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0

【北海道】C伯伯與C阿姨@曙光號

第一眼對C伯伯及C阿姨的感覺,就像是回到鄉下見到遠房親戚一般,有點熟又不太熟,C伯伯會講一些養雞養鴨種田的過往,也會在北海道當場表演快手抓一些昆蟲來給我照相。

在洞爺湖坐船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C伯伯的相機壞了,所以只要有機會,我就可以幫他們拍照,C伯伯總是有點不耐煩的說不用麻煩,也不用照相,但是C阿姨就一直拉著C伯伯要一起合照,可以明顯的看到他們夫婦一個說東,另一個人就要故意說西,有時拌嘴還會生悶氣,或許這是他們長年的相處模式,他們也很習慣的說,夫妻就是要床頭吵床尾和,這才叫做夫妻。

C伯伯曾經到過大陸東北開農場,大興安嶺凌晨三點就天亮,見到天亮他就要起來忙,晨霧還未消散寒冷的氣溫,總是在零度附近,在那段異鄉打拼的故事,從他口中說出來輕鬆平常,但是看他臉上的皺紋,似乎又說了什麼辛苦的過往,如今C伯伯在台南有好幾甲地,我們都叫他養鰻大王。

回到台北後,我很快的把照片洗出來寄到台南去,沒有兩天收到C伯伯的來電,一直說要我回南部的時候一定要去他家玩,我很習慣的說如果下去一定會去,這幾年來我不知道講多少虛應故事的客套話,但卻很少去到別人家作客,或許我有一天真的要去看C伯伯養的鰻魚也說不定?很好客,這是台灣獨有的熱情吧!

介紹完了這三對旅行同遊的長輩夫婦,簡直讓我看盡了台灣人這四十年來各種人努力的代表,有了這些長輩的努力,我們才可以盡情享受無憂的旅行,也才可以生活溫飽,而目前全球化低成本的嚴峻考驗,在各行業工作的我們也要勇敢的迎接未來的挑戰。

2005/11/09

【北海道】B伯伯與B阿姨@曙光號

B伯伯與B阿姨並不是第一手的夫妻,不知道他們相戀多久?我不知道他們的過去,但相信他們的未來是美好的。

B伯伯有三個兒子,在台灣的工廠都已經交棒給兒子,台灣早年這些工廠都是土法煉鋼,憑著過人的毅力與經驗,不斷地發展,B伯伯是做工廠廢料處理的設備,這些設備都在台灣開發生產,中間牽扯到的知識有環保、化工、機械甚至生物科技,這一路走來,B伯伯可以侃侃而談幾個小時都不停止。

我問了一個很蠢的問題,就是為什麼不往大陸發展,他說已經去過幾次了,工廠在那邊搞不起來,生產的設備目前大陸還不需要,目前台灣的生意就已經接不完了,何必在那邊賠錢呢?我並不知道他工廠的規模,所以也不敢多問,或許,台灣移過去大陸的工廠,未來還是需要這類的設備才是?專心做好自己的核心價值,到哪裡是都有人可以賣的。

在B伯伯的身上,我又看到以往的台灣奇蹟,他們吃苦耐勞過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把這些企業交棒給兒子,但是真正核心價值累積在身上,兒子能不能接的起來,環境變化變成怎麼樣子,我想同樣的都要用心面對,而不是怪政府政策,而是要靠自己應變。

B阿姨的身材很好,臉頰皮膚光潤有致,打扮看起來是傳統的婦女,總是攙扶著B伯伯,而我對B阿姨的了解不多,很熱心就像鄰居的阿姨,什麼事情只要說出口,她就會盡力想辦法幫忙。

在曙光號的沙發上,我問到B阿姨如何保養身材,她才說出那三個兒子並不是她生的,他們是最近幾年才開始第二春,我想B伯伯的飲食也是靠B阿姨提醒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兩人的交談,就像老夫老妻一般(啊就是老夫妻:S),會拌嘴也有甜蜜!

2005/11/08

《旅人》總覽



白鷺鷥的身影倒映在急流的河面,細長的腳快速走過,就好像旅人一般蜻蜓點水,旅人好奇的眼神從不停止觀察。

好一陣子沒有挑出每月主題,會選這個主題是我一直想練習的觀察力,寫"人"寫的太深,總會碰觸到不可知的創痛,寫"人"寫的太淺,總覺得留於形式,寫"人"寫的太完美,好像神格化不真實,寫"人"寫出缺點,好像很容易得罪人,也過於直接。

寫"旅人"不會有深淺的問題,也沒有褒貶的壓力,把看到的寫出來,任何人都是旅人。

《城市旅行》旅人
  1. 剪髮蔡 Salon
  2. 《日日,茶日子》
  3. 【台北】夢仙咖啡館
  4. 【桃園】曹家洋樓文化基地與陳良偉
  5. 《建築師》200301+02_337/338
  6. 【台北】大安區龍安坡散步,朱昭陽為何會居住在這裡?
  7. 【高雄】一個計程車司機講了三十年的故事:拆船傳奇
  8. 【台北】橋下的浪遊者
  9. 【台北】遇見足立仁教授的學生,星野先生
  10. 【台北】 念延平高中的時候,沒想到會有興趣相近的同學,今天與兩位同學約在台北散步,沒想到眾多的街頭偶遇
  11. 【台北】新人的咖啡館亭仔腳、冰水手沖@孵咖啡
  12. 【廣島】20190628@08:這位是 NPO 尾道空屋再生計畫的主事者,豊田雅子小姐
  13. 時空旅人 2018.9 月號,台灣
  14. 長日期的旅行教學
  15. 【台北】波士頓美女與oBike 初體驗
  16. 【台北】與老學長的相遇
  17. 【摩洛哥】沙漠,蔡適任
  18. 【台北】松菸小賣所:這可能是唯一跟小黛姐合照的照片吧?
  19. 【台北】台大博物館群,朋友聚餐五十之十五
  20. 【台北】感謝世新電台的老師,一口氣買了兩盒岩石造型手工皂
  21. 【台北】遇上老咖啡人,傅親捷
  22. 【臺北】水窗口,高傳棋老師
  23. 【台北】陶人陳九駱
  24. 【台北】永遠在旅行中......
  25. 《旅行與讀書》詹宏志
  26. 【台北】與 Ken 去逛台大的圖書館雜記
  27. 蔡瑞月老師的精神
  28. 【宜蘭】王院子的骨董店
  29. 《荊棘裡的亮光》與文訊、紀州庵等
  30. 【台北】誰是騙吃騙喝的人
  31. 【台北】王執明教授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情
  32. 【北京】20150616:模範書局、內觀堂、壹勺子糖、三味書屋、PageOne
  33. 《上海》掏金夢
  34. 【台北】地球科學老師們的訪談記錄
  35. 【台北】身體的感知--我有幾個很奇特的同學,帶我去他的秘密基地
  36. 【台北】臺大醫院--我有幾個很奇特的同學,帶我去他的秘密基地
  37. 【台北】青年節相遇與偶遇的人
  38. 【台北】邱董的大稻埕
  39. 五年級訓導處的同學
  40. 【新北市】20140103:紅柿二手書店,作家開的店,服務淡江大學的師生
  41. 【台北】每一年每一天都還在旅行
  42. 【台北】很高興認識咖啡烘焙者,品咖啡好像品酒一樣的對話— 與 NW Lin 在 ?什麼
  43. 【台北】余大師的360度攝影作品
  44. 【台北】遇到老茶
  45. 【台北】漫遊大稻埕,時光市集
  46. 【台北】圓環工作室辦的導覽,請何醫師來幫我們解說。
  47. 【台北】青田七六雙周年慶,有關哲齊老師的導覽
  48. 【台北】青田七六雙周年慶,有關御幸老師的導覽
  49. 【台北】青田七六雙周年慶,有關葉倫會老師的導覽
  50. 【台北】青田七六雙周年慶,有關何良正醫師的導覽
  51. 【台北】青田七六雙周年慶,有關百合老師的導覽
  52. 【台北】青田七六雙周年慶,有關高傳棋老師的導覽
  53. 【台北】青田七六雙周年慶,有關淑嫻老師的導覽
  54. 【台北】青田街遇見,美麗的花,可愛的人,還有紫藤廬的光影
  55. 【新北市】水湳洞的換場小旅行
  56. 【台北】林芝姐的父親與盆景的故事
  57. 【台北】信義書局,做公益的社區書店
  58. 【府城】明堂的咖啡時光與菜脯的低調哲學
  59. 【台北】訪談陳正宏老師
  60. 【台北】何良正醫師在青田七六的導覽
  61. 貓。果然如是《貓的夏。日小旅行》與《從書店窗口看京都》
  62. 【印度】Frances 的 Bangalore 市 Kailasanatha 廟
  63. 【台北】河邊生活與三芝換場小旅行
  64. 【嘉義】老房子之旅遇到的人們@嘉義商旅
  65. 【台北】參加艋舺高傳棋老師導覽有感
  66. 【台南】玉井區名人,棒球選手陳煌奇、葉志仙
  67. 【台南】八田與一紀念園區遇到的西拉雅風景區志工們
  68. 【金瓜石】在那幾天遇到的人
  69. 【台北】秦政德「愛慾之島」個展
  70. 【新北市】石碇遠光打鐵店
  71. 【九份】鬼手神造奇藝之人--游景翔
  72. 《2010》集地咖啡館活動回顧
  73. 【嘉義】在新港板頭社區看到認真的在地人@水保農村再生
  74. 【府城】金門軍中同袍的泡茶時光
  75. 【台北】小新@集地咖啡
  76. 【台北】有關愛無國境協會與旅人地圖講座與相關攝影作品等@集地咖啡館
  77. 【台北】《武昌街一段七號》簡錦錐說不完的故事@明星咖啡館
  78. 【台北】阿喨@集地咖啡
  79. 【台北】《乘著光影旅行》看城市的一種永恆
  80. 【吳哥】台灣水電工,側記張森豪醫師
  81. 【京都】城市書衣與坂本龍馬家紋桔梗花筆袋
  82. 【約旦】第十四天,特別感謝
  83. 【台北】假日的悠閒與上班日的熱鬧@Cafe Door(已搬)
  84. 【台北】寫蘭嶼情書的 Eureka
  85. 【台北】私處的私處@私處咖啡館(2011/7經過,已歇業)
  86. 【台北】Sophia 的 Homemade Life 旅行手作與 PPaper 咖啡館
  87. 【南投】依婉.姑牧的山雅工作坊
  88. 【新北市】農村再生,整理環境,找出在地特色
  89. 【新北市】淡水有河book與柳藏經的尋書,祝福生日快樂
  90. 【台東】江明華的樂活美學民宿
  91. 《Town&City創意城鄉誌》100人風格台灣大發現
  92. 【南投】洪隆傑的精油提煉工廠
  93. 【南投】彭成裕的成龍山莊與正龍酒莊,採甘蔗、烤甘蔗、DIY花酒
  94. 【屏東】滿州的風與古厝,銀合歡還有瓊麻園協會的社區生態旅遊推廣活動
  95. 【台東】黃美花用編織帶動嘎嘎哇桑部落生機
  96. 【花東】農村再生,讓我們一起去農村找朋友吧!(照片、連結多)
  97. 【台北】好像永遠在旅行的水瓶子@書房
  98. 【台北】專訪耐操的宇宙人猴小咪
  99. 【台北】美少女法官的旅程
  100. 【台北】蛙大的《島內出走》@蛙‧咖啡
  101. 【屏東】屏水相逢的人‧旅人‧名片‧美食‧照片多‧連結也很多
  102. 【馬祖】南竿的人‧旅人‧名片‧美食‧照片多‧連結也很多
  103. 【屏東】恆春藍色海遇老闆
  104. 【金門】水頭黃氏酉堂別業今昔
  105. 《活出愛》單國璽樞機主教的傳奇故事
  106. 【內門】遇到熱情專業的人們
  107. 【台灣】Tony的雪山Style
  108. 【台北】長頸鹿姐姐這兩年的旅程回顧
  109. 【台北】飛小魚關於跑步的村上春樹@奔
  110. 【台北】印海寺之遇見@大龍峒導覽
  111. 【台灣】SimonLan 風景之美桌曆
  112. 【台北】豆腐魚走在社會參與的路上@跳舞咖啡館
  113. 【台北】石頭與人文@集地咖啡
  114. 【中國】《笑傲江湖》很有義氣的旅行人生
  115. 【墾丁】換日線一個人的夏日旅行
  116. 【倫敦】《2001太空漫遊》科幻片的史詩電影--探索奧德賽
  117. 【美濃】《原鄉人》鍾理和傳記
  118. 【希臘】《奧德賽》最早的西洋旅行文學
  119. 【台北】長頸鹿姐姐的大稻埕碼頭
  120. 傑維恩《台北時間與格林威治時間{英國留學日誌}》
  121. 【倫敦】深夜特急
  122. 【巴黎】9527的兩個月旅行
  123. 【台北】我所認識的海豚飛
  124. 【印度】加爾各答的小眼睛,垂死之家體驗人生
  125. 【台北】幫海豚飛加油送你去日本
  126. 【北海道】C伯伯與C阿姨@曙光號
  127. 【北海道】B伯伯與B阿姨@曙光號
  128. 《旅人》總覽
  129. 【北海道】A伯伯與A阿姨@曙光號
  130. 《公告》木馬的斯洛伐克心得分享
  131. 《公告》神劍映秋楓@京都(玩家講座)
  132. 《220天環球旅記》阿鏗的最新活動和新書
  133. 耀輝的《駱駝,在印度笑了》
  134. 【地球】旅行中的睡眠紀事
  135. 《公告》阿鏗上節目談旅行 9/9 21:00
  136. 馬蹄的《馬蹄上工》
  137. 【波士頓】支持飛小魚曙光號之旅
  138. 小芙的《義大利,在紊亂國度的迷情遊走》
  139. 小眼睛的《買張面具吧》
  140. 木馬的《七百八十八分之一的感動世界遺產紀行》

2005/11/07

【台北】屈臣氏大藥房@大稻埕


2005/10/16 14:45 屈臣氏大藥房

迪化街是台灣最完整的歷史街道,有南北貨、中藥材店及布品批發,1970年代大稻埕的街道紛紛拓寬,只有迪化街這裡維持舊景觀。

迪化街34號在日本(治)時代是進口西藥的大批發商,取得香港屈臣氏的代理權,所以牌坊上有印上屈臣氏的字眼,數年前大火燒毀,目前只剩下一面三層樓高的立面。雖然整棟建築後面一片荒草雜生,但是看到這牆上的飛龍麒麟的浮雕,上下都有巨大的店號,足以見得當時的規模。

在這個十字路口,是迪化街南北街的交會,也是小吃街的入口,幾年前政府規劃的人行步道廣場在此,還有旅客中心,距離霞海城隍滅也只有三十公尺,老實講應該是很多觀光客聚集的地方,可是星期日人潮並不多,很多機車汽車與行人走在一起,來此的觀光客以香港人居多。

我坐下來叫了一盤深坑臭豆腐,與兩位老人家同桌,一直很奇怪大稻埕這裡的老人真多啊!

2005/11/06

【北海道】A伯伯與A阿姨@曙光號

曙光號行程回來已經一個多月,當初自己寫企劃書的時候,就答應自己要寫行程中旅人的故事,實在不能再拖了,這些旅人的故事,恐怕已經遺忘的差不多。

這次的行程有三對同行的夫婦長輩,為了不暴露他們的身分,我就用ABC來表示吧!

A伯伯身體看起來很不錯,可是他可是動過心臟的大手術,每每談到那段手術的歷程,他總是輕描淡寫的帶過,算命的說過他難過生命中的關卡就是69歲(不知道有沒有記錯!),就在那一年,他動了這場大手術。

有次午飯,吃素的A阿姨述說著那日手術在台大醫院等待的時光,她跟他們唯一的女兒在手術室外靜候著,時間過了十幾個小時,但是還不見動靜,她們兩個急的像熱鍋的螞蟻,突然主動刀的醫師疲累的走出,跟她們講手術非常成功,還微微笑的說明絕對沒有問題,但不久後經過長時間手術的A伯伯推出來,由於年紀也大了,氣色很不好,那個星期A伯伯都不能進食,所有行動能力都要靠別人完成,所以A阿姨十分懷疑是否是手術是否如醫師所說的那樣成功?

經過了一個星期的復元,出院後的A伯伯回家休養,沒想到不到半年的時間,身體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氣色神采奕奕,健康狀況居然比以前還要好,他自己說,60歲以後他就很少出去走走,不是躺在床上休息,就是在家裡坐著看書看報紙,自從手術後他的精神很好,還每天出去散步。最大的原因就是心臟多拉一條血管到了腳部,使他原本阻塞的血管有了更多換氣的管道,他非常佩服那個台大的神醫。

經過了那場大手術,A伯伯與A阿姨每年都會安排出國兩趟,曙光號的火車之行就是他們看到時報旅遊的廣告後,馬上報名的懷舊之旅,在豪華的車廂內用餐,欣賞窗外往後行的風景,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夠共度這種無憂的時光,恐怕是非常難得可貴,而且又是一起牽手走過將近50寒暑的伴侶。

A阿姨講話的口音讓我直覺不會講閩南話,有次被我聽到她輕聲的跟C阿姨聊天,坐在前面的我好奇的問她是哪裡人?雲林!我有點震驚,老實講我對講閩南話歐巴桑的印象一直是被我媽媽及一些阿姨們所影響,她們講話聲音宏亮,中氣十足,想到什麼說什麼,完全沒有經過三思。但是看到A阿姨的氣質及講話的不急不徐又有條理,她說應該是A伯伯調教有方。

在遊覽車上A阿姨拿出她年輕時候與女兒的黑白照片,我看了就覺得她長得很像某明星,回到家裡細想,原來是演星星知我心的吳靜嫻,前陣子又看她在電視上有個專訪,甚至我覺得A阿姨目前氣質長像更勝一籌,她的女兒目前在美國工作,已經結婚!旅途中看她每每關心冠蓉及艾瑪,或許是思念女兒的心吧?甚至在京都艾瑪要先行離開的時候,她還到最後一節車廂來送行。

該是回來談談A伯伯了,會追求A阿姨是因為工作上的關係,A阿姨在合作廠商擔任行政工作,看到了她氣質出眾,所以就經常前去拜訪,沒想到非常容易經過幾次約會後就成為男女朋友,很快的就結婚了。(這段我實在是不敢多問,所以沒什麼八卦,平鋪直敘)

十年前自一公營轉民營的事業體退休,A伯伯目前還是離不開他的工作,年輕時候的遊走過數不清的國家,他談到日本人做事態度的一板一眼,簽訂的合約即使到最後一天還是全力的付出,比較了民族性與企業精神,中間娓娓道來,但是他講話絕對謙恭,讓我這種少年得志的小朋友非常汗顏,不道人短,只有鼓勵,我在網路上直來直往的個性,還有工作中經常命令的口吻,自覺一定要謙遜的面對未來。

在曙光號上我幫A伯伯拍了張特寫給他看,他自己看著明顯的皺紋,笑笑地對我說自己老了,而我心裡卻羨幕著他的智慧與放得心的心情,有幸與A伯伯同遊數日,我幫他在筆記本記下住址電話,不敢奢求應該再多獲得什麼,這對記憶對我應該已經足夠。

2005/11/05

《公告》木馬的斯洛伐克心得分享


2005/7 斯洛伐克街景/木馬攝

主題:斯洛伐克
主講人:木馬
時間:11月5日(六)下午2點
地點:V1492旅行與閱讀俱樂部(台北市青田街12號B1)

木馬原文:
自斯洛伐克回來之後,據我所知已有旅行團出發前去這塊台灣人的旅遊處女地,此刻也有媒體團在當地參訪,雖然我不知道這是本來就已經存在的,還是大家也開始注意到這個國家,反正能旅行都是好的,都是值得鼓勵的。

如果大家對這個東歐的新興國家(1993年才獨立)有興趣,歡迎一同來分享我的斯洛伐克經驗。

像這面斑駁的牆,原本是都市更新的眼中毒瘤,但用畫筆畫上一些出口之後,破舊陳敗的感覺彷彿也被釋放了出來,反而賺得路過者的會心一笑及增加了城市一景。

上星期五晚上與木馬相約在師大路用餐,我拿了一些世界遺產的紀念品,他一眼就知道是在哪裡,而我買的明信片居然只是北海道遺產,並不是世界遺產,只有白掌屋郵票是有列名的。木馬不愧為世界遺產專家,他的自助行大部分是專攻台灣觀光團少去的地點,難怪每次回來都可以上節目分享。

當天去心得分享的討論會,可以先去茉莉書房或是師大路的政大書城買他的書《七百八十八分之一的感動》世界遺產紀行,請木馬簽名。

木馬的部落格:http://red-pony.blogspot.com

2005/11/04

《黑色部落》聯播
分類:聯播

最新文章聯播:

黑色底的部落格:

《公告》神劍映秋楓@京都(玩家講座)


2005/9 清水寺/攝影:工頭堅

主題:神劍映秋楓@京都
主講人:工頭堅
時間:11月4日(五)19:00-21:00
講座地點:台北市松江路125號5樓 時報旅遊 (近「南京松江路口」公車站)
報名網址:http://blog.yam.com/macroforum/archives/603374.html

工頭堅原文:
以京都的歷史、人物與秋季景點為主題,再舉辦一場京都歷史旅行講座。這場講座是我在九月底帶完「陰陽師千年祭」團體之後,心中很有感觸,覺得日本的團體旅行如果單純只是將許多不相干的景點排在一起,是沒有特色的;相對的,如果能夠以歷史人物或事件作為主題,邊聽故事、邊訪景點,走起來會更加興味盎然。

我選擇了人車稀少的茶碗坂前行,一路上默默複習著關於清水寺的人物與傳說:西元778年,奈良子島寺的延鎮上人為了巡訪在夢中出現的靈泉而來到音羽山,遇見了據說是觀音化身、且已在此修行數百年的行叡居士;延鎮將行叡傳給他的靈木刻成一尊觀音像,安放在草庵中;兩年後,華裔後代的武將─坂上田村麻呂為了祈求妻子安產,入山獵鹿,巧遇修行中的延鎮上人;在延鎮的教化下,田村麻呂皈依觀音,後來成為日本第一位「征夷大將軍」,在嵯峨天皇的勅許下賜地建寺,開啟了清水寺千年以上的歷史。

工頭堅,五年級中段班,雖有點年紀,可是帥氣十足,幾次去唱KTV的時候點他曾經拍過的MTV,裸體與女星抱在一起的身材相當好,每次聊天風趣的談話內容,總讓我收穫不少,去聽聽他眼中的京都,或許又有不同的觀感。

工頭堅的部落格:http://blog.roodo.com/neteast/

【台北】慈聖宮@大稻埕


2005/10/16 14:00 慈聖宮(保安街49巷)

慈聖宮媽祖廟,與霞海城隍廟、法主宮為大稻埕三大廟宇,就佔地面積來看,這裡是最大的。

供奉媽祖的慈聖宮,清咸豐年間,由林佑藻發起募捐興建,神像是嘉慶年間由大陸請過來艋舺,跟霞海城隍廟一樣經過械鬥事件後,慈聖宮的媽祖像才移到大稻埕。同治5年(1866)重建在今天民樂街、民生西路口,後來日治時期市區街道改正被拆除,1914年重建在現址保安街延平北路附近,慈聖宮是大稻埕商港期間郊商聚集中心的明燈。

我在這裡隨意看看,不是吃飯時間的下午兩點半,廟前廣場的攤子坐滿了人,不是台灣小吃就是海鮮熱炒,看起來像我這種來觀光又不像觀光客的人不多,大部分應該都是在地人,喝酒聊天,吃吃喝喝。

我坐了下來點盤喜歡吃的蚵仔煎,老闆問我要不要點炒飯或是熱湯,老闆娘及老闆媽媽也問了我兩次。在廣場小吃攤前吃東西,看到一兩個香港人坐下來不太會點東西,我有身為台灣人的幸福感。

2005/11/03

【台北】法主宮@大稻埕


2005/10/16 13:15 法主宮(南京西路344巷)

法主宮和霞海城隍廟、慈聖宮並列為大稻埕三座最重要的寺廟,這裡供奉罕見的神明--法主公。

法主公是福建永春、安溪一帶的鄉土神明,相傳是宋朝時張姓兄弟,為地方制服蛇妖,死後鄉民感念而尊稱法主公,身上有蛇盤繞,就是這個典故。清光緒19年(1893),由安溪茶商把法主公請來,後由這裡的茶商獻地捐款興建廟宇。相傳可祈求生意興隆、疾病痊癒。

日據時期因市區改正,廟就被拆掉了,後來因為南京西路拓寬又被縮小了三分之一,所以變成這樣的獨特模樣,一樓幾乎是通道,信徒要坐電梯上樓拜拜。

南京西路對街有個二二八事件引爆點的紀念碑,就是因為軍警查緝私煙,行為不當,引發當地攤販不滿,所以全台發生二二八事件。

在這裡看到一車車的老人來此旅遊敬拜,不知道是不是茶農?在樓下買香火坐電梯上樓,我並沒有時間上去觀察,這麼多層不知道拜完一輪要花多久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