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3

【九州】陳澄波《東台灣臨海道路》@福岡亞洲アジア美術館/Fukuoka Asian Art Museum



看到陳澄波的作品了,整個寒毛豎直,有關這幅畫的前情提要,可以看我去年寫的這篇

http://trip.writers.idv.tw/2016/07/blog-post_46.html



一進入福岡亞洲美術館,門口就看到朱銘的兩個太極,星期日父母帶著小小孩來排隊,不知道是怎樣的活動,尖叫聲此起彼落。

入門的第一幅,就是陳澄波的《東台灣臨海道路》,左下方有兩個原住民母女背對著我們在路上行走,海上還有漁夫小舟。對於台灣東部已經有道路,邁入了現代化的一個里程碑,第二是原住民的題材。畫框是達悟族原住民圖騰,據說是上山總督特地找人以達悟族的拼板舟船板,保留上頭的紋飾,做成的畫框(畫框說法是典藏雜誌寫的,我存疑,覺得應該是仿照圖騰雕刻的)。



或許是委託人的要求,想要凸顯這兩個主題也說不定,不過這兩個主題,也都是陳澄波的專長與特色。




進入了主要的常設展,很多高中生分組聽不同的導覽老師解說,福岡亞洲美術館,主要是在東、南亞各國的繪畫作品的收藏,主要還是二十世紀,因為亞洲各國受到歐美各國的殖民,各國獨立後,這些繪畫作品受到殖民母國的影響,加上當時流行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的畫風,加上宗教、民族、國家獨立等歷史文化,每一幅畫應該都可以導覽很久。我們可能都知道文藝復興到印象派的歐洲美術史,但對於亞洲各國的繪畫,以及文化交流實在有太多不清楚的,看了這幾幅畫的說明,真的非常汗顏。

常設展特別把"細密畫"這個主題挑出來,這的確是亞洲各國繪畫共同的一個特色啊!

或許是這幅畫最近才放上去,所以我觀察導覽老師帶著高中生都是講印度、菲律賓、緬甸那幾幅,都沒有講陳澄波這幅畫,我想這些地方都不是被日本統治過,或許說背後的故事比較沒有壓力吧?

故宮南院本來是要做亞洲文物的博物館,不知道這樣的定位目前是否還是如此?我們是否可以成立個環太平洋、南島語族的博物館呢?最近一直痴人作夢,在日本看了那麼多博物館,雖然亞洲美術館還不是很完整,可是假以時日的慢慢典藏研究,長期來看,有文化詮釋的能力,才是國家可長可久的力量。


紅夾克那個是中國的婚宴,地上還有垃圾吐痰,真是太寫實了。


含有月曆的傳統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