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子的城市慢步
一張照片,一篇短文,尋找旅行中的感動!
顯示具有
綠逗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綠逗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02/15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111-台北新富町文化市場
›
時逢農曆年,你也在傳統市場採買嗎?本集介紹萬華區的舊市場再生,祝各位讀者除舊佈新,迎向嶄新的狗年! 康定路走入位於三水街的新富市場,門面是紅色鐵皮瓦,要說是日式大門入口又不太像,進入後上面掛著『親子市場』的布條,想起了兒時媽媽牽著我的手,進入擁擠的市場,還可以聽到雞的叫聲...
2018/02/08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110-日本尾道之旅
›
尾道在廣島東邊,鄰近著福山市港口,是個小鎮。 曾經許多畫家、文人長居在尾道市,也有經典電影來此小鎮取景。例如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便是在淨土寺旁的宮燈,公公和媳婦談論著年輕人在中產社會裡辛苦的打拚。電影敘述老夫婦去東京探望子女,卻沒人有時間陪長...
2018/01/31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109-亞美尼亞的阿尼古城
›
阿尼古城位於今日土耳其東部,鄰近亞美尼亞邊界,位於絲路貿易交通要道,全盛時期人口十萬以上,媲美當年的伊斯坦堡、開羅、巴格達等大城市。 西元301年,亞美尼亞是全世界第一個將基督宗教指定為國教的國家。亞美尼亞人的建築技術卓越,在亞美尼亞地區中世紀的教堂,影響了西方教堂的建築...
2018/01/12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108-台北小劇場散步
›
介紹小劇場散步路線,小劇場分佈以及發源地從南海路建國中學對面開始,也是「台北藝穗節」發展的中心,藝穗節仿造愛丁堡、雅維農等藝展,採用非常自由、不審核的表演內容,多為非主流的藝術表演,現已舉辦四年。觀眾與舞台沒有高度和距離的設限,所以常在小劇場、咖啡館等展演。每年八月底到九月初...
2017/12/27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107-霧裡薜圳的散步
›
大台北地區三大水圳道,本集介紹霧裡薜圳及與瑠公圳中間點-瑞安街。我們要從九汴頭分水站,現在的溫州街45巷開始散步起。 在1939年的瑠公圳水利圖上看九汴頭分水站,霧裡薜圳三條支流從此分出,再往回找1895年台北市地形圖,可發現共有四條。往東有三條分支流,延伸到新生南辛亥路...
2017/12/13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106-台北一號糧倉
›
日治時期的倉庫「一號糧倉」,現在位於八德路二段與復興北路口附近的巷弄內,南邊是微風廣場百貨公司,在厚重生鏽的鐵門上,有清楚的炸彈爆炸的痕跡,十分好奇這棟倉庫的身世?為何會有那麼多傷痕? 傳說興建於1940年代,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為了預防台北橋被美軍炸毀而斷糧,所以在此興建...
2017/12/07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105-台北臨濟護國禪寺
›
搭乘捷運經過圓山站,看到原木色的日式禪寺,會有到了日本的錯覺,找了許多老照片比對,原來臨濟護國禪寺格局與外觀顏色,在這一百年來變化很多。 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邀請許多宗教團體來台宣教,興建寺廟,撫慰死亡的軍人。臨濟宗妙心寺派的梅山玄秀大師,1900年與板橋林家交涉取得這塊地...
2017/11/22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104-門司港與大連港的文化交流建築
›
許久之前節目談過門司港,這集縮小範圍至一棟吸引目光的小建築物-北九州市立友好紀念圖書館,像迪士尼片頭進入了童話世界,這棟融合歐洲各時期的建築特色,羅馬、哥德式 文藝復興 紅磚加上德國半木式的建築樣式,有著不對稱的塔、圓拱,高矮不一的牆面,屋頂、陽台、門窗等裝飾複雜,是學習建築...
2017/11/09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103-神戶異人館
›
來去日本神戶北野町,介紹二棟異人館-魚鱗之家、風見雞館。異人指的是金髮碧眼的外國人,別誤會,所以異人館街就是日本的租界區,外國人的「居留地」! 幕府時代採取鎖國政策,只開放少數港口對外貿易,直到1858年(明治維新十年前)受到歐美列強壓力,日本與美國、英國、荷蘭、法國簽...
2017/11/02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102-柬埔寨塔普倫寺
›
到柬埔寨世界文化遺產吳哥地區,最熱門的是巴戎寺與吳哥窟(寺),就是俗稱的大、小吳哥寺,除了這兩座寺廟之外,小巧的塔普倫寺,目前石頭建築與大樹共生的景況,原來是印度人的創意,一座古蹟的再生呈現了廢墟之美。 建於西元1186年的塔普倫寺,是闍耶跋摩七世為了紀念母親所建的寺廟,...
2017/10/26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101-李渝溫州街的故事
›
這集節目介紹作家李渝,以及戰後臺灣文學重要作品《溫州街的故事》,此書封面由臺靜農先生題字。李渝的先生是知名作家郭松棻,李渝的公公是畫家郭雪湖,讀者可在「城市慢步第八十六集」中收聽畫作介紹。 《溫州街的故事》的附錄二,寫著與學者、作家、書法家臺靜農先生的關係,題目是〈臺靜農...
2017/10/12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100-伊斯坦堡的地下宮殿
›
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堡,有個壯觀的地下宮殿,它的前身蓄水池是由君士坦丁大帝初建,他是第一個皈依基督宗教的羅馬帝國皇帝,並於西元313年頒布《米蘭詔書》,承認在帝國內部有信仰基督宗教的自由。 伊斯坦堡舊稱君士坦丁堡,一般認為君士坦丁大帝創建了拜占庭帝國,他將羅馬帝國的政治中心往...
2017/09/28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99-台北梅屋敷
›
台北中山北路與市民大道口的梅屋敷(逸仙公園),曾經是高級料理亭也是旅館。1896年藤井奈美與大女兒藤井登美惠來台經營料理亭,接下了老闆的餐廳,改名為「吾妻」。1905年,投資成立了「梅屋敷」。她並無兒子繼承事業,透過與大和家族的關係,建立了連鎖事業體系。大和辰之助的兒子大和宗...
2017/09/21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98-台北昭和町六帖
›
閱讀金恆杰老師的散文,看見1946年昭和町的日常景象。《台北昭和町六帖》刊載在《當代雜誌》第二期,現在的青田、泰順、溫州街一帶,當年的生活如何呢? 請聽水平子娓娓朗誦出淡雅文字,此六篇短文的第一篇〈買菸〉,年少的金老師幫父親到雜貨店買菸;第二篇〈拔草〉,描寫生活在台灣的日...
2017/09/14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97-植物園內的欽差行臺
›
台北植物園內有一座欽差行臺,全台僅存的衙門建築。原址在布政使司衙門(現在中山堂)旁,本是清朝接待來自朝廷中央官員及宴請外賓之處。1895年馬關條約台灣割讓日本,仕紳擁護巡撫唐景崧,為台灣民主國總統,欽差行臺便改為「籌防局」做軍務之用。十天不到,日軍登陸東北角,唐景崧化妝變身老...
2017/09/06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96-布拉格,慕夏的城市
›
慕夏的唯美女性畫作及新藝術運動舉世知名,他的一生也象徵斯拉夫民族辛苦建國的歷程。一戰結束奧匈帝國解體,捷克建國,音樂家在作品中傳達民族情感,如史麥塔納、德佛札克等影響全世界,慕夏也奉獻所學。 慕夏早年在唱詩班就讀,展現歌唱天份,但他很喜歡繪畫創作,努力克服萬難得到資助,前...
2017/08/30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95-柏林博物館島
›
到柏林遊覽博物館,除了二戰猶太博物館之外,推薦必去博物館島,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建築、文化與歷史的結合,普魯士帝國規劃之初,將其定位為世界的中心呢! 話說十九世紀初,法國將羅浮宮改造為美術館,英國大英博物館開放公共參觀,那時候普魯士帝國尚未統一還在打仗...
2017/08/24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94-三峽李梅樹與祖師廟
›
為何三峽大多是安溪人的聚落?而1767年祖師廟動土興建,歷經1833年大地震、1899年、1947年三次的大整修,最後一次由在地藝術家李梅樹負責,整修成什麼樣子?請聽本集節目以及國語日報專文《城市美學:三峽祖師廟與李梅樹》 http://trip.writers.idv.t...
2017/08/16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93-桃花源記,美秀美術館
›
來去京都近郊40公里外的滋賀MIHO美秀美術館,體驗一場現代桃花源記行,「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水瓶子推薦從京都搭地鐵到石山駅,轉搭黑豹標誌的帝產巴士,行車一小時,便來到深山綠蔭中的美術館。如果在櫻花季節,沿路可見淺...
2017/08/09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92-蔡瑞月2
›
在那樣的時代,歷經日治、太平洋戰爭、戰後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等,繼續說著蔡瑞月老師剛毅堅忍的故事。 二戰期間從日本到南洋勞軍,某次途中船停泊在高雄港,年輕的蔡瑞月與石井綠老師,邀台南家人前來相聚,她看到父親白髮,因擔心自己受戰爭波及而眼神不安,強烈感受到或許無法再與親人相...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