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子的城市慢步
一張照片,一篇短文,尋找旅行中的感動!
顯示具有
大稻埕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大稻埕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05/02
【台北】用 AI 更偏離史實的改繪,陳清汾的繪畫
›
這是當年台灣日日新報的報導,還有陳清汾的作品,丟到 AI 去翻譯,結果好像不錯,但是我想把這幅畫描繪的讓我們看得更清楚,結果差了很多,我還請他修改了幾次,看來許多細節都有待改善,台北橋的樣子不對了,河水的紋理也改變了,遠山走勢也不同,可能運算模型不適合作這樣的推論吧! 然後進...
2024/10/08
【台北】生態綠咖啡館
›
剛好有空晃了一下迪化街,看看長期在業界的 徐文彥,又小聊了一下,補足了我對於生態綠十年前在電商的過程。 我也分享了在德國、比利時看到的公平貿易咖啡館,希望生態綠能平順走下去。 我們兩個戴的帽子是 藺子的產品,大家多多支持本土在地產品。
2024/07/25
【台北】鐵馬騎讀頂下郊拚
›
#一年五十次 因為有同學去維也納參加了鐵馬導覽,一個人要45歐三小時,來建議我也可以試試看,其實之前我有想要從新店騎藍色河濱腳踏車道,來講一下瑠公圳開發之路,這對我的肺活量是很大的考驗,我想先規劃四個地方,只要騎車到定點可以緩慢步行用講的,對體力比較容易克服,也比較安全。...
2024/03/07
No.07 【台北】《夕暮大稻埕》台灣人的電影夢,鍾肇政的筆下的虛實人生
›
觀音山落日,文章的第一段的地景在九號水門(今南京西路、環河北路):「淡淡的、柔柔的暮靄,罩住了整個河面,罩住了整個觀音山。也罩住了那隻渾圓的微帶橘紅色的夕陽。」 行程:A永樂座→錦記茶行→大稻埕碼頭→戲曲公園→B第一劇場→太平館→C奇麗馬館(第三世界館)→D新舞台 鍾肇政一開始...
2024/02/24
【台北】城隍廟前開講紀錄
›
感謝 周恭平辦得活動,也感謝霞海城隍廟可以把小小的廟宇經營的那麼有特色,第二次在廟前開講,每一樣講得深入不容易,於是我很快速的放照片,有眼尖的朋友指出我地圖上有錯字,真是感謝!我也習慣講小時候或日本時代的路名地名,也真應該改一下。 結束後有位大姊說她小時候住在澡堂的隔壁的...
2024/02/13
No.05 【台北】郭雪湖與林阿琴慢步
›
原本想從芝山巖出發,然後到碧潭,但實在太遠了,我想我還是從郭雪湖的出生地番仔溝開始,在中山堂結束。 1935年《臺灣日日新報》婚訊:「東洋畫家郭雪湖透過臺北第三高女(今中山女高)教諭鄉原古統夫婦的媒酌,訂於本月26日在臺灣神社的社前,捨棄本島的舊習,舉行新形式的結婚式........
2024/01/16
【台北】大稻埕走讀,從北門到永樂市場
›
很感謝從美國回來台灣投票的人來參加大稻埕走讀,很多人可能投票結束就要回美,我們分成兩組,結束在永樂春風茶館,非常感謝 Jean Huang小姐的召集,最後上樓梯很陡,發現大家走得真的有點疲累。 今天特別把我的手板整理了一下,翻閱的有比較順,重點除了蔣渭水的文化協會與林獻堂的...
2023/11/07
【台北】1930年代大稻埕地景,陳君玉的大稻埕行進曲
›
這首歌是林太崴兄在2007年三重跳蚤市場發掘出土,證實了陳君玉1955年在台北文物刊中提到他的作詞: 1. 春の夜更けて 江山樓の 心をえぐる 胡弓の音に 獨りゾ思ふ 獨りゾなやむ 2. 夏の夜更けて 太平町の なつかしカフヱ 青い灯ほのか ジャズが響く...
2023/09/30
《當越南王子走進彭瑞麟照相館》 一張照片背後不為人知的台越歷史,作者:洪德青
›
感謝德青從外交的角度寫了越南、美國與台灣關係的書,切入的角度都十分有趣,多年前,我以旅行部落客有幸掛名推薦了《南向跫音:你一定要認識的越南》這本書,目前紙本書改版中暫時買不到,但有電子書可以購買。 《當越南王子走進彭瑞麟照相館》這本書讓我對台灣在1928年後的重新認識,原來...
2023/08/22
【台北】手比七七,剛好今天是七夕《夕暮大稻埕》
›
很有心的同學,帶同事出來員工旅遊,今天上午由我負責帶同事們走讀大稻埕咖啡館、酒樓、書店,融合大稻埕畫家們的畫作來說明這些畫家的老師的老師崇拜的作品,繞了一圈回來,居然是浮世繪。 經過天馬茶房舊址,特別提了詹天馬這位辯士,想到了鍾肇政的小說《夕暮大稻埕》,把陳天來河邊的豪宅,...
2023/05/25
鍾肇政《夕暮大稻埕》淡水河的嗚咽02:彩玉傷寒全家經濟陷入困境
›
一樣在九號水門的夕暮,高牆旁的水門,臨風與彩雲討論姊姊彩玉的病,濛濛夜色寂靜無聲的滿天星斗,碼頭的船帆也全部卸下,夜間的沉靜與白天工人上下貨的人聲鼎沸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而河水退潮的聲音好像嗚咽。 本章說明了臨風來投靠陳天賜的陳裕記商行,對於陳天賜窮苦出身,原本在吳仔春(吳春...
2023/05/19
《夕暮大稻埕》台灣人的影戲夢,鍾肇政的筆下的虛實人生01-觀音山落日
›
龍瑛宗的勁風與野草都還沒寫完,這回要開始寫鍾肇政《夕暮大稻埕》的地景慢步還真的不容易,看完了還是不知道怎麼下手,畢竟鍾老這一篇比起《魯冰花》討論度低,很多梗埋得很深,我不知道能不能看的出來,不過就實際的地景與相關人名的轉換應該沒甚麼問題,這種非虛構的小說,寫起來真的不容易。 ...
2022/12/15
【台北】時代之眼,鄧南光影像紀念館特展與講座
›
很感謝北埔鄉主辦這樣的活動,而且開始推廣北埔的茶,用鄧南光當成產品的 logo,把人物、紀念品與在地產品結合,而鄉公所這樣的單位推廣,我覺得在日本可以很自然地看到這樣的現象。 曾經看到玉里米、魚池鄉的日月潭紅茶有點異曲同工之妙,這讓我想到日劇企鵝先鋒,非常佩服鄉長的投入。 ...
2022/09/10
【台北】AKA Cafe 的調酒
›
迷濛的大稻埕老房子,模糊的庭院背景,魔幻的吧台手調出一杯金黃色的白葡萄氣泡,如同月光照在臉上一般浪漫,看了都醉了。 — 在 AKA Café 。
2022/06/19
【臺北】為什麼要養活病毒?為什麼要做愛?藝旦間酒樓踩點活動
›
同屆的同學,有源源不絕的人才可以來分享,畢業三十年,人生也進入了另一個境界,這次試辦這樣的分享活動,隨著新冠疫情的熱門,即使是販夫走卒,每一個人都變成了專家。 透過專家的研究,看了很多的分析曲線,內心糾葛了一下,即使科學實驗研究的數字那麼確定了,網路上還是很多事是而非的謠言...
2021/06/27
【台北】更生院
›
人事物完全串聯起來。 1918年,林清月的宏濟醫院,在媽祖宮後面。 1930年,臺北更生院(簡稱更生院),下條久馬一擔任院長,杜聰明負責院務。 1945年,改制臺灣省立戒煙所,杜聰明擔任所長,所址遷到臺大醫學院內。更生院由憲兵司令部第四團團部進駐。 1950年,憲兵司令...
2021/06/23
《我城故事》
›
從淡水、中山北路到大稻埕,從建築、設計到現代性,殷寶寧老師出版了好多書,簡直比我看書書的速度要快多了。 這本《我城故事》不只是從歷史來看大稻埕,也把中間我們做了復興運動做了些分析,以女性主義角度切入,大稻埕應該是台灣女性出頭天的地方,至今迪化街的商店,到處也充滿了女性努力的...
2021/06/22
【台北】大稻埕慈聖宮
›
#古今對照 大稻埕慈聖宮 上圖:1913年台北寫真帖 沒錯,當時還沒有蓋兩側,1930年代的照片是這樣的
2021/05/26
【台北】《小說徐傍興》與蓬萊閣
›
剛好昨天玉山社總編輯魏姐貼出了出版社即將出版的書《小說徐傍興》 查詢了不少論文研究,多半著重在徐博士開設醫院後協助創校並且成立了棒球隊來討論,但我一直有興趣的是蓬萊閣轉變為徐外科醫院,門口有三輪車伕、攤商聚集,他還開放醫院提供流浪漢洗澡上廁所。 這間醫院從日本時代的飲酒作...
2021/05/18
《賭鬼的後代》魏廷朝回憶錄
›
《賭鬼的後代》魏廷朝回憶錄 每次帶導覽走到溫州街18巷,都會提到當年提出台灣自救宣言的彭明敏、謝聰敏、魏廷朝的事情,不過,都非常簡化的帶過去,到底當年要印一份資料,不比現在拿到便利商店的影印店自己就印出來了,不必經手他人。 那時要印刷要先檢字,所以先在建成圓環附近租個小旅...
1 則留言: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