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4
【台北】北門周邊文化資產導覽:建築的表情與不可移動性
大部分我都只帶大安區的導覽,想當然而我又是一個救援的腳色,北門周邊突然在今年大紅,也算是一個歷史上非常諷刺的一件事情,所以,今天我就繞在從日本時代開始的古蹟遷移史與現代化的歷程。
以下是關鍵字:
1. 清代建城的位置與城牆轉向至今對都市計畫的影響
2. 台北工場是保留了清代的車站屋頂,是否可以作為捷運站的出入口,後來的台北機廠,鐵道部周邊當年景貌,我居然遺漏了那個戰爭的指揮部
3. 北門的貼皮照片,延伸到延平北路大千百貨的貼皮與假古蹟修復,貼皮文化影響至今,還有我們後來公共建築必有的必勝客屋頂。
4. 北門站下的考古遺址,說明了也不是原址
5. 北門高架橋與忠孝橋引道
6. 北門的甕城
7. 劉銘傳鐵路的開發與電燈引入的失敗
8. 火車站前的幾個高塔對望,還有一個有櫻花啤酒的高塔,騎樓延伸到三井倉庫。補充新北投火車站與原大稻埕火車站都是終點式的車站。還有新北投車站出口面對公園的中軸線。
9. 館前路的丁字路,鐵道旅館,吾妻旅館與梅敷屋的關係,還有孫逸仙來台北募款幾次的事情。
10. 台博館,台北新公園,直通南門,南昌街到台大的中軸線。
11. 菊元百貨,第一個紅綠燈,引用了朱點人來談台灣博覽會,並串聯被遷移的古蹟:欽差行臺
12.公會堂到中山堂,遷移了甚麼古蹟?欽差行臺,台灣民主國成立。黃土水與蒲添生在這裡留下了足跡。
13. 補充被移走的古蹟:林安泰古厝、松菸育嬰室、明石元二郎墓園的鳥居等等。
PS. 下次應該用龍瑛宗的作品:〈勁風與野草〉
台北城的黃昏,不知什麼時候飄著毛毛細雨,榮町溼漉漉的柏油路,輝映著橙黃和紫丁香花色的朦朧霓虹燈影。已經夜幕沉垂了。杜南遠與鶴丸五郎並肩行走於亭子腳。抬頭一看,對面的文明堂書店,明亮的燈光下擺滿著書籍,店內有不少台北高等學校的學生凝神看書。這些學生無論文科和理科,都喜歡看文學和哲學,他們愛讀夏目漱石、志賀直哉的作品和德國的哲學類,以備將來當指導者時,思想免於偏差而維持平衡感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