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子的城市慢步
一張照片,一篇短文,尋找旅行中的感動!
顯示具有
白色恐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白色恐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04/28
【台北】自由的滋味 彭明敏與他所在的時代
›
時間:4/26(六)下午2:00-4:00 導覽:水瓶子 集合地點:東門捷運站三號出口一樓 行程: 台北刑務所圍牆→彭孟緝宅→許壽裳宅→馬廷英教授故居(青田七六)→殷海光故居→臺靜農故居→溫州街18巷(彭明敏舊居所)→紫藤廬外 除了彭明敏教授之外,大致上提了他的鄰居臺靜農,與...
2024/07/03
《對抗蔣介石的台灣人彭明敏》
›
以下是我認為的本書特色: 1. 從日本人角度來了解彭明敏,也訪談了彭明敏三年。 2. 作者訪談了很多人,謝聰敏、許世楷、葉菊蘭、謝長廷、吉田重信、橫堀洋一、宗像隆幸、阿部賢一、小林正成等相關人士,很全面。 3. 訪問了協助的日本人,並且詳述了這些日人在獄中的情況 4. 突然在書中...
2024/05/22
《1959武漢大旅社》
›
位於台北市武昌街與漢口街中間的武漢大旅社,是當年台灣白色恐怖、華僑回台投資、陷害誣陷、然後用"巴拉松"這個農藥工作做為"證據"的一個工具。 這本書看了很多次,每次看了都有不同的感受,台大化工系系主任陳華洲被誣陷用巴拉松害死人,這當中法醫與調查局法醫互相攻防,又用農化系教授陳...
2024/02/27
13年前的展覽DM
›
2023/10/18
【台北】不當黨產走讀
›
今天特別用都市發展的軸線來說明從羅馬帝國以來對於統治一個地方的方法,其實是用條條大路通羅馬把石頭、金屬帶到各地去蓋市場、廣場、神殿與浴場等。 台北市的都市開發大多是 1930年代日本時代的計劃藍圖,把今天要行走的不當黨產點點出來後,發現分布在林森南北路沿線,林森北路以前是瀋...
2023/08/30
《自由的滋味》白色恐怖走讀活動,路線的形成過程
›
原本在青田七六導覽走讀的內容只想串聯周邊大概類似規模的老房子,當時紫藤廬與殷海光故居都是已經開放的古蹟,梁實秋故居也修復完成,但發現這些老房子屋主與梁實秋都沒有交集,於是將梁實秋故居與紀州庵文學森林作為文學故事的走讀路線。 隨著時間的推進,臺靜農、俞大維故居在許多文化恐怖份子的努...
2023/06/09
【台北】走讀白色恐怖馬拉松活動
›
北師大美術館,無法離開的人 北師大美術館,VR模擬監獄中反抗、還有綠島實景 欒樹下書房參觀,結果下大雨 紫藤廬午餐 紫藤廬的展覽 展覽中1950年代的酒瓶,至今這個品牌還在喔! 陳文成基金會,感謝B78龍三解說 馬廷英青田七六,林朝棨、葉雪淳、黃敦...
2023/02/02
【台北】龍坡雜文,記波外翁
›
等一下帶走讀從東門站刑務所圍牆走到臺靜農故居,要來唸一下這一篇文章。
2022/11/12
【台北】自由主義與白色恐怖
›
20221112 這是我們接的走讀,分成四組,公司同仁:我跟兩位學妹,再多請何醫師來支援,本來表定時間是 13:30-15:30 兩個小時,是最佳走讀的時間,可以不急不徐,也可以充分表達一個完整的主題。 四組有兩個主題,一個是溫羅汀水岸地圖,一個是自由主義到刑務所圍牆,這...
2021/05/18
《賭鬼的後代》魏廷朝回憶錄
›
《賭鬼的後代》魏廷朝回憶錄 每次帶導覽走到溫州街18巷,都會提到當年提出台灣自救宣言的彭明敏、謝聰敏、魏廷朝的事情,不過,都非常簡化的帶過去,到底當年要印一份資料,不比現在拿到便利商店的影印店自己就印出來了,不必經手他人。 那時要印刷要先檢字,所以先在建成圓環附近租個小旅...
1 則留言:
2021/04/12
【台北】《拓樸下的虛實之城:導覽 × 創作》講座
›
《拓樸下的虛實之城:導覽 × 創作》講座 應該算是第一次在這個古蹟演講,很開心! 這次的活動是一位研究生的研究題目,也非常實驗性質,剛好我把我這十五年舉辦過的活動做一些回顧。 其實,我做完簡報的時候,我自己開始產生了懷疑,到底我導覽的內容是真實的嗎?雖然我盡量多角度並陳,...
2021/02/28
【台北】二二八白色恐怖相關文化資產,感謝眾多教授級的人來參加二二八發生地旁邊的講座《臺北老屋三生事》 No.12
›
跟 Notch 咖啡的老闆約了過去,或許去過這家咖啡館的人會覺得門窗與牆壁有點破舊,木頭地板走過去有點搖晃,但我在那邊發現了一些寶藏。 一般咖啡館或許會使用裝潢把這些不好看的地方遮蔽,但我看到了有重力鎚的高長窗,還有老照片中一樣的窗紋,雖然外觀是洋樓,但內裝的櫥櫃,有日式建...
2021/02/26
《自由背包客》台灣民主景點小旅行
›
#逐工一本冊 No.017 《自由背包客》台灣民主景點小旅行 一本中英對照的書,是帶你進入白色恐怖地標的入門書
《日治時期台灣住宅發展》1895-1945 #逐工一本冊 No.016
›
《日治時期台灣住宅發展》1895-1945 #逐工一本冊 No.016 整理書櫃,隨手一翻,翻到高橋宅,是因為二二八接近了嗎?到處看到都是白色恐怖的遺址。 好像一艘船,洋和混和的現代建築,1933年完工,觀察女性生活空間,已經男女平權了,家人與客人也明顯的區隔開來。 ...
2021/02/25
《被出賣的台灣》從第三者看二二八 #逐工一本冊 No.015
›
從第三者看二二八 #逐工一本冊 No.015
2021/02/18
《臺北都會二二八》 #逐工一本冊 No.012
›
《臺北都會二二八》 #逐工一本冊 No.012 這本是二二八受難者後代的口述歷史,當我看到宋斐如這個章節採訪他兒子宋洪濤,描述他爸爸與第三個媽媽受害後才是真悲哀! 雖然宋斐如在臺灣出生,去北平念書,與洪炎秋同時考上北京大學,戰後回臺灣服務,不願意進入公部門,於是創立了《人...
2021/01/03
《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
›
《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 自從去年開始購買日本時代的臺灣人物傳記,開啟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門,原來那時候的臺灣人除了去日本念書外,到歐、美念書取得博士之後回臺服務,投入各式各樣的運動,一直到戰後回歸祖國的努力,這一切在 1947年3月11日嘎然而止。 我們可能只會用一句...
2020/10/17
吳怡農的父親吳乃德作品 《臺灣最好的時刻 1977-1987》
›
吳怡農的父親吳乃德作品《臺灣最好的時刻 1977-1987》 原來我大學四年,是活在台灣最好的時刻,總總的民主改革運動,都在美麗島事件後成形。 雷震的自由中國雜誌在 1960年被停刊,島內的改革聲音嘎然而止,台灣政治呈現一片的祥和,因為只要反對政府的蛛絲馬跡,就會被剷除。...
2020/10/09
《彭明敏旋風》
›
《彭明敏旋風》 在二手書店買到這本書,看到裏頭有彭明敏教授的簽名,立馬買回家。 彭明敏教授對於每一件事情的鋪陳,都不是三言兩語簡單的可以描述完全。每一次帶昭和町(溫州街)的街區慢步,總要非常快速的帶過,很害怕可能傳達會有所誤差,要不斷的重新複習。 下次,我想走到李登輝居...
2020/07/21
《龍坡雜文》
›
《龍坡雜文》 來找找曾經住在彭明敏隔壁的臺靜農,兩人是否有互動的蛛絲馬跡,不過還是找不到。 唯一的連結,是『白色恐怖』! 許壽裳延請來台大擔任教授的學者,應該可以稱得上是魯迅派的學者。節錄李禎祥的杜鵑聲裡斜陽暮: 台大中文系的白色恐怖文章其中兩段: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