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子的城市慢步

一張照片,一篇短文,尋找旅行中的感動!

2008/01/31

【台北】郭雪湖的百合@市立美術館

›
年關將至,迪化街的年貨大街又塞滿了各式各樣的南北貨與人群,特地跑到美術館想去找找1930年郭雪湖畫的南街,也就是現今的迪化街,可惜沒有展出。 【台北】郭雪湖的南街殷賑圖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1/blog-post_07.html...
2008/01/29

【倫敦】渥特豪斯(Waterhouse)的夏拉特之女@泰德英國館

›
這幅畫是詩人丁尼生的作品主題,描寫中世紀一個被關在夏拉特島高塔的女人因為愛上了英俊的騎士蘭斯洛特,註定了要死亡的悲歌。 1888年/夏拉特之女/渥特豪斯/倫敦泰德英國館 夏拉特坐上了無人掌舵的小船,唱起來最後一首悲歌,隨著流水而下,帶著神秘憂愁的表情,船頭的三根蠟燭只剩下了一根還...
2008/01/28

【倫敦】米雷(Millais)與《哈姆雷特》的奧菲莉亞@泰德英國館

›
不知道何時看了一部電影,就為了等這幅畫的場景,整場電影沉悶的可以,如今連片名也忘了。 1851-52年/奧菲莉亞 Ophelia/米雷 Millais/倫敦泰德英國館 米雷是少年天才畫家,父母在他小時候就上了美術學校,11歲的時候獲得皇家美術學院的入學許可,是最年輕的入學者,他也...
6 則留言:
2008/01/27

花蓮的《台灣玉》

›
前陣子跟以前大學同學要了幾部紀錄片來看,很汗顏最近才有時間消化,我很佩服她對地球科學普科教育的努力,畢業十幾年來,她參與製作編輯的書籍與記錄影片不計其數。 呆黑蘑 http://terre-et-moi.blogspot.com/ 博客來書店 - 台灣玉 http:...
2 則留言:
2008/01/26

【吳哥】塔普倫寺與樹木的共生《古墓奇兵》

›
建於1186年的塔普倫寺,是闍耶跋摩七世為了紀念母親所建的寺廟,經過長年的戰爭,國王改信佛教後建了不少佛教寺廟與醫院。 樹木與寺廟的共生結構 印度人決定這座寺廟要保存發現時渾然天成的狀態,所以目前印度人維修的方式不是拆掉重建,而是維持現狀,太大的樹木修剪樹根,快要倒的牆...
2 則留言:
2008/01/25

【澳門】郵政總局

›
澳門這個地方經過好多次,總覺得有造訪過,可是已經想不起來有去過哪些名勝古蹟。 2007.12.9 老王寄/郵政總局大樓 對澳門的認識不多,就只知道以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念書的時候還不少澳門的僑生一起念書,總覺得他們的世界是跟我們不同的,一下課就整個不見人影。自從澳門回歸中國之後,...
3 則留言:
2008/01/24

【倫敦】羅塞蒂(Rossetti)與受賜福的碧雅翠絲@泰德英國館

›
到倫敦前還不知道拉斐爾前派的特色,只是覺得有很多很浪漫的仕女畫像,也不少穿著大膽清涼的作品。 1864-1870年/受賜福的碧雅翠絲/羅塞蒂/倫敦泰德英國館 羅塞蒂是拉斐爾前派畫家的先鋒,1828年生於倫敦,他的個性強烈,態度跟當時保守的英國社會有所不同,在同期拉斐爾前派的畫家中...
2008/01/23

【倫敦】名牌聚集 Sloane 街

›
一直以來對名牌店並沒多大興趣,不過到各大城市去都要走走這樣的街道,走起來很舒服,看著來往的人就好像進入電影片場的感覺,夢想能夠看到電影明星。 2008.9.20 Sloane 名牌街 在倫敦的牛津街,或是在巴黎的香榭里舍大道、紐約的第五大道,走在兩側都是名牌的商店,人潮都是擁擠不...
2008/01/22

【台北】蒙藏文化中心

›
每次經過青田街都是星期日,想要進去看看蒙藏委員會裡面藏了甚麼好康?終於有個周六跑去看,剛好是遊牧記憶的藝術展開幕。 2008.1.5 不可否認的蒙族與藏族都有悠久的文化,為什麼蒙藏人士會來台定居?這段歷史我一點也不清楚,是跟著國民政府一起過來的嗎?不過可以在台北就看到蒙古包等遊牧...
6 則留言:
2008/01/21

【台北】委拉斯蓋茲與瑪格麗特@華麗巴洛克

›
昨日又去了一趟故宮看華麗巴洛克的繪畫展,這次的感受又有點不同,事前有做作業,漸漸地分辦出巴洛克時期的特色。 1656年/穿白衣的瑪格麗特公主/委拉斯蓋茲/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巴洛克時期的開端的創始者應該是卡拉瓦喬,大部分是在室內有一個光源特性,來表現畫中幾個人物各自內心...
1 則留言: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

《部落格主》

我的相片
水瓶子
水瓶子是男人類水瓶星座,喜歡在無盡地深夜面對電腦螢幕,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拜訪書寫百大城市的容顏。

迷上了無目的的城市散步,到世界各大城市留下足跡,走過一座橋想像這條河流的身世,想更了解背後的故事。喜歡逛美術館,對一張畫作背後的故事有濃厚求知慾望,有更甚於八卦雜誌的感知能力。

沉溺於咖啡的香氣與口感,享受各個咖啡館的獨特印象與美好時光,希望成為咖啡館內的紀實寫作者。

著有《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咖啡印象》、《我的書店時光》等。旅行與藝術外稿,人文攝影、導覽講座,城市觀點與論述,歡迎分享。目前擔任青田七六文化長職務,舉辦台北市內各類的導覽活動。
email: a@writers.idv.tw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