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31
【荷蘭】與海爭地
The Netherlands
去過荷蘭的人不知是否和我有一樣的感受?總是弄不清是腳下採的這片土地在移動還是水在流...
我對荷蘭的情感是複雜的,真正開始欣賞她的美也不過是幾個月前的事...
記得剛移居荷蘭時,總覺得沒山很沒安全感,不禁開始懷念起北投的大屯山、法國的匹里牛斯山!那股對山的熱情竟然是在這片低於海平面的國度裏比較出來的!
2004/12/30
【巴黎】波布咖啡館
龐畢度文化中心幾乎是我每次到巴黎時都一定會走過的地方;然,文化中心本身,我從沒有進去過。千禧年前,龐畢度中心關閉整修;千禧年後,它重新開放。不過,我既然無探索之慾,就用不著附庸風雅,於是,轉駕至與龐畢度兩相對望的波布咖啡館。
巴黎人,似乎沒習慣在週末早起,龐畢度文化中心四周人煙,寥寥可數,就連波布咖啡館也是。這個咖啡館,1985年,由設計師C.Porzamparc所設計完成,入內時的印象是:很都會,俐落有型卻有點高傲,不太平易近人。饒是如此,我還是硬著頭皮,選擇可以看到整個龐畢度耀眼建築體的靠窗位置坐下去。
透過窗一眼望去,空曠廣場加上銀閃閃的管子設計,讓我忍不住嘩然讚嘆龐畢度這建築果然氣勢非凡。波布咖啡館之所以叫人津津樂道名氣響亮,想來,不見得是餐點咖啡多棒,而是眼前所見的這種景緻吧!
我在一樓靠窗的位置沒待多久旋即好奇的順著階梯上咖啡館的二樓去,一樣撿了個靠窗位置。推開一方小窗、龐畢度在窗邊幾許綠葉襯托下,有別於一樓所見時的壯碩闊氣;然,卻同樣迷人。回過頭,我打量著四周。前方,有個捲髮法國男人拖著頭寫著東西,在往前一點,一個女士靠著躺椅悠閒的讀著報紙,而我的後方,正傳來由漂亮Apple N.B所發出來的打字聲,整個偌大空間在在散發出濃濃閒適氣息。
煞是迷人啊!感讚的同時我不禁拿出我的小筆記本窸窸窣窣起來,企圖偽裝個文藝青年,把自己也融入這迷人氛圍裡。
2004/12/28
【亞維農】離別的光
不是因為湛藍讓人想要離開
而是因為天空那麼湛藍,讓人在離開時
不覺得是一種離開
也就是說,那時你的心思澄淨
像靈魂離開肉體時,導引你的那道光
在那道光的籠罩下,放空了一切
那麼,那時一切都在虛空之中
空氣的溫濕度都在剛剛好的狀態
你不會不捨你即將離去,你不會想要帶走什麼
你也不會因為帶不走什麼,而難過不捨
上面這段文字,是在達爾文居刊佈「再會亞維農」後,回給小六的留言。
小六現在流浪到了布拉格,這是他第一次出國,他刻意事先不安排住宿,一個人跑到卡夫卡的故鄉。小六在他「燦爛流光」新聞台的那篇「明明為你勇敢了」,感人地交代了,他決定獨闖他鄉異域的緣由。
小六曾說,他想去體驗一下,那種讓人在離開時不會想到離開的湛藍。小六恐怕要失望了,他跑錯地方,選錯了時間。
2003年,新年年初,歐美日各地紛降隆雪。美東、蘇聯、波蘭數百人因嚴寒凍死。這時小六卻去了捷克、去了布拉格。據說小六差點露宿街頭,他說,他想體驗一下被搶劫、一無所有、無所依恃的滋味,並且跟搶匪交個朋友。
這時節,我猜小六在布拉格可能看不到湛藍的天空,但他有機會看到那道光,在暗夜投射在波光嶙峋的海面,或是漉濕街頭的光。
那時空中的溫度或是濕度,不會在剛剛好的狀態,但是那光會在小六的身上留下鮮明的印記。
木馬的《七百八十八分之一的感動世界遺產紀行》
這本書是我最近認真看完的一本旅行書,我很佩服木馬出遊的勇氣,好像背包一拿就可以出發的感覺,達爾文跟我說現在要出西藏的書可能出版社都不會想出了吧?但是當我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只要是好書,永遠都有人想要買來閱讀吧!
我曾經在金門當兵,很慶幸當兵可以跟深度旅行做結合,那時剛好開放觀光,有一本介紹金門所有風獅爺的書,大的風獅爺有五公尺高,背後都有奇奇怪怪的故事,每到假日,就跟一群無聊的同好搭公車到各個城鎮,按圖索驥,按下相機快門,留下到此一遊的紀錄,現在回想起來,還意猶未盡。
深深的希望,世界的遺產不要消失,透過書籍的介紹炒作,有可能讓當地的觀光破壞了原有的面貌,但也讓人了解了當地的文化,就像一片刀一樣,一體兩面如何拿捏,我想我們都沒有一個平衡點。
希望木馬能繼續旅行,認真書寫,我這幾年雖然旅行了很多地方,可是總是是大城市,照回來的照片跟大多數人都一模一樣,很羨慕木馬的人文精神,希望他有第二本、第三本的紀行。
木馬的部落格:http://red-pony.blogspot.com
2004/12/26
【金門】暖冬心情‧永恆戰地之旅
您可知道?金門將自今年(2004)底開放大陸福建省民眾赴金觀光;從今而後,金門將褪下戰地的面紗,成為兩岸之間的觀光重鎮,我們從小印象中的戰地風情、歷史人文、哥哥爸爸記憶中的當兵故事,將隨著大批對岸觀光客的來臨,完全改變原本的面貌。
台灣眾多的離島中,金門是最適合冬季造訪的。因為其他離島地區,如澎湖、綠島、小琉球等地,有豐富的海上或海底活動資源,是適合夏天的海島度假地;而金門的海岸由於過去戰地的管制,尚未做完善的海岸開發,夏日天氣炎熱,反而無處可避。冬日的金門,不僅生態資源豐富、氣候適中,更帶有幾分戰地的蕭瑟氛圍,當時序進入農曆春節前夕,來自對岸的豐富年貨,當地特產、閩南建築群...等等,讓金門成為最富傳統氣息的旅遊地區。以上都是必須在冬季造紡金門的理由。
上面是金門旅行的廣告,水瓶子1992年的時候在金門當兵兩年,那兩年正是金門開放觀光的時候,所以一切正在開始,每天望著牛群,看著觀光客來來去去,阿兵哥在夏日吃著便宜的西瓜,冬季吹著冷冽的海風站崗,十萬大軍減少成二萬,金門人的財源改變,突然已經十二個年頭過去了,我相信也希望觀光的轉變會更好。
【時報旅遊】2005年冬季‧永恆的金門
【手札】歷史/懷舊:金門1992
《部落客旅行團》首度舉辦,邀請台灣blogger同遊金門
2004/12/25
【倫敦】告別泰晤士河
黃昏的時候,我再度回到倫敦塔橋,告別泰晤士河。
這是待在歐洲的第33個夜晚,明天即將搭機飛回台北。
我在Covent Garden把所有銅板給了廣場表演非洲鼓樂的黑人,把剩下的英磅全拿去買了一雙馬汀大夫鞋,打算把已經走到磨損不堪的NIKE球鞋,丟棄在倫敦。穿一雙全新的,適於長途行走的馬汀鞋回家是個好主意。
今晚倫敦的夜空高掛著皎潔的月亮,周圍陪襯著星光點點,天空是深藍的,像地中海地區的夜空,夜色寧靜而冷冽,我抽掉最後一根香煙,身上沒有一毛錢的英磅。
有陽光普照的倫敦,其實是很美麗的,像是生活順遂,容光煥發的妻子。可惜倫敦的晴雨,總是來的突然,讓你措手不及。
我終於得回臺灣了,我想我大概不會再回到倫敦。生命太過短暫,我可能沒有機會,也沒有意願再回到同樣的地方。
我正想像著下一個旅程,可能是開車橫越北美大陸,從西岸的舊金山到東岸的紐約。或是回到喜瑪拉雅山,棲息在尼泊爾或是不丹的某個寺院,據說累世都是居住於喜瑪拉雅山的修道者,我必須去找回前世的記憶。
直到目前為止,我的記憶仍然十分模糊,只有從小到大,不斷在夢中重復出現的,在空中飛翔的畫面,據說那正隱喻著前世的境遇。
我終於得回到台北,生活在那個叫人不安的城市,還好酷夏已過,冬日只是陰鬱,不致冰寒。
2004/12/24
【京都】聖誕快樂
2004/12/22
【玉山】就此終老
我在玉山峰頂,望著層層山巒
想起與Scott好似已不會被實現的約定
Scott讀完大學,便離開美國周遊世界
流浪了1百多個國家後,定居台灣10多年
娶了中國籍的妻子,生了兩個俊美伶俐的兒女
Scott在斯里蘭卡,被帶到深山修行半年
在台灣學太極拳、研讀金庸小說學中文
Scott說,他希望年老時可以在加州的大峽谷
邊看落日餘暉,邊打太極拳往生極樂世界
認識Scott的那時,我也在學太極拳
Scott說,哪我們年老時就一起去大峽谷打太極!
多年前去了大峽谷,沒來得及欣賞大峽谷的壯美
就坐在遊大峽谷的小飛機上,暈眩的不知東南西北
太極拳多年沒打,已經生疏了
Scott返美多年也已失聯,大峽谷的盟約恐難實現
那麼就改約在玉山吧,約定在
餘生的春夏秋冬四季,各登一次玉山
要到峰頂來看春雨、夏陽、秋風、冬雪
看光陰的流逝、聽季節的遞變
到了峰頂,也不用打太極,只要靜坐就好
坐下來眺望群山、看看白雲、看看自己就好
【玉山】小天下
登泰山而小天下,登玉山而小台灣
台灣說小還真小,說大還真的很大
小是指面積的小,大是說還不真的認識她
這是從玉山主峰眺望的風景了
白雲擁矗、層峰相連、無邊無際
在方圓幾百公里的山林看不到一個人影
在峰頂原地迴轉360度放眼瞭望
會有獨愴然而淚下的感懷嗎?
2004/12/21
【北海道】大地的盡頭
這是在北海道東北部,瀕臨鄂霍次克海峽的知床半島海上拍到的畫面。
知床半島尖端的知床岬,愛奴族語「siruetoku」是大地盡頭的意思,這裡再過去就是俄羅斯的冰雪大地了,杜斯妥也夫司基筆下的雪國。
知床半島人跡罕見,大地保持原始面貌,因此被稱為「日本最後的秘境」,這裡一年有七八個月是冰封的季節,即使現在已經五月底了,地上還殘留著厚厚冰雪。
渡輪開離碼頭,成群的海鷗便蜂擁跟上,搶著吃遊客餵食的食物,無數的海鷗集結穿梭在海面上,十分壯麗。
2004/12/13
【台北】信義計畫區的繁華商圈
信義計畫區在我小時後是四四兵工廠,爸媽告誡經過這邊要快速走過,不然就會被旁邊的阿兵哥抓走,然後槍斃掉。
現在,我到這邊來逛街的時候,總會想到小時後在四四幼稚園上大班的那一年,是我最孤寂的一年,上午自己帶著鑰匙走出門,經過瑠公圳,走過一條大馬路來到學校,中午放學不准跟眷村的小朋友玩,一定要直接回家,我只記得那一年很不愉快。
然後長大點,兵工廠撤走了一部份,很多小朋友來挖子彈殼;信義路延伸道路開好了,一堆人在農田的中間放著遙控飛機,放風箏,練習騎S型的機車道,甚至練習開車,那是那個沒有公園的時代,所有人休閒的空間。
到了阿扁當上了市長,信義計畫區仍有三分之二的地區還沒有開發,很多荒地或者是被人強佔種菜的農地突然之間變成了公園,這塊地的繁華快速的轉換,至今變成了這個樣子,而這一轉變居然過了三十幾年,也算是我人生重要的回憶。
2004/12/10
【青藏】一生一次的旅行
如果你問我假如一生只有一次旅行的機會,你會去哪?
我會毫不遲疑的告訴你︰「去西藏﹗」
如果你去過紐西蘭,深愛那壯闊的山脈、廣闊的草原
那麼去西藏,那兒的大山十倍於紐西蘭的偉碩
如果你著迷於耗盡天下所有藍色顏料的希臘
那麼去西藏,那兒天空的藍,讓你難以用言語描述
如果你訝異於英法古堡古意盎然、充滿歷史的重量
那麼去西藏,那兒千年的建築,讓你目瞪口呆
如果你覺得普羅旺斯的花田、北海道的湖泊已經美到不行
我很抱歉的說,你還沒真正見識何謂草原與湖泊
如果你覺得生命短促,希望一天經歷四季的變遷
收拾你的行囊,趕快去西藏
如果你還未能意識人類的渺小
不能對自然的鬼斧神工,升起敬畏的心
如果你還未能體會什麼是宇宙神奇的能量
不能理解何謂神聖與莊嚴,那麼,你該去一趟西藏
2004年,7月21日,我第二次啟程回到西藏
先飛到青海的省會西寧,再從西寧走青藏公路入藏
從海拔幾百公尺的平地,走到海拔5400公尺的唐古拉山
從七月攝氏30多度燠熱的氣溫,走到終年飄雪的雪域高原
15天跋涉四千多公里的路途
走過泥水流泛濫泥濘的山路,日行5百多公里
從頭疼欲裂到潸然落淚,從全身筋骨酸累到身心的放下安頓…….
如果你一生只有一次旅行
那麼,去西藏吧﹗
2004/12/05
【高山】藍花珈琲店。冷靜與熱情之旅遊日誌
2004/12/05/TakaYama/Japan
玉字旁的咖啡。白牆壁的倉庫建築。竹久夢二的女人畫。手拉陶的冰水杯。法國風的咖啡容器。古董味十足的小桌椅。桌上一盤帶殼的核桃和輾碎器,兩個100日圓,想吃的人自己拿。古風的洗手間,卻隨時有熱毛巾可以擦手。陽光從牆壁下半部的霧窗射進來,仍然耀眼。
我只能形容這麼多了,相機在這時候用電完畢。隔壁蠟燭店家的水池成為最後的證據,接下來的24個小時,逛了兩間神社,吃了一串醬油丸子,一盤冷掉了的章魚燒,又坐了兩次咖啡店,體驗自己動手烤仙貝,晚餐的電視冠軍拉麵……都留在未來的回憶中。
藍花珈琲店,是這一趟長途跋涉的重要目的,但還是稍稍輸給了西原珈琲店,也許下次該試試隔壁的「手風琴」。
收到明信片的請舉手。那是從藍花珈琲店寄出的。沒收到的,請告訴我你的聯絡地址。
2004120501100
【高山】朝市 。冷靜與熱情之旅遊日誌
【高山】古城古風
2004/12/05/TakaYama/Japan
你一直問我,高山是個怎麼樣的地方。
高山市,位於日本中部的岐阜縣。岐阜縣在愛知縣(今年萬國博覽會的舉辦地;名古屋在愛知縣中央)上方,長野縣(舉辦過冬季奧運地方)的右邊。總之,從名古屋進去最近了。特急列車兩個半小時左右。單程九千多日幣。
這個地方,古時候稱為飛驒國,所以大家習慣叫他飛驒高山。
高山市,留有日本很古老的遺跡,最遠可以推算到繩文時代(一萬三千年前~兩千四百年前),所以是個很老很老的古城市,
高山市,屬於盆地,四周的高山產出溫熱的水泉,所以也是個溫泉鄉。
高山市,小小的,騎腳踏車逛老街,一天就走完了。搭公車,可以去看合掌建築,可以上山去滑雪。
這就是高山,還是學學我,坐坐咖啡店,那裡的空氣絕對不浪費你大老遠走這一趟。
高山市觀光情報(附中文版):http://www.hida.jp/
2004/12/04
【高山】溫泉。冷靜與熱情之旅遊日誌
【高山】國分寺通。冷靜與熱情之旅遊日誌
【高山】國分寺。冷靜與熱情之旅遊日誌
2004/11/30
【巴黎】賽納河畔埃及人
在羅浮宮地鐵站外的廣場,初遇『埃及人』
那是晴空湛藍逼人的早晨。
他一身金碧耀眼,一動不動站在木箱上
猛然一看像是街頭雕塑。
當有人丟銅板到他的盤子裡
他會緩緩鞠躬,表達對施予者的謝意。
第二次是在賽納河的橋上遇見他
參觀完奧賽美術館又在館外遇見『埃及人』。
同一個人不可能一天出現在那麼多地方吧?
那麼就是一個表演集團囉?
也許是某人腦中閃現出一個創意
便分享給許多需要援助的年輕藝術家。
我突然蒙發一個貧窮旅行的奇想:
準備一副跳加官的面具與行頭
到歐美國家旅行時,也可當個街頭藝人
賣藝募集換取麵包的盤纏吧!
對我們這種薄臉皮的人
戴個面具應該可以減輕一些靦腆與尷尬。
然而我真正好奇的是:
當『埃及人』一動不動站在那,心裡在想什麼?
他未完成的作品麼?結束一天好幾個小時的站立,他回到何處?
在連身衣罩後面,隱藏著什麼故事?年輕的藝術家理當貧窮麼?
這樣一天人間的修行,夠不夠換來一杯左岸咖啡與餬口的麵包?
這樣的演出,要到何時才能終結?下一個演出又是如何?
2004/11/23
【紐約】古根漢博物館
住台灣的人,最近為了要不要設古根漢美術館在打口水戰。到底她是怎麼的一個博物館?我也很好奇!
她給我的感覺,是她的外觀不怎麼樣,我們值得花數百億嗎?
她的門票比大都會博物館更貴。難怪只看到看起來像歐洲的人來參觀。我覺得,連住在紐約的人都很少有人來過吧!
她的內部建築像圍繞著一個空心的圓柱而上,參觀者隨著圓柱而上,所有的展覽,大都在每一層的展覽室中。
今天展的是中南美洲的阿茲特克帝國的遺物,而這些遺物,則是向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館--墨西哥市的博物館借來的。這些遺物對我來說並不陌生,我以前差點把博物館學當成我的未來工作。
臺灣值得花數百億嗎?我還是有這個疑問。
【紐約】自由女神像
十一月的紐約,對住在臺灣的人來說,已經非常的冷了。
自由女神像,似乎是對第一次來到紐約的人來說,一個必須造訪的地方。
自從2001年911發生後,美國加強了重要建築物附近的檢查,遊客也只能到達神像的底座,和附近的公園拍照而已。
要造訪自由女神像,要先去曼哈頓島南側碼頭買票,搭船。後來我才知道,紐約的遊客中心,在淡季時,有時會贈自由女神像的票。
在自由女神像底部,是博物館,紀錄了她的歷史,聽說在夏季時,光排置物櫃的隊就要一小時,另外還要再排隊一小時進博物館。
搭船回程時,我對移民博物館就沒什麼興趣了,對美國外來移民的故事,有些我可能比他們還熟。
2004/11/12
【台北】SOGO週年慶
2004/11/06
【台北】永康街冰館
2004/10/31
【台北】台大後振興草坪時代
2004/10/09
【台北】師大分部
2004/09/29
2004/09/25
【巴黎】回台北飛機上
看著窗外的月亮明亮,下面幾個城市的燈火通明,我自己想像可能是在希臘的愛琴海上空,不然可能就是在莫斯哥,月亮的高度與我水平,那種感覺很奇妙。
看了這幾天照著不怎麼多的照片,但是卻是滿滿的回憶,或許一回台北這些就馬上遺忘,我買了一些紀念品,不知道哪一天會在拿出來看看。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遺忘吧!
看了這幾天照著不怎麼多的照片,但是卻是滿滿的回憶,或許一回台北這些就馬上遺忘,我買了一些紀念品,不知道哪一天會在拿出來看看。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遺忘吧!
2004/09/24
【巴黎】巴士底廣場
【巴黎】香榭大道 Louis Vuitton
在巴黎的最後一天晚上,我想漫步在香榭里舍大道上,路邊的咖啡座已經開始收攤,週末的晚上九點半其實並不晚。
人潮已經逐漸散去,經過一個新車發表的 party,裡面眾星雲集的樣子,我穿著涼鞋休閒服,想擠進去看覺得真的很不搭調,想去看場電影,卻要等到十一點才開始,我漫無目的的閑晃著,人潮來來往往似乎也沒有什麼目的,走到了麗都,吧檯還有座位,就這樣走進去看了一場特技表演。
回顧著對面的 LV 品牌皮飾,其實沒有感覺的,深夜十一點半,咖啡店沒有燈光人影,我搭乘地鐵回旅館準備明日回台灣的旅程。
http://www.vuitton.com
【巴黎】《新橋戀人》
【巴黎】教堂前的乞討人
【巴黎】空中綠蔭步道
從塞納河畔走過來,經過人工運河、巴士底歌劇院,就到了這個與世無爭的步道,星期五黃昏巴黎街道充滿了汽車喇叭聲,這裡卻異常的安靜。
這個背景剛好是 Before Sunset(愛在日落巴黎時) 男女主角邊走邊聊天的某一角落,關於與前一集 Before Sunrise 的劇情表較,兩劇男女主角的年齡不同,要表現的心理層面很不相同,很能感覺這一集要表現「現實」等於乏善可陳的感情生活,而「浪漫」就是不可能頻率很高的虛幻理想,與前一集幾個浪漫的場景,一起去聽音樂CD、在餐廳假裝打電話給好朋友的角色扮演,要現實的多!
影片結束了,我呆坐在位置上想了很久,我想我自己也不知到感動在哪裡?這跟我最後一天走在綠蔭步道上的心情有點像,就是離開一個浪漫的時間吧!
【巴黎】花神咖啡館
巴黎的左岸有不同的景象,聽說古代的皇宮貴族都住在左岸,所以這一區形成特有的文藝氣息,這裡有古董店也有一些貴族的家。
這裡附近的名牌服飾比較沒有那麼濃厚的商業氣息,走的路線比較樸實一點,雖然樸實價格也是不斐,經過花神咖啡館,滿滿地觀光客讓我不想踏入,我走到對街的聖哲曼教堂,在旁邊賣三明治的店坐下來。
雖然沒有花神咖啡館有名,但是我應該呼吸到相同的氣息,看著巴黎的旅遊書,輕鬆自在。
http://www.cafe-de-flore.com
2004/09/23
【巴黎】奧塞美術館
奧塞美術館本來是一座大車站,不知道什麼時候改建成美術館的。
其實我第一天到巴黎就跑到奧塞美術館,可惜是星期一沒有開門營業,聽說星期四有開放到晚間九點半,所以等到星期四中午就跑了進來。進入第四天的巴黎行程,我的腳已經不聽使喚,大中午跑進來冷氣吹得爽,結果居然就在二樓的長凳上睡著了,或許是覺得時間還有很多,所以越走越慢,我想我可以在這裡呆到晚上。
奧塞美術館的空間應用其實我覺得不是很平均,或許在一樓二樓展的作品可能我比較沒有興趣,感覺很寬敞,到了四樓的展覽館,有莫內、馬諦斯的印象派作品,我喜歡雷諾瓦的少女畫,還有羅特列克的妓女院,但是這邊的空間實在太小了,或許是人也多,空氣不怎麼新鮮。
我在奧賽美術館呆到晚上六點多,不知道睡了幾次,終於不捨的離開,這時,外面正下著毛毛雨。
【巴黎】證券交易所。BOURSE
【巴黎】最豐盛的一個晚餐
【巴黎】《歌劇魅影》
巴黎加尼葉歌劇院剛好是公車總站,旁邊又是有名的老佛爺百貨公司,在巴黎短短的五天,隨處跳上公車,幾乎終點都在這裡。
我在巴黎最常做的活動就是餵鴿子,走路走的很酸的腳在歌劇院前也坐了兩個小時,雖然重要的歌劇演出已經移到巴士底歌劇院,但是看這金碧輝煌的建築,想像歌劇魅影的劇情,仍然掩不住他的鋒芒。
這個從1858年決定建造的歌劇院因為經費不足,一直到第三共和的1875年才完成,歌劇院長172公尺,寬101公尺,規模驚人,底下有很多地下室,所以當然有一些戰爭考量所設計的秘密通道,在1985年改名為舞蹈(Danse)宮。這裡的設計結構介於巴洛克和新文藝復興的風格,這張照片應該是米勒的作品《舉豎琴的阿波羅》。
歌劇院的樓底有一個小小的和平(PAIX)咖啡屋,真的很小,聽說莫泊桑和左拉是常客呢!
【巴黎】塞納河畔的小油畫
到巴黎有很多人會想買一些畫作回家,但是大幅的畫作要攜帶並不容易,所以我鍾情這種小油畫。
其實到觀光區最怕的就是買一些大家都會買回來的東西,一樣的風景明信片、一樣的複製畫作,所以我每天走到塞納河畔的舊書攤去找一些不同的東西,有特色又喜歡的自由藝術家作品,在新橋上有一個女畫家專門畫類似印象派的光影作品,乍看起來不錯,但是看久了就太匠氣了。
我喜歡這種不顯眼的畫作,看的久也不會膩,我在挑畫作的時候那個畫家一直講著我聽不懂的英文,介紹他的構圖,我一度覺得這也是複製畫作,是他大量生產出來的作品,但是看著他的眼神,就好像這家店是他很熟悉的樣子,所以我就買了下來。
現在送給人,心理也很高興可以分享旅遊的點點滴滴。
2004/09/22
【巴黎】龐畢度中心旁水池
接近龐畢度中心雖然龐大的超現代建築吸引了我,可是最吸引我的是還是旁邊動感的水池,那木偶會東轉西轉的並且噴出水來。
我看的很投入,忍不住多拍了幾張照片,可能技巧太差,總覺得照不下來這邊歡樂的氣氛。
要進入龐畢度中心要通過大量的安檢,標榜著要收集世界上最多訊息的圖書館,很多青少年一放學就來這裡收集資訊,我看到圖書館有一樓層真的是有多媒體的VCD,DVD,很多人在那邊看影片,而要登上最高層眺望巴黎市區,加上去逛逛現代博物館的話,就要另外買票了。
我買了票之後,才發現我有博物館的五日通行證,真是白花了錢,想想有點生氣,於是在現代博物館呆到了晚上七點鐘才走,也算是值回票價了吧!
龐畢度中心的地下室是印刷的參觀區,一樓有賣文具紀念品及明信片等,我也順道在旁邊的郵局寄出了明信片,二樓賣的文具禮品就有點像誠品總店賣的具有設計感的家飾用品,走出龐畢度中心旁邊的店也是賣著這些小禮品。
**
最後在廣場外有兩個西藏朋友在演奏音樂唱歌,感覺有點親切感又有點陌生,或許在國際上,西藏是一個具有神秘靈魂的地方,他們賣的CD音樂,就是要販賣這種感覺吧!
【巴黎】聖母院《鐘樓怪人》
【巴黎】羅浮宮的美索不達米亞
星期三的羅浮宮開放到晚上九點半,我想挑戰一整天把所有展覽品看完,其中我最想逛的是埃及與美索不達米亞相關文化。
埃及區其實東西並不算很多,但是陶器聽說是世界上收藏最多的地方;美索不達米亞區的參觀人相對就很少,我可以在這個區域慢慢的逛,或許我對這個地方的歷史很陌生,來回看了兩趟,努力的看著相關的書籍,還是很模糊。
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南邊就是巴比倫,巴比倫不但繼承了蘇美人的文明,並加以發揚,最為人熟知的便是漢摩拉比法典及空中花園,也因這些重大成就,使兩河文明被稱為巴比倫文明。
看完了巴比倫,想說不能免俗的還是看了熱門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一堆大陸人擠著拍達文西的蒙娜麗莎,一直逛到下午三點的時候,頭幾乎要爆炸啦!我的腳自動的從後面溜出去,在塞納河邊坐了下來。
2004/09/21
【巴黎】聖心院前的午後
【巴黎】羅浮宮前的埃及人
【巴黎】大羅浮宮計畫
距離上次造訪巴黎(1996年),剛好隔了八年,上次來還看不到這個金字塔入口,埃及館也在半開放的狀態,今天來剛好休館,只看到清潔人員吊著繩子攀爬在金字塔的玻璃上清潔,宛如蜘蛛人一般。
大羅浮宮計畫是大巴黎計畫的其中一個建設,法國密特朗總統在十四年任期(1981-1995),於巴黎留下的十四項的建設,重要的有:奧賽美術館(1986)、拉米雷特公園內之科學工業城(1986)、拉米雷特公園(1987)、阿拉伯文化中心(1987)、玻璃金字塔的大羅浮宮計畫(1988)、財政部大樓(1989)、巴士底歌劇院(1989)、拉德芳斯大拱門(1989)、拉米雷特公園內之音樂城(1995)與國家圖書館(1995)。
羅浮宮這個玻璃金字塔是華裔設計師貝聿銘設計的,讓高度重視文化資產的法國群眾無法接受,反對的浪潮與巴黎鐵塔類似。密特朗冒了極大的政治風險讓貝聿銘的創意具體實踐;結果證明創新將成為未來的歷史,現在這座玻璃金字塔,已成為值得驕傲的巴黎地標。
大羅浮宮計畫除了往下挖出地下室來倍增展覽空間,也將財政部原址搬離,才達成今日每年可以有五百五十萬參觀人次的紀錄。
http://www.louvre.fr
【巴黎】蒙馬特梵谷弟弟的屋子
【巴黎】蒙馬特街景
【巴黎】蒙馬特第一眼
2004/09/20
【巴黎】地鐵帶狗的時尚老人
第一天搭上地鐵,我覺得很新鮮,上來一個穿著時尚的老男人,車上人很多,沒有人讓座給他跟他的狗。
幾天下來,在地鐵上看到的人種不少,角色也很多,有大聲討論學業的高中生,各種膚色的同學打打鬧鬧;有一直想抽菸的東歐人;一般上班族,也有穿著時尚的妙齡女郎,還有年紀不輕的氣質老婦人,當然免不了有流浪漢高談闊論,以及旅人看地圖,一家大小吵來吵去的畫面。
另外一個深刻的印象是有一個穿著得體西裝,年約五十的中年男子,在車廂前面演講三十秒後,便拿出一個杯子要求大家樂捐,我聽不懂法文,不然我應該背起來他演講的內容,真的還有人挑出零錢呢!
這張照片用手機相機偷拍,拍的不是很清楚,但印象卻很深刻,我想這裡對人對動物的包容度比紐約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