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2
《咖啡的科學》推薦序 一杯咖啡的背後,曲折縈紆的故事(青田七六文化長 水瓶子)
一杯咖啡從產地到身體裡的故事,沒有一個人可以說得清楚,但這本書《咖啡的科學》點出了這些歷史文化的轉折。
今天,不過是這二十年間,台灣咖啡的進步,從烘焙到各式各樣的沖煮方式,已經融入到了一般辦公室、家庭之中。即使家裡沒有像樣的器材,到便利商店或連鎖咖啡館,不需要店員多做介紹,每個人都可以無礙地點一杯咖啡來品嘗,無論是單品、拿鐵、卡布基諾、濃縮或是美式咖啡。
的確,咖啡樹是航海殖民時代才帶到世界各地栽種,咖啡製程的演進也花了好幾百年,到目前為止還在創新變化。阿曼的咖啡,帶有咖啡殼的味道,有著與土耳其咖啡相同的味道,但土耳其咖啡喝到底下會有咖啡渣沉澱,還可以用來算命。維也納創出了咖啡與鮮奶不同比例的咖啡,若研究了維也納咖啡館林立的起源,又與土耳其人相關。原來,各地的人都用一包包的咖啡豆與相關貿易行為來創造財富,細查歷史故事,鎖國、禁運、戰爭、甜菜根、茶葉,竟都與咖啡貿易習習相關。
刺激我們味蕾的咖啡、引發日常身體變化的咖啡因,其實是「果實籽」而不是「豆科」!因為這樣的誤解,我們經常把一杯「咖啡」當成提神的飲品,而不是養身的「水果」。
二次戰後,去殖民風潮盛行,但咖啡的種植範圍,卻越來越大,至於農民的生活,是否有獲得改善?公平貿易咖啡豆的推行,企望改善資本主義的缺點,還有蔭下栽種的農法,咖啡都考驗著你我的「人性」!無論是烘豆師、咖啡館的服務生或是喝咖啡的人,啜飲一杯咖啡的同時,是否懷著感恩之心呢?
或許人們進入咖啡館的理由大不相同,大部分是與朋友聊天敘舊,有人是為了工作,有人聽音樂,有人貪圖一杯咖啡的美味,甚至是到咖啡館欣賞帥哥、正妹,能夠聊上幾句就心滿意足。
若回頭了解一下台灣咖啡館發展的過程,放在咖啡館門口的南洋椰子樹盆摘,強調百萬裝潢,高級留聲機音響播放爵士樂,台灣這樣的一九二○年代,進入一家咖啡館就好像進入了現代化社會。用酒精燈讓水煮沸,溫度計量著水溫,賽鳳壺翻滾的咖啡粉,好像在做化學實驗一般的黑色飲料就出現了。大家談論著是西方的科學、人權的進步,也或者談論著西方印象派畫家的有趣軼事,大家聽著爵士樂,有人更大放厥辭的訴說著西洋古典樂的歷史。
以上就是台灣咖啡館的起點,一個思想爆發的年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全世界無不剷除傳統、倫理等舊思想,咖啡館成為台灣的人文、邏輯、科學思想散布的介質,也讓台灣人藉由咖啡,有了自己獨一無二的思想。
當年的咖啡館甚麼都賣,甚麼都不奇怪,除了賣咖啡、賣藝術品之外,有的甚至讓男性客人有點談小戀愛的感覺──「女給」,這種不支薪卻能在咖啡館陪聊天賺小費的特殊行業,有點類似現在熱炒店賣啤酒的小姐;不少「女給」甚至已婚,錢賺得比丈夫還要多,形成男女工作不平等的社會衝擊。
二次戰後那個苦悶的年代,咖啡館、酒樓被政府強迫改名為「公共食堂」,進一步為了杜絕情色,端正社會風氣,政府更規定咖啡館的椅背要低於肩膀,燈光在多大的空間必須要有多少燭光的亮度,窗戶不准張貼不透光的貼紙,必須讓警員能夠在戶外就看清楚室內是否真正的在喝咖啡。
從戰後政府的管制,一是物資的貧瘠,二是政治白色恐怖,三是咖啡館與情色的關係,個人認為是台灣咖啡館的黑暗時期,看了《咖啡的科學》這本書有趣的描述,原來在世界各地,咖啡館都曾有過這樣的歷史情節,是咖啡因觸動著自由人權的意識,還是國際化的思想影響著所有的人類……看完這本書,自己沖煮一杯咖啡,每個人又會有不同的答案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