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7

No.24 【台北】電力、水力與鐵道建設

#一年五十次走讀地圖 第二十四次

去年沒規劃完,今年要拼完

電力、水力與鐵道建設

  • 暫時火力發電廠舊址
  • 新店線公館站舊址
  • 自來水博物館
  • 新店線水源地站
  • 瑠公圳舊址碑
  • 醉月湖
  • 霧裡薛圳的露出點
  • 殷海光故居水圳露出點
  • 戰爭蓄水池

2025/03/18

【高雄】旗山車站- 糖廠故事館

旗山車站,當然已經沒有鐵軌與火車了,作為故事館用途。

Mercado do Bolhão 葡萄牙波多,這個攤位只是賣果汁,排得好漂亮。只要搜尋這個市場名稱,大多跳出來的都是這一攤果汁店

Mercado do Bolhão 每一個轉角的弧度都很美

旗山公學校

旗山紅糟肉,排隊人潮

上次去旗山老街,稍微逛了一下市場,並且在老市區晃了一下,發現了這棟小小的車站非常的漂亮,比對了鐵皮市場真的有天壤之別。

記得大約二十年前逛百貨公司周年慶,年輕的樓管非常的賣力叫賣,想要複製出傳統市場的熱鬧。

還有我也想到了葡萄牙波多的傳統市場 Mercado do Bolhão 重建後也是作為市場營運,如今是觀光客與當地人一起共用的狀況。

我覺得在傳統文化與具有美感的建築並無衝突,只是我們要如何設計規劃,既然花了那麼多心力修復好這樣美麗的老建築,是否可以對於老市場的景況有更多的介入,但同時又能保留一種"阿莎力"的氣息呢?

如何開始呢?

2025/03/16

【台北】溫羅汀曬書節

遇到老闆,說了自己最近對於書店活動與書店經營的感想,有種一切隨風而逝的感覺,不過這邊擺放的書,還是以社會科學為主 — 與唐山書店/唐山出版社

第一次去方圓書房是2017年3月,剛好滿八年,這兩位老闆原本只是男女朋友關係,如今小孩已經五歲了。

剛好在這邊看到一本想要買的書 張典婉的《青春風正好》日治台灣客家青年群像,因為昨天一場大雨,這本書有點變胖了,乍看之下會以為是二手書,圓小姐算我很便宜,真感恩!— 與方圓書房。

真的要感謝欒樹下書房出版我寫的書,而且這幾年持續在出版界、書店、餐廳、咖啡館與相關走讀、演講活動發光發熱。

說一個小故事,我上次經過書店,結果發現海報有錯字,我只是小小的提醒,結果搞得出版部門雞飛狗跳真是不好意思,這次看所有的出版物都已經為了那一個字而重印。

江老闆還跟我講了一個小小的過往,也不方便公開,每家書店都有一些秘辛啊! — 與欒樹下書房

怎麼會在 現流冊店 hiān-lâu tsheh-tiàm 的攤位遇到出版社的廖可樂呢?我正在迷惑的同時,他就跟我解答了,真的要找一天在去書店吃好吃的咖哩飯。

結果,書店也搬家了啊!真是世事多變,但基本上都算是同溫層。 — 與現流冊店 hiān-lâu tsheh-tiàm

薄霧書店已經改成預約制很久,每次看到型男老闆出來擺攤就覺得好酷,設計類的出版物永遠會存在吧?

我是覺得會的。— 與薄霧書店

雅博客二手書店的攤位沒人,擺了一些QRCode說明,請讀者進巷子內的書店,就好像閱讀一本書可以進入一個世界的感覺啊! — 與雅博客二手書店台大店。

這一攤是古今書廊,看到絕版書上面熟悉的小書籤,激發購買的慾望。

竹風書苑的特色應該是堆疊最多的書架與書本吧? — 與竹風書苑

木也建築學堂的徐先生,每次旁邊的這位女主人都這樣稱呼他。

這次終於要出新的地圖了,這次選擇"基隆",每次細看或是重看這些地圖,都覺得到底是要多少年的功力才能完成呢?

我提了一個昭和町的老房子地圖,或者台大內的建築,就可以從文藝復興、現代主義到當代建築的有機建築都涵蓋了,並且充滿了不同時代的軸線發展,而且文學院的新大樓也剛剛蓋好,為什麼不出"台大"的地圖呢? — 與木也建築學堂。

木也建築學堂有用五十元就可以玩戳戳樂,我抽到了甚麼呢?

到了永樂座買了一件T。老闆真會賣書,說他的貨比隔壁的好,而且又便宜。

用市場差異化來推銷產品,我真得有種小時候去逛夜市看到媽媽花了半小時殺價的感覺。 — 與永樂座 Eirakuza Books

新生南路原來日本時代是堀川,這幾年在這裡舉辦曬書節的市集,前幾次我都覺得不是很適合,但或許辦多了動線也有調整了,希望未來可以解決發電機吵雜惡臭的問題,旁邊有那麼多店家與機構,是否有比較省電的模式,或是做到不插電呢?— 與書林書店 Bookman Bookstore

這家應該是允晨出版社來擺攤?放了超級爺爺,來台四十年的日本人木下諄一的書,另外還有陳以文的陰影下的陽光。 — 與允晨文化

很感謝玉山社,除了繪本也放置我的書,有一位年輕媽媽聽張聰明繪本的介紹說是第一個環遊世界的台灣女性,感覺很有興趣,我在旁邊幫腔說張聰明的女婿與外孫就讀了對面的帝大與台大,結果那位媽媽沒有買。 — 與玉山社出版公司

電影資料館說只要掃瞄就送東西,我掃描之後發現只要瀏覽不用按讚就可以啊?!

原來是台灣影視數位博物館的線上展覽,這一檔是林摶秋導演的專題,看來一定要找一天去實體看展,也可以順便去看老電影喔!

掃描QR Code 進入看資訊https://tfai.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55a190ce56a5e7cb050505139f263cb3

2025/03/12

【台北】水哥咖啡 #五十次肉館捲 第二十五捲

真的許久沒有在咖啡館寫作觀察,真的在疫情這五年咖啡館生態有巨大的改變,適合一個人來的咖啡館真的變多了。

因為同學傳了這家咖啡館照片給我,我想意思是"水哥"這兩個字,除了"蔣渭水",應該沒有人這樣稱呼我,我有空就來體驗一下。

十一點半店門還沒有開,我就來此報到,今天的陽光一樣亮麗,從咖啡館內看出去,騎樓與對面騎樓都有抽菸的客人,今天室內沒有討論聲音,我想到了好窩咖啡,原來1.0在此營運,有大的書架與日本編輯設計喜歡的雜誌,而好窩2.0也在去年底結束,獨立咖啡館好似人生的生老病死,我看著打扮流行帥氣的店員,不知道來的客人有哪些是好窩的老客人呢?

我點了水哥配方,也點了肉桂捲。想著對面目前還是閒置的一棟老公寓建築改成了旅館,原本是合庫銀行的宿舍,後來被富邦買了下來,能夠再生嗎?還是未來會被拆除蓋大樓,那麼以前住過這裡的人,就被遺忘了!

水哥咖啡是有三個哥哥嗎?

劉抒苑:龍瑛宗曾在這裡的合作金庫宿舍住了23年,那時2樓的鄰居是前中央銀行總裁許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