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美說她在日本看了電影《賽德克巴萊》之後,覺得台灣原住民的圖騰有了興趣,於是自己在網路上收集資料創作。
在網路上與一些原住民交流後,不斷的精進這些插畫。我看過後大吃一驚:
排灣族有貴族王室,所以畫個公主把當地的特產捧在手上,有著南島風格。魯凱族也有貴族制度,百步蛇、百合花、貝殼等華麗的裝飾。達悟族的獨木舟上的圖騰,還有祭典時候甩頭髮的動作,雖然沒有畫上獨木舟與飛魚,但是一眼就看出當地文化。
奈美去年開始到台灣的原住民部落旅行,透過親自參訪精進自己的作品,這次是第一次在台灣展出作品。
我去用餐時很高興遇上了創作者駐點。這似乎已經是日本創作者、看展者的互動方式,多次進入日本的咖啡館,都有小型的展覽,然後創作者看我很有興趣,都會主動來詢問我的意見,台灣這樣的展覽,通常都是家人、朋友、同學來捧場,開幕時候有點心聚會大拜拜一下,然後一星期的展覽就空蕩蕩的,而親友來重點也經常不放在作品上。
非常汗顏,對於原住民,我們除了小米酒與原住民樂天的腔調之外,還認識了甚麼?有時候看表演看到演員頭戴阿美族的羽毛高帽子,脖子戴上排灣族的項鍊,穿著魯凱族的衣服,都覺得我們對文化的認識太過粗糙了。
透過這小小的展覽,從日本人的角度來詮釋我們原住民文化,有不少收穫。— 在台北 月見ル君想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