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門旁邊的郵局,以前在對面有個小停車場,開車到那邊經常都有空位,還有個冰宮。不知道何時,北門那邊部分的陸橋拆除,冰宮、停車場不見了,與大稻埕連結的道路變成很寬,車水馬龍的交通,經常會忘了這座古典的郵局。
台北郵局的門面原來是五座羅馬式的拱門,跟台大椰林大道旁的建築有點像,但又不是那麼像,感覺上設計是簡單大方的,可是科林斯圓柱上以及牆面的一些小雕花很雅緻。廳內挑高的樓面,四方型可承受重量的天花板設計,可以感覺到簡單莊嚴的氣氛。
1960年代,台北郵局將拱型門廊拆除,三樓頂樓增蓋第四層。配色上與圓柱調配上依循舊有建築風格。1970年後廳舍老舊,想拆掉建物,不過該建物頗具歷史價值,學者與部分民眾極力反對。為此,1992年8月14日,指定為國家三級古蹟。2000年後,台北郵局整修與維持該古蹟原貌,不過外牆剝落漏水非常嚴重,至今還可以看到修復的不是很理想。
1930年的台北郵局(二二八紀念館網站)
假日若要寄重要的郵件或是大量郵件,就要跑來這裡,有時還直接開車從郵務車出入口進入,單位太多還經常迷路,在南海路及重慶南路口的郵政博物館若能搬來此地,我覺得應該非常恰當的。
2007/07/31
2007/07/30
【吳哥】誰要老夫子乾女兒畫的卡片?
這是第一次去吳哥的時候在吳哥窟的窗台上看到一個少女作畫,雖然畫得並不像歐洲城市的街頭藝人作品那麼好,但是並不匠氣,算是她心裡的吳哥吧?
從吳哥回來後,聽老夫子姐姐講說那個女孩是她在吳哥贊助生活、教育的乾女兒,回頭翻了老夫子的部落格還有本人的照片。於是我第二回去吳哥的時候便列印女孩跟老夫子的合照想要送她,無奈沒有遇上。
吳哥窟與印度史詩(內有老夫子乾女兒的照片)
http://blog.roodo.com/may.lin/archives/1386404.html
吳哥的一般農村景象我想就是國樹棕糖樹、高腳屋、蓮花池,以農業維生,我挑的這張畫正式我心裡對吳哥的印象,除了沒有人跟動物外,景象十分契合,當然也是她畫的最便宜的卡片。每次都要求大家出國旅遊要寄明信片回來給我,我這次就反向操作一下,只要在下面留個言出聲,我就會對每個留言的朋友寄出這張卡片或翻製的明信片。
在吳哥的觀光景點賣的東西多是便宜到不行的盜版書跟明信片,不少的藝術創作品都是工廠大量生產出來的,這種在景點畫畫創作方式我覺得才是附加價值比較高的一種。
從吳哥回來後,聽老夫子姐姐講說那個女孩是她在吳哥贊助生活、教育的乾女兒,回頭翻了老夫子的部落格還有本人的照片。於是我第二回去吳哥的時候便列印女孩跟老夫子的合照想要送她,無奈沒有遇上。
吳哥窟與印度史詩(內有老夫子乾女兒的照片)
http://blog.roodo.com/may.lin/archives/1386404.html
吳哥的一般農村景象我想就是國樹棕糖樹、高腳屋、蓮花池,以農業維生,我挑的這張畫正式我心裡對吳哥的印象,除了沒有人跟動物外,景象十分契合,當然也是她畫的最便宜的卡片。每次都要求大家出國旅遊要寄明信片回來給我,我這次就反向操作一下,只要在下面留個言出聲,我就會對每個留言的朋友寄出這張卡片或翻製的明信片。
在吳哥的觀光景點賣的東西多是便宜到不行的盜版書跟明信片,不少的藝術創作品都是工廠大量生產出來的,這種在景點畫畫創作方式我覺得才是附加價值比較高的一種。
2007/07/29
【台北】重慶南路古蹟書香半日遊
很久以前就想寫這條路上的書店,可是總覺得這裡賣的大部分是考試用書,比較沒有特色,今日再花半天的時間走走,發現在某些書店還是可以找到與眾不同的特色。
今天我們就從北門的郵局開始,然後到繁華的西門結束,預計時間約5個小時,準備要大肆採購的人請拉有輪子的行李箱或者背後背包,建議選擇星期日下午人比較少。
雖然這次只有介紹5家書店,可是重慶南路一路走來還有不少考試用書,以及綜合性的書店,例如:建弘書局、建宏書局、金石堂書店等,或許個人感覺比較沒有特色所以沒有介紹,但還是可以去翻翻雜誌或是看看書籍的分類,搞不好有所收穫。
另外讓我覺得最可惜的是東華書局,只有賣一些英文圖書以及非常少的藝術書籍,但是卻佔了一二樓的二分之一的空間,另外的空間租給了麵包店及咖啡店,多名店員看我進來逛還非常的驚訝。東華書局還是我大學時代(約1990年)覺得重慶南路一帶變革最大的一家書店,如今裝潢沒變,但是藏書已經大不如前。
正中書局本來是國民黨的黨營事業,整個集團出售後,如今在重慶南路的據點也消失了。整條路走過來有一些小書店在六樓八樓之類的,有賣歐洲藝術電影的DVD或者是藝術書畫的店並沒有探訪太多,希望未來有機會再去看看,若有人知道也報馬一下。
大體來說,整個重慶南路城內的書店大抵都被中國的出版品所佔領,其他的就是考試用書以及新書暢銷書,期望能有更多特色書店在此發展。雖然台北城是清代開始規劃建設,日治時期這裡是主要來台日本人的居住地,很多大型古蹟建設都是日本人遺留下來,但似乎中國風還是比較多,日本風可能就是在西門町那邊了。
今天我們就從北門的郵局開始,然後到繁華的西門結束,預計時間約5個小時,準備要大肆採購的人請拉有輪子的行李箱或者背後背包,建議選擇星期日下午人比較少。
- 台灣商務印書館:
http://www.cptw.com.tw
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37號
這裡的書櫃頗高,但空間還算寬敞,很適合找些比較學術性歷史人文的書籍,跟中國的上海、牛津出版社有些歷史淵源,所以二樓大部分是放這些出版社的書籍。服務小姐非常親切。這幾年有出版一些旅遊相關的書籍。
- 黎明書局:
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49號
這裡的特色是新書蠻便宜的,新書暢銷書一定有,也有自己的選書,分類也很清楚,跟金石堂很像,可惜是走道狹小。
- 亞典書局:
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49號2樓
http://www.artland.com.tw
裡面有設計、藝術、攝影相關的書籍,有不少是大陸進口(可能是比較便宜),歐美進口的書比較少。是很有特色的主題書店,我比較喜歡逛這種書店,內部裝潢很有特色,服務人員很親切,看我拿舊香居的購物袋還問我有沒有去過興隆店,等我下次去逛逛再來心得報告一下,希望她會看到我的部落格。
- 三民書局:
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61號
http://www.sanmin.com.tw
這幾年逛三民書局總以為沒有什麼特色,沒想到這裡有我找了很久找不到的書,還有所有政府的出版品,比起一般的書店顯得什麼都有的感覺,雖然藏書的書名比較樸直點,照片不多,但是內容卻是非常豐富。童書也是三民書局的特色之一。
- 天瓏書店:
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101號
http://www.tenlong.com.tw
雖然這家書店是從進口美國的電腦圖書起家,可是這幾年進口的書都是從中國進來,最近賣便宜的 DVD,還有69元的書為主,店面有好幾間,都在主店的附近兩三間店面,有的甚至還擴張到二樓去。
雖然這次只有介紹5家書店,可是重慶南路一路走來還有不少考試用書,以及綜合性的書店,例如:建弘書局、建宏書局、金石堂書店等,或許個人感覺比較沒有特色所以沒有介紹,但還是可以去翻翻雜誌或是看看書籍的分類,搞不好有所收穫。
另外讓我覺得最可惜的是東華書局,只有賣一些英文圖書以及非常少的藝術書籍,但是卻佔了一二樓的二分之一的空間,另外的空間租給了麵包店及咖啡店,多名店員看我進來逛還非常的驚訝。東華書局還是我大學時代(約1990年)覺得重慶南路一帶變革最大的一家書店,如今裝潢沒變,但是藏書已經大不如前。
正中書局本來是國民黨的黨營事業,整個集團出售後,如今在重慶南路的據點也消失了。整條路走過來有一些小書店在六樓八樓之類的,有賣歐洲藝術電影的DVD或者是藝術書畫的店並沒有探訪太多,希望未來有機會再去看看,若有人知道也報馬一下。
大體來說,整個重慶南路城內的書店大抵都被中國的出版品所佔領,其他的就是考試用書以及新書暢銷書,期望能有更多特色書店在此發展。雖然台北城是清代開始規劃建設,日治時期這裡是主要來台日本人的居住地,很多大型古蹟建設都是日本人遺留下來,但似乎中國風還是比較多,日本風可能就是在西門町那邊了。
2007/07/27
【吳哥】濕婆大神修行娶妻與凱拉薩山的修煉
吳哥班蒂絲蕾寺主神是濕婆,在南邊的藏經閣山牆上有很多關於他的神話浮雕,當然這些浮雕裡面的神話故事是融合多個故事,很多圖像會有多層的意義。
濕婆神是個苦行僧,跑到喜馬拉雅山去修行。山神愛神伽摩有五支箭,一直想幫眾神找到妻子,他把大梵天搞的迷上了自己的女兒,後來濕婆勸戒梵天才戰勝情慾。愛神無法讓濕婆娶妻,利用梵天與濕婆當時的尷尬情節,梵天請毗濕奴一起幫忙,於是去敬拜世界之母,後來世界之母濕娃女神投胎為陀剎的女兒莎蒂(雪山神女),最後成為濕婆的妻子。
2007.4
看著上方的濕婆神與妻子雪山神女,在凱拉薩神山上,底下的多頭魔王『羅婆有那』用千隻手臂搖動這神山,山裡的獅子都驚惶失措的站起來逃跑,然後上一層有些鳥人、象人、馬人等半人半神的動物希望濕婆能夠打走這個魔王,但濕婆一付心不在焉的樣子,根本不把魔王放在眼裡。
可以發現這裡所有神、人、魔鬼雕刻細緻,而且把所有人物身上的配件交代的非常清楚,雖然這些浮雕不像看四格漫畫那樣清楚前後的因果,但是只要了解這幾段神話故事,去欣賞就覺得非常有趣。
濕婆神是個苦行僧,跑到喜馬拉雅山去修行。山神愛神伽摩有五支箭,一直想幫眾神找到妻子,他把大梵天搞的迷上了自己的女兒,後來濕婆勸戒梵天才戰勝情慾。愛神無法讓濕婆娶妻,利用梵天與濕婆當時的尷尬情節,梵天請毗濕奴一起幫忙,於是去敬拜世界之母,後來世界之母濕娃女神投胎為陀剎的女兒莎蒂(雪山神女),最後成為濕婆的妻子。
2007.4
看著上方的濕婆神與妻子雪山神女,在凱拉薩神山上,底下的多頭魔王『羅婆有那』用千隻手臂搖動這神山,山裡的獅子都驚惶失措的站起來逃跑,然後上一層有些鳥人、象人、馬人等半人半神的動物希望濕婆能夠打走這個魔王,但濕婆一付心不在焉的樣子,根本不把魔王放在眼裡。
可以發現這裡所有神、人、魔鬼雕刻細緻,而且把所有人物身上的配件交代的非常清楚,雖然這些浮雕不像看四格漫畫那樣清楚前後的因果,但是只要了解這幾段神話故事,去欣賞就覺得非常有趣。
2007/07/26
【金門】九宮坑道
我最慶幸的是當兵的時候是抽到金馬獎,讓我有一年多的度假時光,也認識了金門特有的古蹟建築。
2007.7 Simon Lan 自製明信片
Simon Lan 的挪威旅攝
http://www.simonlan.idv.tw
我沒有去過九宮坑道,當年當兵的時候沒有開放,不然我一定去探究竟,那時聽同袍說有同梯在那邊,所以他有跑進去看了一下,回來就一直吹牛有多麼鬼斧神工,害我很羨慕。查了一下資料如下:
金門的戰地在國共不兩立的1950年代戰爭期間,可以把山挖空,整個都是隧道以及防禦工事。1900年代,金門人擅長在東南亞貿易往來,所以在此地蓋了不少的洋樓。若反推到更早明朝,金門人更出了不少的進士、舉人,這些大官返鄉蓋大厝,一進又一進的閩南建築,應該是目前世界上屬一屬二保存良好的聚落。
這些特色就存在在這個小小的金門島,比起二次大戰的諾曼地登陸,金門更有價值作為世界的戰地博物館,也保存了更多的歷史足跡。
下面是我這幾年來慢慢書寫的金門短文,要寫的還很多,只是這些記憶都逐漸淡忘,要聚集成一個金門的主題還是未來式,還想探訪完成的還有坑道、風獅爺、洋樓、古蹟等等,我想我實在太貪心了。
2007.7 Simon Lan 自製明信片
Simon Lan 的挪威旅攝
http://www.simonlan.idv.tw
我沒有去過九宮坑道,當年當兵的時候沒有開放,不然我一定去探究竟,那時聽同袍說有同梯在那邊,所以他有跑進去看了一下,回來就一直吹牛有多麼鬼斧神工,害我很羨慕。查了一下資料如下:
九宮坑道又稱四維坑道,位於烈嶼東南方羅厝與九宮之間,為一雙丁字型的水道,坑道總長790公尺(含括四個出海口、五座運補碼頭),比翟山坑道大一倍之多,民國五十年開挖作為人員、物資運補用,87年移撥金門國家公園規劃整理,於90年12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並於坑道上方設有烈嶼客中心,館內圖文展示金門與大陸廈門相對位置、小金門賞景據點、道路動線、豐富地質景觀及坑道介紹,內容簡單扼要,使遊客能對烈嶼地區有一全面性的了解。
金門的戰地在國共不兩立的1950年代戰爭期間,可以把山挖空,整個都是隧道以及防禦工事。1900年代,金門人擅長在東南亞貿易往來,所以在此地蓋了不少的洋樓。若反推到更早明朝,金門人更出了不少的進士、舉人,這些大官返鄉蓋大厝,一進又一進的閩南建築,應該是目前世界上屬一屬二保存良好的聚落。
這些特色就存在在這個小小的金門島,比起二次大戰的諾曼地登陸,金門更有價值作為世界的戰地博物館,也保存了更多的歷史足跡。
下面是我這幾年來慢慢書寫的金門短文,要寫的還很多,只是這些記憶都逐漸淡忘,要聚集成一個金門的主題還是未來式,還想探訪完成的還有坑道、風獅爺、洋樓、古蹟等等,我想我實在太貪心了。
2007/07/25
【日本】《故鄉魅力俱樂部》
這一年來跑了不少台灣的鄉下,說是鄉下,其實也還不是深山,看到一群群年輕人返鄉服務,打破我對鄉下只有老人的錯誤印象。
http://www.anobii.com/books/0136567fb2d38ba059/
台灣這幾年來的高科技發展,其實朝向的是追求大量製造、品質提升,代工、品牌、國際化,這些概念都沒有錯,但是似乎忘了追求這些的後果就是農村、社區、城市失去特色,我們的生活到底失去了什麼?我想每個人都說不出來吧!記得小時後台灣被稱為貪婪之島,好不容易這幾年擺脫了這種印象,商人跨足世界舞台,成為全球高科技生產的代名詞,回過頭來,我們到底還有什麼?
原來,我們心底面都還有一個單純的『故鄉』,那個永遠不曾離開我們心底的『故鄉』。
這本書主要是描述 1970年代日本北海道推動社區營造的過程,在建設開發的過程中,地方居民的參與產生了極大的力量,例如:函館禁止蓋高樓,才會有今日世界上最有名的夜景,小樽海港留下來的倉庫與保存這條小運河,才有今日觀光的人潮。當然這些是地方與政府努力協商討論的結果,有些地方人士還是不滿意,但是至少在互相討論、衝突之中不斷地找尋地方特色,我覺得是從這本書獲得最多的精神。
這幾年台灣的公共建設被媒體的報導扭曲的一無是處,事情總有一體兩面,深入的探討與討論,才是建立共識的第一步,我們連第一步都還沒有踏出,就開始抹黑、造謠、口水戰,或許我們真的沒有一個機制可以來讓大家坐下理性來討論吧!
每次去看地方,總喜歡喊人家阿嬤、阿公,我忘了我也已經邁入中年,應該是叫人家大姐、大哥才對,原來這個故鄉只留在小時候心底的美好。
【宜蘭】無尾港港邊社區的夏天海攤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7/blog-post_9769.html
【南投】世界地球日與土地觀照的幾個活動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4/blog-post_22.html
【高雄】旗美市集與小農生活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2/blog-post_07.html
http://www.anobii.com/books/0136567fb2d38ba059/
台灣這幾年來的高科技發展,其實朝向的是追求大量製造、品質提升,代工、品牌、國際化,這些概念都沒有錯,但是似乎忘了追求這些的後果就是農村、社區、城市失去特色,我們的生活到底失去了什麼?我想每個人都說不出來吧!記得小時後台灣被稱為貪婪之島,好不容易這幾年擺脫了這種印象,商人跨足世界舞台,成為全球高科技生產的代名詞,回過頭來,我們到底還有什麼?
原來,我們心底面都還有一個單純的『故鄉』,那個永遠不曾離開我們心底的『故鄉』。
這本書主要是描述 1970年代日本北海道推動社區營造的過程,在建設開發的過程中,地方居民的參與產生了極大的力量,例如:函館禁止蓋高樓,才會有今日世界上最有名的夜景,小樽海港留下來的倉庫與保存這條小運河,才有今日觀光的人潮。當然這些是地方與政府努力協商討論的結果,有些地方人士還是不滿意,但是至少在互相討論、衝突之中不斷地找尋地方特色,我覺得是從這本書獲得最多的精神。
小樽再生論壇顧問的峰山富美在一次座談中說到自己的感想:『真正的故鄉是自己的心之所在、要生活於其中,就近地去保護它。』--絕不是只在『遙遠的地方寄予思念』而已(p.50)
這幾年台灣的公共建設被媒體的報導扭曲的一無是處,事情總有一體兩面,深入的探討與討論,才是建立共識的第一步,我們連第一步都還沒有踏出,就開始抹黑、造謠、口水戰,或許我們真的沒有一個機制可以來讓大家坐下理性來討論吧!
每次去看地方,總喜歡喊人家阿嬤、阿公,我忘了我也已經邁入中年,應該是叫人家大姐、大哥才對,原來這個故鄉只留在小時候心底的美好。
【宜蘭】無尾港港邊社區的夏天海攤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7/blog-post_9769.html
【南投】世界地球日與土地觀照的幾個活動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4/blog-post_22.html
【高雄】旗美市集與小農生活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2/blog-post_07.html
2007/07/24
《書店》坐擁帝王黃金屋
古代的書籍製作成本很高,往往只有有錢人,甚至是寺廟、皇宮才有藏書閣、圖書館的設立,一般老百姓很少能夠擁有書籍。
有河 book 的玻璃畫
http://blog.roodo.com/book686
現在書店何其多,除了連鎖書店外,二手書店或是獨立書店,正在開創一個新局,這種對於知識的吸取與分享,沉浸在書中的世界有幾份虛擬夢幻,就跟逛網路寫部落格又有那麼一點點的類似。
這幾年終於克服了去書店看到成排書櫃會想要上廁所的恐懼,其實就是去逛那種有廁所的書店就解決了,常常泡在書店半天,其實也不是看完什麼書,翻了一部分覺得不錯就帶回家堆在家裡的書架,然後有空就翻一小章節,或是放在枕頭下、馬桶邊、客廳茶几等,只要能夠坐下來的地方就會有書。
以下是我這幾年陸續去逛的書店紀錄,除了國外的書店,在台北的這些店我都去過了好幾次,我還無法去評斷一家書店的風格,但是的確都是經營的很有特色。
有河 book 的玻璃畫
http://blog.roodo.com/book686
現在書店何其多,除了連鎖書店外,二手書店或是獨立書店,正在開創一個新局,這種對於知識的吸取與分享,沉浸在書中的世界有幾份虛擬夢幻,就跟逛網路寫部落格又有那麼一點點的類似。
這幾年終於克服了去書店看到成排書櫃會想要上廁所的恐懼,其實就是去逛那種有廁所的書店就解決了,常常泡在書店半天,其實也不是看完什麼書,翻了一部分覺得不錯就帶回家堆在家裡的書架,然後有空就翻一小章節,或是放在枕頭下、馬桶邊、客廳茶几等,只要能夠坐下來的地方就會有書。
以下是我這幾年陸續去逛的書店紀錄,除了國外的書店,在台北的這些店我都去過了好幾次,我還無法去評斷一家書店的風格,但是的確都是經營的很有特色。
2007/07/23
【金瓜石】黃金博物館
最近天氣炎熱,一想到九份、金瓜石是個多雨,雲霧繚繞的山城,於是傍晚開車上路,去九份住民宿,打算一早拍下這些美景。
2007.7.22 黃金博物館旁的五坑體驗
17年前的大學時代來到金瓜石不下10次,這裡是地質系礦物學的活教室,因為我們老師深信金瓜石的黃金礦還有開採的價值,所以三天兩頭就往這裡跑。那時代,悲情城市的電影大紅,我們社團因為研究電影,也就經常做火車轉公車來此尋找那一種感覺。後來社團學妹因為念人類學,在此研究並撰寫論文,大家也偶而來探望她。對於九份、金瓜石,那種懷舊的氣息,不只是日治時期挖礦的繁華社區,也不只是煉銅煉鐵鍊金火力發電的歲月,那或許只是種孤寂的放空方式。
九份老街這幾年的人潮洶湧,每逢假日就塞車,但是這個假日去,也沒碰到交通管制,人潮也算還好,可能是天氣炎熱所致。現在快速道路實在很方便,從台北開車到達目的地不過花了40分鐘,入住民宿吃過晚餐,趕快飛奔到樂伯二手書店,準備好好欣賞夜景兼看書,沒想到書店已經打烊,只好趕快回去睡覺,好一早出來拍照。
早上醒來6點,拉開窗簾一看,陽光照著整個山頭亮的睜不開眼睛,雖然藍天耀眼,可是矇矇地天空應該拍不出什麼好照片。但我還是抓著相機在九份的山城走來走去,在樓梯爬山爬下,老街上都是前晚觀光客留下來的垃圾,四周也都是商家打包好的垃圾袋,人間的夜晚似乎還沒有甦醒,可是天色卻已經大亮。
胡達華(1938年生)的釘畫作品
金瓜石這幾年的觀光建設比較完整,在黃金博物館的周邊建立起博物館群的概念,我們第一門野外課程廢礦坑,如今變成了地質公園,在山徑間的鐵軌墊上了木條方便遊客散步,山間的古道與步道指標清楚,而永遠在雨裡荒草的太子賓館,也整理的很漂亮,只不過包裝的太過,沒有了泥土,少了點親近的氣氛。
走在礦坑道裡,溫度只有18度,是這趟小旅行最幸福的享受,但回想以前的工人揮汗在隨時可能中毒、坍塌的環境,又充滿了敬意。
2007.7.22 黃金博物館旁的五坑體驗
17年前的大學時代來到金瓜石不下10次,這裡是地質系礦物學的活教室,因為我們老師深信金瓜石的黃金礦還有開採的價值,所以三天兩頭就往這裡跑。那時代,悲情城市的電影大紅,我們社團因為研究電影,也就經常做火車轉公車來此尋找那一種感覺。後來社團學妹因為念人類學,在此研究並撰寫論文,大家也偶而來探望她。對於九份、金瓜石,那種懷舊的氣息,不只是日治時期挖礦的繁華社區,也不只是煉銅煉鐵鍊金火力發電的歲月,那或許只是種孤寂的放空方式。
九份老街這幾年的人潮洶湧,每逢假日就塞車,但是這個假日去,也沒碰到交通管制,人潮也算還好,可能是天氣炎熱所致。現在快速道路實在很方便,從台北開車到達目的地不過花了40分鐘,入住民宿吃過晚餐,趕快飛奔到樂伯二手書店,準備好好欣賞夜景兼看書,沒想到書店已經打烊,只好趕快回去睡覺,好一早出來拍照。
早上醒來6點,拉開窗簾一看,陽光照著整個山頭亮的睜不開眼睛,雖然藍天耀眼,可是矇矇地天空應該拍不出什麼好照片。但我還是抓著相機在九份的山城走來走去,在樓梯爬山爬下,老街上都是前晚觀光客留下來的垃圾,四周也都是商家打包好的垃圾袋,人間的夜晚似乎還沒有甦醒,可是天色卻已經大亮。
胡達華(1938年生)的釘畫作品
金瓜石這幾年的觀光建設比較完整,在黃金博物館的周邊建立起博物館群的概念,我們第一門野外課程廢礦坑,如今變成了地質公園,在山徑間的鐵軌墊上了木條方便遊客散步,山間的古道與步道指標清楚,而永遠在雨裡荒草的太子賓館,也整理的很漂亮,只不過包裝的太過,沒有了泥土,少了點親近的氣氛。
走在礦坑道裡,溫度只有18度,是這趟小旅行最幸福的享受,但回想以前的工人揮汗在隨時可能中毒、坍塌的環境,又充滿了敬意。
2007/07/21
【台北】銅牛@台灣博物館
每次到台灣博物館,都會注意到門前這兩個銅牛,小時候好像有在此拍過照片。
2007.7.21
昭和10年(1935年),日本統治台灣40週年,舉辦了「始政40週年」紀念博覽會。當時日本關東軍扶持的溥儀在東北建立了「滿州國」,滿州國特別致贈這對銅牛給台灣總督,做為慶祝的賀禮。這對銅牛安置在台灣神社之前,國民政府後,台灣神社拆毀,這兩隻銅牛就移到台北新公園,也就是現在的二二八公園。
1975 年冬天
台灣博物館本來是在天后宮的遺址上,1913年被日本人拆掉,後來在此蓋了兒玉總督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台灣總督府博物館),是日治時期向民間募款所籌建。委由日籍建築師野村一郎與手荒木榮一設計,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希臘多立克式樣式,外觀上並綜合了巴洛克時期的建築風格。
根據目前的規劃,台博館會與公園外對街的土地銀行結合,未來會有更多的展覽場地。
以前寫的→【台北】你迷路了嗎?地圖台灣特展@台灣博物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5/06/blog-post_14.html
2007.7.21
1975 年冬天
台灣博物館本來是在天后宮的遺址上,1913年被日本人拆掉,後來在此蓋了兒玉總督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台灣總督府博物館),是日治時期向民間募款所籌建。委由日籍建築師野村一郎與手荒木榮一設計,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希臘多立克式樣式,外觀上並綜合了巴洛克時期的建築風格。
根據目前的規劃,台博館會與公園外對街的土地銀行結合,未來會有更多的展覽場地。
以前寫的→【台北】你迷路了嗎?地圖台灣特展@台灣博物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5/06/blog-post_14.html
2007/07/20
【寮國】施捨@龍坡邦
沒想到木馬去寮國已經是一年半以前的事情了,龍坡邦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2006.2.6 木馬‧龍坡邦
中南半島的國家多信奉小乘佛教,因為大乘傳到中國,也稱北傳佛教,而小乘就稱南傳佛教。宗教並無大小之分,有人說小乘的和尚吃肉,並不吃素,其實是因為跟人民化緣食物,有什麼就吃什麼,而多餘的食物這些出家人還要再分缽出去給需要的人。此地氣候炎熱,和尚化緣回來的食物若不吃完,晚上就會酸掉,所以此地有過午不時的習慣,演變成了出家人的文化。
龍坡邦是寮國首都,13世紀元朝忽必烈南征,逼得當時居住在南詔(現雲南)的傣族人,沿著湄公河南下遷徙到龍坡邦,自建王國「猛瓦斯國」,讓龍坡邦成為湄公河重要的都市,移居的過程中,也將佛教文化帶入。
擺蕩在傳統與殖民文化的時光之流-龍坡邦
http://blog.roodo.com/cts_angkor/archives/2888415.html
以下是木馬所書寫的寮國,希望我能趕快去遊覽。
2006.2.6 木馬‧龍坡邦
中南半島的國家多信奉小乘佛教,因為大乘傳到中國,也稱北傳佛教,而小乘就稱南傳佛教。宗教並無大小之分,有人說小乘的和尚吃肉,並不吃素,其實是因為跟人民化緣食物,有什麼就吃什麼,而多餘的食物這些出家人還要再分缽出去給需要的人。此地氣候炎熱,和尚化緣回來的食物若不吃完,晚上就會酸掉,所以此地有過午不時的習慣,演變成了出家人的文化。
龍坡邦是寮國首都,13世紀元朝忽必烈南征,逼得當時居住在南詔(現雲南)的傣族人,沿著湄公河南下遷徙到龍坡邦,自建王國「猛瓦斯國」,讓龍坡邦成為湄公河重要的都市,移居的過程中,也將佛教文化帶入。
擺蕩在傳統與殖民文化的時光之流-龍坡邦
http://blog.roodo.com/cts_angkor/archives/2888415.html
以下是木馬所書寫的寮國,希望我能趕快去遊覽。
2007/07/19
【台北】中山公園
夏日的晚上國父紀念館的水泥地像蒸氣似的還烤熱著,我只記得小時候暑假哥哥、姐姐還有鄰居一群人會走過四四兵工廠,到國父紀念館的草地上跑來跑去。
1975 年夏天
有照相機應該是很高檔的事情,那時還沒有所謂的傻瓜相機,沒有自動對焦或是測光表,全部就是憑經驗,父親每次按下快門,都要等上一分鐘以上的時間,印象中我的童年是安靜、愁眉苦臉、少講話,但是至今翻開相簿,留下的只有歡笑,我要感謝我的父親。即使是最近幾年,他會去相館買底片,拿著股東會的贈品傻瓜相機,拍下小水瓶的笑臉,看到這些相片,就想到我小時候。
我拿著單眼數位相機同樣拍攝小水瓶,照出來的感覺就沒有父親拍攝的深刻,原來拍照是照出自己的眼中世界,而不在於是不是高檔的相機。
2007.1.1 國父紀念館賣小朋友的玩具阿桑,三十年來似乎沒有大改變
1975 年夏天
有照相機應該是很高檔的事情,那時還沒有所謂的傻瓜相機,沒有自動對焦或是測光表,全部就是憑經驗,父親每次按下快門,都要等上一分鐘以上的時間,印象中我的童年是安靜、愁眉苦臉、少講話,但是至今翻開相簿,留下的只有歡笑,我要感謝我的父親。即使是最近幾年,他會去相館買底片,拿著股東會的贈品傻瓜相機,拍下小水瓶的笑臉,看到這些相片,就想到我小時候。
我拿著單眼數位相機同樣拍攝小水瓶,照出來的感覺就沒有父親拍攝的深刻,原來拍照是照出自己的眼中世界,而不在於是不是高檔的相機。
2007.1.1 國父紀念館賣小朋友的玩具阿桑,三十年來似乎沒有大改變
2007/07/17
【台灣】《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其實看了這本書名並不會想去翻它,可能會覺得是本生硬的歷史書,我問我姐說要找一下日治時期的台北古都的照片,她特別推荐這本書的文字整理。
這本書從日常生活的話題著手,以飲食、生活用品、社會生活、公共事務、交通工具、體育活動、教育、裝扮、兩性關係等九個部份,詳述日治時代因為西洋生活用品,或是西方傳過來台灣的文化,導致生活上的改變,很難想像當時的開放程度。
有關自來水的發展歷史,這本書有很多的描述:
作者為了考據這些日常生活的小事,讀了不少當年的小說,也閱讀了不少當年的報紙,然後歸納出來的文章,本來是刊載在週刊的專欄,後來集結成書,對本書的主題而言,日本時代的報紙是個大寶庫,但是為了要了解日文,還特別請翻譯來幫忙。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http://www.anobii.com/books/01869a9456a47efb7b/
前陣子看了《跳舞時代》的DVD,又用Tivo把公視所放的紀錄觀點系列的紀錄片錄了下來慢慢看,這才發現我們對日治時代的歷史了解竟然是零,最近努力補足這段歷史,先不論日本殖民的功過,這段歷史的確是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人都要了解的。
這本書從日常生活的話題著手,以飲食、生活用品、社會生活、公共事務、交通工具、體育活動、教育、裝扮、兩性關係等九個部份,詳述日治時代因為西洋生活用品,或是西方傳過來台灣的文化,導致生活上的改變,很難想像當時的開放程度。
有關自來水的發展歷史,這本書有很多的描述:
由池水、井水到自來水,台灣用水的變貌......是從淡水開始。1895年日本一接收台灣,立即委請英國衛生工程師韓森開始進行勘查和設計自來水系統。隔年8月28日開工,歷時快3年,1899年3月31日完工供水。......
作者為了考據這些日常生活的小事,讀了不少當年的小說,也閱讀了不少當年的報紙,然後歸納出來的文章,本來是刊載在週刊的專欄,後來集結成書,對本書的主題而言,日本時代的報紙是個大寶庫,但是為了要了解日文,還特別請翻譯來幫忙。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http://www.anobii.com/books/01869a9456a47efb7b/
前陣子看了《跳舞時代》的DVD,又用Tivo把公視所放的紀錄觀點系列的紀錄片錄了下來慢慢看,這才發現我們對日治時代的歷史了解竟然是零,最近努力補足這段歷史,先不論日本殖民的功過,這段歷史的確是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人都要了解的。
2007/07/15
【台北】胡思二手書店
天母地區因為有美、日僑學校,所以有家二手的外文書店是很有市場性的,今日一探果然很多外國人在裡面掏黃金。
2007.7.15 外文書佔了二分之一的空間,還有座位可點飲料看書
二手書店的書源最重要,只要來源不乏,書籍有在流動,這家書店就成功了一大部分,想想天母地區的外僑很多,但是待在台灣的時間不過幾年,所以這些二手書可想而知是他們看過後不想帶回國所留下來的書籍。而且來此的外國學生也很多,自然沒有太多的錢買新的書。
胡思二手書店的外文書以英文小說居多,再來就是日文書籍其次,中文方面以兒童、普科、企管居多,人文、歷史、藝術的書籍相對來說少了點,不過我還是找到我想要買的書。我買了幾本書,只要超過500元就可以有會員卡,於是我又多了張卡。
一樓是家服飾店,人潮很多,但是顯有因為買了衣服而上二樓的,書店的長期經營還是靠常客的支持吧!這樣的一家地區性獨立書店很有特色也有自己的定位。
書店網站(好像很久沒有更新)
http://whosebooks.myweb.hinet.net
2007.7.15 外文書佔了二分之一的空間,還有座位可點飲料看書
二手書店的書源最重要,只要來源不乏,書籍有在流動,這家書店就成功了一大部分,想想天母地區的外僑很多,但是待在台灣的時間不過幾年,所以這些二手書可想而知是他們看過後不想帶回國所留下來的書籍。而且來此的外國學生也很多,自然沒有太多的錢買新的書。
胡思二手書店的外文書以英文小說居多,再來就是日文書籍其次,中文方面以兒童、普科、企管居多,人文、歷史、藝術的書籍相對來說少了點,不過我還是找到我想要買的書。我買了幾本書,只要超過500元就可以有會員卡,於是我又多了張卡。
一樓是家服飾店,人潮很多,但是顯有因為買了衣服而上二樓的,書店的長期經營還是靠常客的支持吧!這樣的一家地區性獨立書店很有特色也有自己的定位。
書店網站(好像很久沒有更新)
http://whosebooks.myweb.hinet.net
2007/07/14
【吳哥】濕婆大神的毀滅之舞 Siva
在吠陀時期,濕婆神的地位並不高,後來到了印度教時期,濕婆的地位比梵天、毗濕奴還高。而吳哥的斑蒂絲蕾寺的主神,就是濕婆神。
2007.4.27 斑蒂斯蕾寺‧濕婆跳舞的手還是用動畫表現
濕婆神躍昇地位的神話傳說:【吳哥】班蒂絲蕾寺‧967年(第三段文章)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2/967.html
濕婆喜歡在歡樂、悲傷的時候跳舞,象徵著宇宙永恆的轉動,當一個時代的結束,濕婆會跳坦達瓦舞完成這個時代的毀滅,然後開創另一個時代。當濕婆跳舞時會有成群的精靈伴隨,所有人注視著他,連魔鬼也為之感動。濕婆也常常被描述在喜馬拉雅山上苦行,練習瑜珈沉思,裸體骯髒、頭髮很長,這跟我在印度瓦拉那西見到的苦行僧的描述很像。
濕婆在乳海翻騰的故事後段出現,因為善神跟惡神(阿修羅)合作用大毒蛇來轉動曼陀山,這一攪動就是千年,巨蛇受不了而吐出毒液,濕婆在還未流入河水前吞下了毒液,自己的喉嚨就腫了起來變成青藍色。
佛教文獻稱他為大自在天,住在色界之頂。他老婆雪山神女從後面用雙手遮住濕婆雙目,從濕婆額頭出現第三隻眼。
濕婆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9%BF%E5%A9%86
2007.4.27 斑蒂斯蕾寺‧濕婆跳舞的手還是用動畫表現
濕婆神躍昇地位的神話傳說:【吳哥】班蒂絲蕾寺‧967年(第三段文章)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2/967.html
濕婆喜歡在歡樂、悲傷的時候跳舞,象徵著宇宙永恆的轉動,當一個時代的結束,濕婆會跳坦達瓦舞完成這個時代的毀滅,然後開創另一個時代。當濕婆跳舞時會有成群的精靈伴隨,所有人注視著他,連魔鬼也為之感動。濕婆也常常被描述在喜馬拉雅山上苦行,練習瑜珈沉思,裸體骯髒、頭髮很長,這跟我在印度瓦拉那西見到的苦行僧的描述很像。
濕婆在乳海翻騰的故事後段出現,因為善神跟惡神(阿修羅)合作用大毒蛇來轉動曼陀山,這一攪動就是千年,巨蛇受不了而吐出毒液,濕婆在還未流入河水前吞下了毒液,自己的喉嚨就腫了起來變成青藍色。
佛教文獻稱他為大自在天,住在色界之頂。他老婆雪山神女從後面用雙手遮住濕婆雙目,從濕婆額頭出現第三隻眼。
濕婆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9%BF%E5%A9%86
2007/07/13
【台北】藝大書店@台北藝術大學
對關渡這個地方實在不熟悉,每次從台北開車到淡水,經過大度路後就到了關渡,這邊有好多學校,上次 takol 介紹了一個朋友就念藝大,想到了就轉個彎開車進去探險。
2007.7
老實講,第一眼見到這個校區建築,覺得好像法鼓山啊!有些裝置藝術,車子倒掛在桿子上,或是塗成金色的機車等等,另我最感興趣的是在鐵皮上的塗鴉藝術,不過這些作品有點低俗,好像是利用一些陽具(是不是我太邪惡?)的圖騰來表現,至於那些黑色的文字是不是這個作品的一部分,就不得而知!點照片進入相簿可以看到一些塗鴉作品。
在山坡上鳥瞰淡水捷運的機場,遠處的洲美焚化爐的大煙囪,還有一片保護區,風景秀麗,可以讓心胸開闊不少。
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藝大書店,裡頭的書都是我喜歡的藝術、社會學、人文、攝影、設計類圖書,二樓還有紀錄片DVD,我覺得以我們目前書籍以及影音產品的價格實在貴的驚人,不知道學生怎樣負擔的起這樣的消費,不過若是能在沒課的時候來此看書是不錯的選擇,只是這樣的書店怎樣能經營的下去?還是我是錯的,現在的學生都很有錢?
歐美很多的大學的建立概念是一個城市,一座城市能提供所有學生在此的養成訓練,與社區居民的互動是緊密結合的。
2007.7
老實講,第一眼見到這個校區建築,覺得好像法鼓山啊!有些裝置藝術,車子倒掛在桿子上,或是塗成金色的機車等等,另我最感興趣的是在鐵皮上的塗鴉藝術,不過這些作品有點低俗,好像是利用一些陽具(是不是我太邪惡?)的圖騰來表現,至於那些黑色的文字是不是這個作品的一部分,就不得而知!點照片進入相簿可以看到一些塗鴉作品。
在山坡上鳥瞰淡水捷運的機場,遠處的洲美焚化爐的大煙囪,還有一片保護區,風景秀麗,可以讓心胸開闊不少。
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藝大書店,裡頭的書都是我喜歡的藝術、社會學、人文、攝影、設計類圖書,二樓還有紀錄片DVD,我覺得以我們目前書籍以及影音產品的價格實在貴的驚人,不知道學生怎樣負擔的起這樣的消費,不過若是能在沒課的時候來此看書是不錯的選擇,只是這樣的書店怎樣能經營的下去?還是我是錯的,現在的學生都很有錢?
歐美很多的大學的建立概念是一個城市,一座城市能提供所有學生在此的養成訓練,與社區居民的互動是緊密結合的。
2007/07/12
【弗萊堡】天使蛋捲的自製明信片
前幾天收到德國的明信片,一時還想不起來是誰,也沒有署名,然後看到可愛的字還有一個印章,就是天使蛋捲在部落格的圖像--誰沒有故事。
2007.7
天使蛋捲的部落格--不知道是第幾代?
http://neue-angeleggroll.blogspot.com/
我本來是要翻出我10年前去德國的照片來懷舊一下,沒想到我沒有到過德國南部,甚至是黑森林新天鵝堡都沒有去,連要懷舊都無法懷舊。弗萊堡在德國的西南部,黑森林的西端,人口約20萬。
弗萊堡--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8%8E%B1%E5%A0%A1
我其實偶而有再看蛋捲媽的部落格,不過更新的頻率很不固定,最近才知道天使爸去健康檢查後下定決心要戒煙,而且果然戒成功了,希望天使爸身體健康,同樣也祝福在德國的蛋捲也平安順利。
我想我未來應該有機會去趟黑森林,看看這個號稱德國最溫暖的城市。
2007.7
天使蛋捲的部落格--不知道是第幾代?
http://neue-angeleggroll.blogspot.com/
我本來是要翻出我10年前去德國的照片來懷舊一下,沒想到我沒有到過德國南部,甚至是黑森林新天鵝堡都沒有去,連要懷舊都無法懷舊。弗萊堡在德國的西南部,黑森林的西端,人口約20萬。
弗萊堡--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8%8E%B1%E5%A0%A1
我其實偶而有再看蛋捲媽的部落格,不過更新的頻率很不固定,最近才知道天使爸去健康檢查後下定決心要戒煙,而且果然戒成功了,希望天使爸身體健康,同樣也祝福在德國的蛋捲也平安順利。
我想我未來應該有機會去趟黑森林,看看這個號稱德國最溫暖的城市。
2007/07/10
【南投】銀色清境的明天過後
2005年春,就在桃花即將盛開的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三月雪,締造了百年難得一見的~銀色清境奇觀...
2007.7
我回想我好像真的沒有去過清境農場,聽說假日的時候人潮洶湧,我的故鄉在南投,其實有點汗顏。
阿貝跑去了,尚未問她玩得如何?她最近忙碌的工作,還有玩小狗,她說部落格在不更新,就會變成懶人。去菲律賓馬尼拉一個月後的阿貝,會生出什麼文章呢?該不會又是出遊公告吧!
貝氏有時奢華,有時不奢華
http://innocencechen.blogspot.com/
清晨五點,大雪方歇,天色漸明,尚未出現人跡的大地,顯露出一種寧靜與安祥的美。
清境社區聯合網
http://www.cja.org.tw
2007.7
我回想我好像真的沒有去過清境農場,聽說假日的時候人潮洶湧,我的故鄉在南投,其實有點汗顏。
阿貝跑去了,尚未問她玩得如何?她最近忙碌的工作,還有玩小狗,她說部落格在不更新,就會變成懶人。去菲律賓馬尼拉一個月後的阿貝,會生出什麼文章呢?該不會又是出遊公告吧!
貝氏有時奢華,有時不奢華
http://innocencechen.blogspot.com/
清晨五點,大雪方歇,天色漸明,尚未出現人跡的大地,顯露出一種寧靜與安祥的美。
清境社區聯合網
http://www.cja.org.tw
2007/07/09
【印度】科技運用在印度旅遊@PC Home life
上個月交了一篇稿給 PC Home 雜誌的編輯,我看到我寫的文字,自己都快睡著了。但是神奇的編輯居然可以把快睡著的文字編成很有趣,我要多多學習。
2007年7月份的 PC Home 雜誌有兩本,文章照片是刊載在 PC Home life 那一小本,賣個關子,其他頁的掃描圖片過兩個月再貼上來,主要是寫科技運用在旅遊上的應用,大家有興趣就去買雜誌吧!
《印度》什麼東西都有,什麼都不奇怪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6/blog-post_9132.html
*印度簡介
這幾年來印度的軟體工業發達,又是古文明帝國,印度教、佛教、伊斯蘭教在這裡都有留下建築遺跡,加上英國航海帝國的殖民統治,印度呈現出豐富多樣的社會結構,是我想要一探究竟的原因。
印度的歷史悠久,多半人去北印度玩是欣賞蒙兀兒王朝的伊斯蘭建築。來自中亞的突厥人在16世紀初建立了蒙兀兒帝國,幾乎統一了整個印度半島,以阿格拉為首都,並在德里附近建設了許多的城堡,但帝國的統治同樣因地方的反抗和統治者的殘暴而迅速衰落,強大的航海帝國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法國等西方殖民者卻蜂擁踏上印度這塊大陸,為爭奪印度而發生激烈的衝突。1877年,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加冕為印度帝國的皇帝,1911年,印度帝國的首都由加爾各答遷往德里。
1757年,蒙兀兒帝國和英國的東印度公司爆發了普拉西戰役,印度戰敗逐步成為英國的殖民地。184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功掌握了印度全境的統治權。
反推印度的古文明可以追朔到西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就有古代印度人創造的文明,這個文明也被稱為印度河文明。不過該文明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時候突然衰落,衰落的原因在考古界則莫衷一是。
西元前1500年左右,印度西北部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北部的恆河與當地人結合,創造了經典的吠陀文化。這一文明相對於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文明來說晚了幾個世紀。雅利安人為了區別本地土著,實行種姓制度。
西元前325年,阿育王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半島,但阿育王死後,孔雀王朝立刻分崩離析。此後印度就進入了一個分裂的時代,各種宗教在這段時期開始興起,包括佛教和印度教。一直到西元8世紀,阿拉伯人開始入侵印度,引進了伊斯蘭文化。11世紀開始,突厥人開始入侵北印,並建立了德里蘇丹國,不過德里蘇丹國的勢力逐漸衰微,無力控制龐大的印度北部,印度逐漸又進入了分裂的時代。
2007年7月份的 PC Home 雜誌有兩本,文章照片是刊載在 PC Home life 那一小本
《印度》什麼東西都有,什麼都不奇怪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6/blog-post_9132.html
*印度簡介
這幾年來印度的軟體工業發達,又是古文明帝國,印度教、佛教、伊斯蘭教在這裡都有留下建築遺跡,加上英國航海帝國的殖民統治,印度呈現出豐富多樣的社會結構,是我想要一探究竟的原因。
印度的歷史悠久,多半人去北印度玩是欣賞蒙兀兒王朝的伊斯蘭建築。來自中亞的突厥人在16世紀初建立了蒙兀兒帝國,幾乎統一了整個印度半島,以阿格拉為首都,並在德里附近建設了許多的城堡,但帝國的統治同樣因地方的反抗和統治者的殘暴而迅速衰落,強大的航海帝國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法國等西方殖民者卻蜂擁踏上印度這塊大陸,為爭奪印度而發生激烈的衝突。1877年,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加冕為印度帝國的皇帝,1911年,印度帝國的首都由加爾各答遷往德里。
1757年,蒙兀兒帝國和英國的東印度公司爆發了普拉西戰役,印度戰敗逐步成為英國的殖民地。184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功掌握了印度全境的統治權。
反推印度的古文明可以追朔到西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就有古代印度人創造的文明,這個文明也被稱為印度河文明。不過該文明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時候突然衰落,衰落的原因在考古界則莫衷一是。
西元前1500年左右,印度西北部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北部的恆河與當地人結合,創造了經典的吠陀文化。這一文明相對於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文明來說晚了幾個世紀。雅利安人為了區別本地土著,實行種姓制度。
西元前325年,阿育王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半島,但阿育王死後,孔雀王朝立刻分崩離析。此後印度就進入了一個分裂的時代,各種宗教在這段時期開始興起,包括佛教和印度教。一直到西元8世紀,阿拉伯人開始入侵印度,引進了伊斯蘭文化。11世紀開始,突厥人開始入侵北印,並建立了德里蘇丹國,不過德里蘇丹國的勢力逐漸衰微,無力控制龐大的印度北部,印度逐漸又進入了分裂的時代。
2007/07/08
【台北】見證福建汀州客家原鄉的淡水鄞山寺
鄞山寺是二級古蹟,建於清道光3年(1823年),是清國定光佛寺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寺廟,規模不大但建築型態完整,在幾座高樓的前方,目前來看顯得唐突,昔日以大屯山靠背,面對淡水河,若從空中鳥瞰,可以想見當時風水很好,稱為『蛤蟆穴』。
屋脊上的人物
看寺廟首先要看拜的主神是誰,鄞山寺拜得是家鄉的定光佛,所以這座寺廟應該是同鄉會類型的寺廟,而且這裡有宿舍的規劃,所以可以想見當時移民來台的鄉親,不但在此敬拜祖先,因為地處淡水河口,鄉親跑船貿易,來台都可以在這尋得鄉親協助。清代移民潮,各港口經常有各地同鄉會的設立,提供聯絡的中心,也有互助的精神。
定光古佛傳說是唐末的高僧,鄭姓泉州同安人,出家得道後到福建汀州地區傳法,據說他82歲過世後多年,有次盜匪來擊顯靈退敵,朝廷送了匾額,尊為定光佛。在鄞山寺的神像是從福建武平的祖廟迎回,是木材作成關節骨架,所以神像是可以活動的。
鄞山寺雖小,但是裡面的藝術品多的驚人(點照片進入相簿有一些可看),樑柱、牆壁、門柱間,處處充滿的木雕或是石雕還有彩繪,進門的三川殿就非常豐富,色彩鮮豔,進入主殿的色彩雖然都被煙薰的黑黑的,可是細看雕工非常細膩,十分華麗。
這寺廟旁有淡水教會,雖然這寺廟比較不像傳統寺廟敬拜神佛,但台灣對宗教信仰的自由程度,應該是對人與人之間尊重最好的寫照。在寺廟內聽到可能是管理單位的一家大小唱著客家歌謠,讓我對這裡的溫暖與團結力量,有了深刻的印象。
::博斯普魯斯的月光@ngelsmile:: [Travel] 淡水‧鄞山寺 - 文化移轉與移民歷史
http://www.wretch.cc/blog/angelsmileoo&article_id=5259575
屋脊上的人物
看寺廟首先要看拜的主神是誰,鄞山寺拜得是家鄉的定光佛,所以這座寺廟應該是同鄉會類型的寺廟,而且這裡有宿舍的規劃,所以可以想見當時移民來台的鄉親,不但在此敬拜祖先,因為地處淡水河口,鄉親跑船貿易,來台都可以在這尋得鄉親協助。清代移民潮,各港口經常有各地同鄉會的設立,提供聯絡的中心,也有互助的精神。
定光古佛傳說是唐末的高僧,鄭姓泉州同安人,出家得道後到福建汀州地區傳法,據說他82歲過世後多年,有次盜匪來擊顯靈退敵,朝廷送了匾額,尊為定光佛。在鄞山寺的神像是從福建武平的祖廟迎回,是木材作成關節骨架,所以神像是可以活動的。
鄞山寺雖小,但是裡面的藝術品多的驚人(點照片進入相簿有一些可看),樑柱、牆壁、門柱間,處處充滿的木雕或是石雕還有彩繪,進門的三川殿就非常豐富,色彩鮮豔,進入主殿的色彩雖然都被煙薰的黑黑的,可是細看雕工非常細膩,十分華麗。
這寺廟旁有淡水教會,雖然這寺廟比較不像傳統寺廟敬拜神佛,但台灣對宗教信仰的自由程度,應該是對人與人之間尊重最好的寫照。在寺廟內聽到可能是管理單位的一家大小唱著客家歌謠,讓我對這裡的溫暖與團結力量,有了深刻的印象。
::博斯普魯斯的月光@ngelsmile:: [Travel] 淡水‧鄞山寺 - 文化移轉與移民歷史
http://www.wretch.cc/blog/angelsmileoo&article_id=5259575
2007/07/07
【宜蘭】無尾港港邊社區的夏天海攤
一眼看到清澈的海水藍天,第一時間就把鞋子脫掉跑下去,差點忘了手上的相機。
酒國熱血部落客的一日遊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部落客的活動佔據了假日,姑且稱這活動的類型是台灣的社區再造,最近走過台灣各地,有社區仰賴機農業再生,有的利用美食料理,也有利用生態解說,我相信台灣各地區在地人的生命力已經起來,都市人的忙碌,可以在台灣各地找到紓解的出口。
無尾港港邊社區活動精采相簿 台灣‧宜蘭‧無尾港‧港邊社區
無尾港這個地方的傳統,有全村的人都要參與的牽罟文化,可以讓我們知道村落的生活與共的凝聚力。當初反對火力發電廠的興建,而留下一個水鳥的生態保護區,就是這樣對自然生態的愛惜,港邊社區留下了一個對子孫有交代的綠色地區,也才有今日這樣的海邊讓我們去玩耍。
宜蘭縣無尾港生態社區
http://www.wwg.org.tw
這個地方的阿嬤小時大多是童養媳,她們的人生原本是黑色的,但是隨著年紀漸長,不會看字寫字,但是她們卻開始畫畫彩繪藝術,再未來的人生留下了彩色的詩篇。
Let's fun Taiwan!
http://www.justtaiwan.url.tw/
酒國熱血部落客的一日遊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部落客的活動佔據了假日,姑且稱這活動的類型是台灣的社區再造,最近走過台灣各地,有社區仰賴機農業再生,有的利用美食料理,也有利用生態解說,我相信台灣各地區在地人的生命力已經起來,都市人的忙碌,可以在台灣各地找到紓解的出口。
無尾港港邊社區活動精采相簿 台灣‧宜蘭‧無尾港‧港邊社區
無尾港這個地方的傳統,有全村的人都要參與的牽罟文化,可以讓我們知道村落的生活與共的凝聚力。當初反對火力發電廠的興建,而留下一個水鳥的生態保護區,就是這樣對自然生態的愛惜,港邊社區留下了一個對子孫有交代的綠色地區,也才有今日這樣的海邊讓我們去玩耍。
宜蘭縣無尾港生態社區
http://www.wwg.org.tw
這個地方的阿嬤小時大多是童養媳,她們的人生原本是黑色的,但是隨著年紀漸長,不會看字寫字,但是她們卻開始畫畫彩繪藝術,再未來的人生留下了彩色的詩篇。
Let's fun Taiwan!
http://www.justtaiwan.url.tw/
2007/07/06
【金門】水頭得月樓及洋樓
右方得月樓高11公尺,建於西元1931年,料敵、預警、防禦功能為主,建築融合中西。
2006/8/9
站在這個草地,突然覺得腳濕濕的,後來想起當兵時(1992.10-1994.8),這裡好像是爛泥巴,後來酉堂的黃大叔告訴我,這裡的幾個潭,都是有地下水層會自然出水,但是近年來為了避免雜草叢生,也好整理,有些經費把路面都鋪上石頭或是水泥,讓我覺得金門的溫度比當兵時有高了許多。
金門人到東南亞經商有成,返鄉修築祖厝、洋樓,這裡的富裕景象成為海盜覬覦的對象。「銃樓」或「碉樓」成為聚落防禦工事,得月樓是早期出洋印尼的僑商黃輝煌建,內部含地下層共分為四層,主結構為鋼筋混凝土加磚,樓板為木樑,上下樓用木梯,地下通道連接洋樓,可作彈藥、物資補給以及逃難的緊急通道。樓旁有棟古厝是三開間中西合璧的「番仔厝」,是欺敵假屋,但外部彩繪裝飾好像是真的有住人。
「得月樓」狀似觀景的高塔,最上方有詩意的題字,火焰造型的窗楣與梅花、很像國徽的銃眼是偽裝。四面外壁有槍架,並有瞻孔可瞭望,屋頂女兒牆有火槍射擊口,是一堅固的防禦性衛塔。
2005年取得黃家同意,由金門國家公園修繕。
【金門】水頭黃氏酉堂別業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8/blog-post_10.html
2006/8/9
站在這個草地,突然覺得腳濕濕的,後來想起當兵時(1992.10-1994.8),這裡好像是爛泥巴,後來酉堂的黃大叔告訴我,這裡的幾個潭,都是有地下水層會自然出水,但是近年來為了避免雜草叢生,也好整理,有些經費把路面都鋪上石頭或是水泥,讓我覺得金門的溫度比當兵時有高了許多。
金門人到東南亞經商有成,返鄉修築祖厝、洋樓,這裡的富裕景象成為海盜覬覦的對象。「銃樓」或「碉樓」成為聚落防禦工事,得月樓是早期出洋印尼的僑商黃輝煌建,內部含地下層共分為四層,主結構為鋼筋混凝土加磚,樓板為木樑,上下樓用木梯,地下通道連接洋樓,可作彈藥、物資補給以及逃難的緊急通道。樓旁有棟古厝是三開間中西合璧的「番仔厝」,是欺敵假屋,但外部彩繪裝飾好像是真的有住人。
「得月樓」狀似觀景的高塔,最上方有詩意的題字,火焰造型的窗楣與梅花、很像國徽的銃眼是偽裝。四面外壁有槍架,並有瞻孔可瞭望,屋頂女兒牆有火槍射擊口,是一堅固的防禦性衛塔。
2005年取得黃家同意,由金門國家公園修繕。
【金門】水頭黃氏酉堂別業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8/blog-post_10.html
2007/07/05
【佛羅倫斯】未完成的雕刻@學院美術館
去學院美術館首要看的就是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原作品,排了約20分鐘的隊伍,入口處的安全措施真是滴水不漏。
2006.2.25 米開朗基羅未完成的雕刻作品
這個博物館主要展出的是畫作,也稱作學院畫廊,但是放置的卻是不認為自己是畫家而是雕刻家的米開朗基羅的雕刻作品,還有不少他晚年未完成的作品。
大衛像還沒有雕刻完成,佛羅倫斯的執政團就政爭不斷,1501年8月16日,米開朗基羅正式取得合約,在聖母百花大教堂旁的空地搭起的木棚裡面工作,大家若注意看大衛像,應該可以發現上半身的重量非常重,下半身的支撐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目前這個雕像的角度已經跟當初大不相同。
1504年4月本來大衛像是要放置在傭兵涼廊的,但是執政團決定要放置在領主廣場,9月8日正式在廣場揭幕,1512年雕像的基座被雷擊中,這可能就是導致後來傾斜的原因,1527年在廣場發生衝突,大衛像的手臂斷成三截。1813年大衛像開始修復,1854年大家決定把大衛像移到室內,但還不知道要放在哪裡,於是先做了一個複製品,在領主廣場同時有兩個大衛像的存在,一直東拉西脫,大衛像還曾經在木箱裡待了20年,1873年7月30日才運送到學院美術館,1875年在米開朗基羅誕生400年的活動中才獲得公開展示的機會。
這段曲折的過程其實並沒有結束,1930年代的法西斯集會時在領主廣場的集會,還有二次大戰的戰爭,這些藝術品也都受到更多無情的波折。
我其實很喜歡看米開朗基羅未完成的雕刻作品,好像一個人就從石頭蹦出來的感覺。看過年輕氣盛的米開朗基羅作品--聖殤,那種機近乎完美的作品,然後又再看到大衛像那個皺眉頭的大頭少年,在看過晚期的作品--聖殤,還有這幾個在學院美術館的奴隸,有時候也可以看出米開朗基羅歲月的心境痕跡。
部分為複製品照片
【羅馬】米開朗基羅生日@探索之旅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3/blog-post_114165961071979263.html
2006.2.25 米開朗基羅未完成的雕刻作品
這個博物館主要展出的是畫作,也稱作學院畫廊,但是放置的卻是不認為自己是畫家而是雕刻家的米開朗基羅的雕刻作品,還有不少他晚年未完成的作品。
大衛像還沒有雕刻完成,佛羅倫斯的執政團就政爭不斷,1501年8月16日,米開朗基羅正式取得合約,在聖母百花大教堂旁的空地搭起的木棚裡面工作,大家若注意看大衛像,應該可以發現上半身的重量非常重,下半身的支撐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目前這個雕像的角度已經跟當初大不相同。
1504年4月本來大衛像是要放置在傭兵涼廊的,但是執政團決定要放置在領主廣場,9月8日正式在廣場揭幕,1512年雕像的基座被雷擊中,這可能就是導致後來傾斜的原因,1527年在廣場發生衝突,大衛像的手臂斷成三截。1813年大衛像開始修復,1854年大家決定把大衛像移到室內,但還不知道要放在哪裡,於是先做了一個複製品,在領主廣場同時有兩個大衛像的存在,一直東拉西脫,大衛像還曾經在木箱裡待了20年,1873年7月30日才運送到學院美術館,1875年在米開朗基羅誕生400年的活動中才獲得公開展示的機會。
這段曲折的過程其實並沒有結束,1930年代的法西斯集會時在領主廣場的集會,還有二次大戰的戰爭,這些藝術品也都受到更多無情的波折。
我其實很喜歡看米開朗基羅未完成的雕刻作品,好像一個人就從石頭蹦出來的感覺。看過年輕氣盛的米開朗基羅作品--聖殤,那種機近乎完美的作品,然後又再看到大衛像那個皺眉頭的大頭少年,在看過晚期的作品--聖殤,還有這幾個在學院美術館的奴隸,有時候也可以看出米開朗基羅歲月的心境痕跡。
部分為複製品照片
【羅馬】米開朗基羅生日@探索之旅
http://trip.writers.idv.tw/2006/03/blog-post_114165961071979263.html
2007/07/04
【台北】誠品敦南總店
其實要寫這個書店,還真的有點掙扎,去過的人太多,大家都有自己的觀察與感覺,這篇就算是自己的紀錄就好。
有點年紀的誠品會員卡
公司6年前搬到仁愛路旁的一棟舊辦公大樓,我能唯一享受到的好處就是加班到深夜時,還可以到誠品去逛逛24小時營業的書店,看看書也看看人,把加班無法解決的問題拋到腦後。不知道何時開始,晚上只要有空,題目有點興趣,就花錢去聽誠品講堂,好像重回學校的感覺,花錢聽得演講可能會比較珍惜吧?
有人說,逛誠品已經不是單純的買書,買了書的手提袋,象徵某種『高尚』的指標。
有時中午,遇到工作上的不順利,我會選擇到誠品去放空,算是某種程度的避風港,翻翻非工作類型的書籍,找到有興趣的書就坐在地上看。也偷偷地瞄著在此翻書的人們,除了氣質美女,也有超級型男,博學歐巴桑,專注的歐吉桑;當然也有專門來此觀光很吵的香港人,不聽店員勸阻一直拍照的外國人,或是手機一直響一路講的人,真是一家誠品有百樣人。
敦南誠品的外頭,入深夜後才是真的精采,下次你有空,或許該駐足觀察,那又是另一個世界。
誠品講堂
http://www.eslitebooks.com/XingYi_forum/index.shtml
有點年紀的誠品會員卡
公司6年前搬到仁愛路旁的一棟舊辦公大樓,我能唯一享受到的好處就是加班到深夜時,還可以到誠品去逛逛24小時營業的書店,看看書也看看人,把加班無法解決的問題拋到腦後。不知道何時開始,晚上只要有空,題目有點興趣,就花錢去聽誠品講堂,好像重回學校的感覺,花錢聽得演講可能會比較珍惜吧?
有人說,逛誠品已經不是單純的買書,買了書的手提袋,象徵某種『高尚』的指標。
有時中午,遇到工作上的不順利,我會選擇到誠品去放空,算是某種程度的避風港,翻翻非工作類型的書籍,找到有興趣的書就坐在地上看。也偷偷地瞄著在此翻書的人們,除了氣質美女,也有超級型男,博學歐巴桑,專注的歐吉桑;當然也有專門來此觀光很吵的香港人,不聽店員勸阻一直拍照的外國人,或是手機一直響一路講的人,真是一家誠品有百樣人。
敦南誠品的外頭,入深夜後才是真的精采,下次你有空,或許該駐足觀察,那又是另一個世界。
誠品講堂
http://www.eslitebooks.com/XingYi_forum/index.shtml
2007/07/03
【台北】台大傅園
感謝大家的幫忙,第一次舉辦台大的導覽,意外了有很多的收穫,畢業剛好15個年頭,學校好像沒什麼變化。
傅園 攝影/黑社惠
第一次去台大是國中畢業,父親買了台變速腳踏車給我,就跟同學騎車到台大遊玩,立志一定要考上台大,經過6年,我又騎著那台腳踏車去台大上課,第一天上課,腳踏車就被偷了。那段日子,腳踏車不知道換了幾台,最後騎了一台200元的老鐵馬,因為太大太重又沒有煞車,所以沒有人敢偷騎走。
傅園原是帝國大學理農學部的熱帶植物園,由於台大第4任校長傅斯年擔任校長兩年的時間,樹立重要的學術典範和自由風氣,當時的台灣省議會(1950年12月20日)被質詢後病逝。臺大人為紀念校長,決定安葬在此,改名傅園。
傅園在我在學的時候非常的陰森,當時在中正紀念堂的民主學運運動後,那個大型野百合的鋼鐵精神象徵物就堆放在傅園內,有次我曾經想要進去看看,不料午後下大雷雨,我看到野百合後就淋了一身濕出來,還不忘那裡的陰森氣氛。
那天導覽再去,看到整修後的傅園,斯年堂仿希臘帕提農神廟的神殿式建築物,堂前有方尖碑、噴水池,造型優美,透出莊嚴氣氛。台大的校園建築大多是日本人設計,仿造歐洲建築,椰林大道兩側的一號、二號館一直到傅鐘後面的行政大樓,都可以按圖索驥來驗證。但我比較不解的是希臘衛城的羅馬柱是基數,斯年堂的卻都是偶數。
傅園--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2%85%E5%9C%92
跟著圓環文化工作室再訪台大
http://tw.myblog.yahoo.com/jw!4YtAOJKRQkJIPQ.AkXw30w--/article?mid=10063
《導覽活動》台大校總區歷史建築
http://ok.writers.idv.tw/2007/06/blog-post_17.html
傅園 攝影/黑社惠
第一次去台大是國中畢業,父親買了台變速腳踏車給我,就跟同學騎車到台大遊玩,立志一定要考上台大,經過6年,我又騎著那台腳踏車去台大上課,第一天上課,腳踏車就被偷了。那段日子,腳踏車不知道換了幾台,最後騎了一台200元的老鐵馬,因為太大太重又沒有煞車,所以沒有人敢偷騎走。
傅園原是帝國大學理農學部的熱帶植物園,由於台大第4任校長傅斯年擔任校長兩年的時間,樹立重要的學術典範和自由風氣,當時的台灣省議會(1950年12月20日)被質詢後病逝。臺大人為紀念校長,決定安葬在此,改名傅園。
傅園在我在學的時候非常的陰森,當時在中正紀念堂的民主學運運動後,那個大型野百合的鋼鐵精神象徵物就堆放在傅園內,有次我曾經想要進去看看,不料午後下大雷雨,我看到野百合後就淋了一身濕出來,還不忘那裡的陰森氣氛。
那天導覽再去,看到整修後的傅園,斯年堂仿希臘帕提農神廟的神殿式建築物,堂前有方尖碑、噴水池,造型優美,透出莊嚴氣氛。台大的校園建築大多是日本人設計,仿造歐洲建築,椰林大道兩側的一號、二號館一直到傅鐘後面的行政大樓,都可以按圖索驥來驗證。但我比較不解的是希臘衛城的羅馬柱是基數,斯年堂的卻都是偶數。
傅園--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2%85%E5%9C%92
跟著圓環文化工作室再訪台大
http://tw.myblog.yahoo.com/jw!4YtAOJKRQkJIPQ.AkXw30w--/article?mid=10063
《導覽活動》台大校總區歷史建築
http://ok.writers.idv.tw/2007/06/blog-post_17.html
2007/07/02
【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哭牆、苦路與金頂
其實從來沒有想要去以色列這個國家,每每讀到歷史故事的耶路撒冷,總是與戰爭畫上了等號,又與宗教信仰相關。
2007.6.19 法蘭西斯寄出
耶路撒冷同時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地。早在西元前10世紀建城後,一直是猶太教的聖地,根據《聖經》記載,這裡是耶穌受難、埋葬、復活、升天的地點,所以基督徒視為聖地。伊斯蘭教也將耶路撒冷列為麥加、麥地那之後的第三聖地,以紀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在聖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紀念。
米開朗基羅在佛羅倫斯重要的藝術品大衛像,就是大衛王還是牧童的時候,打敗巨人哥利亞後,再打入耶路撒冷城的故事,大衛的統治後(西元前970年)他的兒子所羅門繼承王位,所羅門在即位後4年,花費10年的時間在城內建造聖殿。所羅門聖殿就是約櫃所在地,在猶太人歷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猶太人崇拜的焦點。
法蘭西司說這張明信片底下還有古蹟在挖掘,而這段15天跨4國的中東之旅真是辛苦,不過相信收穫一定不少,標準的三大宗教探索之旅!其實,認識各種宗教,也是認識世界所有民族國家的方法吧?
耶路撒冷--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0%B6%E8%B7%AF%E6%92%92%E5%86%B7&variant=zh-tw
2007.6.19 法蘭西斯寄出
耶路撒冷同時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地。早在西元前10世紀建城後,一直是猶太教的聖地,根據《聖經》記載,這裡是耶穌受難、埋葬、復活、升天的地點,所以基督徒視為聖地。伊斯蘭教也將耶路撒冷列為麥加、麥地那之後的第三聖地,以紀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在聖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紀念。
米開朗基羅在佛羅倫斯重要的藝術品大衛像,就是大衛王還是牧童的時候,打敗巨人哥利亞後,再打入耶路撒冷城的故事,大衛的統治後(西元前970年)他的兒子所羅門繼承王位,所羅門在即位後4年,花費10年的時間在城內建造聖殿。所羅門聖殿就是約櫃所在地,在猶太人歷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猶太人崇拜的焦點。
法蘭西司說這張明信片底下還有古蹟在挖掘,而這段15天跨4國的中東之旅真是辛苦,不過相信收穫一定不少,標準的三大宗教探索之旅!其實,認識各種宗教,也是認識世界所有民族國家的方法吧?
耶路撒冷--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0%B6%E8%B7%AF%E6%92%92%E5%86%B7&variant=zh-tw
2007/07/01
【台北】芳蘭山腳的義芳居
記得大學時代騎車經過附近,看到市政府的古蹟立牌,還騎進看了一下,今天特地開車進去一覽古厝風華。
現有人居,養了不少狗
義芳居位於台北市基隆路,蟾蜍山的山腳,目前該地是飛航雷達的重要軍事要地,本來依山而建,風水應該不錯,可惜目前山邊都是墳墓,感覺起來有點陰森。
祖先陳振師來台時在艋舺的芳蘭記船頭行工作,因為工作努力獲得老闆賞識,後來老闆因故返中國,把船頭行頂讓給陳振師,經營有成富貴,於是在『下內埔』的王家買下兩進大厝,因王家得罪風水師(好像是敗光財產的人都會把原因怪罪到風水師),所以一拜塗地,只好變賣家產,賣給陳家拆掉古厝後蓋了芳蘭大厝,背後的小山頭因此稱為芳蘭山。陳家無後,回到故鄉認養了陳朝來,後來繼承父業有成,又在芳蘭居旁邊蓋了義芳居。
陳家祖籍是安溪,所以有早年安溪厝嚴密的防禦措施,據傳聞週邊有三座銃樓,但是我今日並沒有看到。而這邊的門窗跟深坑的永安居類似,開口不多,應該也是防禦工式所致。
這裡的風水很好,不但有群山環繞,前面還有瑠公圳流過,風水上稱為『硯台穴』或是『墨盤穴』,也有人說這塊地在龜穴之上。其實若是去除掉群山的墳墓,這裡感受起來還真的像童話描寫的景象。
現有人居,養了不少狗
義芳居位於台北市基隆路,蟾蜍山的山腳,目前該地是飛航雷達的重要軍事要地,本來依山而建,風水應該不錯,可惜目前山邊都是墳墓,感覺起來有點陰森。
祖先陳振師來台時在艋舺的芳蘭記船頭行工作,因為工作努力獲得老闆賞識,後來老闆因故返中國,把船頭行頂讓給陳振師,經營有成富貴,於是在『下內埔』的王家買下兩進大厝,因王家得罪風水師(好像是敗光財產的人都會把原因怪罪到風水師),所以一拜塗地,只好變賣家產,賣給陳家拆掉古厝後蓋了芳蘭大厝,背後的小山頭因此稱為芳蘭山。陳家無後,回到故鄉認養了陳朝來,後來繼承父業有成,又在芳蘭居旁邊蓋了義芳居。
陳家祖籍是安溪,所以有早年安溪厝嚴密的防禦措施,據傳聞週邊有三座銃樓,但是我今日並沒有看到。而這邊的門窗跟深坑的永安居類似,開口不多,應該也是防禦工式所致。
這裡的風水很好,不但有群山環繞,前面還有瑠公圳流過,風水上稱為『硯台穴』或是『墨盤穴』,也有人說這塊地在龜穴之上。其實若是去除掉群山的墳墓,這裡感受起來還真的像童話描寫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