓敬畏神明,雨季時也可避過淹水。重要的旅遊景點是巴肯山。

3. 迴廊建築:西元944-968,國王羅仁德拉跋摩二世,國王信奉印度教濕婆神,但容許其他信仰併入。重要的旅遊景點是在水庫上的東美蓬寺、死者的火葬場變身塔,還有在東北方雕刻精緻的班蒂絲蕾寺(女皇宮)

4. 大乘佛教信仰:西元1002-1049年,國王蘇利耶跋摩一世,是吳哥王朝第一個國王把佛教信仰帶入神廟的主體信仰,後來國王過世後又改為信奉印度教,所以印度神祇進駐,但最大的臥佛至今仍然存在巴芳寺。

5. 吳哥寺(窟)的興建:西元1113-1150年,是吳哥王朝領土最大版圖的時代。旅遊重要的寺廟有塔瑪儂遺址以及最壯觀的吳哥寺(寺),這此可以待上半天以上,無論日出或是日落都直得一遊。

6. 興建大吳哥王城:西元1181-1220,國王闍耶跋摩七世,因為耗費太多資源,導致整個王朝開始走下坡。這期間興建的神廟很多,有紀念父母也有姐姐或是將軍,也有提供百姓治病的醫院等等,因電影《蘿拉快跑》而得名的塔普倫寺也是這個年代所興建。旅遊重點有龍盤寺、微笑高棉巴揚寺(巴戎寺)、塔普倫寺、寶劍寺等。

可能是編排時候的問題,雜誌上的第4、5點被合併了,吳哥寺的興建不是大乘佛教,它可是個標準的印度寺廟,為何大門朝西,目前還不得而知。

2007/07/30

【吳哥】誰要老夫子乾女兒畫的卡片?

這是第一次去吳哥的時候在吳哥窟的窗台上看到一個少女作畫,雖然畫得並不像歐洲城市的街頭藝人作品那麼好,但是並不匠氣,算是她心裡的吳哥吧?



從吳哥回來後,聽老夫子姐姐講說那個女孩是她在吳哥贊助生活、教育的乾女兒,回頭翻了老夫子的部落格還有本人的照片。於是我第二回去吳哥的時候便列印女孩跟老夫子的合照想要送她,無奈沒有遇上。

吳哥窟與印度史詩(內有老夫子乾女兒的照片)
http://blog.roodo.com/may.lin/archives/1386404.html

吳哥的一般農村景象我想就是國樹棕糖樹、高腳屋、蓮花池,以農業維生,我挑的這張畫正式我心裡對吳哥的印象,除了沒有人跟動物外,景象十分契合,當然也是她畫的最便宜的卡片。每次都要求大家出國旅遊要寄明信片回來給我,我這次就反向操作一下,只要在下面留個言出聲,我就會對每個留言的朋友寄出這張卡片或翻製的明信片。

在吳哥的觀光景點賣的東西多是便宜到不行的盜版書跟明信片,不少的藝術創作品都是工廠大量生產出來的,這種在景點畫畫創作方式我覺得才是附加價值比較高的一種。

2007/07/27

【吳哥】濕婆大神修行娶妻與凱拉薩山的修煉

吳哥班蒂絲蕾寺主神是濕婆,在南邊的藏經閣山牆上有很多關於他的神話浮雕,當然這些浮雕裡面的神話故事是融合多個故事,很多圖像會有多層的意義。



濕婆神是個苦行僧,跑到喜馬拉雅山去修行。山神愛神伽摩有五支箭,一直想幫眾神找到妻子,他把大梵天搞的迷上了自己的女兒,後來濕婆勸戒梵天才戰勝情慾。愛神無法讓濕婆娶妻,利用梵天與濕婆當時的尷尬情節,梵天請毗濕奴一起幫忙,於是去敬拜世界之母,後來世界之母濕娃女神投胎為陀剎的女兒莎蒂(雪山神女),最後成為濕婆的妻子。


2007.4

看著上方的濕婆神與妻子雪山神女,在凱拉薩神山上,底下的多頭魔王『羅婆有那』用千隻手臂搖動這神山,山裡的獅子都驚惶失措的站起來逃跑,然後上一層有些鳥人、象人、馬人等半人半神的動物希望濕婆能夠打走這個魔王,但濕婆一付心不在焉的樣子,根本不把魔王放在眼裡。

可以發現這裡所有神、人、魔鬼雕刻細緻,而且把所有人物身上的配件交代的非常清楚,雖然這些浮雕不像看四格漫畫那樣清楚前後的因果,但是只要了解這幾段神話故事,去欣賞就覺得非常有趣。

2007/07/14

【吳哥】濕婆大神的毀滅之舞 Siva

在吠陀時期,濕婆神的地位並不高,後來到了印度教時期,濕婆的地位比梵天、毗濕奴還高。而吳哥的斑蒂絲蕾寺的主神,就是濕婆神。


2007.4.27 斑蒂斯蕾寺‧濕婆跳舞的手還是用動畫表現

濕婆神躍昇地位的神話傳說:【吳哥】班蒂絲蕾寺‧967年(第三段文章)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2/967.html

濕婆喜歡在歡樂、悲傷的時候跳舞,象徵著宇宙永恆的轉動,當一個時代的結束,濕婆會跳坦達瓦舞完成這個時代的毀滅,然後開創另一個時代。當濕婆跳舞時會有成群的精靈伴隨,所有人注視著他,連魔鬼也為之感動。濕婆也常常被描述在喜馬拉雅山上苦行,練習瑜珈沉思,裸體骯髒、頭髮很長,這跟我在印度瓦拉那西見到的苦行僧的描述很像。

濕婆在乳海翻騰的故事後段出現,因為善神跟惡神(阿修羅)合作用大毒蛇來轉動曼陀山,這一攪動就是千年,巨蛇受不了而吐出毒液,濕婆在還未流入河水前吞下了毒液,自己的喉嚨就腫了起來變成青藍色。

佛教文獻稱他為大自在天,住在色界之頂。他老婆雪山神女從後面用雙手遮住濕婆雙目,從濕婆額頭出現第三隻眼。

濕婆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9%BF%E5%A9%86

2007/06/30

【吳哥】保護神毗濕奴 Mahavisnu

毗濕奴的坐騎為金翅鳥(Garuda),妻子是吉祥天,傳說毗濕奴有10個化身,9個已經降世,最後一個化身將會在世界末日降臨。


2007.1 班蒂絲蕾寺

這幅浮雕是在班蒂絲蕾寺的參道左側的門樑上,是說明毗濕奴化身成一個半人半獸的怪物,去除妖怪的故事。這妖怪的父親是個表現良好的妖怪,因為不慎被梵天所殺,妖怪的母親當時懷有身孕跟梵天哭訴所肚裡的小孩沒有父親,未來生活不知道怎辦,於是梵天下了咒語:未來這妖怪的小孩將到刀槍不入、日夜不死、屋內屋外皆生存、在天地間長生不老、非神非人非鬼怪所能殺死,而且這小孩也長得十分俊俏就是希蘭亞卡。

希蘭亞卡長大後做惡多端,因為梵天的這個咒語關係,所有神仙拿他沒辦法,最後毗濕奴化身成這個四不像的怪物,既然不是神也不是人也不是鬼怪,抓到這個長相俊俏的惡神,把他的身體放在膝蓋上,不是在天空也不是在地上,在門口邊不是屋內也不是屋外,日落西山的黃昏月亮剛剛升起的夜裡,利用雙手撕開惡神的身體,而不是用刀槍來殺死他,去除了這個妖怪,而沒有違背當初梵天的咒語。

毗濕奴他有八隻手,手上拿著鐵盤(象徵太陽)、金槌(知識)、海螺(宇宙)、蓮花(豐饒),也有一張弓和一柄劍,他也是仁慈和善良的化身,具有無所不在的力量,保護維持著宇宙的秩序。毗濕奴化身過魚、龜、豬、人獅(就是這浮雕的故事)、侏儒、持釜羅摩、羅摩、黑天、佛陀、白馬,最後那個白馬尚未降臨。

印度教裡面的故事經常會有意想不到的結局與誇大的手法敘事,這或許就是神話故事能流傳的張力。

2007/06/27

【吳哥】《吳哥深度旅遊聖經》

剛看到這本書的打樣,真是讓我感動!去吳哥兩趟,缺乏的就是這種資料,我還在網路上東找西湊,又讀了不少翻譯的書籍,才拼湊出我所認識的吳哥,看過這本書,讓我認識的更深入。


貓頭鷹出版社出版

每到一個景點,我總會問這個地方是何時建?誰建立?為誰建?地理位置?這本書的每一個景點都很清楚的告訴我們這些故事,而且還有神廟的平面圖,讓我們了解印度教的基本架構,也讓我們知道佛教如何融入這個地方。不但如此,吳哥的歷史興衰也可以在這本書上看到。

我最喜歡的是吳哥寺(窟)的浮雕,有兩部印度史詩的神話故事,第一次去吳哥的時候回來在機場看到一本英文介紹所有浮雕的書,花了台幣兩千多元買了回來,想要好好的看完,但是英文閱讀能力實在不佳,所以只讀了幾頁。而這本書裡面就有重要浮雕的簡介,也稍微讓我滿足了認識這些石頭人物的慾望。

大體上翻譯的還蠻順暢的文字,因為是掛著『深度』,所以還是要先有些基本認識才能咀嚼的下這本書。

http://www.owls.tw/post/1/634

2007/06/13

【吳哥】創造神大梵天 Brahma

印度教的三個主神在這張照片中,外框的正方形表示大梵天,八個花瓣造型表示毗濕奴的八隻手,中間圓形表示破壞神濕婆,這是在班蒂絲蕾寺拍到的雕飾,沒想到意義那麼深遠。


2007.4.27

在印度的四千多座寺廟中,只有兩座是專門供奉梵天的,但大部分印度教徒都對梵天祈禱,世界未成型前是一片黑暗,沒有特徵也沒有任何的形體,梵天透過禪思,創造了水,在水內投入了種子,變成了金卵。金卵一分為二變成天與地,他創造了時間、日月星辰、江河湖海、高山平原。然後宇宙形成了,他又從身體各處生了一堆兒女,創造了天神、妖魔、人類、禽獸等等。



梵天的妻子叫做辯才天 Saraswati,是梵天從自己身體裡誕生出來的女神,後來成為他的妻子,Saras 代表水,Saraswati 就是「水源充沛」的意思,在印度神話中,辯才天是智慧、辯論、財富的女神。

大梵天有四個頭,大多騎著孔雀(不過看很多畫冊畫的像鵝或鴨子)作為象徵,當初創世的五個元素是空、風、火、水、地,而時間的劃分出幾個世代來,也形成了宇宙不停輪迴的法則。

據說後來泰國、香港所拜的四面佛(應該稱為四面神比較適當)就是從大梵天演變而來,而大吳哥城內巴揚寺的微笑高棉,為佛陀的化身,應該跟大梵天沒什麼關係才對。

維基百科:印度神話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D%B0%E5%BA%A6%E7%A5%9E%E8%AF%9D&variant=zh-tw

2007/06/11

【吳哥】天帝因陀羅 Indra

在吳哥到處都可以看到騎三頭大象的神,就是因陀羅(Indra),我想印度的三個主神--毗濕奴、濕婆神、大梵天之外,浮雕上到處可以看到的就是因陀羅了。


東美蓬寺門楣上的浮雕

因陀羅是天神和地母神的兒子,是從母親的肋下出生,喝下有魔力的神水之後飛快地長高,於是天和地就分開了。因陀羅也是雷神,會帶了雨水,我們在浮雕上可以看的出經常是拿著大鐵鎚打出閃電。東美蓬寺其實是在水庫的中央,所以前往這裡參拜的人民是要搭船前往,一下船抬頭看到須彌山的第一道門楣就是因陀羅。

這浮雕捲起的浪花就是乳海,因陀羅曾經在無幾次的戰鬥中打敗惡神阿修羅,保衛了人間的生存與運行。在吠陀時代,因陀羅是眾神中最強大的神,但是到了吠陀時代的晚期,他變成了一個深入簡出的君王,經常可以在浮雕兩側發現他的妻子跟謀士在兩側。

在大吳哥城的南門兩側,有巨大的三顆頭的大象,上面就是因陀羅,而微笑國王的臉,地位還比較高的。還記得在羅洛斯遺址,因陀羅跋摩一世,奠定了水利系統的基礎,也就是用『因陀羅』這個熟悉的名字啊!

【吳哥】普列科寺‧880年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1/blog-post_30.html
【吳哥】東美蓬寺‧953年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2/blog-post_08.html
【吳哥】班蒂絲蕾寺‧967年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2/967.html

2007/05/24

【吳哥】歷史年表與地理環境

談到吳哥王朝的歷史,一般人都會從神話故事切入,可是那段歷史經常跟建立整個王朝的建築搭不上關係,眾多的神廟都有浮雕,描述著國王打戰勝利,也刻畫出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更把印度史詩畫的神氣活現。以下就幾個盛世的相關景點做個整理:


柬埔寨‧吳哥衛星地圖
http://maps.google.com/maps/ms?ie=UTF8&hl=zh-TW&om=1&msa=0&msid=102225836468903487186.00000112516de5f905498&t=k&z=11

  1. 羅洛斯遺址:877-886年,因陀羅跋摩一世,奠定了水利系統的基礎,磚造的三座神廟仍在,有的是在水庫上祭祀祖先的,也有供奉濕婆神的。
  2. 遷都巴肯山:889-915,耶輸跋摩一世,有河流可以灌溉,選擇建立在小山上,讓百姓敬畏神明,雨季時也可避過淹水。
  3. 迴廊建築:944-968,羅仁德拉跋摩二世,國王信奉印度教濕婆神,但容許其他信仰。
  4. 大乘佛教(?):1002-1049,蘇利耶跋摩一世。
  5. 吳哥窟的興建:1113-1150,領土最大版圖的王朝。
  6. 大吳哥城:1181-1220,闍耶跋摩七世,因為耗費太多資源,導致整個王朝開始走下坡。


2007/05/17

《公告》從心出發愛吳哥,吳哥的美麗與哀愁攝影作品分享會



第一場時間:2007/5/26 星期六 14:00-16:00
報名網址:爆滿(地點在時報旅行社)
第二場時間:2007/6/29 星期五 19:00-21:00
報名網址:http://blog.roodo.com/macroforum/archives/3106049.html

文/老夫子姐姐

我始終認為吳哥窟是值得我一再去的地方,一年多來我去過無數次,在吳哥窟,有很多的感觸,而且一次比一次深刻,我相信許多人與我一樣愛吳哥。

但在這同時,我們也正在破壞著吳哥窟,最近更是破壞得越來越厲害。我想,我們不是限制去吳哥窟,而是應該用另外一種角度玩吳哥,在旅行吳哥窟時,一定要愛惜這來得不易的景點,否則吳哥窟很快就被玩垮了。

吳哥窟曾經歷文明的失落,長年埋沒在濃密的原始森林中,赤柬作亂期間,不但把許多石雕佛像的頭部切掉賣錢換軍火,也曾用吳哥的城牆當射擊靶場。這種種,吳哥都熬過來了,但現在頂得住一波波遊客的無情攻擊嗎?

美景是大家都喜愛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對待它的方式,吳哥窟本身沒有什麼錯,錯的應該是我們對待它的方式。而我們如何看待吳哥窟呢,我想每個人都不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花園,每個人都是自己這座花園的園丁,花園的景致,都是每個園丁自己耕耘、栽培的成果,也是個人心靈品味、生命情調的反映。


很感謝老夫子姐姐提供機會,幫我們製作了明信片,咖啡因的攝影展即將在吳哥的福華飯店展出,看過咖啡因的作品會覺得他的照片中有種說不出的生命力,之前的作品有點誨暗,可能跟他當時的心情很像,上個月跟咖啡因一起去吳哥窟的時候,我很害怕這種心情延續。幸好我們看過他的作品,我鬆了一口氣,他的心情好轉了起來,我想吳哥窟真的是一個治療心理的好地方。



短短地三個月內去了吳哥兩趟,對我來講,不但是個千年的探索,也是個從心愛吳哥的開始,如果書寫是讓我重新檢視閱覽的心得,那麼透過攝影作品的分享,將會是分享我眼中一世界的機會,很自私的希望大家能來看看我們的作品。

時報旅行社:《迷人的旅程》從心出發愛吳哥~5哥一姐愛吳哥玩家系列
五哥一姐愛吳哥

2007/05/08

【吳哥】治病的醫院@龍盤寺‧1181-1120年


2007.1.25 龍盤寺

印度教的蛇(Naga)就是龍,在龍盤寺看到中央主要的雕刻是飛馬救人,而東西南北各有一座石室,分別代表土、水、火、風四個生命的元素,病人在此可以選擇不同的石室調養。

雖然在此看到空無一物,只有一個沒有水的大水池,中央是一座小小的島廟,據說這裡就是古代的醫院,病人就來此浸泡藥草,或者等死。吳哥人相信水的力量,可以醫治疾病,而這裡的四個方位的水池各是牛(東)、馬(西)、獅(南)、象(北),但是東方的水池不知道何時被改成人像,由動物的口中吐出的藥草,給人莊嚴慎重的感覺。

闍耶跋摩(Jayavarman)七世,建造這座醫院,他在位時期,積極進行各項建築工程,蓋水庫、鋪路、修橋、驛站、醫院等。當然如今留下來最偉大的就是在大吳哥城中央的巴揚寺,其他還有紀念父親的寶劍寺、紀念母親的塔普倫寺、紀念姐姐的塔頌將軍廟,當然還有鬥象台等。

而龍盤寺的飛馬救人的故事,就是佛經其中一則故事,描述大洪水佛陀化成飛馬救人,所有人攀爬在馬上的景象。

2007/05/04

《吳哥》眾神之城


2007.4.26

最近幾個月都沒有完成一個主題城市的整理,實在有點汗顏,趁這次去吳哥拍照回來,打鐵趁熱,把吳哥的地圖、相簿整理好,雖然有些遺跡還沒有寫上,我想就先野人獻曝一番。


水瓶子相簿‧柬埔寨‧吳哥窟‧精選100:每張照片寫上幾句話說明意境
http://picasaweb.google.com/writers.idv.tw/ooETi

吳哥窟其實不只是黑白的照片而已,除了金黃色,他還有藍色的天空,綠色的森林以及藍綠色的護城河,橙色的夕陽,黃色的和尚袈裟,紅色的城牆以及黑色的漆飾,我還很期待雨中及雨後的吳哥城,或許可以看到彩虹,但是這些攝影時機都需要等待,我沒辦法全部參與到,希望未來有機會拍到。攝影只是一個過程,我希望我能更了解吳哥王朝的歷史。

吳哥王朝從羅洛斯遷都到巴肯山附近,興建人工水庫,國王雖然信奉印度教,但不排斥佛教的信仰,這在很多的神殿都可以發現這樣的現象。小吳哥城內的吳哥窟是純印度教特色,但是後來興建的巴揚寺及巴芳寺都有濃厚的佛教特色。


柬埔寨‧吳哥‧標示景點地圖:可以放大後清楚的看到建築的結構
http://maps.google.com/maps/ms?ie=UTF8&hl=zh-TW&om=1&t=h&msa=0&msid=102225836468903487186.00000112516de5f905498&ll=13.409658,103.899078&spn=0.683952,0.703125&z=10&source=embed



接下來我會希望就吳哥地區的浮雕,記錄些所聽到的印度神話故事,請大家期待!

2007/05/02

【吳哥】微笑高棉上的古樹根@塔頌將軍廟‧1186年左右


2007.1.25 塔頌將軍廟

塔頌將軍廟在龍磐寺東方不遠處,有人稱為小塔普倫寺,因為這裡同樣也被大樹叢生所毀壞。也稱姐廟,闍耶跋摩(Jayavarman)七世為了紀念姐姐所建,不知道為何改紀念塔頌將軍。

這裡只有一個碑是紀念塔頌將軍,從外觀來看闍耶跋摩七世所建的幾個寺廟並無二致,紀念父親的寶劍寺、紀念母親的塔普倫寺在建築型態上都有其意義,但是就是搞不清楚這裡到底是紀念姐姐還是紀念大將軍?我個人猜測不知道是否姐姐與將軍有甚麼樣的關係呢?這段歷史我也找不到了。

塔頌將軍廟非常的小,圍牆約有 250 公尺見方,城牆的四個出入口也有國王的四面微笑佛,東面的塔門更是跟古樹結合一體,分不清楚是塔還是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