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23/06/20
紫藤廬的展:一種注目‧法國自由
法國在民主自由一直是世界的先驅,這種精神非物質性的倡議讓我看完這個展覽久久不能自己,仔細的翻閱著手冊,雖然只是一些物品,但代表著法國戰後的自由主義,而戴高樂主義的執行一直到2011年才有所變化。
這是這麼多年來,我覺得紫藤廬終於跳脫以往而有所創新的展覽,可能是到巴黎開店而延伸的人際脈絡吧?
我在想著未來的博物館的展覽是否都趨向虛擬化呢?人類文明的歷程與"物質"的關係會有甚麼樣的變化嗎?持續還會有奢侈品嗎?
2021/08/24
《呼吸巴黎》
初翻閱這本書的時候,覺得這兩位作者實在太厲害,運回兩貨櫃回台灣的收藏品,中間的學費應該花了不少。
我們去博物館看著世界各地的藝術作品,皆有其時代的意義,也是快速培養美感的方式,當然我最想了解的是文明的演進。若我們以最能了解的美術、建築入手,坊間一堆書籍都能很快速的入門。
我們生活日常用品呢?建築內要擺放甚麼畫作,配上甚麼家具才能符合美感呢?而我們通常只會換算成"價格",然後才能有一些比較基礎。但我覺得應該加上歷史背景、建築、前後使用者種種關係的對話,太多太多的故事可以串連,希望我們可以把重點放在"故事"上。
用"古美術"這個日式的名詞作為書名,也正可以把日本明治維新後要追上歐洲文化,而印象派畫家對於日本異國文化,透過浮世繪的模仿來互相交流學習。
古美術,對你我來說,到底是怎樣的意義呢?
PS. 書封與照片等整體設計都很棒的書,我覺得可以用線裝來增加質感。
2021/01/05
【法國】凡爾賽宮
照片:午夜巴黎電影
凡爾賽宮原本是森林沼澤地,路易十三買下來作為狩獵行宮,路易十四因為巴黎市民暴動而將宮廷遷到凡爾賽宮,大量擴建宮殿、庭園,強迫各地貴族集中居住,預防叛變就近管理。經常舉辦典禮、宴會、舞會、劇場、煙火、狩獵等娛樂活動,成為歐洲的文化藝術中心。凡爾賽宮面個立面朝向不同,呈現不同的風格。庭園的軸線分明,放置眾多希臘神話雕像,使用液壓網路的噴泉系統是獨一無二的。宮殿內最著名的大廳是鏡廳,面向花園的是巨大落地玻璃窗,家具純銀打造金碧輝煌,是舞會、典禮舉辦的場所。
線上瀏覽 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project/versailles
2021/01/04
【巴黎】羅浮宮
羅浮宮始建於12世紀末,原本為法國皇宮,路易十六時期修復、購買藝術品補充皇家收藏,法國大革命期間設立博物館向公眾開放,拿破崙在位期間擴建羅浮宮並且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博物館,並且將歐洲各地將藝術品運到巴黎豐富館藏,1981-1998年的大羅浮宮計畫在廣場興建了玻璃金字塔入口,擴建整修展覽廳。除了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的作品之外,古希臘時代斷臂的維納斯、沒有頭的勝利女神像,古巴比倫的漢摩拉比法典是目前人類歷史最早最有系統的法典。羅浮宮與凡爾賽宮收藏大衛的《拿破崙加冕》,比較兩幅畫背後的歷史不勝唏噓。
線上看展
https://www.louvre.fr/en/visites-en-ligne
2021/01/01
2020/08/05
【台北】巴會館,公會堂前的風景
#古今對照
巴會館,巴士公司旁的咖啡館,漢口街、延平南路口
來源:上,待查。下,google街景
上圖:公會堂前,左至右依序為南警察署、巴會館的蒙馬特風車、北白川宮紀念碑。來源:看見李火增
下圖:中山堂前,左至右依序為刑事警察局、台糖辦公室、孫中山先生銅像
2020/03/24
《誰偷走蒙娜麗莎》畢卡索那幫人
若要看這部片來了解1911年發生在羅浮宮的竊盜案,那麼就要失望了,原來這部片主要是描述畢卡索與他朋友
畢卡索那幫人結黨炒作藝術品價值的電影。
看原文片名,比較貼切!
對於不熟知巴黎當代藝術家的名字的人,恐怕會看不懂片中的彩蛋,不過重點是畢卡索與紀堯姆·阿波利奈爾的情誼,看懂這兩人即可,片中加入了馬諾洛、馬克斯、費爾蘭迪、瑪麗‧羅蘭珊、立體派的布拉克、野獸派的馬諦斯、作家史坦等人,喜歡1920年代的巴黎,應該會很喜歡這部片,畢竟巴黎是流動的饗宴。
這部片藉由蒙娜麗莎的失蹤,暗暗的把藝術品的價值做了一個大嘲諷,到底在藝術品的價值是因為藝術家的名氣,還是因為真的藝術家的功力,畢卡索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他刻意的讓布拉克作為立體派的頭頭去對抗野獸派,成功了之後他卻賣出最多的畫作。
1911年的羅浮宮搶案,兩年後在佛羅倫斯找到了原畫,竟然只是一個油漆工,而後又有一個贗品商說是他指使的,原畫失蹤後他可以賣出複製的蒙娜麗莎。
那麼,這部電影透過這樣的對照,讓大家了解畢卡索這個人,他自己說:好藝術家抄襲,偉大藝術家竊取!
後來有人美化與引申畢卡索的話,我覺得根本曲解了他原始的想法,大家可以google 看看,或許也有自己的解讀。
2020/02/13
《泰芮絲的寂愛人生》
2020/01/13
《巴黎變奏曲》
巴黎至今的美,留下來的古蹟都是正面遺產嗎?答案當然不是,聖傑曼德佩教堂本來有三座鐘塔(右下圖),在法國大革命被當嘗火藥庫,製作火藥的的化學物質很容易讓老建築損壞。
後來想到我生平出版的第一本書(左下圖),出版社居然用了這座教堂鐘塔的照片,不過書中完全沒有提到巴黎啊!
去年聖母院發生大火,才在 凌宗魁老師臉書知道,原來聖母院也有過鐘塔的設計,但後來並沒有蓋出來,也知道了這些法國皇帝的黑歷史,文化資產真的是要與時俱進。
翻開這本書,我才想到二十幾年前第一次去巴黎的時候,發現聖母院的眾王長廊的頭是被砍斷的,至今已經修復完成,這些眾王雕刻的是古猶大王國與古以色列王國時期的國王,為何被毀?當然是法國大革命囉!
巴黎有說不完的黑歷史,都可以在建築上一窺究竟,台北呢?
請關心我們的文化資產
https://www.facebook.com/PRHA1008/posts/10157796612298618
2019/12/26
沒有煙硝的愛情
冷戰期間波蘭的民謠歌唱團轉變為史達林政府表演團,男主角投奔到自由世界的巴黎,並在資本主義社會闖出一片天地,女主角後來來到了巴黎,但卻好像對於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無法表現自己而回去波蘭。
跳脫傳統對於冷戰期間的描述,這部片許多構圖的對比性非常強烈,到底自由世界是不是真的自由,而共產世界是不是不自由呢?女主角可以跳入河裡自由的唱歌,男主角卻無法忍受他沒有創作的自由!
愛情讓時間停止,義無反顧的男主角回到了波蘭,進入了監獄,雙手也失去了彈琴的能力。
雖然劇情緩慢,但是看著黑白片的每一個地方的細節,最後在毀壞的教堂結婚後兩人吞下了安眠藥,攜手到了另一邊。結局鼓勵自殺並不是很好,但是好像是唯一的解決方式?
2018/05/22
《高更:愛在他鄉》
如同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的故事,高更企圖說服在巴黎的朋友與家人,沒想到沒有一個人願意與他一起前往他夢中的伊甸園,他只好獨自前往大溪地。
這部電影的時間點從 1891年,高更離開萬惡的巴黎開始,他到達大溪地想要到瑪泰亞的農村開始作畫,43歲的高更在此遇到了14歲的原住民蒂呼拉(Tehura),《死亡的幽靈在注視》就是她心中的害怕,電影中暗示她與當地年輕男子有一腿,所以高更把她關在房子裡。這幅畫跟傳統學院派女神維納斯裸露上半身胸部朝前是反過來的。
1893年高更或許缺錢,也或許要去繼承伯父的遺產回到歐洲,就這樣結束兩年的冒險,他克服萬難,這期間的創作應該是他轉變最大的時光,充滿了鮮豔的色彩。
這部電影並沒有多著墨他對原住民關愛的思想,或是他投身原住民人權運動等等,只是靜靜的演出這段過程。高更在現今社會的負評不少,他在大溪地有三個大概都是十四歲的妻子,回到巴黎的時候又認識來自爪哇的安娜(實際血統是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可能在里約就染上了性病,導致後來心臟病發死亡。
《月亮與六便士》著重男主角為了理想的追求,但後世有人更吐槽高更,不是因為理想把金融業高薪辭去,是因為當時就是不景氣。但電影與《諾亞.諾亞Noa Noa》參考了高更的這本書,尋找了大溪地的香味,在夜空中看滿天繁星,幽靈是誰?或許是殖民當權者,也或許只是心中的恐懼,對高更來說,理想與現實,現實中的窮困病痛是他走不過的難關。
2018/04/12
2017/12/06
20171206《國語日報》城市美學23:【巴黎】奧斯曼的都市計畫與艾菲爾的鐵塔
十七世紀的歐洲城市:巴黎、倫敦,為大家所詬病的就是髒亂,市民隨處大小便,沒有地下排水設施,下大雨就淹水,衛生環境很差傳染病叢生,發生火災沒有防火巷而延燒,造成很多人傷亡。
奧斯曼在 1852年到1870年間,執行巴黎的都市計畫,這項計畫執行時拆毀了大量的民宅,社會底層的人因此流離失所,舊城區的消失,失去了歷史的連結。但事後都市景觀大大的改變,凸顯了都市中軸線的意義,凱旋門、圓環、方尖碑等這些紀念建築,整整齊齊的放置在都市的道路系統上,連結公園與博物館、大型公共建築的綠蔭景觀,並把房子切齊,筆直的馬路,輻射狀的道路系統,地下排水道的設置,改善了衛生環境,失火更不會無限的延燒。
今日來看,奧斯曼的都市計畫,成為全世界大都市規劃的樣板,甚至連陽台的寬度、樓層的高度,甚至是塞納河畔的賣二手書的書架、書櫃,都規定高度與寬度,讓整座城市有了標準規格。如今的巴黎政府還嚴格規定了房子所有人要定期維修,因此購買房地產的人,要特別注意維修的年限保留預算,作為房屋修繕之用。
1880年代,法國為了擺脫普法戰爭的恥辱,宣揚國力,於是想在法國革命一百年紀念之際,能夠舉辦城市博覽會。1889年,巴黎的城市博覽會開幕,設計師艾菲爾親手把法國國旗升上三百二十公尺高的鐵塔,除了更凸顯了奧斯曼規劃的都市景觀的中軸線,鐵塔的美麗弧度更往上突破了巴黎的天際線,而且新穎的建築材質,後來的城市博覽會,無不利用『金屬』、『玻璃』新材質,更引發了後續各大城市的摩天大樓對於高度的追求。
艾菲爾與奧斯曼一樣,在興建的過程中遭受眾人的嘲諷,許多文學家、建築師、音樂家、工程師等人聯名抗議這個很像煙囪的大怪物,黑色的鐵塔,從空中看好像在巴黎滴下了一個大墨水滴,此外,蓋到一半的鐵塔,更像是一個大型的蠟燭台。還好艾菲爾堅持到最後把鐵塔蓋好,如今在東京、名古屋、柏林、哈爾濱等大城市,都有模仿艾菲爾鐵塔的建築,反而成為各大城市的共同特色。
1898年,巴黎舉辦地鐵入口設計比賽,吉馬德以鑄鐵欄杆模仿扭曲的樹木枝幹、纏繞的藤蔓,頂棚有如海背的造型,全部取自於大自然的動植物的紋路,上面覆蓋了玻璃,黃色的字牌、綠色的欄杆,成為巴黎地鐵入口的識別系統。
1990年代,巴黎大羅浮宮計畫,在羅浮宮前興建了一個玻璃金字塔的地下入口,讓原本中軸線經過了杜勒麗花園、協和廣場的方尖碑、凱旋門,進一步再延伸到了更高聳的新凱旋門。
艾菲爾鐵塔雖然已經蓋好了一百多年,也成為巴黎與法國的代名詞,但巴黎還是不斷的創新,除了用『光』妝點鐵塔之外,地鐵入口的鐵欄杆、塞納河上的玻璃觀光船,重複使用著玻璃、金屬這個兩個材質深化城市建築。
鐵塔上往上發展,但更多的地下化建設,除了地下鐵之外,法國國家圖書館往地下挖掘,增加收藏圖書的空間,塞納河畔的高架道路拆除地下化,一座美麗的都市在既有基礎下,仍然需要不斷的創新。
2017/08/12
《大叔幫幫我》鐵塔與存在主義
剛開始看到這齣戲,以為又只是大叔援交少女的題材,沒想到從討論法國文學入門,竟然分析了哲學的非理性主義,沙特的存在主義,齊克果、尼采還有甚麼夫斯基的,還沒有看完,我感覺應該會把西蒙波娃的第二性也拿出來討論一番吧?
以上,我的確在吊書袋,但整齣戲不會直接把這些名人的理論拿出來討論,而是不知不覺得演給你看,從戀父情結、父女不倫、好友老婆到同性戀都稍微提及,看似無關緊要的同事關係,相互理解的也令人印象深刻。
看到夜晚的東京鐵塔,你會想到甚麼呢?
前一陣子有個朋友去東京旅遊,問我沒有去晴空塔會不會很遜,我說不會,因為我也沒有進去過,但是我每次到東京一定會到東京鐵塔附近遊走,因為不只是東京學習西方文明社會的建築模仿而已,牠也把法國文化與東京人深刻的連結了起來。
大家或許只記得黑木瞳失樂園的東京鐵塔,但這齣戲每一集出現的東京鐵塔,卻是青出於藍的巴黎鐵塔,我們有這樣的編劇就好了!
2017/06/09
【台北】奧賽美術館展,洪禮明老師的演講筆記
2016/09/22
1996年,伍迪艾倫《大家都說我愛你》好萊塢的伍迪艾倫
即使是聖誕節檔次的賀歲大片,全部都是大明星,伍迪艾倫還是非常自戀的演出男主角,一個禿頭歐吉桑,卻要能夠吸引美麗的茱莉亞羅勃茲,必須要很有說服力。
若威尼斯代表一種虛無的浪漫,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又名威尼斯的猶太人)是少數喜劇作品,但是這段浪漫的愛情,是伍迪艾倫透過不當的欺騙手段騙來的,雖然後來茱莉亞羅勃茲拋棄了老公來到浪漫的巴黎,伍迪艾倫實踐了茱莉亞羅勃茲內心深處的浪漫愛情,但最後終究走不下去。
每一個人聖誕節浪漫過後,全部都選擇了原來的男女朋友,最後,伍迪艾倫與前妻歌蒂韓在巴黎塞納河邊的歌舞再現了一種浪漫情懷。
對於感情的欺騙,這部片暗地裡暗喻威尼斯商人的高利貸巧妙的帶過,在巴黎這座城市收尾,愛情、友情、親情,有了大家都高興的結局。
在醫院跳舞的那個段落,讓大家對於醫院,生老病死的場域,有了重新的認識。
2016/03/02
《丹麥女孩》
變性或是同性戀,會被當成精神病的時代,要如何突破禁忌,勇敢的活出自己,並由男性改變為女性的心理,有了深入的探討。
舞台劇的腳色經常會有強烈的對比,而這部片中的太太葛雷塔(Gerda Gottlieb),接受了即將變性的先生,而後女裝的先生也認知了同性戀的朋友,後來小時候的玩伴與太太微妙的關係,這種戀情、朋友、同學等交織的情感,演出了我們傳統的感情觀是多麼狹隘,原來,人與人之間是多元的交往關係。
埃恩納(Einar Wegener)是我以前喜歡的風景畫家,看完電影後發現她的風景畫透漏了心底的秘密,是我以前沒有發現的。
該片得到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女配角,想想為何不是最佳女主角呢?原來這部片的男女主角是同一人。
2015/04/04
《人約巴黎》愛情的昇華
看到片名,以為是愛情浪漫片,可是一開始就突如其來的車禍,變成植物人的巴黎男人其實是經常搞外遇的建築師,就在他外遇的對象答應共同生小孩的當下,兩位女性,一位理性的妻子與一位感性的小三作家,要共同承擔一個植物人的生死。
另一個故事的支線,是小三作家在機場遇見的金融家,除了工作上的問題,家庭也有問題,他一直無法走出人生的挫折。與小三作家一樣,即使法律上沒有責任,但人生解不開的人情義理,他們都勇敢的去面對,在跌倒的地方重新面對爬起,最後他們都解開了這個結,從愛情中跳離開,小愛昇華成為大愛。
這幾部德國導演拍攝的影片,主題經常不是德國,《寬恕》 (Gnade/Mercy)是北歐,《柏林零下7度C》是伊拉克、土耳其,《人約巴黎》是法國。看似主題都不是德國,但是看完片之後,就是德國人拍的,各類的主題,呈現了一種有容乃大,凡是不是主體而卻是主體的。
另一個故事的支線,是小三作家在機場遇見的金融家,除了工作上的問題,家庭也有問題,他一直無法走出人生的挫折。與小三作家一樣,即使法律上沒有責任,但人生解不開的人情義理,他們都勇敢的去面對,在跌倒的地方重新面對爬起,最後他們都解開了這個結,從愛情中跳離開,小愛昇華成為大愛。
這幾部德國導演拍攝的影片,主題經常不是德國,《寬恕》 (Gnade/Mercy)是北歐,《柏林零下7度C》是伊拉克、土耳其,《人約巴黎》是法國。看似主題都不是德國,但是看完片之後,就是德國人拍的,各類的主題,呈現了一種有容乃大,凡是不是主體而卻是主體的。
2014/07/02
《午夜巴黎》巴黎名人與城市發展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