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0
20180110《國語日報》城市美學25:布拉格,約翰藍儂牆
在捷克布拉格一個幽暗的小徑,金色的陽光穿越紅色的楓葉灑下來,牆上五顏六色的塗鴉,大修道院的外牆,遊客來來往往,拍一張照片,人彷彿都融入了牆裡。
約翰藍儂生於1940年10月9日英國利物浦。叛逆與特立獨行,他藝術方面的天份,填滿他不甚愉快的童年!1960年代,是披頭四合唱團的靈魂人物,也是搖滾樂史上的精神指標,披頭四所引領出的搖滾世代,為後來舖出一條嶄新的音樂風貌。
1969年,約翰藍儂與藝術家小野洋子結婚,把名字改為約翰·小野·藍儂,冠上了太太的姓氏表示男女平權。1980年,他和小野出新專輯,在專輯發行三周後在紐約遭瘋狂歌迷開槍射死。藍儂參與的和平運動頗受爭議,長期將反戰思想透過歌曲傳唱,他的一些歌曲被反戰運動和反文化運動視為聖歌。
約翰藍儂一輩子都沒有到過布拉格,為什麼會有約翰藍儂的光影彩繪牆呢?
附近擁有許多歷史建物,四週都是富豪之家,各國的大使館,1988年,這裡成為群眾發泄對共產主義政府的憤怒,許多年輕人在牆上塗鴉標語,後來在查理士大橋附近學生與警察發生嚴重衝突,參與行動的學生被稱為藍儂主義者,政府把這些學生和平人士污賴為成酗酒、精神病患、反社會和資本主義者。
這些塗鴉在當年,被塗掉後又被重繪上去,如今有些人會拿著筆來加油添醋一下,每天來此牆面都有變化,但都不脫離約翰藍儂的畫像與符號,地上還有蠟燭鮮花來紀念這個音樂天才。現代,約翰藍儂牆成為表達自由、理想、夢想、流行、搖滾、愛、和平種種象徵的牆面。
1980年末,捷克脫離共產黨專制後的社會,約翰藍儂成為一個精神的偶像,現在成為一個觀光的景點,或許是捷克有個文學家總統,1990年代獨立的過程中,這個牆面變成了一種精神象徵,約翰藍儂的生日10月9日,也變成了約翰藍儂日。
如今,觀光商業繁榮之後有許多藝術畫室在這個區域開店,從以前反政府的塗鴉,轉變為一個正常的商業運作方式,有些社會主義者覺得背離了原來的藍儂精神。
在世界各地都有塗鴉,經常在廢置如同廢墟的房子牆面,會有抗議的字眼,這些塗鴉客還十分有美感、有計畫的能夠快速創作,表達社會的不公平。後來很多地方乾脆開放藝術家來塗鴉創作,但是內容已經背離了這些塗鴉客相要傳達的心意,台灣不少城鄉的再造計畫,都是用塗鴉這個方法,我們要思考的是真正傳達的精神是甚麼?而不是一昧的模仿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