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殺人》《鴉色刑事組》《王牌冤家》
我竟然看了三次《第三次殺人》,是枝裕和的電影都很耐看,看到三分之二都還以為是懸疑片,看完結局後,原來這位殺人嫌犯,是利用法院的制度殺了自己,這就是第三次殺人。
三次,這部片還加上了三代的糾葛,律師福山雅治的父親是法官,他很後悔當年沒有判這位嫌疑人死刑,而去北海道找了當年逮捕嫌疑人的警察,他說這位嫌疑人像是一個完全沒有感覺的容器,也完全沒有犯案的動機。
老一輩的法官、檢察官因為師生的共犯結構關係,最後把嫌疑人判為死刑,在年輕一輩的檢察官、律師心裡覺得驚駭但也無法改變這樣的行為,但是在福山雅治這位稍有經驗的人,表情堅毅但也非常的無奈,他到底要認同他父親的判死,還是要認同這位嫌疑人的行俠仗義呢?同樣的故事在連續劇《鴉色刑事組》具體的呈現,到底誰要當烏鴉呢?
這部片有跛腳的女兒,還有對父親性侵女兒視而不見的母親,許多同理的的連結在福山雅治的心理,產生了這幕冰天雪地與《王牌冤家》神似的畫面。
看了這片除了無奈之外,也感嘆我們是不是也活在一個大的共犯結構中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