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到這樣的案子,老師超級會安排,把遊覽車、導覽機、導覽老師使用的淋漓盡致。
細節我不要透漏,主要就是一台車把學生老師載來,然後分成兩組,在不同地方活動,走讀+DIY,遊覽車就輪流載兩組,我看到這樣的行程,簡直驚呼連連,已經是竹科上下游產業的操作模式,產能利用率很高。
今天我走的第一條路線是大稻埕的新美術運動,不過感覺有點太深了,只有老師們頻頻點頭,對於許多事件的發生時間,我覺得下次要弄一個表格,可能會比較清楚,1920地方改正的精神,或是 1935 開始有民意代表投票選舉,1860年的天津條約開港,或是 1853年頂下郊拚後的大稻埕發展,甚至在日本時代還有利用台灣與中國港口的免稅轉運的優勢,這些我們多半沒有仔細比較,到底台灣進出口在清國、日本時代的差異。
話說回來,好像講太多了,後半段到了民眾黨部旁的真人廟,陳植棋被退學,然後跨越回北門捷運站這段長安西路與後火車站的地緣脈絡,與1923年的皇太子台灣行啟,我覺得可以分析的事情太多了,回到莫內的火車站煙霧瀰漫的畫作,台灣的美術前輩,要比日本畫家還要努力才能出頭天,而我們要更努力多看畫作,多詮釋,多連結失落的記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