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30
【台北】野草居食屋
#朋友聚餐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因為每天開車出門,所以與朋友相約都無法喝酒,今天騎自行車揮汗如雨的在台北市跑來跑去,跟朋友聚餐,那麼就來喝清酒吧!
朋友說已經過了浪漫的年紀,交女朋友都嫌麻煩,已經忘了甚麼是浪漫,甚麼是心動的感覺,戀愛時會做些奇怪的舉動,無聊的對話,這類的動機與心情完全都沒有了!這不是兩年前跟某學弟聊天的內容一樣嗎?
未婚人士都有著這樣的心情,那麼我們這種已婚剩下半支嘴的男人,也不知道如何安慰人家了,只能說甚麼事情也只有一線之隔吧!
感嘆中也只有喝杯酒了!
喝完酒離開時,他說他交了一個筆友,一定要用手寫的信,透過拍照傳照片來製造懷舊交往的感覺,下星期就要第一次見面,心情非常緊張......。
那,剛剛陪酒一起感嘆的心情,我踩著很沉重的腳踏車踏板,只有更加"寂しいです"了!— 在 Fireweeds 野草居食屋。
【台北】二樓的咖啡館
2017/06/29
《少爺》與《苦悶的漱石》
不知道何時開始喜歡上這種文學特別篇電視劇,經常看到這種大悶片看到傻笑,有時又會有一種突然的 Eureka 原來如此的感覺。
喜歡看電影的人,有時看到一個場景或是一個運鏡,就會說這是跟哪部前輩電影致敬、學習、模仿或是抄襲!
為何台灣的文學沒有改篇電視電影,進而產生一些模仿行為?這幾天好好的把台灣文學家拿出來看看台灣文學的特性,一是無根的離散文學,只有達達的馬蹄與江南的靜好,北平的胡同與好吃的烤鴨,這像是烏托邦的幻想,不存在的世界,所以無法去考據與學習啊!
再來是鄉土文學,私奔到滿洲的鍾理和,柔韌母性的鍾肇政,民族詩人醫師的賴和(前三是客家人),生前無法出版悶在頭城的李榮春,還有楊逵、吳濁流、葉石濤等人。這個到後來因為台灣農民與土地的開發,最近只有鍾文音長期蹲點書寫的人可以寫得出來,這應該是很好拍攝的題材,但實在太悶了。
那有甚麼小說類型,像是日本文學家這樣大量的被改拍電影、電視劇,甚至某些橋段與幾句話被大量的使用在我們的戲劇中呢?
沒有!
台灣很多前輩的故事很多可以改編成小說、電影,日本每年重拍的電影,從不同角度討論,累積出來的深度無法計量,我們連要開始累積的能力都沒有。
【台北】波士頓美女與oBike 初體驗
首先說明這是兩件事情,社團同學來訪,帶來了只來台灣兩三天的一個外國友人,他們是在波士頓一個探戈社團的朋友。
只來台灣兩天,實在是太可惜,還好中午有來青田七六,我從台灣島的形成,玉山從海平面升起,台北盆地有海水進入,並拿了一些化石來佐證,同學從荷蘭、西班牙時代,講到日本時代,一股東印度公司的商業經營,我們點了甘蔗、咖啡、綠茶等飲品,談到這棟房子的樣式等等,如何跟外國人簡單的說明這段歷史,好像需要借出一些道具才好,幸好,同學長期在波士頓,這類的翻譯實在難不倒他,崇拜啊!!!
走到了座敷,她指著其中一張音樂CD,原來,這是探戈名曲,冥冥之中竟然連探戈團都有了一點的連結啊!
*
剛好在門口看到了一台 oBike,馬上註冊、簡訊開通、信用卡支付,大概花了兩分鐘的時間,除了少了變速功能外,的確是很方便的工具,若考慮維修,個人建議的確可以不需要變速功能,但是腳踏板可以調整輕鬆些,同時也不會騎的那麼快,據說 oBike 的品質還不是很好,有人騎了跌的狗吃屎,希望使用人不要還車的時候不要亂放位置,造成別人的困擾啊!
希望 oBike 可以成功,散布在台北市區,挑戰性不小。— 和Emily Rose Hartung 和 Michael JF Chen。
2017/06/28
20170628《國語日報》城市美學12:大連市、門司港的童話小屋
到日本九州北邊的門司港,很難不被這棟建築吸引,好像看迪士尼電影的片頭進入了童話世界,這棟融合了歐洲各個時期的建築特色:從羅馬式、歌德式到文藝復興,紅磚加上德國半木的建築樣式,不對稱的尖塔、圓拱,高低不一的立面牆,屋頂、陽台、門窗的裝飾繁複,是學習建築的人必定要朝聖的地方。
這棟『北九州市立國際友好記念圖書館』, 是中國大連市贈送給日本的禮物,為慶祝大連與門司締結姊妹市十五周年,在大連市的港邊,也有一棟一模一樣的建築。
*
1902年的大連,列強在中國東北有駐軍與租界區,俄國委請德國建築師設計了這棟房子,作為『東清鐵道』汽船公司的辦公室,1905年,日俄戰爭後日本取得長春至大連鐵路經營權,改為『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首任總裁是剛卸任台灣總督府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
『滿鐵』可以稱為日本在中國的東印度公司,利用取得的鐵路經營權,開發周邊的礦產、電力、畜牧、旅館、海港、航空等行業。日本把俄國剛建設好的鐵道、建築、都市計畫,學習起來後擴建,因此目前大連市區有俄國人與日本人興建的歐式建築,到大連觀光,一定不能錯過俄羅斯風情街區。
『滿鐵』在這棟建築旁蓋了相同樣式的附屬建物,整體作為招待所(大連俱樂部),1926年改為日本橋圖書館。
1931年,日本在中國東北成立滿州國,滿鐵全部歸入滿州國管理,歷經了二次世界戰爭結束後,這條鐵路由中俄共管,一直到了1952年底,才全部交給中國。有人說,只要了解滿鐵的歷史,就了解中國東北大部分的歷史。
1996年重新整修的建築,如今是大連美術館,做為藝術展覽的空間。
*
回到門司港來看這棟複製的建築,在港邊紅白相間十分醒目,一樓是中國餐廳,二、三樓則作為圖書館用途,並有介紹大連影片,除收藏東亞各國圖書外,還有過去在大連的日本人學校同學會的畢業紀念冊。
大連市將這棟建築送給日本門司港,採用了大連當地的石材與紅磚,在複製的工程中由雙方人員互相學習而完成,屏除這一百多年來因為殖民、戰爭的成見,港口與港口間,因為兩棟複製的建築物而連結交流了起來,十分有意義,或許未來有機會在俄國也看到複製的同一棟建築物也說不定呢?
一棟老建築的修復與複製,不只是學習工程技術而已,還有對歷史與土地的反思。
門司港自古以來就有與各國港口貿易往來的繁榮歷史,除了與韓國釜山、中國大連之外,與台灣的基隆港往來也十分密切,當年台灣的香蕉大量輸出到日本,在門司港就會把熟透黑色的香蕉便宜的拍賣掉,當地老人家有深刻的印象,除了港口的香蕉人公共藝術品,我們是否還能做些甚麼呢?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87-新型態的閱讀空間
我們常在圖書館閱讀,以及曾經流行的K書中心裡唸書,後來還有網路咖啡館但變成年輕人打電動的去處,也有人在漫畫小說出租店裡閱讀。這一集水瓶子介紹台北市數間,不只是書店更可以是圖書館的新型態閱讀空間。
嘉興街附近的「風和日麗唱片行」,是獨立唱片公司成立複合式咖啡店及實體唱片行,內部空間不大,以一天計價附一杯飲料,店內提供CD隨身聽及高級耳機,整體安靜並融入音樂,是很適合閱讀的地方。而溫州街的「欒樹下書房」,外面看起來像咖啡廳,同時身兼出版社,老闆定期挑選書,像是舉辦書展般陳列在一進門的空間,也供應好吃的餐點喔!還有,金門街「light box攝影圖書室」是個自由的公共空間,以基金會的方式營運,創辦人曹良賓試圖打造台灣收藏攝影圖書共構及共享的空間,從攝影的歷史和理論來學習,作品才經得起考驗。
位於羅斯福路新生南路口的「薄霧書店」,像是圖書室一樣,收藏久遠且經典的日本、台灣、中國等各國雜誌,如:東京人、時尚雜誌日本花嫁,計價也以一天來算。而在復興南路市民大道附近的「Boven雜誌圖書館」,則收藏新出刊各國雜誌,可以吸收最新流行的資訊。(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台北】與老學長的相遇
上一次在 欒樹下書房 分享 溫州街的故事,內容包含一些相關的雜誌、書籍節錄出來從 1930年到現代的溫州街的印象,我談到了因為在昭和町文物市集買到了一本很老的台大畢業紀念冊的事情,其中有一個朋友事後跟我聯繫,說他的父親要送給我他的畢業紀念冊。
很感謝這位政治系畢業的老學長,日本時代念到了基隆初中,後來念了民國時代的基隆高中,發生了校長被抓走槍斃事件(晃馬車之歌),這位學長1950年考上了台大政治系。
他大一的時候,因為宿舍外省籍的學生比較多,所以改居住在遠親福星國小的宿舍,但後來被檢舉所以大二的時候就搬到了台大在潮州街(近杭州南路)附近的宿舍,那時候該宿舍住得比較多本省籍的學生。或許是四六事件後,校園稍微平靜點,也或許是老學長的生活圈沒有同學、老師被抓之類的事情,所以他說念台大期間受到影響不大。
老學長身體很好跟太太兩人每周看兩三場電影、唱一次KTV,到處走走看看,尤其是收藏的畢業紀念冊簡直跟新的一樣,晚上,遇到了黃建忠老師,我拿給他看這本畢業紀念冊,他找到了他父親的名字,然後一個個講這個名字是誰的兒子,這是誰誰誰,光是一本台大畢冊,馬上串連了白色恐怖與政府重要官員的關係圖。
今天,從波士頓回來的社團同學 Michael JF Chen ,突然提起了他父親九十歲,也曾經被抓到綠島去關了十二年,他是大學時代(1989年)才知道這一件事情,這兩天,遇到的一些朋友,都與白色恐怖相關啊!— 在青田七六。
2017/06/26
【台北】泔。米食堂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日語:嫌われ松子の一生)與《宮澤賢治的餐桌》(日語:宮沢賢治の食卓)
2017/06/25
《早安秀》
2017/06/24
【台北】大學同學的小學同學來 青田七六聚餐、導覽
平日導覽,沒有提到那麼多有關大學念書的過往,因為大學同學來訪,他目前還在做中研院地球科學相關的研究,從大學至今也快三十年了,能夠從一而終,在我看來實在非常的厲害。
某程度,我算是幸福的吧!雖然四十歲以前的工作還算穩定,但是四十歲之後能夠做導覽的工作,經常揮汗如雨,累得跟狗一樣,準備資料也花不少時間,但是心靈獲得的快樂無法比擬。
六周年慶,我們門口多了德國狼犬的立牌,馬廷英教授每天帶著他上下班的狗狗,同樣的品種,我在金門當兵時管錢,牠盡忠職守的幫我守護房間,有次因為我返台休假很久,以為回去的時候牠會忘記我,沒想到重逢後還是一樣的熱情。
感恩同學來訪,沒想到我導覽已經都完全講我自己的事情了啊!要謹記不要太自我。
【台北】薄霧書店,聽講筆記
來薄霧書店幾回卻都沒有打卡,嚴格來說,這應該是一家圖書館
之前詢問過老闆,他收藏大量的經典過期雜誌,來了幾次看也看不完,非常的壯觀,但是世界上雜誌之多,就算是只收集日本的一種雜誌,一排書架就佔滿了,而且可能只能吸引這類閱讀同好前來,而且入場一日就是兩百元,很怕書店一下就陣亡。
今日再訪,發現居然也有眾多的新雜誌啊!這樣真的可以活得下去嗎?我很擔心。
舉辦過多場的活動,舉凡漫畫、雜誌、書籍的設計與製作、電影討論會、公共建築分享等等,內容十分廣泛,但看題目又算小眾,如何能吸引到固定的常客,在我心中留下了許多的問號?
多次來訪的經驗,發現來訪的客群也十分多樣,坐下來喝杯水看幾本雜誌,或者只是來工作者,單純的為了一場講座而來的人也不少,吸收到的資訊量就好像讀了幾本雜誌,其實也不錯。
表面上我們看一本雜誌,總覺得只是新潮的資訊,時間過了就不合時宜,但製作一本雜誌背後的知識體系,比我們想像的要多的多,解構這些體系,吸收成為自己的知識,這門冷知識,看起來冷,其實真的並不冷,是我們要表達一個概念給群眾很重要的方法論。
日本富山縣富山市西町TOYAMA KIRARI
金沢
東京小平市,妹島和世
伍藏野美術大學
多摩美
藤本藏
男木島
蔦屋,門真
太田市美術館
磯達雄
隈研吾
高雄總圖書館
《亮軒書場》與充滿熱情的宮澤賢治
青田七六開幕後,亮軒老師本來有意要在此辦講堂,但是畢竟營業場所比較不盡興,又有人數的限制,所以亮軒老師就在他家開了講堂,每周四晚上,稱為『書場』。
亮軒書場的主題五花八門,有時電影欣賞,有時是西洋文學,有陣子日本文學,要曩跨這麼多時代,那麼多領域實在不容易,而且每周都要準備新內容,一個七十幾歲的老人家,真真實實的抱持著人生七十才開始的信念,持續做這樣的事情啊!
今天亮軒老師導覽的場次,提前的拿到了熱騰騰的新書,雖說都是書場的內容,重新細細品味世界文學名著,透過這本書,算是複習,也是一種重新認識,如同青田七六的再生,讓人有不同的體會。
跟老師小聊了一下宮澤賢治,從小喜歡收集石頭,也念過地質學,期待 亮軒書場 也來說一下從小到大在花卷長大,積極熱情的文學家吧!— 在青田七六。
【台北】幸田咖啡
不知道為何日日經過潮州街,我會選擇這家咖啡館走進去?
來了潮州街新開的小咖啡館,這周邊已經有四五家咖啡館了,只能說老闆很勇敢,對於生豆與挑豆這件事情非常在意,能夠喝到那麼純淨的咖啡,感覺到了日本自家烘焙咖啡館。此外,很特殊吃法的戚風蛋糕,只能說太有創意了,跟咖啡的味覺十分互補契合。
對面、隔壁與附近超多咖啡館,因為這兩年來胃不好,所以也少喝了很多咖啡,儘量不參加飯局,也避免在咖啡館聊天談事情。熟悉的咖啡館越來越多,對於新開的咖啡館,少了想要去探險的動力,倒不是因為怕踩到咖啡地雷,我的口感沒有那麼好,而是萬一遇到一桌聊天稍微大聲的人,整個下午就只能偷聽人家的故事了。
我想想為何會踏入,應該是開業的時間早,剛好都沒有別的客人,十一點就開了,剛好符合我的時間,不然我導覽結束十一點半,也已經吃了午餐,踏入早午餐店只喝咖啡,或者還要等到下午兩點才開門的咖啡館,都十分奇怪。
為何要叫做幸田咖啡呢?
2017/06/22
【台北】錦安里的導覽課
感恩里長有一些預算來辦這樣吃力不討好的課程,通常是社區大學相關的課程,需要十分有興趣的人來參加。
這幾年在大安區晃蕩,1930年代是日本人居住區,除了很多學校的建築可談之外,比瑠公圳開發還要早的霧裡薜圳,台北刑務所、日本時代不同階級的公務人員住宅,還有一個牙科診所的醫師松田繁義的住宅,如今是青田街、麗水街、金華街、潮州街的錦町,不單單只是目前錦安里的範圍,這周邊有股多樣的面貌,甚麼事情都可以講。
目前山林課的員工宿舍群修好了一棟,展覽有別於高級官員的住宅,這邊的住宅呈現了質樸的樣貌,雖然簡樸,但傳統日式建築元素,可一點都不含糊喔!
再次感謝里長,除了要實現柯市長喊出田園城市的構想,還努力執行老人家共餐的理想,舉辦導覽課程,感恩!!!
【台北】欒樹下書房一周年
欒樹下書房開幕也算度過大約一年的時光,問問老闆與老闆娘,正確開幕的日期,他們居然說:忘記了!大概是......
那麼,我就私自訂為夏至這一天吧!這天是 青田七六 滿六周年,雖然這六年在周邊的鄰居開業的很多,但我越來越謹慎,很怕一送地址牌出去沒一年就陣亡了,尤其是『書店』類,那麼,我就用一年的時間來觀察,幸好,目前送出的地址牌,除了邱董搬家之外,還沒有人陣亡。
以前我都說要幫我出版書的出版社很勇敢,只要新書一出版不是社長身體不好,就是被裁撤,或者老闆換人之類的,但送地址牌這件事情,至今老闆都還是活得好好的。
希望欒樹下可以再度過無數的夏至,聽那蟬聲綿綿在溫州街旁佇立著。後來從粉絲頁找出來,是2016年7月6日算是開幕日。
2017/06/21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86-郭雪湖
介紹日治時期重要的畫家之一,郭雪湖,本名郭金火,大稻埕人。
小時候功課很好,考進工業技術學校,但他很喜歡畫畫,於是休學入「雪溪畫室」學習描繪神像等技藝,老師將他改名雪湖。在西洋藝術方面,家境緣故無法出國學習,於是奮力自學,到圖書館看畫冊臨摹、戶外寫生。知名的「南街殷賑」描繪大稻埕的熱鬧景像,畫中看到中元節旗幟,其實是日治時期節慶使用陽曆,七月中是日本清明節祭祖採買,人物穿著藍衫,並非浴衣和服,他在體制內畫出日本和台灣文化融合的樣貌,構圖採中國傳統直幅。
「圓山附近」是橫幅,描繪圓山景象,鐵橋路燈、農婦辛勤工作,波斯細膩畫的方式呈現東洋畫風,並揉和中國山水畫風;「新霽」描繪芝山岩,畫中有公燈、廟宇。畫作題材忠實呈現民間生活的樣貌,郭雪湖的畫參加台展,所向披靡,戰爭期間參加府展,戰後畫作「驟雨」參加第一屆省展,並參與籌辦,終其一生獻身藝術。(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7/06/20
【台北】離線咖啡與快閃書店
2017/06/19
《古都》各版本
*
*1980年,山口百惠
這回專心的又把這版本的電影看完了,中規中矩的拍攝手法,應該是了解這部短小說最好的方式,演員的表情也很到位,倒是家庭和樂融融,呈現不出古都家族的接班的內心,只是用對話來表達。
這幾部《古都》的拍攝,隱約的道出了京都這五十年來的轉變。
1980年拍攝的電影,企圖呈現1960年代川端康成那個時代的樣貌,而2005年那一版本卻想要演出1980年代。可以從劇中的電話發現,1980山口版是手搖電話,2005上戶版是撥盤電話。
此外,還有門口的車子,也是一種時代的象徵。看完了這三個版本,看來還要找出 1963年的版本來比較看看。或許有導演們隱藏的彩蛋?
*2005年,上戶彩
的確是忠於川端康成原著的拍攝地點,看了又想再去京都,有人說上戶彩表現得很好,當年二十歲有超齡的演出,但我怎麼覺得十分生硬,應該再把山口百惠的版本再拿出來比較看看。
不過,比起演員的表現,我更喜歡看畫面中的細節,的確隱藏了京都的美學,也可述說長年的歷史,怪不得京讓旅人流連忘返。
運鏡視角,感覺有小津安二郎的影子。
*2016年,松雪泰子
1962年川端康成發表古都之後,隔年就拍成電影,1968年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小說不長,但把京都的節慶、祭典、料理、家族傳承等,全部給帶出來的。
每一個從京都長大的年輕人,無不想逃離,但是最後都還是回到古都的懷抱!
喜歡去京都觀光的朋友,或許都去過這些地方,也體驗了京都之美,但真正要能維持這樣的傳統,叫我們去執行,還真的千百個不願意,這種包袱真是十分的沉重呢!
這部改編的電影,應該可以說是《古都》的續集,企圖把京都精神延伸到海外,以巴黎這個古都為假想敵,孿生姊妹的後代,兩個都是女兒,一個在巴黎念藝術,最後的畢業作品,她思索了很久都失敗,最後還是以自己故鄉的風景最為拿手。另一個在京都找不到好工作,也不知道是否要繼承家業,人生失去了目標,但是到巴黎表演傳統藝術時獲得外國人的掌聲,而得到信心。
對於自身文化是否有未來?這部電影給了很好的註解,無論是不是古都,我們都應該更有自信。
PS. 媽媽到巴黎去煮了一道傳統豆腐料理給女兒,跟《古都》中爸爸煮給千重子豆腐料理,背後有種相同意義的關愛與傳承的意味。
這張劇照選擇了聖母院為背景,另一個以鴨川為背景,強調女性內心的轉變,別具有意義。
*1980年,山口百惠
這回專心的又把這版本的電影看完了,中規中矩的拍攝手法,應該是了解這部短小說最好的方式,演員的表情也很到位,倒是家庭和樂融融,呈現不出古都家族的接班的內心,只是用對話來表達。
這幾部《古都》的拍攝,隱約的道出了京都這五十年來的轉變。
1980年拍攝的電影,企圖呈現1960年代川端康成那個時代的樣貌,而2005年那一版本卻想要演出1980年代。可以從劇中的電話發現,1980山口版是手搖電話,2005上戶版是撥盤電話。
此外,還有門口的車子,也是一種時代的象徵。看完了這三個版本,看來還要找出 1963年的版本來比較看看。或許有導演們隱藏的彩蛋?
*2005年,上戶彩
的確是忠於川端康成原著的拍攝地點,看了又想再去京都,有人說上戶彩表現得很好,當年二十歲有超齡的演出,但我怎麼覺得十分生硬,應該再把山口百惠的版本再拿出來比較看看。
不過,比起演員的表現,我更喜歡看畫面中的細節,的確隱藏了京都的美學,也可述說長年的歷史,怪不得京讓旅人流連忘返。
運鏡視角,感覺有小津安二郎的影子。
*2016年,松雪泰子
1962年川端康成發表古都之後,隔年就拍成電影,1968年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小說不長,但把京都的節慶、祭典、料理、家族傳承等,全部給帶出來的。
每一個從京都長大的年輕人,無不想逃離,但是最後都還是回到古都的懷抱!
喜歡去京都觀光的朋友,或許都去過這些地方,也體驗了京都之美,但真正要能維持這樣的傳統,叫我們去執行,還真的千百個不願意,這種包袱真是十分的沉重呢!
這部改編的電影,應該可以說是《古都》的續集,企圖把京都精神延伸到海外,以巴黎這個古都為假想敵,孿生姊妹的後代,兩個都是女兒,一個在巴黎念藝術,最後的畢業作品,她思索了很久都失敗,最後還是以自己故鄉的風景最為拿手。另一個在京都找不到好工作,也不知道是否要繼承家業,人生失去了目標,但是到巴黎表演傳統藝術時獲得外國人的掌聲,而得到信心。
對於自身文化是否有未來?這部電影給了很好的註解,無論是不是古都,我們都應該更有自信。
PS. 媽媽到巴黎去煮了一道傳統豆腐料理給女兒,跟《古都》中爸爸煮給千重子豆腐料理,背後有種相同意義的關愛與傳承的意味。
這張劇照選擇了聖母院為背景,另一個以鴨川為背景,強調女性內心的轉變,別具有意義。
《健忘村》與《花甲男轉大人》
2017/06/17
【台北】日本人的生活街區【兒玉町、川端町】
很感謝來了許多青田七六的老客人,這條導覽路線是今年新開發的,雖然在南門市場集合,但是我們不是走城南的經典建築,也沒有走入市場,只在南昌街的小巷子內看著日本時代日本人的民居。
有小診所式的住宅南風原醫院,也有招待所式的尾辻國吉宅,台灣總督改派文官後的司令官邸,前身是水道課課長,也曾經變身為圖書館展覽廳等用途,旁邊又有古亭庄配電所教堂式建築。
南菜園是1941年指定為古蹟庭園,井手薰設計的,從1895日人統治,到1905年打贏日俄戰爭,1906年兒玉源太郎卸任過世,1919年明石元二郎過世,若是沒有那場戰爭,或許南菜園周邊,會改成歷任台灣總督紀念庭園也說不定?
以下是今天行程,因為下雨,我快速帶過了一些地點,很感謝陸聯廳的室內導覽,我把相關資料貼在留言處。
南風原醫院→骨科診所→前台灣司令官邸→尾辻國吉宅→戴炎輝故居→南菜園→長慶廟→野草居食屋→紀州庵。
2017/06/16
阿部寬《戀妻家宮本》
2017/06/15
碎念
大家有沒有覺得台北紅綠燈變多,無論開車、步行、坐公車通勤時間都變長了!
每次出國旅行,或到圓山飯店、台北賓館參觀,都覺得外交部應該全部砍掉重練!
生意人覺得呢?
為什麼臉書時代認識的朋友,照片有頭有臉有真實姓名,都記不住!部落格時代,沒照片用匿名,卻印象深刻?
每次出國旅行,或到圓山飯店、台北賓館參觀,都覺得外交部應該全部砍掉重練!
生意人覺得呢?
為什麼臉書時代認識的朋友,照片有頭有臉有真實姓名,都記不住!部落格時代,沒照片用匿名,卻印象深刻?
2017/06/14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85-華山文創園區與齊東街
台北散步的經典路線之一,林森公園往南,經過當代藝術館、華山車站,來到到華山文創園區與齊東街。
本是荒廢一片的製酒工廠園區,2006年時Bbrother和幾位年輕人進去塗鴉,當時文建會報警並起訴,他們發聲明且文化界群起聲援,於是華山文創園區便開啟再利用。Bbrother是台灣本土的塗鴉藝術家,名字取自歐威爾小說《一九八四》中的「老大哥」(Big Brother),充滿政治意識的模板出現在台北街頭,內容從反全球化、反威權、反戰到聲援楊儒門、挺樂生等。在塗鴉事件之前,金枝演社在華山的廢棄園區以及淡水殼牌工廠中演出,帶起了在舊址遺跡再造文化園區的潮流。
接著,水瓶子帶我們走到齊東街,舊時的米道,挑夫從松山近台北城的必經道路,日治時期街道改正並未動到齊東街,許多會社在此蓋住宅,形式多為洋和混居,備有書房、洋房的水泥式構造,商人會客招待的需求,因此屋內可能有三個客廳呢!二戰後,便成為將軍住家。可以花二個小時或是大半天的時間,來走這條台北散步路線,除了沿途吃吃喝喝,用心體會台北的開發歷史。(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70614《國語日報》城市美學11:廢墟之美,塔普倫寺
柬埔寨吳哥地區的塔普倫寺,萬物共生廢墟之美
到柬埔寨世界文化遺產吳哥地區,最熱門的是巴戎寺與吳哥窟(寺),就是俗稱的大、小吳哥寺,除了這兩座寺廟之外,小巧的塔普倫寺,目前石頭建築與大樹共生的景況,原來是印度人的創意,一座古蹟的再生呈現了廢墟之美。
建於西元1186年的塔普倫寺,是闍耶跋摩七世為了紀念母親所建的寺廟,供奉女神般若波羅蜜多。長年的戰爭,國王信奉佛教,興建了不少寺廟與醫院,而這座寺廟同時也是「皇家僧院」,此處雕刻呈現佛陀生前的事蹟,有別於其他寺廟較多印度神話故事。
塔普倫寺的設計,入口處還設置跳舞、表演、誦經講道的廣場,全場都可以清楚聽到聲音,是一所學校的概念,尤其是進入封閉的敲心塔內拍打自己的胸口,聽到咚咚的回聲,無論是一個人在此靜坐沉思,或是幾個人誦經打坐,都是非常好的學習環境。
塔普倫寺的中央塔主殿牆上布滿了井然有序的小凹洞,據說當年貼滿了各式各樣的寶石,陽光從塔頂宣洩篩灑而下,反射折射的光線光彩奪目。雖然目前寶石已經不知去向,但是陽光照射在神像上,仍讓人十分感動。
很難想像這樣不到一公頃的寺廟,可以容納一萬兩千多名的僧侶,其實這裡是座四周有護城河、圍牆的小城市,外牆東西長一千公尺,南北寬六百五十公尺,大概六十公頃才能容納這麼多僧侶,周邊有三千多個村莊,大約八萬人民,供養維持整座皇家寺廟。
吳哥地區的荒廢有許多的原因:戰爭、人口快速增長、水利系統的崩解、大洪水、瘧疾等等,十六世紀國王遷都後,大樹木快速生長變成一座森林,整個地區都是毒蛇猛獸。四百年後的今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由各國認養修復不同的寺廟,讓這些古蹟重生,不同國家修復的概念不同,也讓這些文化遺產呈現不同的美學。
印度人決定這座寺廟的保存方式,想要讓時光停留在剛發現時「渾然天成」的廢墟狀態,維修的方式不是拆掉重建,而是維持現狀,太大的樹木修剪樹根,快要倒的牆面用支柱支撐,頹倒的迴廊與地面上的石塊就留在原地,另外建了木頭的走道讓觀光客進入欣賞。看著樹木與高塔的共生,只要任何一樣東西離開,這樣的景象就不保。
在印度,可以看到各種宗教、種族、階級與各類建築共生的情況。塔普倫寺旁的樹木在此生存也超過了四百年的時光,人們實在沒有權利因為要恢復建築而把樹木砍掉,若是清除掉樹木後的塔普倫寺,牆面、高塔也會傾倒,用著現代的機具雖然也可以重建當年的風華盛況,但是這已經不是真正的塔普倫寺了。
世界文化遺產不只是一座座過往的偉大建築,而是正在被我們使用中的空間,人類在地球上也不過是個過客,學習與萬物並存、各民族人種共處,才是最重要的。
*****以下刪除**********************
在此,我看到白種人夫婦帶著一名領養來的黃種小孩旅遊,階梯上上下下,天氣炎熱,小男孩在旁邊哭鬧著要父母抱,但同樣年紀、同樣膚色的當地小孩則拿著明信片到處叫賣,光著腳跑來跑去辛勤的工作。白種人母親抱著黃種小孩的場景,讓當地小孩看了非常不解,一直望著同齡哭鬧的小孩,這畫面有著強烈的對比,尤其發生在這紀念母親的寺廟內。
電影古墓奇兵在此拍攝,讓這座神廟聲名大噪,女主角安潔莉娜裘莉前一陣子因為預防乳癌而切除乳房頗受大家的爭議,但她其實發揮了大愛,認養了世界各地的小孩而獲得更多的掌聲。
2017/06/13
《CRISIS 特別搜查隊》、《使命和正義》(日語:小さな巨人)、《神力女超人》
從這些電視劇、電影中來看目前世界各國落入的困境,到底誰是背後的 Big Brother?
大家以為台灣換黨全面執政,會快速的翻轉不公不義,但是接連幾件事件,我們似乎有太多的無力感,大家以為美國選出狂人總統是偶然,更早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選出來希特勒,其實這些到底是整個國家機器系統的共犯結構使然,是必須透過革命、戰爭來解決,或是只是換了一個領導人、換了國會就可以解決呢?
《小巨人》
組織與個人英雄主義之間,中間有甚麼平衡點嗎?一定要仰賴好的領導嗎?我就知道這齣戲也沒有答案。看完了等於白看。
《神力女超人》
我不討論《神力女超人》中的女性主義,但一個強者簡單而直接的邏輯,想要找出引發世界戰爭的起源,然後去殺掉祂(戰神),最後,到底有沒有效果,我們看完電影還是一個大問號!之前的超人,深陷議會的泥沼,到底需不需要出來拯救世界呢?
我們都期待一個強人來解決問題,殊不知原來我們就是共犯結構的一員,要如何解構自身利益,勇敢面對自己,每一個人都應該問自己能夠為這個社會、世界做些甚麼吧?
2017/06/10
【台北】自由主義與白色恐怖
這是今天的演講走讀活動,殷海光故居舉辦的活動,十分感謝!
因為戶外下大雨,所以我就立馬取消了戶外走讀,改用簡報方式講了兩個小時,從台北刑務所提到了蔣渭水,然後說明了張光直寫的番薯人的故事,兩相比對兩個政權下對監獄管理的區別,但,當年四六事件對台大校長傅斯年,還有師範學院校長謝東閔,居然有兩相不同極端的看法。
以下只提出關鍵字:彭孟緝、許壽裳、金溟若、金恆杰、馬廷英、葉雪淳、黃敦友、彭明敏、殷海光、周德偉
後來講到了有關學者老少配的婚姻與人間四月天的愛情情事,這部分跟白色恐怖無關,可是好像把下雨天的沉悶給洗清了。
感恩今日大雨磅礡來訪的民眾,這是我第一次把走讀的內容全部轉換成簡報檔,內容還有一些卡卡的,相信下次會更好。
[照片略]
隔日,再跨入殷海光故居,遇到了台博館導覽老師,原來台北市這些大小地方,只要是有開放的古蹟,這些導覽老師都會三不五十帶著朋友重訪。台北市的文化資產的確很多,但如何串連這些古蹟,在慢步過程中讓文化資產發光發亮,應是這座城市要面對的下一個課題。
2017/06/09
【台北】奧賽美術館展,洪禮明老師的演講筆記
【台北】龍門國中學生,逛書店
2017/06/07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84-當代藝術館與華山車站
沿著台北開發史輪廓,由林森公園往南,來到當代藝術館與華山車站。
前身是台北市政府辦公樓,更早日治時期是建成小學校,市府遷址後,改造成台北當代藝術館。水瓶子跟大家介紹世界各大城市的當代藝術館有何特色,例如:紐約知名的MOMA;倫敦的則由火力發電廠改造,有個很大的煙囪;前衛的巴黎龐畢度中心;柏林的藝術館則由火車站改造,類似奧塞美術館,但德國人將展覽空間蓋得更像火車站;廣島博物館蓋在山上,沿手扶梯登上去,建築依山低調,融入山景;在台灣,台北當代藝術館是古蹟及公共建築再利用的成功案例。
接著,再往南走向華山大草原,保留著華山車站站體,由於是貨運轉運站,其月台是階梯式特殊設計,方便工人搬運貨物,舊時忙碌轉運著附近工廠貨物,樟腦工廠、梅酒工廠、松山菸廠、南港瓶蓋工廠等,現在化身為市民假日好去處,有農產市集、公共藝術展覽園區。從這條路線,我們窺探到文明發展,依靠河流的水路交通,鐵路運輸的陸路交通,直到現代都市型態。(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台北】青田七六,昭和町街區導覽
2017/06/06
【台北】歡樂導覽
2017/06/04
【摩洛哥】沙漠,蔡適任
2017/06/03
《MRT2》
捷運可以串連甚麼事情?應該無所不包,希望我們公司的 MRT 音樂劇可以演到MRT99 集,今年是第2集,敬請朋友多多捧場,只要下載 apps 就可以買票入場囉!
http://www.perfectmatch.tw
順便打一下我的舊書,台北捷運散步手帖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6858
原以為會跟MRT有點類似,上半場也是一段跨越長時間的愛情故事,但第二段有了更多的創新,手機已經進步到了用講的也流行直播,而且,隨便在路上遇到每一個人,可能隨隨便便粉絲就有上萬人的能力。
分眾年代,捷運線當成了一個平台,而天作之合劇場也嘗試用 apps 當門票,我想未來也當成一個新音樂劇發表的平台吧?
音樂劇傳統只是音樂、舞台劇的結合,但現在必須有更多的跨界的結合,這次加入了"漫畫"的元素,還有一點點捷運站名的導覽,混入了一些電影的橋段,都會愛情小品,值得咀嚼。
【新北市】日本老闆 ATTS 珈琲・一号店・
2017/06/01
2017.06《Taipei Walker》No.242,水瓶子城市漫步08:梅屋敷在哪裡?原來是今天的國父史蹟館
1896年藤井奈美(なみ)與大女兒藤井登美惠來台工作,接下了老闆的餐廳,改名為「吾妻」。1905年,投資成立了「梅屋敷」,位於鐵路縱貫線、勅使街道交叉口附近(今中山北路一段46號),公園內的梅樹,據說是從新竹山上遷移過來。
吾妻料理是最早將會席料理引入台灣的始祖,等同今日到餐廳點套餐,有前菜、沙拉、湯、主餐、配菜、甜點、飲料、酒等十分豐盛,服務又很周到。成立梅屋敷後要照顧兩個地方很辛苦,藤井家把吾妻合併到梅屋敷內。
1913年重新開幕的吾妻旅館(今館前路4號),位於豪華的鐵道飯店對面,由藤井登美惠負責管理,梅屋敷料理餐廳與吾妻旅館這兩個如同情侶般的事業,位於台北車站絕佳的位置。不只如此,高雄、台南也都開設了分店,地段都非常好。
日本統治台灣後,婦人藤井奈美來台經營料理亭,她並無兒子繼承事業,透過與大和家族的關係,建立了連鎖事業體系。大和辰之助的兒子大和宗吉,負責經營梅屋敷,第五個兒子作為藤井家的養子而改名為藤井悟一郎,藤井登美惠過世後,接手了吾妻旅館的經營,後來藤井悟一郎當上了台灣旅館組合的副會長。
孫文革命期間,遊走世界各地募款,來台尋求總督兒玉源太郎的幫助。在台灣留下了兩款字:給大和君的「博愛」、藤井君的「同仁」。這兩幅字並沒有確切指名要給誰?「君」不一定是男子,有可能是藤井奈美、藤井登美惠或藤井悟一郎,沒有落款時間、地點,到底孫文是否有到過梅屋敷,或者是到過更早經營的吾妻料亭則不得而知,不過確定的是孫文應該受到了大和、藤井家的幫助。
1940年代,從小在附近長大的中田芳子描述戰爭時期,梅屋敷有一群年輕神風特攻隊的飛行員聚會,隨著戰爭白熱化,倖存的飛行員越來越少,她與其中一個飛行員書信交往而結婚,這位飛行員雖然因戰爭結束倖免死亡,但是他面對同袍死亡的創傷,一直到七十四歲人生結束才得以放下。(中田芳子的書《十四歲的夏天》)
梅屋敷作為料理亭,在 1945年戰爭結束嘎然而止,台灣的歷史好像一片刀刃,時間一到改朝換代,戰後被指定為國父史蹟館,1983年因鐵路地下工程庭園與建物曾經移動重建,如今在日式料理亭內擺放了革命資料展,逸仙公園內被修改為中國傳統蘇州庭園樣式,或許我們應該多了解這棟建物內所發生過的事情!
台北在哪裡還有高級料理亭呢?除了在台北車站的精華地段,當年在河濱的紀州庵,在北投的佳山旅館(今北投文物館)周邊都曾有眾多的料理亭!自古以來,高級料亭都設置有貴賓包廂,方便政商人士宴客協調大事,燈紅酒綠中的爾虞我詐從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