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在青田七六的小書房,正好可以說明了昭和時代受到明治維新的影響,來這邊的興建自己住宅的日本人,應該算是維新後第二、三代受到西方教育的學者,童年歷經了日清、日俄戰爭的勝利,所以來此興建夢幻中的居住環境,並且一輩子都在做同一件研究事務。
由此的背景開始介紹,說明洋和混和的住屋型態,又因為在台北市這樣的環境,日本社區逐一的興建,這群 1930年代興建的家屋,可以說是明治時代受到西方思想,大正時期大量的歐式公共建築,然後從昭和時代開始融入自己住宅的典範。
今天一改以前講太多太雜毛病,只專心講幾個人的故事,就是戰後開始的白色恐怖,從馬場教授的兒子開始,許壽裳、金恆杰、四六事件張光直、殷海光、彭明敏、周德偉先生。
欒樹下書房的看板很有用途,介紹了幾本書跟溫州街相關的書,從立石鐵臣為台灣付出的民俗台灣與日僑學校的老師,最後到了河邊生活談台灣工藝:柳宗悅、顏水龍。
昭和町導覽那麼多次,終於有比較聚焦一點,希望大家有收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