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對還沒有準備好說離開的人,頓時失去一半,一個懷孕的太太,一個準備要結婚去度蜜月的男生,突如其來的車禍,打亂了人生未來的步調。
從《父後七日》開始被大家探討的宗教與死別的關係後,這部片進一步探討「告別」這個議題。當有宗教信仰的人,可能就把一切相信在信仰之上,不去探究親人的離別,透過種種的儀式來放下自己的思念。但,若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如何告別呢?
女主角在沖繩看到老太太透過每日的爬山,跟死去的丈夫做交流,讓她體會到「告別」的達成,只要兩個人心領神會,不需要透過大家所認定的儀式。
男主角最後透過太太學生的鋼琴聲,彷彿領悟了太太的精神,也是一種神交,而放下了情感。期間他把鋼琴藏起來,或者是教友間的安慰,反而是一種干擾,誰說熱情每一個人都能適用呢?
片中有關「做愛」這件事情,我想台灣人普遍應該不能接受,但是摯愛的取代,或者是遺忘的一部分。畢竟「愛」到底是生命之始與永恆的代名詞,與「死」的關係到底有何關係呢?
游牧民族普遍有種哥哥過世,弟弟要娶大嫂,或者姊姊過世,妹妹就要嫁給姊夫的習俗,因為游牧民族一直遷徙,很難在找到適合的人,透過這樣的關係,可以維持家族的人丁。
但,百日告別討論身體性愛的關係好像不止於如此,到底做愛是一種取代過程的儀式,壓力的釋放,還是一種身體觸碰的懷念,或者是通往離開的最後一個方式,這就可以各自解讀了。
雪王復活了,這次搬上了二樓,可以再來點九層塔與芥末口味的冰淇淋了— 在雪王冰淇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