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9

【淡水】重建街九崁二八的老人家快閃趴

一個人走在無人的重建街,想要走走戀愛巷,經過了香草街屋,準備要去九崁二八看看,前方來了一個蓄鬍大叔,原來是詩人 許赫,帶我進入了一個阿公、阿嬤的快閃趴。



許赫說這些鄰居老人家都很害羞,若提前約說要來下午茶聚會,一定每一個人都找藉口躲起來,於是重建街的店友就私下密謀,準備好了下午茶點心、綠豆湯等,就在街上抓老人家來聊天。

剛好我很高興的進來拍照,二樓的地板是很舊的水泥大紅磚地板,但是應該是用木頭做底,在這樣的老屋內有老人家大聲聊天,整個氣氛就是很高昂。

一個阿嬤說她從小七歲搬到這裡,目前八十歲,所以在重建街也住了七十幾年。問她為何沒有嫁到外地,她很不好意思的說她先生是入贅,從小她幫忙家裡賣冰,一個攤子手搖刨冰的機器,來來往往的人都叫她『刨冰鳳』(台語念音苦力鳳?),她描述那個景象歷歷在目,南來北往挑著農產品來買賣的小工,有時會點碗刨冰加紅豆、綠豆、糖水,生意很好,小朋友更是喜歡吃冰,每個人都很滿足。

阿嬤說那個攤子還在她們家三樓收著,這就請重建街街長去採訪做紀錄囉!

我短短不到十分鐘闖入了老街的聚會,一股溫馨上心頭,高低大小不規則的街道中,吐露平凡的生活日常味。

【淡水】紅樓咖啡館

好像伊斯坦堡的屋頂咖啡館,百年來的港口擁有不同時代的風情。



中年大叔宏亮的聊天聲音,伴隨著小野麗莎的輕快歌聲,還有背後年輕女生的細語,前方辣妹在滑手機。除了服務人員,似乎只有我一個人在工作。

中年大叔離開前說了一句話:這裡是觀光客來的!後來我發現我誤會人家了,人家只是身體很好的年輕人。

【淡水】大樹書房與周邊


本來以為會有很像樹屋的設計,沒想到是一個類似軍營的老屋改裝的,原來是中央廣播電台使用,因為旁邊有一顆大嘉苳樹,所以稱為大樹書房。

裏頭的書不太多,可能因為是時報文化經營的,所以都是時報出版社的書,平日這邊的風情是有點村上春樹,但假日恐怕就不是了。爐鍋咖啡提供的咖啡豆,還有技術轉移倒是很特別,我還以為爐鍋開了新分店,服務人員還蠻有爐鍋風格的。

我喜歡那間小房間,比較有樹屋的感覺,若可以的話,多隔幾間這樣的隱密空間,會比較像樹屋喔!

我今天頗機車,看到雲門那一大棟現代建築,以為到了清水休息站,恍然到了朱銘美術館,也看到許多小朋友來參加校外教學,這一區的面貌整個翻轉了,砲台→古戰場→神社→忠烈祠→高爾夫球場→一滴水→雲門,這一區的歷史地理演進,中間的關聯性在哪裡?似乎沒有脈絡,但是不是甚麼事情要有甚麼意義呢?

【台北】天使墜落的城市與威尼斯畫派@雅痞書店

2015/04/28

【台北】福州街的校長故居

每次經過老房子前,看看高聳的樹木,還有南洋的樹種,麵包樹是馬來半島的樹種,可是為何是台灣人的共同記憶呢?



都會想到屋內、庭院,到底發生了怎樣的過往?

【深採作品】老房子、活房子—校長、古蹟、YOUTHFUL DAYS(尹智剛)

《深夜食堂》人情味蓋過淡淡的愁

看了日劇後,本來只對食物的記憶很有感覺,但是這部電影,把日常生活空間的記憶也喚回來,雖然看電影是聞不到氣味的,可是這樣的拍攝方式,除了食物的味道之外,把街頭巷尾的味道也拍出來了,甚至是很久沒有洗澡的臭味,都聞得到。



生活的記憶看起來很容易,但是你曾想過前幾天吃了甚麼食物,可能過一個月就忘記了,更何況建築的更新太頻繁,食物推陳出新,基因改造與食物原料的大量生產。還有人心的變化,這些要停留、保持、記憶都很困難。

若你看過《東京下町職人生活》,從偏鄉的生活到大都市討生活,這一切都是那麼不容易,要離開一個很難割捨的人到遠方去生活,要放下一個過世的親人,甚至是要暗暗的喜歡一個人一輩子,這都是不容易的。於是,就透過味覺來記取懷念這一切吧!

日本傳統的飲食文化『和食』於2013年12月4日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無形文化遺產」的登錄。

另,這部片中的小小的警察局,在台灣已經不多見了,讓我不斷的想到阿兩的烏龍派出所,可以看看《懷古日式建築剖析圖鑑》這本書的其中一頁,這點我們可以做得到嗎?萬華有好多這樣的特色啊!

【台北】尾辻國吉宅→劉真校長故居,福州街11號

其他詳細資料可見林小昇的紀錄
http://linchunsheng.blogspot.tw/2011/03/blog-post_19.html


黑白照片取自台灣建築會志 1930年,看了老照片,感覺非常洋風的地方,新舊比較還蠻有趣

很感恩坐在裏頭消費不高,而且可以自由參觀,我喜歡隱密的空間,於是就挑了以前的女中部屋,很舒服的沙發。不過,目前的女中部屋跟廚房是打通的。有許多來工作的自由工作者在大桌子趕案子,也有年輕男女來討論作業。

觀察了一下以前的格局,跟青田七六頗像,入門的右側都是用水的空間,廁所位於門口,接著是女中、廚房、浴室,入門的左手邊是洋式的應接室,而能看到後方庭院的則是接待客人的客室,看了這樣的小巧的格局,接待客人一應俱全,二樓則是家人的空間。


又去小南風,隔壁樓上有人企圖開瓦斯自殺,樓下一堆消防車消防隊員與警察

2015/04/26

【台北】濃縮文青日,黃威融

黃威融是文青界的長老,也是生活風格類型的總編輯,雖然至今已經是人稱大叔級的人,還是保有那種出口成章,有點像海角七號第一幕:去他媽的!台北!


微光,生活,風格,咖啡館,阿寬,挪威森林,海邊的卡夫卡,麥當勞等等都是回憶。

沒錯!一些的憤世忌俗,一些在生活中的理所當然,年紀稍長的李宗盛用歌詞撫慰著我們,而黃威融則是用一本本雜誌來讓我們看到不同的城市樣貌,一樣是撫慰著年輕人的心。

我想我要是一退伍就跑去雜誌社或出版社工作,應該至今就是一個乖乖的編輯,隨著大家的步調做出四平八穩的雜誌,可能至今要死不活的一直換工作吧?但我那時跑去寫程式開發系統,完全不知道黃威融在搞雜誌的風光年代,今天,隨著他的腳步,走入了溫州街、師大路周邊的巷弄,雖然是我熟悉不過的街道,但是補足了 1990 年代周邊改變的歷史記憶。

走入了誠品台大店,這是我出版第一本散文札記的書,跑到書店來檢查是否有上架,一如預期的只會被塞在地下室的某一個書架的小角落,大概過一個星期就被下架,這就是第一本書悲慘的下場。

黃威融的導覽好像在看一部紀錄片,邊走邊聽他的旁白,像是追思會,那個在我心中無憂無慮的大學生好像活了起來,而那個對時代充滿了批判、研究、冒險的年輕人,活生生的上身,我踏著輕快的步伐,丟去這一個臭皮曩,新鮮的看著城市的演進。

在台大誠品地下室憑弔著韓良露老師後,黃威融在大中午很特別的時間,人潮還不是很多,帶大家在台大周邊晃蕩,講述那段文青歲月,特別的是去憑弔在泰順街巷內的幾家咖啡館,鹹花生、多鬆與小哲食堂。

電影、音樂、咖啡、雜誌,還有更多,在台北這座多樣的城市發酵,我們擁有相同的空間、時間,卻可以擁有不一樣的想法、概念與生活。



PS. 特別感謝威融在途中一直有提到水瓶子的書與導覽活動,還有請另一個大叔來幫我拍照,實在汗顏!— 與Ken Worker 和邱翊。

2015/04/25

【台北】跟高傳棋走大街小巷



這幾次跟 邱翊 邱董所舉辦的文化導覽,對台北的多樣性有了更深的體悟,雖然這種大街小巷我早已經默默的一個人揹著相機走來走去,但是在萬華區,我一直不敢揹著大相機,大男人走在小巷子裡雖然甚麼都不怕,但夜晚時分還是不敢輕易踏入。



從龍山寺前出發,一般人來到這裡的第一個震撼就是很多老人家在此下棋、聊天,甚至是無意義的看著路人,所以到此地你以為是觀察這些男性居多的歐吉桑,但其實真正的是被歐吉桑觀察。你以為你的觀察力很強,但其實你只是用照相機那個小框框來看這個世界而已。

曾經參加過一些導覽活動,在這邊活動的不只是老人家居多,還有口條超好普羅大眾認為是遊民的人,用字正腔圓的北京語跟導覽者進行一個我們無法理解的對談,只能說壞戲拖棚,導覽老師只好中斷這樣的對談。

到底誰是旁觀者、觀察者與社會的參與者,在老台北三百年的漢人,艋舺在龍山寺前,可是一面鏡子,可惜如同鏡子的觀光噴水池,因為缺水的關係沒有水在裡面。

時光到了阿扁市長年代,當年在大稻埕的歸綏街有公娼館,廢止了公娼條例與八大行業宣戰的市長,於是本來就是地下的性產業全部都集中到了萬華來。今日,我們還是看的到稍微年長的站壁婦女在此執業。

從歷史來看,清代的老街街屋特別狹長,從日本時代都市改正的經歷,這樣老式街屋並沒有因為第一排的公寓大樓蓋起來而消失,反而增加了隱密性,從日本規劃的遊廓,藝妓酒樓的風月場所,到後來躲警察可以在二三樓有天橋相通,或是在大樓內有秘密通道,也是大家都熟知有黑白共治的地區。

萬華在眾人眼中是一個不光明的毒瘤,再再的都想用都市更新把瘤割掉。

政府到底是要幫助弱勢族群還是資本家,答案當然非常清楚,但是政府作為經常嘴巴說出來的跟執行的是不一樣的,高老師帶我們到一個角落。其實公部門也有發放棉被套,希望這些居住在此的人可以把環境整理乾淨。

一個很多老人家聚集的地方,提供了多少能量在此,我們卻要驅散他們,如何轉化為正面的力量,其實在地觀察可以看到許多商家的作為,許多卡拉OK與茶室,已經提供了部分答案。從倫敦的實際作為,在此停留的人們,也有成為導覽服務的可能。

日本最近的無緣社會,三萬二千人無緣死的人們,也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而這個現象也已經在萬華這個地區有了很多的案例。

跟了高老師的導覽多次,每次的趣味就是在穿街走小巷弄,這次走過了台北都市計劃中的半圓環,祖師廟的正前方,也是老艋舺港口的繁華地,老萬華是台北市的寶,或許很多人不這樣認為,但是我深深的覺得如何保存這邊的老,不單只是幾處古蹟的指定可以解決的,剝皮寮老街好像挖開了我們對於文化資產深刻的痛,一部艋舺電影,只是短短這五十年的傷。怎樣規劃開發,都是刀割血流,這生魚片如何料理,才是最好的呢?

最後,高老師說我一定要寫一篇台北精神,於是,我把當天參加的心得跟老台北精神混搭起來跟大家分享。我想台北精神是多樣性,而這個多樣性如何呈現,真的是要靠艋舺的『包容力』了!— 與高傳棋和邱翊。

【台北】樂埔町 Leputing

上午來到了樂埔町,杭州南路二段67號的歷史建築錦町日式宿舍,不知道當年住過的人有哪些?



我喜歡後院的日式庭院造景,是請日本人來規劃營造,重用了原來在此的石頭,幾個小山頭特別用宮燈營造,不知道哪個是蓬萊仙島?在這裡的密碼不少,也頗見日式空間被重新使用的一些趣味,我試著低下身體想像一下以前有哪些人居住過。

在網路上查詢到王增榮老師的理念:「古蹟的修復標準是要修舊如舊,因為除了可見的物質之外,還包含了歷史和文化的內在意義。但老房子就不同,我們可以修舊如新,在舊有的框架中去變化,展現出一種新的想法和概念。」

包含一進入門口類似菜圃的庭院造景,我認為是符合當年大家的確會在家裡種菜貼補家用所做的事情,還有門口玄關前的梅花鹿藝術品,使用這裡留下來的廢木料,也套上台灣在荷蘭時期在嘉南平原逐鹿的歷史。

一個空間的營造與再生的確不容易,1926年至今快90年了,每次看到一棟房子使用空間的重置,想到不同時代的人若重疊顯現,就會有很多有趣的鏡頭在心頭浮現。

2015/04/24

【台北】小柳老師的生日趴!


台灣島上滿滿的特色零食,從希臘來的點心,還有蛋糕,大吉嶺紅茶與莊園咖啡,整個非常歡樂,大部分的人,都是第一次踏入這個神奇的地方,也都是第一次彼此見面。

(在邊沖咖啡的同時碎念,該不會我是這邊唯一結婚有小孩的人吧?)

我暫時先離開,對每一個人不同的個性,印象深刻,聞了各式各樣的精油,曾經用這些精油來治療小感冒、調整心情。

人的交會最美,無法複製的歡樂時光,難得!

【宜蘭】Stay 旅人書店

每次到四九這邊,都覺得是一直不斷進化的書店,雖然書架上的書不多,可是每一本可都是有主人風格,雖然不全然是新出版的書,可是每一本都讓人想要收藏。


在這書架前看了好多書,買了《上行京都》

這是獨立書店的優點,可以吸引到臭味相投的人,即使是飄雨的午後時光,也有幾個朋友在書店內晃蕩閒聊,享受幾許生活的肆意,外觀不起眼的小屋,進入室內極簡的裝飾,沒有過度的用品,突顯簡單的哲學,拿起主人設計的小刊物,這條路走得深度,才能走得久。

我又開始慫恿四九要來辦文化導覽,如頭城的 Roger Li 所做的事情,至少讓更多在地人投入,知道如何愛鄉愛地方,四九總是很謙虛的說他甚麼都不會。

不知道我是要害人,還是給誠心的建議呢?一切隨心而走不是那麼容易。


之前到舊書櫃買了兩本書:《祖父的六抽小櫃》、《柳宗悅,日本民藝之旅》

【宜蘭】旁觀者逛市場


很喜歡到一個地方逛市場,除了可以看到曾經繁華過的老房子立面,雖然我們很喜歡用大招牌遮住。也可以看到地方特色物產。

我其實想到宜蘭市的市場去吃魚丸湯,繞了兩圈,找不到熟悉的店面,於是在市場、陽明醫院、大小巷子內晃蕩,看到了老人坐著輪椅、小電車,有些甚至吊著點滴,還是很享受逛市場的樂趣,反倒是我這個揹著大黑後包包的大叔,一看就是局外人的死觀光客。

已經煮好的滷味、生鮮魚貨與醃製好各式雞鴨肉品,傳統殺豬肉攤,從市場滿溢出來綿延不斷的蔬果攤,諾大的馬路停滿了機車,原來大家都不是走路過來買菜,只有我這個觀光客才是散步過來的。

宜蘭市區小小的,應是很有特色的小城風情,機車與汽車若有效的安排,是個很容易長居的地方。

【宜蘭】淡江大學蘭陽校區,我的《書寫人生》

晚上八點鐘,窗外雖然飄著細雨,朦朧中看的到蘭陽平原的燈光,夜晚雖看不到龜山島,也看不到海,但聽到大鳥叫聲、蛙鳴,以及種種的天籟。


若以我現在的年紀,能夠在此仙境念大學,一定非常的享受。但是要是回到二十幾年前,我想我死也不會來此念書吧?能夠享受空寂的人生,或許都有過人之處,佩服在此服務的老師。


告別了美麗的淡江蘭陽校區,雖然能見度沒有很好,但是很喜歡這樣的溫度,有點熱但也不至於汗流浹背的中午,我穿著T恤出了校門。

門口的警衛問我說:你是做甚麼工程?我愣了一下,回答說:來演講啊!

後來才發現,原來我穿著太像工人了。哈哈!也很少有人一早就來學校演講結束的吧?課程的時間是上午八點到十點,一結束,我就急忙的想跑到宜蘭去逛市場。

【宜蘭】The Wall 賣捌所


今天差點就要坐進去凹間當成展覽品了。

這是台灣應用日式空間的趣味吧!保存良好的日式木屋,若沒有被拆除掉蓋大樓,也沒有被重建,總會看到歷史的痕跡。

那邊可能改過變成廚房,或許櫥櫃被改成展示櫃,榻榻米或許被換成木頭地板,原來就被墊高的高床式建築,因應生活空間的需求,庭院也墊高了,所有的空間充滿了不同年代不同的用途,而主人原先最喜歡放置凹間的那根木頭,或許被釘上了很多釘子,庭院那顆主人最喜愛的家樹,還在那邊呼吸。

我最喜歡二樓的榻榻米房間,沒有過度的裝飾品,簡單樸實的讓客人在此活動,紙門一關一開,可形成多個不同大小的空間。

有生活氣息隨興的裝飾品,掛著反核旗與獨立啤酒,動感的後現代搖滾音樂,坐下來點了一杯黑栗醋果茶,標示著每種料理飲品都是廚房阿姨手工現做,充滿愛意,所以要耐心等候。等了一陣子,我偷偷的跑到廚房外去觀察到底阿姨來了沒有,原來今天值班的阿姨是一個充滿了笑容可愛的正妹。

由於充滿愛意,由於充滿愛意,由於充滿愛意,所以非常需要你們的耐心等候。

我沉溺在凹間主人柱前面的隱匿空間,可以聽到所有人的聲音,包含遠方的廚房,右前方客廳那一桌,除了兩個把玩相機的男客不發一語,前面媽媽行雲流水的台語聊天聲,無論是節奏用音調,還會學不同人講話,比說書人還厲害,值得學習!

2015/04/23

【宜蘭】頭城木房子咖啡‧茶館


去木房子咖啡‧茶館翻開在地人的手繪書,我沒有看太多的文字,就讓我感動滿滿,是那樣的線條,一下子就說出了對於頭城的回憶。佩服馬丁的功力,那文字更是催化劑,不知道頭城人有無看得懂?


我只要一出門,就會遇到好多好熱情的人們,很高興巧遇這個療心卡的製作人,我是非常嚴重的卡片控,只要有出撲克牌、療癒卡、心靈卡之類的,我一定大量收集,只是最近幾年覺得堆在書架上也不是辦法,遇到有需要的人就送出去,這一本療心卡現在不知道在誰手裡啊?

看著木房子夫婦在這邊經營,還接了不少導覽,想必一定非常辛苦的支撐,但是夫婦可以一起努力,怎樣辛苦都很甜美,而且他們的導覽還是收費的喔!地方公部門也不知道如何補助,或許也是不錯,這樣可以殺出一條生存之道。

【宜蘭】頭城綠木由心

從家裡出發,不過四十分鐘,我就坐在一棟日式木屋內,而且是坐在以前的衣櫥內,這裡曾經也放置過書架,成為巷弄裡的那家書店的拍攝地,如今,劇中拍攝地的兩家閱樂書店,都有提供飲品服務,也都有書架。


書,雖然是配角,但是都默默的在角落發光發熱。正在考慮要不要把自己的書送給老闆?希望安插在一個角落等待有緣人。

去年,經過這家店在拍攝偶像劇,今年有了另一個主人,於是跑進來就開始工作讀書,老闆很認真的介紹產品,有文昌筆套、環保筷子湯匙之類的,幾樣產品都有很好聽的名字,可惜我只想要趕快坐下來,都沒記住。

看書看到一個段落,突然發現那邊有陶藝品,是 大隱陶集 孫老師的作品,心想不只是書架上有熟悉的書,聊了一下,老闆居然以前還是同事。

老闆跟我同年紀,但看起來比我年輕的多,今天的相遇,一切應該都是老房子的機緣吧?頭城的細雨沒有那麼急,我在街上繞了一下,看著老闆專心的窩在溫暖燈光的房子內,除了迎接假日的觀光客,平日也有一些國高中生客人,一個空間要談甚麼文創再生,只要有人的交會,就有了一切。

2015/04/19

【台北】城市的書香與菁英區,楊佳嫻的溫州街與台大


楊老師也太強了,可以一直講一直講。

楊佳嫻描述了簡媜的《天涯海角》裏頭有穗花棋盤腳,在傅園也有看到,終於跟作者有了一點點的交會。

今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文學院一直是我們這種理工宅男,夢寐以求可以踏入的地方,到了大三終於有時間選修文學院的課程,可能可以選的太少了,於是修了洞洞館的哲學課。

我想起了當時學生運動,文學院也參一腳,不但同學頭上要綁刻意的白布條,在文學院的大樓上也掛了白布條。那天,1989年,我特別拿了相機去拍美女,真應該把當年的照片翻出來數位化才是。

比起文學院的明亮,椰林大道的另一側的農學院顯得非常的陰暗。而我聽到楊佳嫻說文學院那邊熱的要死,研究室都塞不下老師的辦公桌了,這點倒是跟地質系蠻像的啊!

當我跟著導覽老師一直走,心裡浮現的是國中畢業我跟著同學騎腳踏車來玩的畫面,那天的台大行,讓我三年後可以順利的考上台大,今天不是我帶導覽,心情輕鬆的慢行,讓我想起了一些軼事。

在校史館買了一個帆布袋,上面有許倬雲教授所說的:現在全球正在經歷巨大轉變:知識成為商品,知識成為權力的來源,掌握知識的人操縱市場、操縱知識的武器。



2015/04/18

【台北】這城市的人們,理所當然的角色扮演


每次到了公共場所,就覺得為何台北市的人個性那麼鮮明,例如坐捷運的時候,孕婦、老人、小孩一定要坐在博愛座上。

我看到了某個胖胖稍有不方便的女士要求一定要坐在靠門的位置,還把一個不算老的太太趕起來,而這個不算老的太太旁邊坐的是行動稍有不方便的女兒。這些日常生活的小事在眼前不斷的流轉,我聽到了小朋友一定要坐在博愛座上大聲的喧鬧,下車的時候一定要奔跑、跌倒、哭泣,然後阿公阿嬤一定要上前去抱起來,父母則是在旁邊裝作不關心。

大陸的觀光客一定要在捷運吃東西、一定要不小心濺出飲料,然後歐美外國人一定要不知道路,日本人一定要拿一本旅遊書,香港人一定要揹著背包熟門熟路的行走,歐巴桑一定要豪邁的發表正義言論,歐吉桑一定要低頭的表演自己不存在,年輕人一定要一群人在一起表現出存在感,而大叔如我則是只能在臉書剩下一張嘴。

以上只是捷運內外、公園、路上行走的遇見,這些有強烈角色扮演慾望的城市人們,或許只佔不到一成比例的人,卻代表著我們這個城市的各年齡階層對彼此的認識。

更深入的,進入一家咖啡館,客人一定要過分的要求,來看看服務人員的反應,而服務人員一定要充分滿足路過不一定是該店的客人。這不是很荒謬嗎?

但是,每天看著大家 cosplay 各式各樣的角色,不能逾越,也不應該有別的表情。今天,你要表演怎樣的人呢?




今天在赤峰街周邊散步繞了三圈的導覽

繞了三圈的店沒有重複到,的確不容易,赤峰街在三十年前,都是五金雜貨,牆面有紅包場海報,牆面總是斑駁油油的小吃店,二十年前是修車廠與汽車零件,十年前有些店轉賣汽車音響。我不知道在淡水支線(北淡線)的鐵路旁,這裡有些甚麼?

最近看了李日章教授的《赤峰街五號》如今是個美髮店,在這巷道內散步,的確新舊交融,心裡是五味雜陳,導覽者張嘉行說:沒有好壞對錯,幾年後這邊就會像忠孝東路東區的巷內一樣,滿是服飾、餐飲店吧!

這城市變化的太快,我的確已經忘了他當年的容顏。

《黑膠男孩》與爐鍋咖啡音樂廳店

我只知道這是一人分飾多角的音樂劇,沒想到會那麼有戲劇性,而且用黑膠時代,到了錄音帶時代,到了現在用 MP3 時代,劇中的父親雖然沒能陪著小孩長大,但聲音一樣可以傳承很多事情。



(由於不能破梗,就讓大家一起進入實驗劇場去看結果吧!)

我可以把一本書的手稿留給我兒子來出版嗎?




久未來,剛好家裡沒豆子,買二送一。這裡一樣客人一多就忙得不可開交,但也只能配置一個妹妹,手忙腳亂之下還能手沖,而且還有老闆雄厚的氣味,厲害!!!

2015/04/17

《約飯》從相親到約飯/2015

這一百年來,全世界的男女平權運動自由戀愛後,沒想到男女還是要靠相親才能走入婚姻。



雖然參與約飯的人只有男女雙方,少了雙方的長輩,也少了敲邊鼓的媒人,但是基本上型態是一樣的,有的是男女少了自信,有時是少了一個步入禮堂的理由。

媒人變成了食物,室內裝潢成為了解各地文化的敲門磚,了解食物細部的調味方式,來分辨做人處事的基本態度。

要在一頓飯的時間認識一個人非常不容易,很多人總覺得談戀愛太花時間了,還不如就一直約飯吧!

2015/04/16

世界奇妙物語25周年春季特别篇

以前以為這種怪怪的電視劇或電影只是嚇人而已,沒想到這種片還頗令人玩味,而且具有哲學意涵,或者概念來自於許多文學名著、聖經的故事、童話傳說,看完會讓人想很久。



阿部寬大叔演出海賊王路飛的真人版,今年的特別篇我覺得只有那一個段落比較不需思考性,就是拿出海賊王的經典名句,把黑道兄弟間與單純義氣做了一些詮釋,反而最喜歡的是太太變成蜘蛛的那一段。

夫妻間的相處其實一個巴掌拍不響,要讓老公真正認為老婆是蜘蛛,老婆花了好大的力氣偽裝、欺騙,才讓老公以為老婆已經是隻蟲子沒有反擊能力,最後才復仇。這種互相欺瞞又互相折磨的方式,也只有人類發明的婚姻制度可以折磨人到死亡那天才可以解脫的吧!

另外有關亞當夏娃的原罪,地縛者的原罪論,暗喻著耶穌死在十字架上,一切都是人類自己的罪惡,是個很值得了解的宗教信仰的題材。
還有第一段機器人與人類文明的汙染等,從工業革命後的人類,一直重複拍攝,但好像真理一般,我們始終找不到解決的方法。

這幾段影片有如文學作品般,當我們還找不到我們生存這塊土地的根,日本劇已經在討論人類的存在意義,這種千百年一再值得人類思考的問題。

【台北】三重埔、永樂扶輪社、數位傳動、鄰居咖啡、蔣勳、竇加





這是去三重埔文史學會演講 1930年代的台北,很高興遇到了一些導覽老師,每個人都好用功記筆記,真是活到老學到老的最佳典範。獲得老照片書籍,很高興!!!



去扶輪社演講收到的一個小禮物,雖然台博館的資料很多,重新看了一下,用中軸線的交會來講現代文明的演進的確很適合。

每次去演講,收穫都不少,這次談的是人生的圓,從圓環文化室到大稻埕、地質系混畢業到青田七六(馬廷英教授故居),一切都是圓。

到底台北還有哪些中軸線可以討論呢?應該很多很多......

最後,有個法律系的學長來跟我說磯永吉與台灣人溫暖的過往,他退休返日後,省議會每年致贈1200公斤的米感謝他。然後也跟我說了台大教授的其他小故事,能講的故事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了。



竇加的百年孤寂,如同獨立攝影師般,補抓時代的變化

《食尚玩家》2015年4月16日 No.316

2015/04/15

【台北】失戀,離線咖啡

一個傷心的失戀者失魂的吃著便當
兩個女人討論著何去何從,一個台灣人,一個北京人
三個男性上班族聊著過往的豐功偉業
四個小女生談著帥哥奇錄



我一個人面對著電腦、划著手機、拿著大相機偷拍那個失魂者的內心。

【台北】【新北市】林家花園、台大社科院、華山文化園區





一早去林家花園,很感謝鄭勝吉老師專屬VIP的園區內導覽。每次到此都有不同的收穫,一個源自於江南的小小花園,可以有這麼多的巧思,是值得投入文創商品的年輕人,多多來汲取創意元素的地方。


這個可以划船的小湖邊,有座僅能容納兩個人的小亭子,看起來很大,其實很小,這跟這個 Jump from paper 這個品牌包的概念很像,不過,我每次看到這個包與一般包的設計理念是反向的思考,我們每次拿著很大的包,或是任何產品,是儘量要讓他小一點、輕一點,不那麼顯眼,但這個品牌卻反其道而行。

https://www.facebook.com/JumpFromPaper

林家花園本來就是很小,可是卻要隱藏很多假山,王公貴族在裡面談事情,可以非常的隱密,還有戲台的設計,湖光山水,生活在裏頭是另一個世界。

*社科圖書館,好棒

從台大地質系退休老師的辦公室走出來,在新蓋好的社科學院圖書館,落差非常大。老師的辦公室在以前我們地質系館後棟(舊)的三樓,以前是我們稱之為"小屋"的地方,也就是每一個班級中午、空堂可以休息的地方。

或許對學校來說,退休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辦公桌已經不錯了,但我覺得若是能夠再把退休老師的資源可以整合,讓老師願意在此能夠演講分享,或許更好一點。

在社科圖書館沿著窗邊是最好的讀書位置,看著年輕學生在此睡覺,彷彿看到年輕的自己,來圖書館從來沒有認真念好書,一直在睡大頭覺,而且超好睡的。



下次要來重溫快樂的睡覺時光,希望不要打呼!

*華山文化園區

茶屋,時代錯和。離線咖啡館遇到失戀的人。看紀州庵的紀錄片

2015/04/14

【台北】時光,小屋Cafe

【台北】永續經營?

網路上的資訊流竄的非常快,經常還沒有成為風潮就消失了,經常有 1% 的捷足先登者知道了某一家咖啡館,短短的一個月大家都去打卡過了,然後呢?狀況好的就可以培養出常客,狀況不好的,就緩慢的在兩年間消失。

但,還是有 99%的人不知道這個地方啊?

事情最難的不是最先最快,而是在適當的時機找出對這 99%人覺得新鮮有趣有魅力的觀點來介紹,可被永續經營才是真價值。

2015/04/12

【台北】文魯彬



遇到令人感動的綠黨立委參選人文魯彬來握手拜票,我問他芝山巖是否是他的選區,他說他的選區從中山北路然後到甚麼路然後又走甚麼路......都是他選區的範圍。

我想久居台北的市民應該對台北市都沒有他那麼熟悉,這樣愛台灣的阿兜仔台灣人,真是令人感動。

北投、士林的居民,立委選舉可以考慮選文魯彬喔!

http://zh.wikipedia.org/wiki/文魯彬— 和大玩子。

【台北】下大雨的文學故居導覽與紀州庵

我一定要學王文興老師在"家變"這本書內讀過很長的句子後內心長出一些場景的方式讓大家了解今天的導覽活動。



1. 上午十點在青田七六的導覽有一些年輕人很乖很專心,或許我舉例的生活經驗無法具體化的發生共鳴,但其中有一位王鑫老師的學生對於馬廷英教授的古珊瑚與台灣玉的種種連結到了師生間的情感有了濃厚無法迴避的回饋。該死的是講一半興亞式建築有別於其他人對大東亞共榮圈的殖民帝國的想法,居然忘了收尾。

2. 下午一點到三點的文學故居,我特地重新製作了兩大本的簡報本,但今日天公不作美連續下了兩個小時的大小雨,我知道應該是我在梁實秋故居內說了太多梁實秋先生的壞話,包含書寫徐志摩的八卦還有到後來認識韓菁清小姐的過往情事,但今日是我朗讀最多梁實秋先生的作品,從他所居住過的雅舍到書寫那個女人賽珍珠,到後來他來台居住在德惠街一號周邊在下雨的時候聽到蕉葉的喧鬧聲。

3. 很快的經過了長慶廟與野草居食屋,不過並沒有描述太多,趕著進入紀州庵可以在緣側邊讀了王文興老師的家變第一頁,讓大家感受一下後來紀州庵當時已經變成了何種的景況,其實我們都活在一個過分美好的回憶中,而小說中的紀錄確確實實的把這邊的曾經具體殘酷的攤在我們的眼前,竹籬笆內外塵土飛揚的年少青春在河堤邊描述著一個父親頭也不回的離開了這個曾經繁華但已經頹敗的傷心地,在這個地方的這個父親彷彿沒有容顏的活著,而這個父親失蹤的懸疑造就了這一本家變的故事主題,第一段顯而易見的破題不贅言的把一條橡皮筋拉到了讀者可以接受最大的張力。

4. 我們都活在沒有被看見的世界中,看了老公寓的破舊牆面塗上了新穎的兒童塗鴉,這些兒童不知道有無在現在惡臭的新店溪釣魚過,過分美好的不只是兒童的想像,更是我們大人的無能加諸於兒童而讓他們提早接受這個現在不可能回復堤防外的清澈世界。— 與青草地在紀州庵文學森林

2015/04/11

【台北】茶日子與串門子



*茶日子與咖啡時光

李啟彰去年出版的《茶日子》,至今已經七刷了,上周第一次參加分享會,並親身示範教大家辨別茶葉是否有加入添加物,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檢測儀器,就是自己的身體。

最簡單的當然是用聞的,或者用味蕾來判斷,而今天第一次體會用喉嚨以下的器官去感知,用喝下去的東西擴散到全身的"氣"去感覺,最終回到腦神經系統去判斷。

這真的太厲害了,體會一次之後,任何飲料有添加人工香精的,立馬可以感測到。

這個國中同學從國中開始就一直很有演講的魅力,至今重逢,魅力更增加了,我特地換上了茶人習慣穿著的衣服來聽講座,看起來就像是幼稚園小朋友穿上了圍兜兜制服,而啟彰隨意的穿著,在一堆人中,就是那樣有影響力,果然人生就是從小就看的出來的。— 在串門子茶館Stop By Tea House

*警廣《台北閱讀時光》

很高興又來同學的節目,雅琪與女兒一起主持的節目,也是一種互相學習成長。

*差一秒鐘就無法偶遇

能在街上被叫出本名,而非"水瓶子"的似乎不多,最近除了上大學同學的廣播被高中同學聽到後,立馬去小case咖啡館感受。小學同學也開了一家店,國中同學簽書給我是本名,名字代表的時代意義很大,每次在重複著西元年號或民國年號的同時,總會回想一下當時人用的年號是甚麼呢?

而同學的情誼到了二、三、四十年後重逢,一路看來更有味道了。

這位很帥的學弟在我騎的很快的腳踏車同時叫住了我,我只是剛好騎 UBike 經過,我沒有多問學弟最近工作是否還順利,是否真的轉業了?他書寫的文字量應該比我多的多,放開心去做前途也有無限的可能,真心祝福一切順利。— 與 Rich Tseng

*阿兜仔投入立委選舉

遇到令人感動的綠黨立委參選人文魯彬來握手拜票,我問他芝山巖是否是他的選區,他說他的選區從中山北路然後到甚麼路然後又走甚麼路......都是他選區的範圍。

我想久居台北的市民應該對台北市都沒有他那麼熟悉,這樣愛台灣的阿兜仔台灣人,真是令人感動。

北投、士林的居民,立委選舉可以考慮選文魯彬喔!

http://zh.wikipedia.org/wiki/文魯彬— 與大玩子。

2015/04/08

【台北】亞典書店,朝聖之旅,年輕人的K書 中心

20150408

上午在青田七六的導覽是一群自學班的小朋友,從國小到國中生都有,令我驚嘆的是每個人都很專心,至少我講話的時候不會有小朋友互相交談玩耍,或許是遇到太多小朋友來校外教學的時候要花太多時間把"神"招喚回來,今天因為實在讓我太驚訝了,導致於講了太多,而問了太少的問題。

很慶幸我在小學五六年級遇到一個不會要求成績,而只教我們"專心"與"閱讀"的老師,這兩個法寶我至今還很受用,每當我遇到挫折徬徨,無法看清楚下一步要如何走的時候,只要閉上眼睛深呼吸,專心的想著事件的本質與初衷,一切的優柔寡斷都自然的消散,會莫名其妙順其自然地走下去。

所以,每次帶小朋友導覽,我也只教"專心",其他的就讓小朋友自己體會發現就好了。但今天我有點慌了,大家都太專心了,我把小朋友當成大人了,多塞了好多資訊給大家,希望這些小朋友可以吸收的進去。

中午龍媽突然出現,原來跟老友約在這裡,我剛好有空,於是一起用餐與會,龍媽真是招財貓,這位剛認識的朋友,馬上買了我十本書,話說這個年紀的男人為何都那麼阿莎力,翻了書本幾頁,就要決定要買來送給朋友呢?

下午逛了亞典藝術書店,買了書店時光(三),仔細的看一下出版發行人,居然是前公司總經理,現在紙本書可能都要搞成這麼大本,才有收藏價值嗎?也讓我思考了一下,是否要隨身帶腳架,好好的來拍書店呢?

【台北】青田七六與相關個人史、家族史的書


這是最近幾個月,會放在青田七六客廳的書,主要都是一個小地方可以帶出大時代的家族史,每一本都值得慢慢地閱讀。



有次在青田七六的導覽,來了一些香港人、還有住在四四南村附近的人,我們談起來兒時的記憶。

從小到大,總是我一個人在想小時候的事情,甚至是長輩間的講古,我居然都聽得進去,如今,年紀也到了講古論今不會害羞的年齡。因為不同地區來的客人,所以我話多了一點,講了馬廷英教授從小在東北出生,然後到日本留學,回到中國服務,輾轉來台灣當任公職,然後又娶了日本太太,保釣運動時也特別在意釣魚台的歸屬問題。

這一輩子生活在中國、日本、台灣,敬重的老師又是日本教授,在當時反共抗日的年代,我想馬廷英教授一定特別的清楚這箇中的滋味。

也談了有關磯永吉、足立仁、馬場惟二這三位日本教授在台灣做農業研究,但終戰後卻不同的人生經歷,這也正是我們對戰爭背後不太去思考的問題。希望今天來的客人可以聽得進入這個厚重難解的歷史,確實發生在台灣這塊土地上。



有次來青田七六的是一群自學班的小朋友,從國小到國中生都有,令我驚嘆的是每個人都很專心,至少我講話的時候不會有小朋友互相交談玩耍,或許是遇到太多小朋友來校外教學的時候要花太多時間把"神"招喚回來,今天因為實在讓我太驚訝了,導致於講了太多,而問了太少的問題。

很慶幸我在小學五六年級遇到一個不會要求成績,而只教我們"專心"與"閱讀"的老師,這兩個法寶我至今還很受用,每當我遇到挫折徬徨,無法看清楚下一步要如何走的時候,只要閉上眼睛深呼吸,專心的想著事件的本質與初衷,一切的優柔寡斷都自然的消散,會莫名其妙順其自然地走下去。

所以,每次帶小朋友導覽,我也只教"專心",其他的就讓小朋友自己體會發現就好了。但今天我有點慌了,大家都太專心了,我把小朋友當成大人了,多塞了好多資訊給大家,希望這些小朋友可以吸收的進去。



中午龍媽突然出現,原來跟老友約在這裡,我剛好有空,於是一起用餐與會,龍媽真是招財貓,這位剛認識的朋友,馬上買了我十本書,話說這個年紀的男人為何都那麼阿莎力,翻了書本幾頁,就要決定要買來送給朋友呢?

2015/04/07

咖啡與戰爭,最後都要扯到殖民

不經意的點閱到這篇論文

http://ir.lib.ntnu.edu.tw/ir/retrieve/50916/metadata_02_03_s_05_0076.pdf

中國種植咖啡比台灣要晚的多,而咖啡文化在台北與上海有著這樣雷同的詮釋方式,同樣是殖民、革命與西方文化的入侵。

而這個基本起點,是「戰爭」,而戰爭的源頭是搶奪資源,而搶奪資源背後,咖啡被強迫輸入中國,人類真的是很奇妙的動物。

回顧 1683 維也納之戰之後,土耳其的咖啡才算正式大舉進入歐陸,不到兩百年,歐陸已經把咖啡豆內化成自己的文化,這樣的詮釋模式,我如何想都覺得不是那麼順暢,到底咖啡只是陪襯品,重點是咖啡館文化,最後想一想這個早已經國際化的農產品,居然可以引發世界的震動,也算是神奇之事。

2015/04/06

【台北】七三茶堂

窗外左右來去的年輕男女,年輕正妹著有型服裝,爭奇鬥豔,帥哥拿著相機拍照,被拍與拍攝者都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流行。



一個八十歲的老人緩慢的牽著機車,穿戴安全帽,再攙扶老太太坐在後座,一切就緒後點了一根煙,吸口氣,左手挾著煙,兩旁無人似的催油門呼嘯而去。

每個年代,都有不同趴七仔的模式。

在松菸的誠品電影院,看到七三茶堂這個品牌合作,在這裡也看到了跟印花樂的結合,架上許多茶葉、蜜餞等,台灣的農產品,甚至是茶堂內的展覽、吸音牆面,看來就是一家普通的茶館,細節下了很多工夫。店中有《台茶好滋味》這本書,還有一台三輪車,雖然沒有熟悉的茶席、榻榻米之類的陳設,但是從小擺盤、小茶壺、沙漏,也是一個大家一起泡茶聊天,轉換為個人沉思內化的喝茶模式,我想這才是茶道。

2015/04/04

《人約巴黎》愛情的昇華

看到片名,以為是愛情浪漫片,可是一開始就突如其來的車禍,變成植物人的巴黎男人其實是經常搞外遇的建築師,就在他外遇的對象答應共同生小孩的當下,兩位女性,一位理性的妻子與一位感性的小三作家,要共同承擔一個植物人的生死。



另一個故事的支線,是小三作家在機場遇見的金融家,除了工作上的問題,家庭也有問題,他一直無法走出人生的挫折。與小三作家一樣,即使法律上沒有責任,但人生解不開的人情義理,他們都勇敢的去面對,在跌倒的地方重新面對爬起,最後他們都解開了這個結,從愛情中跳離開,小愛昇華成為大愛。

這幾部德國導演拍攝的影片,主題經常不是德國,《寬恕》 (Gnade/Mercy)是北歐,《柏林零下7度C》是伊拉克、土耳其,《人約巴黎》是法國。看似主題都不是德國,但是看完片之後,就是德國人拍的,各類的主題,呈現了一種有容乃大,凡是不是主體而卻是主體的。

2015/04/03

【台北】盧安達,閱讀之美,好熱的導覽@貳月咖啡

今天上午九點到十一點,有一個團體走文學故居之路,是幾個大學同學的聚會,帶上自己的女兒一起來散步,有點年紀的親子團,很佩服這些人怎麼熱的天就一路走完囉!



以下是今日重點關鍵字,我大致上用王文興、梁實秋的作品來串連,小小蜿蜒的赤川伴隨著一條新店支線,船上的戲曲表演與河畔觀看的人們,料理亭內的飲酒狂歡,美軍狂轟台北的不存在記憶,二二八事件令人難忘處決與掩埋屍體的馬場町,這一路上歷史的記憶,不應只有難堪的回憶。

1. 長慶廟:鼓亭與穀亭,還有古町庄
2. 野草居食屋:石井家族到強恕中學,還有中國小姐方瑀,赤川
3. 汀州路:新店支線(萬新鐵路)
4. 紀州庵
5. 王貫英紀念圖書館:過於喧囂的孤獨
6. 梁實秋故居
7. 徐志摩與梁實秋:賽珍珠
8. 梁實秋與韓菁清
9. 旅人書店
10. 青田七六

2015/04/02

20150402《國語日報社的中學生報》No.129 散步花蓮獨立書店

推薦《騎 YouBike 趣台北!》愛台灣先從喜愛逛街開始,台北就像是一座大型的文化百貨公司




還記得有記憶以來,喜歡到光華商場一家家店逛過去,無論是一棟棟中華商場,或是重慶南路的書街,再到公館的商圈,甚至是傳統露天菜市場,一家家店面,滿足了人們對大千世界的探索。其實在台北,只要透過腳踏車、捷運,利用雙腳可以很快速地到達各處,書中每一個小地方都具有文化特色,整個台北市就好像一家大型百貨公司,一輩子也逛不完。

過往去逛街,我們可能會區分那些是給國外觀光客逛的店,哪些是適合在地人。很少進入博物館看常設展,也很少把自己當成出國旅行的觀光客。有時試著脖子掛著一台相機,遊玩長年日常生活的地方,利用一個假日,穿上出國旅行的服裝,隨著書中的指引,踏上一日了解在地文化的行程吧!

文化到底是甚麼?其實就只是以前的生活方式的紀錄總和而已,我們總以為創意發想是新的,所以文化創意就一定要非常新鮮的商品,其實一個產品要可長可久,大多是老東西在歲月中不斷地革新之後才能保留下來。若從這個角度來看,一些老店所販賣的商品,或者是背後的服務精神,都是這樣的文化產品。這本書帶領大家深入探訪這些文化場域,不但加深我們的文化深度,了解自己後,介紹給外國人,才是真正的特色。

台北市多樣貌的空間,也因為這百年來快速地發展所致,要累積這樣的資產,也只有靠大家深耕了解後才能真正保留下來,面對老行業的再生,多參與支持鼓勵,探索日常生活的奇怪之處,珍惜擁有的一切,你我都是這座城市的傳承者。

2015/04/01

《老屋顏》

★翻開老屋顏,就好像打開阿嬤的時光膠囊,散發出少女時代的光芒,原來這些都在我們日常生活周遭。--青田七六文化長 水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