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際線這個角度切入來看建築群,的確是一個好方法;大型建築物的外觀也會讓人印象深刻。一座城市的偉大,不單只是擁有大型建築而已,還有這些建築背後的故事。
這些在明治時代的確留存在台灣的建築物到底跑到了哪裡?
曾經到名古屋的明治村,不知是旅遊淡季還是遊客大量衰退,公車的班次並不多,好不容易到達了慢慢的看,還看不到一半就已經是閉館時間,即使是日本這樣的地方,經營這樣的園區也可見到窘迫的現象,可是,在參觀中可以了解他們所下功夫,想盡了各種辦法來把建築活化。
有很多人會問,老建築留在那邊占位子妨礙都市更新,留有何用?
老建築留著,生活在建築內的故事就會被保留住,當老建築重新修復,很多時候是故事自然回來,擋都擋不住,我們已經離開極權統治的年代,當時的統治者很害怕讓大家了解建築背後的故事,刻意的抹除不說,既然已經離開了那個時代,為何不讓這些故事出土,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總是這塊土地的故事。
也有很多人說,老建築移走保存不就好了嗎?
從城市發展的場域來觀察,離開了脈絡就像是一個屍體,一棟建築的硬體再生或許幾個月就重建好,但是要重建一個使用中的活建築,也唯有深知建築發展的脈絡才能做到。
活化建築不只是建築師的工作,也不是公部門說好就好的事情,需要大家的投入,但投入前,我們還是要具備相關資訊。從 2D 變成 3D 的圖像,加上時間,整個時空變成四維度,我們不可能回到希臘羅馬時代石造大型建築的榮光,但從歷史長廊的角度欣賞這塊土地曾有的建築,也是悼念的一種方法吧!讓我們不再重蹈覆轍。
建議:若可以投入更多編輯人員,建議用地圖、表格呈現大量的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如果您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想法,都歡迎留下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