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神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神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01/09

【奈良】【神戶】【姬路】【倉敷】20180109:神戶牛排、茜屋珈琲、姬路扭蛋


一早離開這個民宿,我懷疑這老闆是隔壁教會的牧師(或神父),來的客人都是歐美年輕人居多。


今天是緩慢的電車之旅,可以看瀨戶內海的風景,交通費比起新幹線便宜很多,只是要換車有點麻煩。

從近鐵新大宮站,原以為近鐵系統到神戶就結束了,沒想到一路往西到了姬路,搭的電車都不是 JR 系統,神戶的電車系統真的非常奇怪,要整合在同一個車站上下車,轉乘還是有點抓不著頭緒。不過,很方便!


神戶的建築與招牌,應該是日本中比較混亂的吧?


來神戶當然要吃牛排




連鎖的茜屋珈琲店,是 1966.1.25 神戶發跡的,來到了創始店



姬路車站與姬路城對望,兩邊都是商店街,完美的城市中軸線。簡潔,乾淨,兼具建築間的對話意義,台灣小城鎮會有這樣的體悟嗎?


姬路的水溝蓋,是白鷺鷥與市花鷺花


看到商店街上面的燈光,我整個醉了



扭到葛飾北齋浮世繪的河童


到了旅館,來日本至今終於看到電視了,播放 1960, 1970年代的電視節目。

2017/11/09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103-神戶異人館



來去日本神戶北野町,介紹二棟異人館-魚鱗之家、風見雞館。異人指的是金髮碧眼的外國人,別誤會,所以異人館街就是日本的租界區,外國人的「居留地」!

幕府時代採取鎖國政策,只開放少數港口對外貿易,直到1858年(明治維新十年前)受到歐美列強壓力,日本與美國、英國、荷蘭、法國簽訂通商條約,開放5個通商港口,有函館、神奈川橫濱、長崎、新潟、兵庫(神戶)。1868年神戶才正式開放,後來舊的居留區已不夠居住,於是開發北邊的靠山區北野町為新居留區。當時都市計畫由英國建築師負責,採取人車分離的道路系統,種植路樹、建造公園、運動場,讓日本見到西方都市計畫的模式,而領事館、私人住宅、教堂等皆符合外國人的生活方式,也有帶著招待政商界意味的多功能住宅,於是北野異人館街充滿了西洋氣息。

以二棟為例,魚鱗之家是最早修復開放的異人館,1885年時蓋在舊區留地,二層樓建築,塔樓則有三層樓高,可眺望港口卸貨的狀況,1905年時拆掉移植到北野町。由於外牆是圓弧石板組成,遠看像魚鱗,因此得名。旁邊有一棟對稱的魚鱗美術館,收藏西洋及當地的藝術家作品,作品都符合建築物的年代;1909年興建的風見雞館,則是德國貿易商人所有,德式半木式建築,一樓磚造、二樓木造。每棟異人館都有壁爐喔!從金屬裝飾,例如正門、吊燈、門把等可以看出20世紀初歐洲流行的裝飾品風格。每棟異人館都有各式各樣的展覽,展出當時洋人生活的樣貌,也呈現日本被殖民區域的樣子。

水瓶子建議大家去遊玩時,多停留一點時間,了解各國的文化連結及交流。而台灣的滬尾,就是淡水也有異人館喔,1860年天津條約開放通商,因此除了各國領事館之外,也有外國人居住的區域,去淡水時不妨也以去到神戶旅遊的心情來體會!(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7/07/26

20170726《國語日報》城市美學14:神戶的北野異人館



*形成原因

日本在幕府時代採取鎖國政策,只開放少數的港口對外貿易,1858年在歐美列強的壓力下,簽定「通商條約」與美國、英國、荷蘭、法國開放五個地區的港口:北海道函館、神奈川(橫濱)、長崎、新潟及兵庫(神戶)。

到了1868年,神戶港才算是正式對外開放通商,原本在港口旁的舊居留地(租界區)不敷使用,靠山的北野町周邊被列為外國人可租借土地的區域。整個區域的都市計畫由英國建築師負責,人、車分離的道路系統,路上有樹木、煤氣燈,並且設置公園、運動場地等,也讓日本當地人見證到了西方的都市規劃方式。

這些外國商人、外交官、傳教士在這樣的都市計畫下興建領事館、俱樂部、私人住宅、教堂等,除了符合外國人的生活方式之外,也多少帶有招待政商界朋友,洽談私密事務的需求。多功能的住宅又加上興建者國家的建築特色,讓這個位於神戶背山靠海的山丘旁,充滿了富有西洋氣息的街道,如今稱為『北野異人館街』。

[舉例兩棟異人館]

*魚鱗之家

這是神戶最早開放的異人館,1885年原興建在舊居留地,兩層樓的建築,三層樓高的塔樓,據說在塔樓眺望就可以看到港口貨船卸貨的狀況,後來1905年才把整棟房子搬移到北野,外牆用石板瓦的房子,看起來像魚鱗,被稱為魚鱗之家,在一旁用同樣建材為魚鱗美術館。

魚鱗美術館除了有許多歐洲知名現代畫家的收藏品,也有神戶當地藝術家的作品,這些藝術品非常值得慢慢品味,創作的年代,也都鎖定了與這棟房子同時代的作品,儘量要回想一下當年社會背景,每幅畫都有說不完的故事,更值得的是在三樓可遠眺神戶港,看盡異人館街的景貌。

*風見雞館

1909年左右興建的風見雞館,主要是因為屋頂的尖塔上有一隻公雞,會隨著風向轉動,同時公雞比較有警戒心,也有避邪除魔的含意。德國貿易商人居住,德國建築師設計,採用德國傳統的半木式結構,入口門廊採用厚重的大石塊,一樓是磚造,二樓採用木材,石板瓦屋頂,有地下室與閣樓的設計,並有寒冷地帶不可或缺的壁爐。

風見雞館內的金屬裝飾,正門門柱上方的圖案、客廳的吊燈、門把等等,感受到了20世紀初歐洲所流行的新藝術運動,此外壁爐的裝飾也別具一格。

風見雞館經常舉辦各式各樣的展覽:神戶港今昔攝影、前屋主兒時生活展。前屋主也曾回訪,充分的展現了當時生活樣貌,也可以讓人了解殖民時代的異人生活。

*文化財活化方式

目前神戶北野有開放的異人館大約有二十棟,有的是咖啡館、餐廳、展覽館、博物館、婚紗攝影、宴客、各國文化體驗等等不同的經營模式,除了有先前居住人的故事之外,英國館融入了福爾摩斯的房間、丹麥館有『北海小英雄』海盜傳說、荷蘭館有香水DIY、還有曾經是中國領事館陳列中國文物等等。

每棟異人館雖然不大,可是蘊藏了使用人原國籍的生活習慣,文化財古蹟的活化,在異國風情建築的基礎上,加入了各國文化的連結。大部分要買門票或是消費才能進入,建議大家不要只是走馬看花,儘量多停留一些時間,從建築、歷史、各國文化交流等角度來欣賞。

*台灣也有異人館街

1860年,台灣的滬尾(淡水港)因為天津條約,也開放港口通商,除了各國領事館外,也有外國人居住的區域,假日不彷到淡水走走,抱持到國外旅行的心情,慢慢的體驗異國風情。

2017/07/15

【神戶】異人館:Cafe FREUNDLIEB (フロインドリーブ) 《阪急電車:單程15分鐘的奇蹟》



到教堂吃早餐,牛排三明治,走出去後發現一堆人在排隊,今天是星期六,還好有早點來。

有一點失望,找遍了說明看板,都沒有說明是哪個教堂教派或教會使用的痕跡。而且最近還舉辦了啤酒喝到飽的活動,應該是要喝紅酒啊!不然,應該在普珥節的日期舉辦,也多少尊重一下宗教場域。




《阪急電車:單程15分鐘的奇蹟》

在電車很吵的大媽,以及有智慧的阿嬤串聯下,原本都是陌生人的女性,在這條只有15分鐘的電車線上,有了連結。拍這齣戲的時候,這些明星好像都不是很紅,但如今每一個都是連續劇常見的演員。看完後對於阪急電車的造型,有了更深的情感。


一開始場景在這邊拍的,但是地磚不太一樣了

2017/07/14

【神戶】20170714@10:博物館日,神戶市美術館看手塚治虫、兵庫縣立美術館安藤忠雄、摩耶山


發現神戶很喜歡圓形的建築與圖騰

1. 【神戶】星際過客?在長得像星艦的神戶市美術館看手塚治虫
http://trip.writers.idv.tw/2017/07/blog-post_14.html

2. 【神戶】兵庫縣立美術館,安藤忠雄設計,台灣人太厲害了,來訪數是各國之冠
http://trip.writers.idv.tw/2017/07/blog-post_67.html


3. 【神戶】摩耶山夜景,搭公車上來,轉搭傾斜台車,再轉纜車,搭最後一班纜車下山。決定步行下山,走在小徑陰森森有點恐怖。
http://trip.writers.idv.tw/2017/07/blog-post_52.html

【神戶】摩耶山夜景

搭公車上來,轉搭傾斜台車,再轉纜車,搭最後一班纜車下山。


決定步行下山,走在小徑陰森森有點恐怖。

【神戶】兵庫縣立美術館,安藤忠雄設計


台灣人太厲害了,來訪數是各國之冠


【神戶】星際過客?在長得像星艦的神戶市美術館看手塚治虫



在神戶港旁的離島,有地鐵線相連,看起來是新的公寓大樓,看到這個星艦造型的博物館,很高興就跑來看。

但,人有點少,外頭氣溫高的嚇人,躲在裏頭正好,除了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家進來,使用率似乎不高。有點像是未來城市,百貨公司、超商、博物館、書店整個連成一氣。

手塚治虫連結了日本戰爭結束後的悲情與復興,雖然讀醫科,可是成立蟲製作公司全心投入動漫製作,可惜公司倒閉。我印象最深的是《大獅王(森林大帝)》、《原子小金剛》、《怪醫黑傑克》等,寶塚畫風應該是我這一輩人難忘的回憶。


但是在超市、咖啡館的消費有點貴,於是在外頭買了一個大叔的廣島燒進來野餐,只能低調偷偷吃,怕被保全人員請出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