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子的城市慢步
一張照片,一篇短文,尋找旅行中的感動!
顯示具有
法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法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11/02
梵谷的畫
›
圖說: 1. 《向日葵》(Vase with Twelve Sunflowers),1888年,收藏於德國慕尼黑新繪畫陳列館 2. 高更畫梵谷:《畫向日葵的畫家》,高更,1888,梵谷博物館 3. 《黃房子》,梵谷,1888,梵谷博物館 4. 《在亞爾的臥室》,梵谷...
2024/09/23
第八天【聖米雷】離開亞爾坐巴士到聖米雷繼續找梵谷,然後搭巴士轉火車到機場旅館看肥皂劇
›
離開亞爾 雖然說這個鎮很小,但是可以看得東西實在很多,我只專心找梵谷的足跡,還有世界文化遺產眾多的古羅馬遺跡、各時期的教堂,與亞爾藝術節,其實都沒時間看,我就要離開了。 只有一家永遠排隊的冰店,蜿蜒迷人的小巷,許多日本人開的店,假日的陶器市集,走幾步就有書店,還有馬戲團,...
2024/09/22
第七天【亞爾】找尋梵谷的足跡、亞爾藝術季
›
這幾張都是在亞爾拍的梵谷的寫生的畫作,其中有一幅是高更的,開放大家來貼圖搶答,答對了有小禮物。 本來今天的如意算盤是去租腳踏車,可以的話騎到聖雷米,沒想到法國人頭腦真的大不相同,租腳踏車店沒開,直達聖雷米的公車也沒開,Uber 又貴俗俗,只好放棄。 租不到腳踏車,要步行去...
2024/09/21
第六天【亞爾】離開波多抵達亞爾,兩地的腳踏車大不相同啊!
›
在瀰漫大霧的浪漫波多清晨,叫了Ulber前往機場,來了一台電動車,然後飛到法國馬賽普羅旺斯機場(MRS),轉乘火車的時候,突然發現沒有售票亭了,大家擠在售票機買票,還好有QRCode 可以線上購票。 波爾圖的電動滑板車,亞爾的腳踏車 本想說還是靠雙腳在城市遊走,但忍不住...
2023/06/20
紫藤廬的展:一種注目‧法國自由
›
法國在民主自由一直是世界的先驅,這種精神非物質性的倡議讓我看完這個展覽久久不能自己,仔細的翻閱著手冊,雖然只是一些物品,但代表著法國戰後的自由主義,而戴高樂主義的執行一直到2011年才有所變化。 這是這麼多年來,我覺得紫藤廬終於跳脫以往而有所創新的展覽,可能是到巴黎開店而延...
2021/08/24
《呼吸巴黎》
›
初翻閱這本書的時候,覺得這兩位作者實在太厲害,運回兩貨櫃回台灣的收藏品,中間的學費應該花了不少。 我們去博物館看著世界各地的藝術作品,皆有其時代的意義,也是快速培養美感的方式,當然我最想了解的是文明的演進。若我們以最能了解的美術、建築入手,坊間一堆書籍都能很快速的入門。 ...
2021/07/18
《亨利先生的秘密》
›
一本很厲害的小說,會是一個患有失智症的披薩師傅所寫的嗎? 這部電影是另一種《跨越世紀的情書》The Words,說明作家的成名之路,這次又把編輯的角色加入了,本來應該是與作家合作的,這次居然反目。
2021/05/30
是枝裕和《真實》法國版的東京物語
›
是枝裕和《真實》法國版的東京物語 台灣人或許會自豪侯孝賢許多的經典電影,是枝裕和也大方的說侯孝賢是他的老師,但我覺得這些導演的共同老師是小津安二郎。 小津安二郎有他自己的視角,東京戰後快速的復甦,城鄉差異無限的擴大,新幹線的開通,二代的糾葛在快速現代化中浮現,這是《東京物...
2021/04/01
《歡呼撤離基隆》
›
《歡呼撤離基隆》 我們知道有清法戰爭,發生地是淡水與基隆,當時清政府的主帥是劉銘傳,但到底是哪一個軍隊把法國人打跑的呢? 這本書主要以法國人的觀點,還有法國阿兵哥的見聞改編的繪本故事。 這讓我想到了電影《1917》,我們到底了不了解我們這塊土地發生過甚麼事情呢?
2021/02/20
《露西》
›
《露西》 幾年前電影剛剛上映,經常在討論我們的大腦到底使用了幾趴? 先不論腦內神經科學,也不講人體內的松果體開發,盧貝松從地下鐵、碧海藍天、第五元素到搶救地球,每部片都非常國際化,也經常嘲諷警察的效率很差,但也經常回過頭把法國的地標與優點在電影中呈現出來。 法國從城市規...
2021/01/05
【法國】凡爾賽宮
›
照片:午夜巴黎電影 凡爾賽宮原本是森林沼澤地,路易十三買下來作為狩獵行宮,路易十四因為巴黎市民暴動而將宮廷遷到凡爾賽宮,大量擴建宮殿、庭園,強迫各地貴族集中居住,預防叛變就近管理。經常舉辦典禮、宴會、舞會、劇場、煙火、狩獵等娛樂活動,成為歐洲的文化藝術中心。凡爾賽宮面個立面朝...
2021/01/04
【巴黎】奧賽美術館
›
原為1900年興建,從巴黎往返奧爾良鐵路的奧賽車站,後改為美術館,收藏 1848-1914年的繪畫、雕塑等作品。剛好是工業革命興起後鐵路大量興建,位於河邊工廠林立的年代,而1914年也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點。重要的收藏有 米勒 《拾穗》描繪窮苦的人民、 馬奈 《草地上的午餐...
【巴黎】羅浮宮
›
羅浮宮始建於12世紀末,原本為法國皇宮,路易十六時期修復、購買藝術品補充皇家收藏,法國大革命期間設立博物館向公眾開放,拿破崙在位期間擴建羅浮宮並且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博物館,並且將歐洲各地將藝術品運到巴黎豐富館藏,1981-1998年的大羅浮宮計畫在廣場興建了玻璃金字塔入口,擴建...
2021/01/01
《解碼莫內》看圖秒懂大藝術家
›
《解碼莫內》看圖秒懂大藝術家 不知道有沒有這種簡報的圖表範本?以後做簡報就用這樣的方式。 這是很好從入門到進階的書,原來莫內是愛好旅行的,雖然沒有去日本,但下半輩子都在自己的日式花園創作。
2020/11/01
《梵谷與日本》原田舞葉虛構真實小說《浪擊而不沉》所做的文史研究說明書
›
《梵谷與日本》原田舞葉虛構真實小說《浪擊而不沉》所做的文史研究說明書 歐洲有關藝術史的虛構真實小說已經行之多年,《梵谷傳》算是其中的經典,利用大量的書信與田調虛構的作品,也改拍成電影。 原田舞葉寫作相當多有關畫家相當多的作品《黑幕下的格爾尼卡》書寫畢卡索,《畫布下的樂園》...
2020/08/05
【台北】巴會館,公會堂前的風景
›
#古今對照 巴會館,巴士公司旁的咖啡館,漢口街、延平南路口 來源:上,待查。下,google街景 上圖:公會堂前,左至右依序為南警察署、巴會館的蒙馬特風車、北白川宮紀念碑。來源:看見李火增 下圖:中山堂前,左至右依序為刑事警察局、台糖辦公室、孫中山先生銅像 ...
2020/07/04
盧貝松《第五元素》
›
這部電影有許多原創的情節,盧貝松在不同期間不斷的重複拿來使用,地下鐵中出現的光劍,藍色外星人長的有點像海豚,這些背後是否有埋藏更多的彩蛋,而這些彩蛋又是否可以帶出另一層意義呢? 知名的導演都會有一些原創發想,在更多電影中發酵,電影世界中如同人類世界的知識累積,看懂一些小小...
2020/07/01
盧貝松《聖女貞德》
›
盧貝松《聖女貞德》 戰爭中撒旦與上帝對抗,人類的反思
2020/05/29
2010年,盧貝松《神鬼驚奇:古生物復活》(法語:Les Aventures extraordinaires d'Adèle Blanc-Sec)
›
這部片子有點《印第安納·瓊斯》系列的感覺,可是盧貝松有他自己的鏡頭美學。 盧貝松電影中的美女,除了擔任溝通之外,這一次還十分的靜定度過所有的難關,也沒有脫離警察都是白癡,只會喝咖啡吃大餐。 埃及人如何建金字塔呢?這些古人復活後都用念力來移動東西ㄟ!
2020/05/23
1985盧貝松《地下鐵》與《星際大戰》、《總鋪師》
›
結構盧貝松的電影場景,提供很多新奇的想法,而他的電影除了埋了他往後電影的創意,也提供別的導演更多經典的畫面。 不過很明顯的地下鐵中的這個橋段是跟星際大戰致敬的。 例如:白色巨塔中院長領隊大批醫生會診,總舖師在地下道辦趴,飛車追逐等等。你還可以找的到彩蛋嗎? 盧貝松...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