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捷運淡水線的唭哩岸站旁,有一條台北第一街,在清代時期,現在的立農街當年稱為頂街、下街,立農國小以東是頂街,而以西就是下街,是來往淡水、台北城必經的道路,所以兩旁開設多家旅店、酒家,提供過路人投宿、打石工人休閒娛樂的去處。如今立農街一段321號的慈生宮,建於 1669年,是北台灣歷史最久的寺廟,1881年搬到現址。
*唭哩岸街在哪裡?
不儘如此,立農街一段323巷,還是原來荷蘭領事館的舊址,在此地還有打石場、老街的歷史建築群,但因火災後已經全部剷除,走在狹小的立農街已經看不到台北第一老街的氣息,只有蜿蜒寬度不一的街道,有些路段甚至比巷道還小。
倘若時光回到 1960年代,周邊有稻田、晒穀場,這條老街還沒有鋪上柏油,老街上還有種植大竹麻,名為竹巷仔,而已經沒落的商業老街,熱門的打石業,台鐵北淡線火車經過,最近的站名叫做王家廟站,僅只是一個招呼站而已。早年山上種植大量的鳳梨,但現在已經不復存在。
可能有人認為台北的第一街不是貴陽街,或是迪化街,為什麼會是這條立農街呢?因為當年北投不隸屬台北市,後來市區重劃才被納入,也因此成為最老的一條老街。『唭哩岸』這個地名傳說有幾個,普遍是以凱達格蘭平埔族『其里岸』社的念音雷同而來,另有一說是西班牙人佔領北台灣時期,這裡的地形與菲律賓呂宋島西北海灣類似,平埔族語『海灣』念音就很像『唭哩岸』。
1901年通車的淡水線鐵路,當時並沒有設立唭哩岸站,是到了1915年才增設,但目前捷運的唭哩岸站,跟當年站體位置差很遠,當時的唭哩岸站位於今日西安街一段與自強街交界處,也就是今天的石牌站與明德站的中間。唭哩岸站在戰後改名為『石牌』,唭哩岸消失在我們的記憶中。
*打石歲月
散步到東華街二段300巷內,從巷口走入右手邊就有散落的唭哩岸石,左手邊步道的入口進入東華公園,地面上鋪滿了就地取材的唭哩岸石,許多住宅的圍牆也是唭哩岸,在這登山步道,稍微觀察一下都可以遇見當年打石的痕跡。
1975年陽明大學建校,禁止開採山上的唭哩岸石,在此地的打石人多半是專業父子相傳的行業,有些是農人農閒之餘的副業,也有來自各地的打石人,很難想像在這蓋滿住宅的山邊,每天從山上把大塊石頭搬下山,然後在一旁的空地啌啌咣咣把石塊打成長條狀的石條、石磚,當年利用水運,或利用牛拉大石,後來有了鐵路運送。
若要調查唭哩岸石的大量開發年代,大部分是以台北建城所需大量石材的1881年為開端,運送方式是沿著淡水河水運而上,當年大量開採地是大直山北勢湖,唭哩岸石比較脆弱,用於下水側石、石桓、障壁。
唭哩岸石是沈積岩,因為厚實穩重,耐高溫耐酸的特性,北投溫泉建築常用唭哩岸石,後來國防防禦工事,還有石化工業的煙囪等等。這些打石人在國有地山上採石,所屬權有自己的默契,一塊塊石塊打下來後彼此還會換工互相幫忙,這樣特有的文化,我想也只有此地才有。
*土牛界碑與隘勇線
清代來台開墾的閩南人、客家人越來越多,清康熙61年,1722年官府會再入山路口,以立碑、立界的方式,規定漢人的生活區域,在今日捷運石牌站的出口,就有一個漢番界碑。當年衙門也會用挖溝渠堆土的模式來構成這條界線,這個土堆俗稱土牛,加上溝渠,稱為『土牛溝』。
遙想清代來開墾的漢人,早期可能是跟居住在此的原住民租地打地契,後來紛爭不斷,請官員來挖溝堆土立碑,有時還會用通婚方式,把女兒嫁給原住民取得和平共存。
一直以來,統治者利用族群的生活方式不同,中間的矛盾而建立一種有形無形的界線,到了日本時代,1899年的隘勇制度,變成了開採山林資源的一個界線,利用鐵絲網、木牆、崗哨站等設施的防衛線就叫做隘勇線。
當年在老街上的房舍都消失,如今在東華街二段300巷內還有幾棟基底是唭哩岸石,用四四方方的大紅磚蓋起的閩南式建築,在此散步,想到了這百年來的歷史變遷,都市計畫改建的潮流中,未來是否能留存這樣的聚落?也代表我們對文化資產的關心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