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選擇一種魚類來代表台灣人的記憶,我覺得虱目魚當之無愧!從小到台南外婆家,總是會有虱目魚。
我的母親每次都非常自豪小時候每天都有新鮮的虱目魚可以吃,因為天未亮去養殖的魚塭工作的工人早餐前就會把魚帶來,而小時候每次颱風來或是寒流來襲,總會播報魚群受損的新聞,隨著時代的進步,如今吃魚不用害怕吃到魚刺了。
虱目魚也是別名很多的魚類,國姓魚、國聖魚、甚麼魚、殺目魚、塞目魚、牛奶魚等等,也有稱為開口魚,就是眼睛與嘴巴的外部特徵為主,也有念音雷同為名。
我對於虱目魚的魚腸念念不忘,到台南的小吃店,都會問有沒有,目前新鮮的魚腸應該也是非常難得吃到,不知道未來是否可以在超市買到呢?
虱目魚,作為一種思慕,知道牠們的身世,一定要閱讀這本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