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淡水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淡水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04/29

【淡水】大樹書房與周邊


本來以為會有很像樹屋的設計,沒想到是一個類似軍營的老屋改裝的,原來是中央廣播電台使用,因為旁邊有一顆大嘉苳樹,所以稱為大樹書房。

裏頭的書不太多,可能因為是時報文化經營的,所以都是時報出版社的書,平日這邊的風情是有點村上春樹,但假日恐怕就不是了。爐鍋咖啡提供的咖啡豆,還有技術轉移倒是很特別,我還以為爐鍋開了新分店,服務人員還蠻有爐鍋風格的。

我喜歡那間小房間,比較有樹屋的感覺,若可以的話,多隔幾間這樣的隱密空間,會比較像樹屋喔!

我今天頗機車,看到雲門那一大棟現代建築,以為到了清水休息站,恍然到了朱銘美術館,也看到許多小朋友來參加校外教學,這一區的面貌整個翻轉了,砲台→古戰場→神社→忠烈祠→高爾夫球場→一滴水→雲門,這一區的歷史地理演進,中間的關聯性在哪裡?似乎沒有脈絡,但是不是甚麼事情要有甚麼意義呢?

2015/01/10

【淡水】亞美尼亞趴的水瓶子 inside 咖啡館

聽說旅行社要辦亞美尼亞聖誕節 party,於是自己搬書來賣,順便手沖咖啡給大家喝,一百多人的場合,帶了大約四磅的豆子,本來想說在吧檯旁邊放幾本《台北咖啡時光》,應該可以激發大家的購買的慾望,沒想到等到 party 結束後,我才想起來忘了放書在旁邊了。



想說喜歡旅行的人,應該都喜歡看書吧?

以為一個人兩隻壺慢慢等水熱了之後,可以很從容的手沖,沒想到一直供不應求,還好我們的蒙古與藏傳老師,郭富城先生一起手沖咖啡,還有旅行社的同仁一直在後面協助,才順利了完成今日的任務。

今天最熱銷的豆子是老柴咖啡館的老柴二部曲,也帶了 慢動作咖啡館、霞客咖啡、高馡咖啡、沛洛瑟自家焙煎咖啡店等店的咖啡豆,真感謝這些店家給我們那麼美好的體驗。

結束後吃了 Rose 準備了好幾天的亞美尼亞菜,同時她又在台灣學中文,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已經可以做亞美尼亞的介紹,又穿上亞美尼亞的傳統服裝。她一個人同時做了那麼多事情,為了提倡自己國家的文化,而我穿著摩洛哥的上衣(還是改良版),不知道從哪裡發明的飛鼠褲,又手沖世界各地的咖啡豆, 到處在台北散步來散步去,想想自己還真沒有 focus !

無論喜不喜歡旅行的人?大家都還是喜歡吃吃喝喝!我們在吃吃喝喝中欣賞到各國的文化。

2015/01/08

【新北】心波力.幸福書房

在淡水老街的上頭--重建街,在心波力待過幾個下午,淡水的冬天很冷,風從河邊吹上來,兩側的公寓大樓剛好形成一個風洞,此時只要有一家店開著燈,很多人都會想要進來取暖。



平日沒有遊客,只有我一個客人的心波力,我坐在沙發上看著落地窗外,偶有學生經過,好像在門口畫畫,要不然大部分的時間是看著對面的盆栽跟我一直揮手。

除了隔壁打牆約一小時很吵之外,來到淡水閱讀與工作,這是不錯的選擇啊!

2014/12/20

【新北】這是淡水的某家咖啡館



朋友點了玫瑰+菩提,很妙的組合,也徹底融合了朋友的心境啊!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但是加了有刺的玫瑰花,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2014/12/17

【新北市】淡水碎念



1.
真理大學的工作坊,除了香草街屋的蔡以倫、心波力的許赫,又認識的淡水紅樓與知貳茶館的負責人,也聽了新生北路一家珠寶商的老屋再生案,大家都年輕有為,台灣有救!

雖然我跟朋友討論的時候,一直擔心時下的大學生,上課不專心,問問題完全沒有重點,但是我還是要檢討一下我們的教授、學生、業界問題在哪裡?這是我在聽演講的時候,內心一直在想的事情。

我參加的工作坊,其實是幾個講座組合起來,談餐飲、文創與老房子的關係,很新奇的,大家多以歷史切入,這個應該是好現象,無論是做的研究,或是執行業務的時候,都會想到老東西,也會想到如何與周邊的環境結合。

年輕的世代,與我這個世代的價值觀大不相同,我們或許被教育成工作要穩定,要賺錢,要讓企業好,工作職位往上爬,這樣才是報效社會,成為棟樑。這個價值觀影響了整個世代的行為模式,於是,現在的老師很有心積極的去找這樣的典範來學校演講,也很有心得找企業來給學生機會去實習,然後辦講座最專心聽的也是教授,聽完演講後還幫學生找機會,整理重點,跟理論結合。

哈!結果學生完全沒有反應!或許有反應不表現?還是覺得無聊,或者不敢表達怕被笑?但每次參加這種活動,其實收穫最多的是我,可以認識同好,也可以認識有為的教授,也可以檢討自己內容的不足,還有演講費用可以領。

所以『價值觀』到底有何不同?到底要怎樣補足,小時候就知道打到萬惡的共匪是假的,但是為什麼我們這個世代還可以有共同的價值觀?我覺得是當年有共同『希望』,知道工作穩定後,就可以吃得飽穿得暖,還有房子可以住,但是現在年輕人沒有一個共同的希望。
當我放到一個投影片是卡通無敵鐵金剛、科學小飛俠,當然只有跟我同年紀的人有反應,還一直回憶卡通中的人物,沒錯,這就是我們要傳達的,從歷史的老東西、老回憶、老智慧,去展開所有的事業,而不是要討論商業模式,如何獲利,真個已經太多資料可以去挖掘,身體力行就會知道結果。

大家都會以為異業結合、複合式經營是最近幾年才流行,其實古早的柑仔店就是異業結合的極致,牆上的藥包,有自己的通路系統,還可以記帳月結,比悠遊卡還好用,有時訂貨取貨還代收,比宅急便還方便。互助會急用錢,比預借現金留下卡債還有人情味。傳統書局經營,以往有參考書、漫畫出租、文具與遊戲台各式各樣的複合方式,所以現在書店的複合式,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我們這個世代,沒有給年輕人願景希望,是我們的錯,還經常吵來吵去,感覺都是別人的錯,自亂陣腳,永遠沒有信任也沒有妥協餘地。我們不但沒有尤太人團結賺別人的錢的想法,更沒有亞美尼亞人單純獨一為了環境生存的勇氣,當然沒有摩洛哥勇敢善戰恢復固有語言文字的意識。

往好處想,這是無限寬廣的社會,甚麼事情都可能去做,我願意只往好處想,只記錄我所看見的人生。
2.
終於去有河買了《看電影的人》也請686簽名,值得!加買《蒙兀兒之後》
3.
在有河book看到河堤別上了聖誕節慶的夜光燈,跟朋友聊了一下,第一次感到淡水真正的冷,我也是愛冷之人,心有戚戚!

2014/10/02

【淡水】香草街屋、心波力、重建街與青田七六的老屋經營分享



又走了一趟重建街,心情五味雜陳,看到重建街的住民們努力的營造這邊,有一些更多店進駐了,心波力書店、美好時光、香草街屋、4F小飯館等。從福佑宮扶階而上,仰頭是藍染,一個曾經沒落的老街,往來基隆的絲路古道,許多名人曾經住過的地方,希望重建街真的能重建老街風華。

第一次去重建街上的心波力,從街頭走到街尾,見不到新開的書店,原來我走錯方向,來來回回走來走去,我氣喘如牛,有點坡度的重建街,以前是連結淡水與北海岸的丘陵地住民往來的主要道路,往下走就是福佑宮並連結中正路(淡水老街),但中正路已經完全沒有老街的樣貌,反而是這條重建街,在不同年代的發展中留下了各式各樣的房舍。

雖然已經過了營業時間,燈光還迎接著我,牆上的童趣,讓我分不清楚是真實世界還是進入了繪本內,書架上有十家獨立書店的選書,標榜著十加一折,也就是你來此買書不但要用原價買,還要加上一成的服務費,也是給小書店一點的鼓勵,看來大家都要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非常便宜的飲料,好吃的咖哩飯,平日來沒有人潮,讓我懷疑是否可以長久營運下去?

我聽著老闆許赫很認真的介紹這十家書店,而來逛書店的人也認真地聽著,來一家書店同時可以讀到十家不同書店老闆的選書,其實還真的蠻划算的。我讀著不同書店的選書,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本維也納的建築立面的手繪本,是作者留學期間的作品,文字很少,但看著這些手繪立面,竟然讓我十分感動,台灣的老街很多,但卻沒有一個完整的老街保留著。我很後悔沒有買下那本書,下次再去心波力已經找不到這本書,也忘了是哪家出版社出版,也不記得到底是哪家書店老闆的選書,我想人與人或人與書的緣份也就是如此,已經讀過的心情已經在我心中常存,智慧無價,在這書店我看到了這樣的精神。

來這邊講青田七六這三年的經營經驗,算是很特別的一個分享,人人都是重建街長,期盼除了假日,會有更多的遊客來欣賞不同的淡水。

2014/08/21

【新北市】淡水現代化,國際水上機場

大部分來淡水一遊的遊客,在沒有老房子的老街買些小吃,邊走邊吃,到河邊看看人頭,或許搭乘渡輪到八里,或者看著夕陽西下,然後愉快的回家。1860年天津條約,淡水正式開港,除了從西班牙人所建的紅毛城,歷經荷蘭、英國領事館。在捷運站旁的英商嘉士洋行倉庫,可能很少人知道淡水曾經被規劃成為國際機場。

*水上機場與水上人家

這個水上機場是1937年日本在台灣規劃的第二個國際機場,第一座是松山機場。1930年義大利人在此測試水上飛機安全的降落,1941年建設完成後,主要是橫濱要飛到曼谷長程的航線要在這裡加油,會規劃成水上機場跟淡水河到中央有一個長型沙洲(浮線)有關,1930年代本來有計畫規劃成為水上、陸上雙用的國際機場,沙洲剛好在河中央,可以最為陸上的機場跑道,沙洲上放置測量風流設備,也可以作為飛機起降方向的參考。

建立一座機場需要眾多的飛航設施,這座機場1941年開始使用後,因為珍珠港事件而停飛,1945年戰後也曾經在日美協議下最為綠十字飛行任務,根據當年水上飛機降落的照片,是在目前星巴克咖啡、馬偕醫生上岸處的石像位置,可以知道水上跑道很長,目前指定為古蹟僅存停機坪、牽引水上飛機上岸的溜滑台、幾處防空洞等,在目前淡水文化園區的旁邊。

淡水文化園區,就是當年的英商嘉士洋行,後來殼牌石油在台灣合作的公司,合作後設立煉油廠外銷,倉庫不但在淡水港旁,還有鐵路直接連結道淡水站,在二次大戰被日本政府徵收,1944年被美軍炸毀油庫燒了三天,淡水人稱為「火燒臭油棧」,洋行內的建築最早可以追朔到1870年代。一般人來淡水遊玩,多半不會走捷運站的這頭,走進這一區,看到殼牌的加油站,遙想1897年在這邊儲油買賣的石油公司,是怎樣的榮景?

淡水雖然在1860年開港,小小的山城沿著老街道蓋滿了紅磚黑瓦做生意的房子,山上蜿蜒的老街,跟目前的道路類似,但後來著重基隆港的開發,淡水河上游又淤積不能通大船,也是因為這樣的契機,讓水上機場的規劃在此實現。戰後倉庫的碼頭,自然成為一戶戶的水上人家。

看了許多淡水的老照片,會突然想起在威尼斯的魚市場這樣的場景,福佑宮前的市場,不就是這樣的景象嗎?全台第一座燈塔在淡水,就是靠著香客的捐款,進入小小的福佑宮還記錄了這段過往。

*陳澄波與重建街

彎彎曲曲、新新舊舊、上上下下的重建街,有著輝煌的過往,走在石板路上,看著畫家陳澄波筆下的淡水風情,這裡是淡水最早的一條街。

重建街的階梯與坡路是以前北海岸丘陵的住民往來淡水的步道,之前政府在此做道路規劃的時候直接在地圖上標示出一條馬路,沒有考慮到淡水是個山城,高高低低的如何開路呢?所以這條馬路一直都還沒有開成,但有些土地已經徵收,有些還沒,所以現在重建路上有很舊的老房子,也有新蓋的公寓,甚至還有空地是停車場,有些房子前面被拆除往內縮,整體來看是很奇怪的現象。

重建街的老街屋在此也看得到,由於這裡做生意又沒有亭仔腳,鄰著馬路就有石階,一進去就是店舖,有的老屋深達50米,寬只有6米,而小巷子有時也只有1-2米,我看有人要到紅樓的時候一直在重建街上來回走,就是不知道要進去小巷子才能到達。

這裡的老屋不像迪化街有二或三層,大部分只有一層,而晚輩就住在閣樓上,中間有天井,後面也有廁所的設計。我在重建街的老屋子爬上爬下,有時進入到荒廢的屋子,會有惡犬的叫聲,頹廢的磚瓦長出清翠的雜草,有時會看到老屋有銃眼,早年有盜匪出沒,所以有很多防禦設施。重建街有家門口有顆大石頭,據說是大屯山火山爆發的火山灰掉在這裡。

重建街旁的紅樓起建於1895年,正是清朝正式把台灣讓與日本成為殖民地的時間,1899年完工,這樣的洋樓佇立在半山腰,望著出海口的景致,貿易與軍事的重地,紅樓看著日本人離開,身後板橋林家的白樓倒榻,老街老建築拆除的過程,商船軍艦消失,觀光客船重新的開啟,人們的來來往往,紅樓依然在此。

走在這裡,看著四周的景色,讓我想到陳澄波的畫,他曾經在淡水住過一陣子,據說就是在重建街這附近,眺望淡水河,陣陣蕭瑟的冷風吹來,有些許滄桑感!每次到淡水總要躲過壅擠的人潮,在小巷子爬幾步的階梯,走過重建街,繞過小巷子,一探紅樓究竟,拍張照片然後回家。

*現代化建設

對於現代化文明的設備,淡水通常都是最早接觸的,1877年,由英商怡和洋行負責鋪設淡水到福建川石山完成。1896年,也是最早建設自來水系統,淡水街上寺廟、公共建築外有水龍頭,提供民眾安全衛生的飲用水。

從早年因為戰爭需要所建立的炮台,加拿大人馬偕登陸淡水幫台灣人治病、引進的女學堂作育英才,還取了台灣女子為妻。日本人的統治期間,淡水在各式各樣的現代化中一直作為實驗的場地,從自來水廠、高爾夫球場,郵局、電信局、小學、圖書館、海水浴場等。

想像日本黑船在1895年淡水港外出現的那一剎那,我想淡水人應該不會覺得奇怪,台灣被殖民的歷史中,船堅炮利與各國人在此國際貿易的歲月中,淡水一直是接納著所有的人,有時看著天上的白鷺鷥能夠在淡水河邊棲息,假日喧鬧的人群,夜裡陣頭廟會鞭炮聲不斷,每日一樣的黃昏紅霞,如今那個浮線沙洲已經不在,白鷺鷥群也避開了人群,雖然人潮多了,可是少了些大自然,我們不斷地在歷史的潮起潮落走過,每一個沒落與繁華間,我們又學到了甚麼?

2014/08/02

【淡水】20140802:李渝與郭松棻,華文朗讀節

看到絕版的書《溫州街的故事》忍不住想要翻閱,但是最後結束時,太多粉絲圍繞著朗讀會主人,害我無法一睹,只能想說哪天繼續在二手書店一見了。



果然老師上課就不一樣,一整個從臺靜農、許壽裳、俞大彩,到殷海光、李渝、郭松棻,要記憶的人名之外,還要了解特色,書海浩瀚,人的足跡之多,實在讀不完。
結束後在已經不是老街的老街漫步,淡水河邊已經不在河邊,人來人往嬉擾,走在這山城亂晃,除了吃喝,也只剩下童玩,好像再也沒有滬尾的滋味,走入了已經寂靜的老市場,清晨時在地人還會出來鼎沸,憶起市場邊的龍山寺內,觀音仍在此庇佑眾生。

死者已矣,只留下隻字片語給我們朗讀。— 與楊佳嫻在淡水有河book。



重建街從街頭走到街尾,見不到新開的書店,原來走錯方向,在走回去的我氣喘如牛,雖然已經過了營業時間,燈光還迎接著我,牆上的童趣,讓我分不清楚是真實世界還是進入了繪本內,小小的書架上有十家獨立書店的選書,很榮幸的架上有我的書,看來小書店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非常便宜的飲料,真的讓我懷疑可以支撐下去? — 在心波力.幸福書房。

2014/01/18

【新北】威廉莫里斯的展覽



一直想買一組方便攜帶的電熱壺,可以走到哪裡就沖到哪裡,除了沖咖啡,也可以泡茶。但是自從看了威廉莫里斯的展覽之後,就不知道怎樣選家裡用的東西,連書架也都不敢做下去了,看來除了把書清掉外,別無他法了。

2014/01/03

【新北市】20140103:紅柿二手書店,作家開的店,服務淡江大學的師生

 紅柿二手書店的老闆易虹寫過很多書,小說、散文、旅記一堆,從1994年寫作至今二十年,應該可以用著作等身來形容。老闆最喜歡的書是有關旅行、小說等類型,我看大部分是有關泰國曼谷與日本鐵道旅行 。



 在淡水淡江大學旁開二手書店,易虹說就是服務當地的學生、老師,一進門看到整櫃的教課書、講義、論文等,有點嚇到,她說可能現在學生經濟拮据,但是又要考試唸書,所以會來找二手書的教材,版本舊一點沒有關係。更誇張的是有時候要期中考前,學生還會跑來找教課書。

 這邊的書很文青,一開學村上春樹的書就會被一掃而空,除了教科書,旅行、語文的書佔了大部分的,另外也有雜誌、日文的書很多。老闆像是大姊頭一樣掌握這家店的氣氛,老師、學生進來,好像與書店、書架整個融合為一,懶得看找書架,一問老闆馬上就可以給你答案,我想這需要相當的熱誠,才能做好這樣的工作,也需要了解一下客戶的心理。

 不過,老闆很隨興的被我帶出場喝咖啡,書店的門鎖起來就離開,也只有這種在大學外的宿舍區的書店可以這樣經營吧?下次要來請先跟老闆留言,寒暑假學生放假,書店也經常就跟著放假。

PS.今日流水帳:

1. 歷史博物館莫內展
2. 紅柿二手書店
3. 不知道甚麼店名的咖啡館
4. 一滴水
5. 經過媽媽嘴即將開幕的咖啡館
6. 滬尾砲台
7. 霞客咖啡送書
8. 北藝大書店,員工聚餐沒開
9. 關渡美術館的爐鍋,不得其門而入
10.關渡爐鍋,終於見到老闆,也是幸運

2014/01/02

【新北市】20140102:紅毛城與威廉‧莫里斯

今日跟腳受傷的大姊頭老師去看紅毛城的展覽,居然是我記憶中第一次進入紅毛城啊!或許我得了失憶症也說不定,為什麼沒有任何進入的印象呢?



1. 紅毛城,地上磁磚好漂亮,百年來都不會壞掉,因為地磚會透氣嗎?
2. 威廉‧莫里斯展,讚
3. 春一枝怎麼到處都有,黃小黛你怎麼做到的?
4. 文化阿給,小白宮旁
5. 淡水老街開車逛,不良示範
6. 霞客咖啡,認識一個年輕的藝術家,吳尚霖
7. 行天宮社會大學的世界遺產演講,講不好,要反省
8. AStar,沒有看到貓,但是看到我的書,還有不少正妹

2013/12/27

《兩次的河》二樓有河書店,人與書擦撞出玻璃詩,《我的書店時光》淡水有河 book 新書分享會

 我喜歡挑非假日來書店靜靜地閱讀,也喜歡在綿綿細雨來到淡水,像貓一般窩進了二樓的有河書店。(2013.12.27)

《我的書店時光》新書分享會
時間:2014.6.29(日) 19:00-21:00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5巷26號2F(出捷運站沿著河就會找到)
電話:02-26252459


分不清是雨還是霧佔據了視野,坐在落地窗前的我讀著玻璃詩,簡單易懂的詞句讓我噗哧笑了出來,岸邊的樹已經消失,豐富的沙洲已經成了公園,平日的午後安靜的只聽到細細的雨水聲,岸邊沒有人群喧鬧,卻有麻雀在四周嬉鬧,漸漸地霧散開了,許多觀光船靜靜地等待,我翻閱著《兩次的河》詩集,封面是銀色的夕陽餘暉,我想起了一年的夏天,妳我在橘紅的河邊散步,忘記了是上輩子還是大學時代,那時的我沒有憂愁。

今日的玻璃詩

因為失敗為成功之母
我的身邊充滿了母親
這些母親裏頭
有些事我的
也有你的
每個人都渴望成家
每個人都可以叫
你 娘

書店內藍色的牆壁從開幕到今天都沒有變化過,但窗外的景色早已經變換了許多次,淡水有眾多的貓,我想這裏是最安全的最溫暖的懷抱,我希望淡水永遠這樣的寧靜,難得有對情人雙擁著走過細雨的河邊,天氣雖然濕冷卻心頭甜蜜蜜的,慵懶地貓們有著安穩的打呼聲,小野麗莎的音樂迴盪在主人喜愛一排排的書中。



我翻閱著這本詩集,特別的紙,還有兩面印刷同一首詩,一頁是正面,反頁是反過來的字,就好像這面玻璃落地窗的兩面,雖然大家來寫詩是用白色的筆,可是陽光照到室內用相機拍下來著白色的字卻變成了黑色,這世間本來就黑白正反分不清吧!讀著詩的我經常莞爾一笑,卻也經常深思良久。

去有河book書店幾次,不是因為有活動,就是去買書,有次參加換書活動趴,重點是在參與的過程,也順便看看大家喜歡讀哪些書。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有點不習慣,還好跟銀色快手還算熟絡,他很會介紹作家以及相關書籍,讓我很快進入狀況,大部分的朋友帶來的書籍是詩集、小說、手札類,也多半是知名作家的書,而只有我帶旅行書跟台灣書店地圖兩本,這算是我割捨不下的書,很難得的有朋友交換了回家。

來書店參加過很多活動,有紀錄片欣賞、詩人研討、攝影欣賞、歌手演唱等活動,來此買書的人因為彼此以書會友,漸漸地形成一個網路社群,這已經不是一個單純賣書的書店,而是一個知識交流的平台。淡水河邊難得的閱讀空間,有貓、有詩,還有河對面的觀音山。

【有河 Book】
創立:2006年
創辦人:詹正德 686、隱匿
特色:新書,詩集、社會評論、旅行文學、小說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5巷26號2F
電話:02-26252459
網址:http://blog.roodo.com/book686

2009/12/15

【新北市】淡水有河book與柳藏經的尋書,祝福生日快樂

跟蘭若精舍/柳藏經公爵認識是在明日報的創造幸福鬥陣新聞網,看他寫了好多有關心靈小品的文章,感覺他應該是很幸福過著他的人生吧?


2009.4.21 柳藏經留於有河book

雖然網路上認識多年,可是我們還沒有見過面認真的聊過,他說只有在有河book 可以找到我的書,於是就跑去淡水,並寫下了一張明信片給我,我的書真的不是那麼重要,倒是去一家獨立書店逛逛,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明信片寫著『盡興而返』讓我很開心。

以下是從他明日報站台剪貼出來的簡介:
蘭若精舍NANOSOFT - PChome 新聞台Blog

柳藏經公爵:
於西元1995年網路上身後,便積極發表個人文章在各大網站,並於明日報新聞台架設個人文章網站《蘭若精舍》,以筆名「柳藏經」自由寫作。文章散見於各級院校刊物與、教科書(三民版)與網站,接受中國時報開卷版十週年收藏達人專訪,見刊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設計人雜誌」、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 「南華出版通訊」並曾於「覺世旬刊」、「出版界」、「廣告週報」、「玫瑰雜誌」、「窩雜誌」、「佛祖心雜誌」等執筆專欄文章。最新落腳處《人間福報》

站台名稱:蘭若精舍NANOSOFT
開始日期: 2000-04-15
站台簡介: 我閱讀、我思考、我觀察、我體會、我耳聽八方、我眼見為憑。我喜悅、我哀傷、我快樂、我沉迷、我愛過、我不省人事、我踟躕磋跎、我如履薄冰、我自由自在、我大徹大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生命中的幻影變異,如影隨形跟隨著我,我終於明白,在解脫中凝結成血肉舍利,發光發熱於斯!

他的站台實在太多了,實在不知道主站台在哪裡?或許是隨著心情書寫的,所以只能靠Google 大神的搜尋功能找蘭若精舍的蹤跡。

明日就是他生日,祝福他生日快樂,每天都要幸福喔!

2009/08/03

【新北市】陳澄波與淡水紅樓

每次到淡水總要躲過壅擠的人潮,在小巷子爬幾步的階梯,走過重建街,繞過小巷子,一探紅樓究竟,拍張照片然後回家。


用LG Viewty Smart 手機拍攝,藝術照暖色與黑白模式,旅客拿著相機四處拍攝,出出入入,小孩或在庭院奔跑,百年歲月在各種顏色下見證了淡水的歷史。

紅樓起建於1895年,正是清朝正式把台灣讓與日本成為殖民地的時間,1899年完工,這樣的洋樓佇立在半山腰,望著出海口的景致,貿易與軍事的重地,紅樓看著日本人離開,身後的白樓荒廢,老街老建築拆除的過程,商船軍艦消失,觀光客船重新的開啟,人們的來來往往,紅樓依然在此。

1999年,就在紅樓誕生百年後,被整修改建為咖啡館。傳統台灣的貿易組織是郊行,但是台灣被各國列強開港後,慢慢地轉變成洋行,而改用洋樓的建築。

淡水紅樓咖啡館


這張陳澄波的《淡水》1935年,右上方就是紅樓,右下方是已經拆除的白樓

陳澄波與紅樓同時誕生在1895年,1933年他從上海返台後在嘉義寫生,1935年在淡水畫了不少作品,也是這幾年在拍賣會上拍得許多高價的作品,有《嘉義公園》、《淡水》、《淡水夕照》等畫作。陳澄波經過艱苦的幾年,不斷地參展,而小有名氣,在中日戰爭中仍不斷創作,1947年因為二二八事件而死於嘉義。

在陳澄波畫作中,今天我們可以看到淡水的紅樓、淡水中學與長老教會等,但是他畫中佔據這個畫布的閩南式屋頂已經不多了。或許下次去嘉義,可以去探訪他寫生之地是否依舊。

PS. 這篇文章是水瓶子個人遊覽心得,利用新款手機LG Viewty Smart 隨手拍攝影像。

2008/11/09

【淡水】在有河book碎碎唸,參加動態靜心整個腳酸

有一陣子沒有來有河book,今日下雨去三芝逛逛,順道經過淡水,看到比較少人的淡水老街。



◎本週買書:《喀布爾的書商和他的女人》、《關鍵字:台北》、《當Jean遇上福爾摩沙》以上三本作者的年紀都跟我一樣、《窺看河童》、《慕夏》、《就這樣,繼續往前走》、雜誌《66個角度重新看世界》附贈DVD。

有河book 來一隻剛生產的母貓,在店裡睡了一個下午,然後自己洗澡洗了快一個小時,昨天下午有場有貓活動聽說很精采,老闆686拿給我看我在捷克寄給他的明信片,並送我貓年曆一份,真開心。

◎本週買DVD:《多桑》、《哥雅畫作下的女孩》Goya's Ghosts、《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遇見馬偕》布袋戲。

◎本週看片:《1895》(好沉重的歷史片)、歌劇《波西米亞人》。

◎本週聽講:聞天祥的誠品講堂:導演努瑞貝其錫蘭(三隻猴子)與土耳其相關電影簡介。

◎本週趴趴走:三芝遊客中心、源興居(李登輝)、李天祿布袋戲博物館,今天下雨,不然三芝這裡是很適合拍照的,有海有天空的顏色,還有沒有人住的廢墟。其實走過了心裡不是很舒服,不是因為風景不吸引人,而是政府外包出去的一些餐廳或公共設施上的警語把人們當成了壞人,當然這些地方的生意也不是很好,希望只是雨天不好而已。

◎本週活動:參加一個奧修的靜心活動,今天發現走路腳很酸,上星期走草嶺古道都沒事,沒想到跳亂舞10分鐘就掛了,幾年前玩過一次覺得通體舒暢,這次雖然的領悟比較少,但是抽了三張牌還蠻符合我的心境:熱情、熱情、改變,兩張牌一樣還真是巧。去了捷克團的照片分享聚會,大家都很會拍照,觀察世界的方法果然大不同。

相關網址:
《戲夢人生》李天祿
動態靜心第一場,下起傾盆大雨
有河book
就這樣,繼續往前走

2008/06/28

【淡水】龍山寺

這次圓環文化工作室的淡水導覽重點是寺廟,有別於淡水熱門的景點,算是蠻有收穫的一個午後。不過沒興趣的朋友可能會顯得無趣。


淡水(滬尾)龍山寺位於傳統市場內部

龍山寺的主神是觀世音菩薩,據傳聞都是從中國晉江南方的『安海鎮龍山寺』分流而來,為什麼叫做『龍山』呢?大概是因為風水地理的概念,根據傳聞在隋開皇5年(西元585年)有個印度僧人來此修行開始得名。而安海為重要的航海貿易港口,所以把龍山寺觀音的信仰帶到台灣重要的港口,有台南、鹿港、艋舺(萬華)、鳳山與滬尾(淡水),而滬尾的龍山寺應該是由艋舺龍山寺觀音系統的延伸,可以看出當時艋舺的郊行族群的勢力擴展。

咸豐8年(西元1858年)滬尾當地洪光海、洪光城捐出寺廟現址,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完工,但是經過幾次地震,龍山寺不斷地改建,龍柱門樑等重要建材也是透過商船載運而來,這裡的石碑或是牆上的藝術作品顯得樸質而不華麗,屋簷下的匾額更突顯了清代以來的歷史故事。隱身在市場的龍山寺,還聞得到魚肉的腥味,平實的走過百年來的喧囂,有別於淡水老街的假日人潮,更顯得特別。

【台北】見證福建汀州客家原鄉的淡水鄞山寺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7/blog-post_08.html
【鹿港】龍山寺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12/p.html
【台北】龍山寺平安燈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3/blog-post_22.html
【台北】龍山寺@艋舺
http://trip.writers.idv.tw/2005/06/blog-post_111918925078487043.html

今日導覽認識了網友 Lazebone 懶骨頭,分享了他對寺廟龍柱的觀察,來參加的朋友真是臥虎藏龍,淡水假日人潮眾多,沒有照顧到初次來參與的朋友,真的很抱歉。走在這些寺廟,除了福佑宮之外,人潮並不多,能夠認識先民來台灣各地努力的經過,這些廟宇也告訴了我們不少故事。

2007/10/14

【台北】陳澄波與淡水重建街

來到這裡幾趟,聽過奶爸的解說,彎彎曲曲、新新舊舊、上上下下的重建街,有著輝煌的過往,走在石板路上,看著畫家陳澄波筆下的淡水風情,這裡是淡水最早的一條街。


2007.10.10 淡水重建街

重建街的階梯與坡路是以前北海岸丘陵的住民往來淡水的步道,之前政府在此做道路規劃的時候直接在地圖上標示出一條馬路,沒有考慮到淡水是個山城,高高低低的如何開路呢?所以這條馬路一直都還沒有開成,但有些土地已經徵收,有些還沒,所以現在重建路上有很舊的老房子,也有新蓋的公寓,甚至還有空地是停車場,有些房子前面被拆除往內縮,整體來看是很奇怪的現象。

重建街的老街屋在此也看得到,由於這裡做生意又沒有亭仔腳,所以鄰著馬路就有石階,一進去就是店舖,有的老屋深達50米,寬只有6米,而小巷子有時也只有1-2米,我看有人要到紅樓的時候一直在重建街上來回走,就是不知道要進去小巷子才能到達。

這裡的老屋不像迪化街有二或三層,只有一層,而晚輩就住在閣樓上,中間有天井,後面也有廁所的設計。我在重建街的老屋子爬上爬下,有時進入到荒廢的屋子,會有惡犬的叫聲,頹廢的磚瓦長出清翠的雜草,有時會看到老屋有銃眼,早年有盜匪出沒,所以有很多防禦設施,包括這裡不太平坦的上下坡也都是這樣的設計?

重建街14號有家布袋戲的主題館,館內熱心的鄭小姐會講述重建街的風華過往,她也很大方的讓我到處拍照,若是有機會遇上她講古,是很快了解這條老街的方式。而有家門口有顆大石頭,據說是大屯山火山爆發的火山灰掉在這裡。


1935年/淡水/油彩、畫布/89*115cm/陳澄波

走在這裡,讓我想到這幅畫,陳澄波曾經在淡水住過一陣子,據說就是在重建街這附近,我眺望淡水河,陣陣蕭瑟的冷風吹來,有些許滄桑感!

陳澄波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9%B3%E6%BE%84%E6%B3%A2


王昭華演唱的淡水暮色 1993 年版本

花埕照日--王昭華的歌友誌
http://blog.roodo.com/cit_lui_hoe/
淡水鎮重建街28號--一個由居民自行發起的社區營造運動
http://blog.yam.com/cjst/

2007/08/08

【淡水】滬尾砲台祭特洛伊攝影展

這算是我比較正式的去看一場攝影展,為什麼用『一場』這個形容詞呢?是因為有攝影師以及被攝影劇場演員的參與導覽解說,攝影的作品是兩年前在此的金枝劇團台語發聲的表演,這齣劇同時是希臘神話中描述特洛伊的戰爭故事。



每次到滬尾砲台要進去參觀,不到下午五點半,工作人員幾乎就不賣票了,準備把大門關起來,這次攝影展,專程舉辦夜間導覽,所以開放到晚上八點鐘,陰森森的砲台開放到那麼晚,其實別有一番風味,藉由這個導覽,我意外的偷拍了不能拍照的古蹟。

之前看過陳逸宏的部落格,長期的跟拍民俗節慶,也非常注重地方歷史特色,要用一兩張照片來說故事,的確是很困難的事情,但是我看他的部落格,幾乎不用文字,就可以表現出他想要表達的主題。陳逸宏幾乎用他生活上所有的時間投入攝影工作,那種攝影不是唯美,而是跟人、跟土地的結合。

若大家有時間有機會,也可以去接觸一下攝影師的世界,也順便了解一下滬尾砲台這個古蹟。

陳逸宏的逸想視界※公告:【祭特洛伊攝影展‧夜間導覽講座】
http://www.wretch.cc/blog/EYESHOT&article_id=10240866

2007/07/08

【台北】見證福建汀州客家原鄉的淡水鄞山寺

鄞山寺是二級古蹟,建於清道光3年(1823年),是清國定光佛寺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寺廟,規模不大但建築型態完整,在幾座高樓的前方,目前來看顯得唐突,昔日以大屯山靠背,面對淡水河,若從空中鳥瞰,可以想見當時風水很好,稱為『蛤蟆穴』。


屋脊上的人物

看寺廟首先要看拜的主神是誰,鄞山寺拜得是家鄉的定光佛,所以這座寺廟應該是同鄉會類型的寺廟,而且這裡有宿舍的規劃,所以可以想見當時移民來台的鄉親,不但在此敬拜祖先,因為地處淡水河口,鄉親跑船貿易,來台都可以在這尋得鄉親協助。清代移民潮,各港口經常有各地同鄉會的設立,提供聯絡的中心,也有互助的精神。

定光古佛傳說是唐末的高僧,鄭姓泉州同安人,出家得道後到福建汀州地區傳法,據說他82歲過世後多年,有次盜匪來擊顯靈退敵,朝廷送了匾額,尊為定光佛。在鄞山寺的神像是從福建武平的祖廟迎回,是木材作成關節骨架,所以神像是可以活動的。

鄞山寺雖小,但是裡面的藝術品多的驚人(點照片進入相簿有一些可看),樑柱、牆壁、門柱間,處處充滿的木雕或是石雕還有彩繪,進門的三川殿就非常豐富,色彩鮮豔,進入主殿的色彩雖然都被煙薰的黑黑的,可是細看雕工非常細膩,十分華麗。

這寺廟旁有淡水教會,雖然這寺廟比較不像傳統寺廟敬拜神佛,但台灣對宗教信仰的自由程度,應該是對人與人之間尊重最好的寫照。在寺廟內聽到可能是管理單位的一家大小唱著客家歌謠,讓我對這裡的溫暖與團結力量,有了深刻的印象。

::博斯普魯斯的月光@ngelsmile:: [Travel] 淡水‧鄞山寺 - 文化移轉與移民歷史
http://www.wretch.cc/blog/angelsmileoo&article_id=5259575

2007/06/16

【台北】淡水有河友換書趴

去有河book書店幾次,不是因為有活動,就是去買書,這次特地來參加換書 Party,重點是在參與的過程,也順便看看大家喜歡讀哪些書。


2007.6.16 歡樂不斷的換書過程

其實,去逛書店我總是默默地找書、看書,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有點不習慣,還好在網路上跟銀色快手還算熟絡,他很會簡介名作家以及相關書籍,讓我很快進入狀況,大部分的朋友帶來的書籍是詩集、小說、手札類,多半是知名作家的作品,而只有我帶旅行書跟台灣書店地圖兩本,昨晚找了很久,我算是割捨不下我的書吧!所以也不知道要帶什麼書過去換。

有河 book 每個週末假日都會舉辦活動,有紀錄片欣賞、詩人演討會、攝影欣賞會、歌手演唱會等等活動,來此買書的人因為彼此以書會友,漸漸地形成一個網路社群,這已經不是一個單純賣書的書店,而是一個知識交流的平台。

河友換書趴
http://blog.roodo.com/book686/archives/3354735.html

若是有機會去淡水走走,別忘了走上二樓的有河 book,到陽台看看淡水河夜景,和來來去去的觀光客,或許會跟我今晚一樣看到『大河之戀』緩緩在此轉彎。

【台北】有河book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12/bo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