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廟會節慶祭典,總覺得千篇一律,讀了前兩章(歲時節俗、廟會祭典)才知道原來不同的時節,不同的神過不同的生日,祭典的方式非常多樣化,若是有人有興趣跑各地的廟會,應該每個星期都很忙碌的跑來跑去趕場才是。也因為日本時代末期的戰爭原因,加上國民政府來台的戒嚴時期,這些活動慶典都受到某些程度的壓制,現在回頭來看老照片,小朋友扮演藝閣在街上遊行,在街上看吹糖捏麵人、做棉花糖等,才知道原來現在三太子電音的創意根本不算甚麼。
台灣人的歌仔戲、布袋戲都是演給神明看的,從這樣的基本精神出發,演繹出台灣特有的地方戲曲表演模式,後來流行的胡撇仔戲 ,來自日語外來語「オペラ」(opera),西方就是歌劇的意思,以西洋樂器來伴奏,穿著有日本和服或洋服演出。這就是歌仔戲在日本皇民年代的變體,反而成為後來歌仔戲大鳴大放的一個爆點(P.44)。
我也很喜歡第八章的咖啡文化介紹,把日本人引入咖啡樹的種植與咖啡館、喫茶店的過往清楚的描述出來,目前台灣到處林立的茶店、咖啡店,原來就是當年最時髦也最直接的休閒模式,到這些店裡喝杯咖啡、聽音樂、聊天,就代表著跟著上時代的潮流。明星咖啡館甚至變成了文人寫作、編輯討論作業的地方。
購書網址: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36633
第一章 歲、時、節、俗
第二章 廟會祭典,熱鬧才是王道
第三章 風華絕代歌仔戲
第四章 鑼鼓喧天布袋戲
第五章 就是要聽音樂
第六章 報紙期刊好好讀
第七章 「衛生一番」:打牌
第八章 泡咖啡,也泡咖啡館
第九章 人人都愛看電影
第十章 遠足、登山、賞花,攏總行!
想要回到 50-100年前了解台灣人的休閒娛樂,看這本書可以讓你恍然大悟,原來以前台灣社會並沒有比現在保守。
今天逛書局時,也看了這本書。真的很有趣。
回覆刪除第一首在地歌曲、蟲膠唱片、打牌運動、酒家、茶、咖啡文化都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