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9

【台北】台博館《福爾摩沙美石特展》



今天學長特別的導覽,在我們地質系師生中溝通的語言,就是含有錳、鎂、鐵等等礦物,在甚麼壓力環境下結晶形成,沒想到策展的老師要把顯微鏡觀察下的礦物放大投影,在全部是鏡子下呈現一個萬花筒的景象。

只能用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來形容這樣的感受。

學長長期研究礦物寶石,曾經撰文命名台灣墨玉、玫瑰石,並且深入研究形成的原因,從學術研究出發,這樣的展覽,才得以雋永,我想這是博物館主要的工作,而不是單只是看起來美,然後開始亂喊價買賣,這樣的經濟價值其實根基不深。

博物館到底展覽重要?還是典藏重要?或是研究重要呢?好像都很重要!

台博館有地學門,北投石、澎湖文石、臺灣玉都是台灣在地特色的研究,希望有更多這樣的案例,可供我們來深入了解。— 在國立臺灣博物館。

2017/05/06

《使命和正義》(日語:小さな巨人)



看這齣戲的時候,感覺像是看日本戰國時代的大河劇,或許編劇是同一群人,也或者香川照之飾演過豐臣秀吉?警政各單位爾虞我詐,爭功諉過,人性真的是如此?

戲劇利用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樣板,套在不同的時代,不同人物,有人用胡蘭成,有人用花木蘭,有人用三國演義中的故事。像是達賴、班禪的轉世,每一個世代的恩怨情仇,角色扮演有各自的定位一看就懂,但這真的是一個時代,無法改革的窠臼嗎?

有人稱之為共業?

看懂了這些,就知道如何改革嗎?我們社會各單位的自我意識很強烈,根本無法對話,或許透過戲劇表演可以讓大家看得清楚自己,但,台灣有甚麼經典戲劇,可以一演再演,跨越時代都是經典呢?

很悲哀的,沒有!

2017/05/05

【台北】心中山,客家?



這個案子不錯、影片也很好,不過宣傳片的一些細節,提及的還是斷根的歷史,以前是雙連埤,同安人、安溪人在此耕作水田,並不是客家聚落啊?個人懷疑,客家聚落之說是指宜蘭的雙連埤啊?

台鐵北淡線之前,還有一個縱貫線新店支線的名稱,後來才是捷運新店線。

目前要做帶狀公園,西邊有建成公園,東邊有康樂公園,也都是可以提及與串連的事情。

期待,還有長版的宣傳可以做得更好,而不只是一個工程而已。

2017/05/04

【台北】用散文、小說,聚焦溫州街的導覽



本來我所熟悉的溫州街是書店的導覽,但夏日炎熱,經常在街頭念文謅謅的散文作品,由於我口齒不清,讓人無法理解,這回試著在室內用投影機播放,然後出門散步看看文學家筆中的溫州街,還殘存那些蛛絲馬跡呢?

多提了白色恐怖時代的許壽裳、彭明敏、殷海光,與後來的李渝、郭松棻、郭雪湖,難以想像的一條溫州街,除了辛亥路高架切割了兩個世界之外,日本時代與國民黨時代也大不相同,甚至,即使是同一個時代,住在隔壁的大學教授,圍牆兩側也是兩個世界啊!

我試圖還原李渝的『溫州街的故事』中敘述的地景地貌,不用文學角度詮釋,期望國人能夠珍惜愛護文化資產,而不只是拆除後蓋新穎漂亮大樓的想像而已。

感謝 欒樹下書房 舉辦這樣的走讀活動,第一次,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台北】華生老師在陽光室開講



一開場就很清楚的說明了台灣從荷西、鄭氏、滿清、日本、民國時期不同的政權統治。

本來覺得這樣的事情應該大家都非常清楚吧?但是把安平古堡的遺跡,還有淡水的一些古蹟的修復過程給說明出來,還真的讓我眼睛一亮,原來這幾個不同時代的古蹟修復,都會加上了自己的想像,也說明了文化資產存在的意義不僅只是一個"時間點",重點是存在的時候,這個再利用的"過程"。

這個我們都還未有這樣的體會與認識,一棟老房子,承載的是怎樣的記憶呢?— ──和程華生,在青田七六。

2017/05/03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79-艋舺河乃莊



將時間倒轉,拉回到舊時繁華艋岬,思慕的河邊歌唱,水瓶子來介紹艋岬「河乃莊」。

艋舺在地的文史工作者叫黃適上,是「河乃莊」露天歌廳的創始人黃春生的孫子,他將艋岬稱為「西京」,艋岬已分三個區域發展,老艋岬就是現在的萬華,南艋岬則是加蚋子、崁頂,現今最熱鬧的是北艋岬西門町。民國50年代,沒有電視的時候,人們假日常是到淡水河邊聽歌星唱歌、看戲,所謂茶室的形式 其實是休閒育樂的飲食店。

夜間的淡水河邊,舊時有多麼熱鬧呢,從艋岬一路延伸到大稻埕碼頭,燈火明亮,人聲鼎沸,知名歌手洪一峰、紀露霞、文夏都曾在此駐唱。「河乃莊」的員工曾多達20~30位,甚至提供住宿給工讀生呢!打開聲音聽水瓶子說綻放美好的淡水河岸,直到堤防與水門蓋起來,1993年「河乃莊」正式熄燈。不過,黃適上與在地的青年仍一直努力的保存艋岬文化,有興趣可以搜尋「UPUP。西京朋友文化籌備組織」喔!(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台北】臨沂街老屋,息坐,紅館,野草居食屋


臨沂街老屋,應該快要開放營業了


舊的咖啡館換老闆改名,記得以前有來過,可是怎麼都想不起舊店的名字,舒服自在的空間,有些貓的日常用品,卻不見貓跑到哪裡去?息坐,果然一坐就四五個小時!— 在息坐 Shizen Coffee 。

(原來是边边)


到了咖啡因值班的小啤酒館,但是吃了地瓜與滷味,還有心侃的黑麥汁。紅館東門店。


人生的重要工作,就是在老房子內與美女文青們吃飯。急急忙忙從紅館 Red House出來,沒有喝到一滴啤酒,來到野草居食屋,也沒碰一滴清酒,真是十二萬分的不容易吧?

【台北】某團體的文學故居導覽



今日來的客人清一色是女性朋友,而且走路走的超遠的,內容除了文學故居,加上了殷海光故居,我又談了另一些學者,其實內容爆多,但還有不少人一直抄筆記,實在太努力了!

我就把關鍵字列在這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進一步去找答案:

馬廷英
足立仁
磯永吉
林朝棨
廖繼春
秋惠文庫
彭明敏
海軍招待所?
日僑學校
立石鐵臣
殷海光、夏君璐
金岳霖
徐志摩、張幼儀、陸小曼
梁思成、梁啟超
林徽音
新月社
梁實秋
程紀淑
韓菁清
陳玉麟、野草居食屋、長慶廟、鼓亭庄、老樹
新店支線
余光中
王文興
紀州庵

結束

PS. 有問題可以提問,實在太多內容了,下次我想要講少一點。

最近水逆,講話真的要謹慎一些啊!

2017/05/01

2017.05《Taipei Walker》No.241,水瓶子城市漫步07:欽差行臺在哪裡?原來是從臺北城內搬到臺北苗圃



來到臺北植物園散步,平日多是來此運動的民眾,假日眾多的親子活動,小朋友跑來跑去看著松鼠在樹上跳來跳去。看到威嚴的門神,好似廟宇的建築,怎會掛著「欽差行臺」的牌子呢?

這棟建築原址在目前中山堂附近,為了接待清廷中央官員開會、宴請外賓等用途,在布政使司衙門西側興建行館,1894年完工,可以說是當年的「台北賓館」,內部高挑的紅色圓柱,是重要的招待場所。

1895年,馬關條約臺灣、澎湖永久割讓給日本,當時的臺灣巡撫唐景崧被仕紳擁護為臺灣民主國總統,於是欽差行臺改為「籌防局」做軍務之用,不過從五月二十五日成立的民主國,六月四日傍晚,唐景崧偽裝成老婦逃走,籌防局的存在不過就是幾天而已!

後來日本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帶領軍隊從北門進入,曾經在此居住過四十八天,布政使司衙門改為臺灣總督府,欽差行臺作為總督廳舍,有七任總督都曾居住在此。

1919年,總督府辦公室興建完成,「總督廳舍」改為展覽聚會場所,1932年,總督府把這些房舍拆成三個部分搬遷到圓山公園(兒童育樂中心)、淨土宗臺北別院(善導寺)、臺北苗圃(植物園)等地,目前現存的只有位於植物園的「欽差行臺」。

1935年,舉辦臺灣博覽會,公會堂(中山堂)還未興建完成,原本是「欽差行臺」的這塊地與西門一帶的三線路周邊,都是第一展場的範圍,當時的艋舺作家朱點人,在他的短篇小說《秋信》寫下了一個曾在衙門工作的老秀才,搭乘現代化的火車來臺北參觀博覽會的心情:

「在車裡的時裝——和服、臺灣衫、洋服的氛圍裡,突然闖進斗文先生的古裝——黑的碗帽仔、黑長衫、黑的包仔鞋,嘴裡咬著竹菸斗,尤其是倒垂在腦後的辮子……儼然鶴入雞群,覺得特別刺目。」

但這位秀才到來五光十色現代化的展覽場,懷念清代的建築全部消失,他曾經的辦公場所也已經被遷移到臺北苗圃了,不過四十年的時光,這個臺北城已經不是他所認識的臺北城了。

日本從歐洲學習到了現代化都市的規劃,在臺北苗圃標本植物園內放置不同時代的建築,除了欽差行臺,還有漢洋融合的建功神社、唐博風的商品陳列館等,作為帝國宣揚產業興盛的一環。回過頭來思考,這樣多元文化的存在,不正是我們現存豐富的文化資產嗎?

「欽差行臺」歷經了不同的政權交替,被「欽差」使用的時間不過短短一年,籌防局、總督廳舍、展覽館、熱帶植物標本陳列室、林業陳列館、布政使司文物館等,值得我們思考這些古蹟存在的再使用方式,應更突顯如何融合多元文化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