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25/03/16
【台北】溫羅汀曬書節
遇到老闆,說了自己最近對於書店活動與書店經營的感想,有種一切隨風而逝的感覺,不過這邊擺放的書,還是以社會科學為主
— 與唐山書店/唐山出版社
第一次去方圓書房是2017年3月,剛好滿八年,這兩位老闆原本只是男女朋友關係,如今小孩已經五歲了。
剛好在這邊看到一本想要買的書 張典婉的《青春風正好》日治台灣客家青年群像,因為昨天一場大雨,這本書有點變胖了,乍看之下會以為是二手書,圓小姐算我很便宜,真感恩!— 與方圓書房。
真的要感謝欒樹下書房出版我寫的書,而且這幾年持續在出版界、書店、餐廳、咖啡館與相關走讀、演講活動發光發熱。
說一個小故事,我上次經過書店,結果發現海報有錯字,我只是小小的提醒,結果搞得出版部門雞飛狗跳真是不好意思,這次看所有的出版物都已經為了那一個字而重印。
江老闆還跟我講了一個小小的過往,也不方便公開,每家書店都有一些秘辛啊!
— 與欒樹下書房
怎麼會在 現流冊店 hiān-lâu tsheh-tiàm 的攤位遇到出版社的廖可樂呢?我正在迷惑的同時,他就跟我解答了,真的要找一天在去書店吃好吃的咖哩飯。
結果,書店也搬家了啊!真是世事多變,但基本上都算是同溫層。
— 與現流冊店 hiān-lâu tsheh-tiàm
薄霧書店已經改成預約制很久,每次看到型男老闆出來擺攤就覺得好酷,設計類的出版物永遠會存在吧?
我是覺得會的。— 與薄霧書店
雅博客二手書店的攤位沒人,擺了一些QRCode說明,請讀者進巷子內的書店,就好像閱讀一本書可以進入一個世界的感覺啊!
— 與雅博客二手書店台大店。
這一攤是古今書廊,看到絕版書上面熟悉的小書籤,激發購買的慾望。
竹風書苑的特色應該是堆疊最多的書架與書本吧?
— 與竹風書苑
木也建築學堂的徐先生,每次旁邊的這位女主人都這樣稱呼他。
這次終於要出新的地圖了,這次選擇"基隆",每次細看或是重看這些地圖,都覺得到底是要多少年的功力才能完成呢?
我提了一個昭和町的老房子地圖,或者台大內的建築,就可以從文藝復興、現代主義到當代建築的有機建築都涵蓋了,並且充滿了不同時代的軸線發展,而且文學院的新大樓也剛剛蓋好,為什麼不出"台大"的地圖呢?
— 與木也建築學堂。
木也建築學堂有用五十元就可以玩戳戳樂,我抽到了甚麼呢?
到了永樂座買了一件T。老闆真會賣書,說他的貨比隔壁的好,而且又便宜。
用市場差異化來推銷產品,我真得有種小時候去逛夜市看到媽媽花了半小時殺價的感覺。
— 與永樂座 Eirakuza Books
新生南路原來日本時代是堀川,這幾年在這裡舉辦曬書節的市集,前幾次我都覺得不是很適合,但或許辦多了動線也有調整了,希望未來可以解決發電機吵雜惡臭的問題,旁邊有那麼多店家與機構,是否有比較省電的模式,或是做到不插電呢?— 與書林書店 Bookman Bookstore
這家應該是允晨出版社來擺攤?放了超級爺爺,來台四十年的日本人木下諄一的書,另外還有陳以文的陰影下的陽光。
— 與允晨文化
很感謝玉山社,除了繪本也放置我的書,有一位年輕媽媽聽張聰明繪本的介紹說是第一個環遊世界的台灣女性,感覺很有興趣,我在旁邊幫腔說張聰明的女婿與外孫就讀了對面的帝大與台大,結果那位媽媽沒有買。
— 與玉山社出版公司
電影資料館說只要掃瞄就送東西,我掃描之後發現只要瀏覽不用按讚就可以啊?!
原來是台灣影視數位博物館的線上展覽,這一檔是林摶秋導演的專題,看來一定要找一天去實體看展,也可以順便去看老電影喔!
掃描QR Code 進入看資訊https://tfai.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55a190ce56a5e7cb050505139f263cb3
2023/06/09
【台北】走讀白色恐怖馬拉松活動
北師大美術館,無法離開的人
北師大美術館,VR模擬監獄中反抗、還有綠島實景
欒樹下書房參觀,結果下大雨
紫藤廬午餐
紫藤廬的展覽
展覽中1950年代的酒瓶,至今這個品牌還在喔!
陳文成基金會,感謝B78龍三解說
馬廷英青田七六,林朝棨、葉雪淳、黃敦友、山本由松、馬場惟二
心有七七走讀白色恐怖,很感謝這種超級馬拉松走讀活動,居然有同學願意來參加,有關以前前輩遭受到白色恐怖的過往,要讓大家關注其實有點困難,北師大美術館採用VR模式或許是讓更多人可以感同身受的一個方法。
自由好像空氣一般,平常是感受不到的,我想了解前輩受到的白色恐怖,是要維護自由與人權的,以下經過這些地點,雖然我們沒有親身經歷過,若能多還原當年各族群的關係,同理心互相理解,或許才是不重蹈覆轍的路。
→北師大美術館,無法離開的人
→欒樹下書房,很感謝老闆讓我門進去吹冷氣下大雨又借出雨傘
→林文月從溫州街到溫州街
→紫藤廬飲食男女→法國友人收藏1950年代戰後的自由主義展出,這是這幾年跳脫展的一種模式,值得鼓勵,可能需要一點導覽才看得懂
→朱昭陽延平學院與螢火蟲
→葉英堃、洪祖培、朱昭陽、劉明
→陳文成基金會,感謝B78龍三解說
→彭明敏逃亡前住宅,念一下陳明章阿爸的心肝寶貝
→臺靜農記波外翁
→喬大壯還鄉投河自盡
→許壽裳被殺
→馬場為二教授的兒子與白色恐怖
→馬廷英青田七六,林朝棨、葉雪淳、黃敦友、山本由松
→獅子王KTV,禁歌與白色恐怖相關歌曲。
→欒樹下書房,很感謝老闆讓我門進去吹冷氣下大雨又借出雨傘
→林文月從溫州街到溫州街
→紫藤廬飲食男女→法國友人收藏1950年代戰後的自由主義展出,這是這幾年跳脫展的一種模式,值得鼓勵,可能需要一點導覽才看得懂
→朱昭陽延平學院與螢火蟲
→葉英堃、洪祖培、朱昭陽、劉明
→陳文成基金會,感謝B78龍三解說
→彭明敏逃亡前住宅,念一下陳明章阿爸的心肝寶貝
→臺靜農記波外翁
→喬大壯還鄉投河自盡
→許壽裳被殺
→馬場為二教授的兒子與白色恐怖
→馬廷英青田七六,林朝棨、葉雪淳、黃敦友、山本由松
→獅子王KTV,禁歌與白色恐怖相關歌曲。
2021/05/18
《賭鬼的後代》魏廷朝回憶錄
《賭鬼的後代》魏廷朝回憶錄
每次帶導覽走到溫州街18巷,都會提到當年提出台灣自救宣言的彭明敏、謝聰敏、魏廷朝的事情,不過,都非常簡化的帶過去,到底當年要印一份資料,不比現在拿到便利商店的影印店自己就印出來了,不必經手他人。
那時要印刷要先檢字,所以先在建成圓環附近租個小旅館,自己去買鉛字來拼板,先把關鍵字換掉,例如:蔣介石換成毛澤東,國民黨換成共產黨之類的,等要印刷的時候再換回來,而且並沒有下標題、作者,準備印刷後在刻印章印上。
他們先在"萬華"找了印黃色書刊的印刷廠,但老闆突然不印了,於是他們暫避風頭一個月,在市政府(目前台北當代藝術館)後面的赤峰街印刷廠找了不識字的老闆,在中秋節加班印刷。
有關事跡敗露,他們自行討論了可能的幾個版本,但目前仍不知道原因,希望資料解密後可以讓我們知道。
2021/04/08
【台北】加羅林魚木,溫州街
加羅林魚木,溫州街
每年這個季節都有很多人來此拍照打卡,短短幾天就如此盛開,每一個人都嘖嘖稱奇。
那麼,這棵樹木到底是甚麼時候種下的呢?為什麼南洋的樹種會長在台灣呢?
1. 1983年種下,當時誤以為是菩提樹
2. 1930年代,台北苗圃移入種植了眾多的南洋樹種
https://theme.udn.com/theme/story/6774/2531138
圖示
1 2
3 4
1. 2021/4
2. google map 衛星圖
3. 中研院 1974
4. 中研院 1945
2. 1930年代,台北苗圃移入種植了眾多的南洋樹種
https://theme.udn.com/theme/story/6774/2531138
圖示
1 2
3 4
1. 2021/4
2. google map 衛星圖
3. 中研院 1974
4. 中研院 1945
2020/12/09
【台北】文學基地志工的書街導覽
20201209 文學基地志工的書街導覽
每次幫志工老師導覽,都覺得大家十分的認真,我都會有不同收穫。
台北的書街有哪些?
重慶南路、溫羅汀、光華商場、牯嶺街,然後一般人大概就提不出新的地方了,其實還有國際學舍旁,還有對面的信義路中央與原來大安森林公園一旁都有書畫市集,再加上中華商場、成都路西門圓環旁、天橋地下道都有。
還有圓環旁的漫畫書店街、光復南路信義路口的書局區、吳興街底的大廈一樓等書局區,這些書店所在地,都是公車總站旁,以前都是水圳交會處,甚至是埤塘旁,這其中有甚麼樣的關聯性呢?
那麼,日本時代的台北書店聚集區在哪裡呢?賣個關子
除了大稻埕之外,在本町之前,還有新起町有一些二手書店
2020/10/09
《彭明敏旋風》
《彭明敏旋風》
在二手書店買到這本書,看到裏頭有彭明敏教授的簽名,立馬買回家。
彭明敏教授對於每一件事情的鋪陳,都不是三言兩語簡單的可以描述完全。每一次帶昭和町(溫州街)的街區慢步,總要非常快速的帶過,很害怕可能傳達會有所誤差,要不斷的重新複習。
下次,我想走到李登輝居住過的地方,談談李登輝。
2020/10/04
【台北】設市百年,溫羅汀書街導覽
20201004 #台北設市百年 溫羅汀書街導覽
這條書街導覽雖然很多次了,可是我每次都會新增內容,這一次我想跟我一起走很多次的同事,會感受到新的大不相同的內容。
台北的書街除了大家熟知的
①重慶南路書街
②牯嶺二手書街
③光華橋下地下室二手書攤
④國際學舍周邊與資源回收場相依關係
⑤溫羅汀
今天新增了
①台北市水圳旁為什麼都有書局?
②大稻埕在1920年代的幾家書局
③重慶南路在日本時代為什麼成為書街?
感謝欒樹下書房提供茶水、廁所,台灣ㄟ店與唐山地下書店讓我們進去參觀,本來要帶大家進入古今書廊,但是實在沒有時間了。
我下次還會變出甚麼內容啊?直接DIY書或是紙嗎?
2020/09/30
【台北】李屏瑤的溫州街,雪可屋前消失的溫州街路牌
李屏瑤的溫州街,雪可屋前消失的溫州街路牌
前幾天參加台北設市百年活動,在台大溫州街的大院子內舉辦,在這個幾年前失火燒掉屋頂的古蹟內談溫州街,如今已經修復,窗外一片綠茵,我正好在想我大學時代的溫州街是甚麼樣子?
李屏瑤以一個溫州街路牌的起點,佈下了一個懸疑,剛好雪可屋成立的時候,我在金門當兵,雖然活在同一個空間,可是時間兜不上,所以,所有的回憶完全連結不起來,這就是台灣各地巷弄的共同特色,只要年紀差個十歲,連路牌的長相都完全不同吧!
我想著日本時代南邊的溫州街原本是水道町,北邊的溫州街是昭和町的一部分,戰爭結束後日籍教授的小孩在這邊上課,立石鐵臣在此擔任教師,後來臺靜農與鄭騫的溫州街,彭明敏與殷海光的溫州街,還有白先勇的溫州街,李渝的溫州街,楊佳嫻的溫州街,大家都不同,這應該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現象!
倒是我跟李屏瑤認知相同的事情,是對於柏林這個地方的人事物。
2018/05/06
【台北】溫州街文化資產散步
2018/04/27
【台北】走讀溫州街

昨日走讀溫州街,其實溫州街居住過的名人、文人與奇人實在太多了,我只講了幾個人,就講了兩個小時,後來來聽得朋友也都有自己的名單。
這是我講的名單:
立石鐵臣
淺香貞次郎
許壽裳
金溟若
洪炎秋
殷海光
彭明敏
臺靜農
李渝
楊佳嫻
後來的留言,開放大家挖掘溫州街周邊的奇人奇事
2017/12/23
【台北】溫羅汀書店導覽

這是我最喜歡帶的導覽路線,不但可以帶大家逛書店,也可以把台北書街的位置、歷史、書店等主題跟大家分享,也是從小到大逛書店與一些變遷做比較有系統的分析。
但今天稍有不同,我的壓力還蠻大的,原因是因為這是萬華社大 Seanupup Huang 的課程,理想遠大,非傳統只是導覽的課程,而是導覽人文化全養成,要傳達這點真的十分不容易,上上傳給我這樣的課程目標,當下我十分徬徨,就連要找到不計較費用有熱心有熱情的導覽老師都不容易了,又要要求十分模糊的人文精神。
聽完上上的說明與開場,以我的理解,目前我們最缺乏的,應該是人與人之間互相的"理解"吧!
這面書店介紹的牆,也有引發過互相不理解的新聞事件,走進書店,你要找尋的是甚麼?千千萬萬本的書,在這魚木樹旁的公共藝術品,"書"只是被當成裝飾品,我們真正的有想要去"理解"別人嗎?
2017/10/26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101-李渝溫州街的故事
這集節目介紹作家李渝,以及戰後臺灣文學重要作品《溫州街的故事》,此書封面由臺靜農先生題字。李渝的先生是知名作家郭松棻,李渝的公公是畫家郭雪湖,讀者可在「城市慢步第八十六集」中收聽畫作介紹。
《溫州街的故事》的附錄二,寫著與學者、作家、書法家臺靜農先生的關係,題目是〈臺靜農先生·父親·和溫州街〉。略提文中描述:民國87年李渝回到台北的時候,李渝的父親已去世多年,溫州街平房住所已被公寓取代。她去拜訪臺先生,談到光復初期和二二八時期的溫州街,那時候叫做水道町,曾是臺北帝國大學教職宿舍,地勢最高的地方叫龍安坡,戰後日本教職員搬離時,會跟台籍教授說好,當行李搬出時要立刻搬進來,以免被侵佔。也提到二二八時期的溫州街,偶爾能聽到市區的槍聲,臺靜農先生與文學院長林茂生的情誼,以及林院長被槍斃的事情。
接著,水瓶子帶大家讀短篇〈朵雲〉,描述主角人物阿玉,在父親接受地理系聘書後,舉家搬到位於溫州街96巷5號宿舍(現已變為公寓大樓),在其中生活的景象。《溫州街的故事》敘事清楚,並且容易閱讀,我們現在到溫州街散步,已很難想像書中所描繪的1960.70年代的街景了。(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7/06/28
【台北】與老學長的相遇

上一次在 欒樹下書房 分享 溫州街的故事,內容包含一些相關的雜誌、書籍節錄出來從 1930年到現代的溫州街的印象,我談到了因為在昭和町文物市集買到了一本很老的台大畢業紀念冊的事情,其中有一個朋友事後跟我聯繫,說他的父親要送給我他的畢業紀念冊。
很感謝這位政治系畢業的老學長,日本時代念到了基隆初中,後來念了民國時代的基隆高中,發生了校長被抓走槍斃事件(晃馬車之歌),這位學長1950年考上了台大政治系。
他大一的時候,因為宿舍外省籍的學生比較多,所以改居住在遠親福星國小的宿舍,但後來被檢舉所以大二的時候就搬到了台大在潮州街(近杭州南路)附近的宿舍,那時候該宿舍住得比較多本省籍的學生。或許是四六事件後,校園稍微平靜點,也或許是老學長的生活圈沒有同學、老師被抓之類的事情,所以他說念台大期間受到影響不大。
老學長身體很好跟太太兩人每周看兩三場電影、唱一次KTV,到處走走看看,尤其是收藏的畢業紀念冊簡直跟新的一樣,晚上,遇到了黃建忠老師,我拿給他看這本畢業紀念冊,他找到了他父親的名字,然後一個個講這個名字是誰的兒子,這是誰誰誰,光是一本台大畢冊,馬上串連了白色恐怖與政府重要官員的關係圖。
今天,從波士頓回來的社團同學 Michael JF Chen ,突然提起了他父親九十歲,也曾經被抓到綠島去關了十二年,他是大學時代(1989年)才知道這一件事情,這兩天,遇到的一些朋友,都與白色恐怖相關啊!— 在青田七六。
2016/08/10
【台北】欒樹下書房
以下是欒樹下書房粉絲頁的簡介:
一家由出版社經營的書店,賣新書,也提供咖啡、茶飲、自己做的輕食、點心;編輯部也在書店裡。希望提供舒適的環境,讓走進這家店的每一個朋友,都能重拾讀書的樂趣與幸福感。
每天在青田街與溫州街走來走去,從這棟房子裝潢開始,就關心他到底是哪家咖啡館,今天終於有空走進來,越來越多的出版人投入複合式的空間,室內一角是辦公室,我坐在落地窗內,俯瞰往來的行人,對街雖然是台大福華經營的旅店,但是中間一排行道樹,凝聽書房內的音樂,對比戶外人車的雨中即景,彷彿兩個世界,一個快與慢、吵雜與安靜,一條溫州街,辛亥路的高架道路切成兩半,這一段的溫州街雖然有些快速的機車呼嘯而過,但因為這一排樹,存在著刻意的寧靜。
拜訪了幾家有編輯部或是出版社的書店,有的用廚藝教室,有的用展演空間,有的用書店的型態存在著,這個時代要活下去,目前是用咖啡館的型態,面對未來,怎樣的型態都有可能,期待溫州街更能增加新的風貌。
目前臉書的粉絲頁經營,明明出版社有眾多的"內容",理論上應該是很能夠吸引小眾市場,也很期待小出版社投入這樣複合式的空間,創造更多讓人可以閱讀的空間。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