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3
【台北】文化耕耘
這一年多來,柯市長代言市政府各局處的市政宣導,明顯的有很大的落差,在市長眼中可能為了省錢,但是看到市長為艋舺星巴克說讚:『喝咖啡太有氣氛了!』,直覺真的好可惜!市長又失去了一個做地方文化宣傳的機會。
艋舺林宅,1932年興建,林細保、林紅麻設計監工建造,當年在萬華火車站旁,為符合周邊的馬路、水圳道,所以為菱形的造型,而四樓上不同面向的公媽廳,不同角度看起來好像是個塔樓,林家經營工程與蔬果批發,能夠蓋起這樣的洋樓,有別於日商來台經營企業,算是白手起家本土企業成功的範例。
台灣文化在各種族群不同地區發展下,呈現不同的樣貌,缺乏自信是我們長期的缺點,所以往往來自國外的品牌連鎖店,佔據了我們的自信心。艋舺地區有超多的地方特色,每次進去小吃店,吃了好多好吃的美食,每次想說是否可以成立品牌連鎖,賣到各地方,都覺得應該可行。
文化與企業經營,都需要耕耘,從文化景『點』,串接到『線』的過程,不只是媒體表面上的幾句話,是需要用不同的角度串聯好幾條『線』,以林宅來說,建築、蔬果批發、成衣、地方信仰、交通變遷等等,都有很多故事可以敘說。這一些不同的角度需要不同的人來完成,不能只靠星巴克。但,這些政府在文化耕耘上,往往就只是編列預算,或者就規定屋主需要做哪些事情就結案了。
一個企業的經營,有長期的組織,有目標有政策在前進,可是我們政府這個企業,只是為了『省錢』,不想辦法耕耘,在一片『拆除』聲中,的確招牌沒有了,街道乾淨、交通順暢後,我們能夠留下舊有生活方式,也隨之消失了。
文化耕耘並不一定要花大錢,以台北市的假日來說,滿滿的小活動在各個地方舉辦,有些是公部門舉辦免費的活動,有一些是企業所舉辦的行銷活動,有些是公益社團舉辦的推廣教育活動,新書發表各式各樣,這些都是文化多樣性的表現,但是政府要協助甚麼事情呢?如何判斷哪些活動應該補助?
公部門又最怕被說是圖利廠商,用按讚的人數嗎?還是要用參加的人數,很多公家標案,有時候參加的人都是被動員來的。舉辦一陣子後,發現來參加活動的人就是一小撮人而已。
活動平台(如 ACCUPASS),若可以當成比較公平的第三者的話,我不企望公部門來做平台,因為往往成效不彰。若能某種程度,利用記名、付款與確認活動參與人數人次,就可以統計與計算這些活動的價值,而不是任憑企畫書寫的天花亂墜、包山包海的活動內容了。
文化耕耘是長期、持續的工作,與目前公部門所採用的專案方式,在時間週期與目標訂立,都有很多衝突,補助了老房屋的修繕,但無法保證作為文化耕耘的目標,補助了活動的經費,也不知道事後的效果,我想應該確認所有文化耕耘的作法,然後隨時檢討修正,這個好像『種稻』一樣,以『一年』為周期,這樣『稻種』才可以逐年改善。
或許是選舉制度使然,我們每一陣子就要選舉換人做做看,但是文化耕耘需要有一致的政策,如何找出不變的方式,並且經過大眾認可,讓大眾參與耕耘工作,而不是少數人說了算,才是最終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