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2
【台北】紀州庵的文學書店
最近倒是經常去紀州庵,有時是去聽演講,有時是去附近的咖啡館,有時是去分享導覽經驗,今天是帶導覽走到這邊,很感謝紀州庵文學森林也培養了導覽志工老師,尤其是住在附近的人來解說,增加點風味。
不過,今天來的客人是參加文藝營的國中生,帶這條路線已經很多次以為駕輕就熟,從青田七六走出來,經過青田街12巷的書店,然後到梁實秋故居,說明一下梁實秋的太太程紀淑女士的生平,然後帶同學去看麵包樹,想說在師大路旁的公園可以讓同學坐下來聽我講,同學的確很乖巧的聽。
但,非常嚴重的事情發生了,就是當我講到程紀淑被倒下來的梯子壓成重傷,送進醫院的這段過程,公園內有一個年輕人放聲大笑。我自己想是不是我那裏描述不對,轉頭看應該不是我的問題,是跟另一個年輕人在玩,我想說笑一下就結束,沒想到她笑了足足有五分鐘之久,我們一群人大約有30個人,共同使用公共空間,我講話透過麥克風傳遞到每個同學的耳機,不是用大聲公很安靜的沒有影響到別人。但是,這位小姐笑聲的分貝數影響到所有的同學,最嚴重是影響到我說故事的情緒,於是,我只好帶同學趕快離開這個地方。
帶街區的導覽這幾年,一大群人在小巷子內緩慢地行走,經常遇到汽機車在巷子內飛快的經過,也遇到大聲按喇叭的車子。我經常在想我們的公共空間到底是誰的問題,若都是大家的,30個人比1個人,哪個比較重要?
這個好像牽涉到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的問題,當然若是私有的領域,30個人進入一個私人空間,是要尊重私人空間。但我最近經常敗在一個很大聲音的人身上。
不過,我也很快了用麥克風小小聲的跟同學機會教育一下,說她破了我說故事的梗,聽的懂的同學應該就知道互相尊重的重要性。
今天的導覽我只能說這群小朋友很乖,專注力的確比一般國中生要好得多,我有很多事情沒有講,因為我覺得可能一下講太多對他們並沒有用處,要講的應該是人與人之間,人與地景之間的關係,我希望埋下一顆種子,或許等他們長大點可以了解。
這次活動分成兩組,另一組由學妹帶,她說她說到李師科搶銀行這件事情的時候,同學沒有反應,反而是老師很有興趣一直問。更巧合的是,我們當時在計程車上討論這件事情,那個計程車司機說他認識李師科,當時小學五年級,司機的父親也是開計程車,當時他就住在汀州路上,這世界實在太巧合了,我相信這位司機來說故事比我們生動的多。
麵包樹 vs 貓=程紀淑 vs 韓菁清
紀州庵 --> 書店 vs 料理亭 = 現在 vs 以前
對比、反差、感情、大榕樹、奉茶,東拉西扯也可以帶導覽— 在紀州庵文學森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