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丁波洋樓談日本的異人館,比較一下台北的異人館,也拿陳茂通宅的格局來比較一下,希望未來有更多的洋樓可以被修復,就原來的格局比較一下,是否有研究生願意投入這樣的研究呢?
很高興能夠在曹丁波洋樓的陽台旁分享這些事情,聽著車水馬龍的車聲,這座洋樓在龜山的交通要道,曹家是怎樣的心態蓋了這座台灣風格的洋樓呢?
曹家的後代有台大教授,也有白色恐怖被抓走,據說雷震當年為了組黨,曾到此私下開會。一棟洋樓除了立面之外,裡面的空間的使用方式,以及這些後代的記憶,是我們比較忽略的,三開間,從空中鳥瞰是回字形,小朋友可以在樓裡面跑來跑去。傳統台灣人最高樓層放置公媽廳,但曹家後來二樓也放置公媽廳,可能是分家之故,從三合院的農家,到洋樓風潮,台灣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並且保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一切秘密盡藏在這棟洋樓之中。
感謝社大、回龜線、曹丁波洋樓讓這個地方得以被大家參觀與使用。
*
下午兩點先來看了紀錄片來台灣的印尼人,全家三個小孩加上太太來台灣生活,先生英文很好,在大學念博士班,而太太在印尼也念了幾個學位,先生只能在餐廳打工,最後生活費不夠,小孩的教育也無法兼顧,最後鍛羽而歸,非常可惜。 — 與陳良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