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國啤酒廠的周邊,還保留不少日式建築,不過與師大路那邊的相比較,這邊的保存差了很多,大多用鐵皮屋頂蓋起來。
2007.12.22
我不太了解這邊的住民結構與歷史,只是覺得一走入這邊的一些巷道,時光彷彿就回到了過去,我還幻想是不是有小朋友在巷子裡面玩跳格子的遊戲。還沒有市民大道、鐵路還沒有地下化之前,這邊應該聽得到叮叮咚咚的鐵路平交道的聲音,火車經過房子應該也會搖來搖去。如今,祝融的黑炭遺跡,散亂一地的廢紙文件與家具,還有市政府的公告,與周邊現代的建築比照,顯得有點的突兀。
我走到伊通街與長安東路口附近的土地公廟,長達50多年的違建終於年底就要拆除,看了牆邊的公文從馬英九市長到現在的郝龍斌市長都有,有些房子已經自行拆除,剩下了幾戶要等市政府來拆。我遇上一個老伯,泛紅的眼眶看到我拿著相機居然掉下了眼淚,他說他已經在這邊住了50年,本想多問問這邊的故事,但他似乎哽咽的說不出話來。
土地公廟壯觀的牌樓香火繚繞,從正面看過來以為是座大廟,但是從側面看過來這個牌樓高架在巷子上方,幾乎是不佔土地的,這座小廟的燈籠掛滿的巷弄,不知道會不會因此走入歷史?旁邊有立法委員的競選總部,他的政見是希望松山機場遷移、瑠公圳重見天日,這些政見我非常的支持,只是在一片都市更新聲中,台北市的日式建築漸漸地倒塌,眷村、違建也拆除消失,這段歷史除了在少數書本會有記錄,現代人應該不會有任何的記憶的。
我知道用黑色瓦片的日式房子很容易漏水,保存不容易,發霉的木板,頹倒的門窗,幾年後,我想這樣的景象會消失,失憶的城市人又見證了甚麼樣的歷史?
這幾個月中,
回覆刪除我經過那土地公廟多次,
只有一次雙手合十敬拜了一下,
卻沒有細細瞭解過,
原來是那麼有歷史的廟,
我得再去看看!
97
回覆刪除我對這間廟的歷史也不熟,我怕大家誤解,這篇主要是我散步去那邊附近的感慨,地點有兩個地方,一個是八德路二段167巷內有不少日式建築,以前應該也算是某公家機關的宿舍區的樣子,另一個地方才是土地公廟在長安東路與伊通街口。
台北有很多地方因為鐵路地下化,或是道路擴大等因素導致廢棄的地方很多,若每個小地方可以好好的規劃,找出一些特色,我想步行在台北是很好的享受。
我現在工作成天和日式建築為伍
回覆刪除但大多都是要拆了他們
自己都覺得很可惜呢
wildheart
回覆刪除那麼,要拆掉前可否帶我一起去拍拍照片呢?
那間廟是戰後違建,因為跟某國民黨林姓市議員關係密切才久未拆除.長安東路算是一刀切開兩個平行世界,路南以前多屬上埤頭庄,因為建國啤酒廠與鐵路局的關係,在戰前是低階日本人高度聚居的地方(僅管這一帶當時多屬田野),戰後多被低階外省人和城鄉移民接收,屬朱崙里和埤頭里,孽子一開始就是描寫這一代.長安東路以北在日本時代就是重劃區,美軍來台後是外僑區,後來大稻埕的富商也聚居在此.
回覆刪除我一直很擔心這一帶花園洋房的景色會因捷運而消失.
走在日式建築區(ex:齊東街)其實到處可以看到民國93年馬英九市長所發的公文,要保護這些地方,可是,這幾年還是沒有變,這些建築沒有維護就會傾倒,有時會莫名奇妙的失火。
回覆刪除孽子,想再來翻翻看,歷史真是弔詭的一場夢啊!
沿著建國北路往北,八德路到長安東路,這一帶是日本時代晚期發展的國民住宅,叫做「東町」。
回覆刪除謝謝樓上的回應,我翻了手上幾本講日本時代的書籍,好像都沒有描述到這個地方,多是講台北城的發展,不然就是大稻埕與艋舺,下次去南天書局或是一些二手書店的時候我應該來多注意一下。
回覆刪除您好
回覆刪除這邊有 http://www.cycu.edu.tw/~heritage/jep/ntu/%B2%C4%A4G%B3%B9%B2%C4%A4T%B8%60.htm
7. 城東樺山住宅區︰
.....此區在晚期甚至發展出如國民住宅---東町(今八德路、長安東路一帶)一般的居住聚落......
看到了,用地圖的年代來研究分析我想應該很精準吧!日本人的測量與記錄真是沒話說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