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次進入鴻儒堂,不少日文介紹台灣的書,翻開來看好像我們生活的台灣是兩個世界,嚴格的來說,應該是以 1945 年為一道牆,但是這道牆在日文與漢文中間居然有了交流,很感謝有這樣的書店與出版社。
回頭想想 1949年後的台灣與中國,不正也是兩個世界,那麼,1945年的這個界限又如何呢?感覺上我們應該有一些中性的用語來描述這些地方這些地區的政治實體,但,我們從來沒有仔細去理解這些用詞的意義。
真的會有這樣的時代來臨嗎?
或許台灣就是一個沒有"根"的地方,板塊一直在運動,要用中立的眼光看世界本來就不容易,隨時有各處的壓力,小小的書店,好像是這樣的一個起點。
1936年的書店到現在的歲月,之前發生了甚麼事情,也是我很想了解的。— 在鴻儒堂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