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30

【上海】吳敬恆@交通大學


2002/3/10 16:00 上海交通大學

一個春暖的午後,散步到上海的交通大學校園內,很多人躺在草地上看書、聊天,是要期中考了嗎?

離開大學的日子很久了,看這裡有不是黑頭髮的外國人或坐或臥的在草地上曬太陽,宿舍旁的水泥地也曬滿的棉被,可能是初春的太陽很溫暖。我信步的經過球場,也不少人在運動,走過不那麼現代的舊教室,幾乎都是繁體正體字的紀念碑,照片的這張,甚至還有"中華民國"的字眼。

吳敬恆(1865-1953),字稚暉,江蘇武進人。早年就讀江陰南菁書院,服膺:實事求是,莫作調人。是個清末的舉人,因上海蘇報案,東渡日本留學,再赴英法,與孫中山先生成為好朋友,鼓吹革命。辛亥革命後回國,不求仕進,致力統一國音,倡國語運動。在台灣曾任國民大會代表及中央研究院院士等職。

而上海的交通大學創立於1896年,在1940年曾在重慶創立分校,後來成為總校,1946年5月遷回上海,1949年6月,中共的人民政府接管交大。

我喜歡走在大學的校園,大概可以嗅出5至10年後這個社會的中堅份子的競爭能力,我喜歡逛到大學旁的書店,看看賣哪些書?基本上台灣的電腦書變成簡體版本,也佔領了不少書架的空間。

上海交通大學網址:http://www.sjtu.edu.cn/

2005/12/28

【上海】徐家匯


2002/3/10 16:45 上海徐家匯

每次經過徐家匯,總被人來人往所震攝,要找的古蹟教堂不是沒開,就是找不到。

徐家匯位於上海市西南地區的輻射中心,匯集了一堆百貨公司,賣電腦周邊產品的匯集點,地鐵在此交會,交通大學、上海體育場也在旁邊,很難想像此地不過開發十年而已,1994年5月原徐鎮路街道、漕溪北路、天平路街道的部分組合成今日的繁華盛況。

由於地鐵蓋的很急,很多出入口很不人性化,我經常走上去發現走錯就在地下迷宮繞了好久,我會注意的是一堆街頭的公共藝術品,那年,一直不斷有新的藝術品出現,同時,如雨後春筍出現的是台灣品牌的廣告看板,去買電腦週邊的時候,台灣貨就是高品質的象徵。

上海的風沙大,上下班時間走在路上總要有過人的體力,坐地鐵買票排隊買不到票,搶座位也搶不過別人,有時甚至搭不上車,這城市開發的速度太快,總抓不住她的心。

2005/12/26

【杭州】西湖白堤蘇堤


2001/12/27 西湖

西湖,那年的冬天沒有下雪,杭州似乎比上海還要溫暖。

到了杭州除了步行之外,好像只有叫出租車來移動,西湖坐船一圈之後,天色已經暗了,才四點半,連出租車也很難找,他們千方百計要載我們去買蠶絲被,被我們拒絕後,故意拉高了價格,看了蘇東坡建的蘇堤,也看了以白居易為名的白堤,很難串聯小時候所背誦的唐詩宋詞跟這裡的關係,不過這裡的風景真的很美。

西湖有十景:三潭印月、平湖秋月、雷鋒夕照、柳浪聞鶯、蘇堤春曉、斷橋殘雪、曲院風荷、花港觀魚、雙峰插雲、南屏晚鐘,不能看到全部的風景有些遺憾,唐末至今已經一千一百餘年,這些文學的歷史故事遺留下來的觀光資源的確很豐富。

尿急,所以上西湖旁的流動廁所,是輛公車改裝的,在裡面小便還可以看到窗外的風景,不過你上廁所的表情,別人也一覽無遺吧!

2005/12/24

【台北】聖誕樹


2005/12/24 18:20 誠品旗艦店前

我拒辦誠品會員卡,但是這兩個星期居然還是去了兩次信義計畫區新開的誠品,去過之後更加堅定我不辦那張信用卡的決心。

這次同學帶小朋友回台北玩,我們就約在新光三越,他帶著三歲女兒,老婆肚子裡又隨身帶著一個,看他們在人潮眾多的購物天堂逛了一個下午滿身的疲倦,而我不過到那裡兩個多小時就受不了,人,實在太多,是所有的人都走出家裡在這邊晃嗎?趕快拍一拍聖誕樹就打道回府。

臨走前,水小瓶小水瓶在華納威秀前街頭買了一顆新台幣兩百元的大鯊魚氣球,當我拿著那顆氣球走在路上,看著街頭上所有小朋友的眼神,頓時讓我神氣了起來,這兩百元滿足了我的虛榮心。

2005/12/23

【上海】多倫街歷史人文行腳


2001/9/22 16:00 上海多倫街魯迅的腳印?!

上海多倫街有個歷史文學步道,假日去逛時人蠻多的,有一些日本觀光客來這裡,或許是內山書店的創辦人是個日本人。

內山書店是晚年魯迅最重要的去處,創辦人內山完造是魯迅親密的朋友,經常溜達到此,他去得頻繁而毫無拘束,以至常常被人誤解為是內山書店的老闆,魯迅也幾乎把內山書店當成了自己的會客廳,白色恐怖時期,魯迅與郭沫若曾到此店避難。

1917年設立在虹口的書店,主要銷售日文書籍,1981年在內山書店原址立石紀念,石碑上寫著:此店為日本友好人士內山完造所設,魯迅先生常來店買書、會客,曾一度在此避難,特勒石留念。魯迅故居、魯迅紀念館、內山書局甚至當時魯迅一些好友的聚會地方都在多倫街附近。

魯迅是浙江紹興人,卻以上海為家,他是白話文學的啟蒙者,我在魯迅紀念館買了一套線裝的阿Q正傳,在這紀念館內還有留存他的頭髮,看得時候,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2005/12/22

【上海】茅盾寓所


2001/9/22 上海茅盾寓所

大約是在1934年5月間,茅盾到魯迅家,談及當前文壇因國民黨當局的圖書審查制度,寫東西比較困難。又談到《文學》連出兩期外國文學專號,激發了作家的翻譯熱情。

從魯迅故居走出來的附近就可以看到茅盾寓所,似乎所有的名人都在上海住過,跟所有的畫家都住過巴黎一樣的感覺。茅盾,原名沈雁冰,1896年出生於浙江省桐鄉縣烏鎮。很多旅行的行程都會到烏鎮去看茅盾的出生地,我覺得到不如來逛上海多倫街的文學行腳比較實在。

茅盾早在新文學運動初期就積極提倡現實主義,他的作品為辛亥革命以後近半個世紀內現代中國的社會風貌、各個階層的生活動向及彼此之間的衝突,作了鮮明的反映。此外,茅盾還努力於文藝理論批評、譯介外國文學。1981年根據他的遺志創立了茅盾文學獎。

魯迅當年提議辦一個專門登載譯文的雜誌,茅盾當即表示贊同。而我,或許離那個世界太遙遠,那些人、那些事及那個年代,完全空白。

茅盾的介紹

2005/12/21

【金門】料羅灣@懷舊之旅


2005/8/9 15:00 料羅灣

對金門料羅灣的認識,是因為中學時讀了楊牧寫的「料羅灣的漁舟」,當年楊牧讚嘆料羅灣湛藍的海水如神秘的貓眼。

當年新訓中心抽籤後的兩三天,我簡直是行屍走肉,完全不知道未來的兩年要怎樣度過,坐船到了金門,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斗大的兩個字--料羅,做了七十二小時搖來晃去的船,只想踏到陸地上,天色很暗,心情猶如這昏暗的氣氛。

菜鳥日子,最喜歡出的公差就是倒垃圾,雖然整個卡車的臭味,但是可以出來兜兜風,到料羅灣看看印象中的貓眼,一整個下午也很愉快。印象中整個料羅灣都是臭氣沖天的垃圾,居然有老伯住在這裡,他們做資源回收,也負責焚燒垃圾,流浪狗狂吠也是這裡特有的特色。

今年到金門,料羅灣已經不同,大太陽下的湛藍海水反射出金黃色的光芒,垃圾場早已經遷移,有幾個阿兵哥出公差搬著沙包,不由得讓我想起退伍日在這裡集合,看著剛到金門當兵的阿兵哥下船的沉重面容,種種的對比下的心情,只能說這就是人生,唯有經歷過才是最真。

2005/12/20

【南投】歐洲花園@九族文化村


九族文化村 2005/11/27 15:30

公司旅遊去九族文化村,小時候來這裡好幾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個宮廷花園。

以前來的時候建設完成度不高,印象中都要走好遠的路,不然就是等不到遊園車,這次去人比當年多多了,可是做纜車玩遊戲排隊並不久,遊樂場多了很多,每個原住民部落的建設也很完整,有老阿伯穿著丁字褲在獨木舟旁走來走去,也有蠟像展示,烤肉味道超讚,雖排隊很長,但是吃了值回票價。

九族文化村在國人玩樂的回鍋比例算是很高的,前幾年也面臨到很多觀光區有刺激性遊樂設施的競爭壓力,所以擴建了很多遊樂設施來吸引青少年族群,在定位上會給人不清楚的感覺,但或許一個觀光區的經營就是要如此多元才能賺錢,對於那個歐洲花園原本我期待很高,這次去可能是太陽太大了,也或許是在整修,覺得並沒有以前來的浪漫亮麗,可以進步的空間很大。

來回搭了兩次纜車,風景不俗,聽說要延伸到日月潭的德化社,期待這項工程的完工。

相關網站:http://www.nine.com.tw

2005/12/19

《台北》總覽


放大地圖

我,又即將搬家,但離不開這個城市。

這是或許是從小到大的宿命!在三重出生的我從四歲搬到了信義計畫區旁,似乎我從那時開始有記憶,而這三十年來,透過十幾次搬家的記憶,竟然是我對台北這個城市的所有熱愛。

喜歡爬上不高的象山頂眺望這個不美城市的大樓,飛機從松山機場起飛,然後從頭頂飛過,震耳欲聾的噴射引擎聲竟然成了每日的習慣,想望著小時候遊玩的消失臭水溝,取而代之的是高架道路,不知是在夢境看見來往橋上的汽車燈影,還是在黃昏繁忙的街景,這份情感無法形容。

兒時的印象與夢裡的影像,胡亂堆疊的記憶,拼湊出對台北的喜愛,怎樣搬家,也無法搬離開這個家。


《城市旅行》台北
  1. 《臺北老屋三生事》 橋下簽書會
  2. 【台北】海豚的讀書會
  3. 【台北】自由人活動,台北刑務所道青田七六
  4. 【台北】到洲美扶輪社分享日式家屋的故事
  5. 【台北】建築圖騰
  6. 《冷萃咖啡學》
  7. 【台北】師大的某通識課程@青田七六
  8. 【台北】日本人街道的小型馬拉松導覽
  9. 【台北】台大醫學與人文的通識課程
  10. 【台北】某小學二年級的校外教學
  11. 【台北】帶師大外籍同學走讀周邊建築
  12. 【台北】青田七六的小學生導覽,老師很厲害
  13. 《Taipei Walker》2018.08 舊雜誌
  14. 【台北】孵咖啡洋館
  15. 【台北】台灣老家族來訪青田七六,與後續的導覽
  16. 【台北】南港社大同學來訪
  17. 【台北】加羅林魚木,溫州街
  18. 【台北】《拓樸下的虛實之城:導覽 × 創作》講座
  19. 【台北】溫羅汀千人走讀志工訓練
  20. 【台北】雪可屋新家
  21. 【台北】日正當中,曬太陽X左轉有書
  22. 【台北】大阪商船台北支店,攝影博物館
  23. 【台北】中正社大的導覽,大稻埕的酒樓、書店與咖啡館
  24. 【台北】電台錄音
  25. 【台北】大安社大的戀戀四季活動,我的書店時光,溫羅汀書街導覽
  26. 【台北】還活著的台灣旅遊廚房
  27. 山本由松(1893年-1947年),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28. 【台北】某大學文學與旅行的課程:台北都市改正與秘密走讀
  29. 【台北】新北投,拾米 x高馡
  30. 【台北】COFFEE TO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出張所
  31. 【台北】城市中的異空間
  32. 【台北】Tom's Bakery 棠舖
  33. 《臺北老屋三生事》超級玩樂大帝國
  34. 【台北】大稻埕的早餐
  35. 【台北】2021金車溫羅汀千人走讀,路線7:穿梭宗教聖地百景
  36. 【台北】龍安國小的地科導覽
  37. 【台北】門窗@青田七六 No.01
  38. 《台北市誌》草山公共浴場
  39. 【台北】#門窗 @COFE No.02
  40. 【台北】新芳春茶行 #門窗 No.03
  41. 【台北】這期行天宮社會大學的古文明慢步:台北城軸線、五棟日式家屋、台灣美術地景
  42. 【台北】某大學建築科系老師帶學生來訪
  43. 【台北】珈啡所在
  44. 【台北】#門窗 No.04 文房
  45. 【台北】分享閱讀與書寫,題目是在地文化導覽與書寫
  46. 【台北】台大地質科學系館
  47. 【台北】昭和町日式家屋的導覽
  48. 【台北】陳却的婦產科福生堂醫院
  49. 【台北】秋波名曲喫茶
  50. 【台北】光景咖啡
  51. 【台北】前同事來青田七六
  52. 台北濟南長老教會,歷史與信徒,朱瑞墉
  53. 《萬華世界》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54. 《賭鬼的後代》魏廷朝回憶錄
  55. 《大人們的餐桌》中華篇,蔡子強
  56. 【台北】《小說徐傍興》與蓬萊閣
  57. 《生產,本該無傷》
  58. 【台北】1945-20210531 台北大轟炸七十六年,記一段師範學校老師的紀錄
  59. 【台北】青田七六外帶外送
  60. 【台北】剝皮寮啟示錄
  61. 【台北】關在家裡的療癒方法
  62. 【台北】線上導覽
  63. 【台北】青田七六線上導覽
  64. 【台北】青田七六線上導覽
  65. 《採集人的野帳》
  66. 【台北】大稻埕慈聖宮
  67. 《我城故事》
  68. 【台北】更生院
  69. 《現代性的魅惑》修澤蘭與她的時代
  70. 《隱蔽的空間》寶藏巖地方故事集
  71. 【台北】遇到照片中的小朋友《臺北老屋三生事》
  72. 《瀑布》
  73. 《永遠的台灣島》
  74. 【淡水】淡水警官宿舍
  75. 【回家說故事】文化工作者簡肇成:氤氳晨霧中聽著醬菜車噹噹走來
  76. 【台北】19450531-20220531 臺北大轟炸 77年
  77. 「走讀台灣」《自由的滋味》《龍坡雜文》《被遺忘的年代》
  78. 【臺北】為什麼要養活病毒?為什麼要做愛?藝旦間酒樓踩點活動
  79. 【新北】讀書會分享龍瑛宗的台北街道
  80. 【台北】三十重聚開會,大家是講好顏色了嗎?紅橙黃綠藍靛紫白,我最黑!
  81. 《夜流》
  82. 《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
  83. 【台北】一定要來推薦我們這群同屆不同系的同學聚會的餐廳: Hi-Q鱻食.集。
  84. 【台北】會計系學妹來青田七六
  85. 【台北】雅痞書店,爵士音樂會
  86. 《人間條件七》《我是一片雲》《心動》中的母女關係
  87. 【台北】有種要回金門的複雜情緒
  88. 【台北】青田七六坐檯
  89. 【台北】三十重聚之心有七七,我們在佣人房間聊開了。
  90. 【台北】THE COFFEE ONE 興波咖啡 SIMPLE KAFFA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原臺北刑務所官舍
  91. 【台北】我對於味道的記憶
  92. 【台北】燈塔行,北齋的不解之緣
  93. 《植民地時代の古本屋たち樺太‧朝鮮‧台湾‧満洲‧中華民国:空白の庶民史》
  94. 島內散步,洋蔥特別加開白色恐怖團
  95. 【臺北】金車艋舺千人走讀
  96. 【桃園】內壢高中的導覽
  97. 【台北】2022旅展,客庄小旅行
  98. 【台北】自由主義與白色恐怖
  99. 【臺北】夜騎第一次就衝過頭的三寶
  100. 【台北】三十重聚開會
  101. 【台北】奇怪,明明就不是我的小學同學會,為什麼每一個人都見過?
  102. 【台北】三十重聚
  103. 【台北】再會吧!北投
  104. 【台北】芝山巖
  105. 【台北】時代之眼,鄧南光影像紀念館特展與講座
  106. 《台大校友會刊》感謝張文亮教授介紹青田七六前任屋主足立仁教授!
  107. 【台北】不知道為何有一款叫做"七七"的香菸?  黑膠咖啡
  108. 【台北】走讀《勁風與野草》
  109. 【台北】龍坡雜文,記波外翁
  110. 龍瑛宗的台北慢步,勁風與野草 01
  111. 龍瑛宗的台北慢步,勁風與野草 02
  112. 《都市的醫師》
  113. 【台北】從大轟炸到二二八前後的心情轉變,龍瑛宗的勁風與野草 06
  114. 【台北】華燈初上回到一百年前你會看到什麼?大正街的地圖
  115. 【台北】昭和町的日式家屋
  116. 【台北】KTV簽書會
  117. 【台北】好孕工作室 咖啡館
  118. 【台北】青田七六與醫學
  119. 【台北】夜間慢步書店
  120. 《葉英堃傳記》台灣精神醫療的開拓者
  121. 【台北】綠島難友與地質系學長@孵
  122. 【台北】台灣醫學現代化之路,與吳佳璇同學的徒步台北
  123. 【台北】立夏的散步,突然變成盛夏--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
  124. 《夕暮大稻埕》台灣人的影戲夢,鍾肇政的筆下的虛實人生01-觀音山落日
  125. 【台北】藏畫,陳澄波背後的幾個女人
  126. 【台北】白色恐怖受難醫師郭琇琮故居
  127. 1930-1945年的國際情勢,日本帝國到底掌握那些地方!龍瑛宗的勁風與野草 03
  128. 【台北】第一次參加這樣的聚會,喝多種的啤酒
  129. 【台北】走讀白色恐怖馬拉松活動
  130. 《黃土水與他的時代》
  131. 紫藤廬的展:一種注目‧法國自由
  132. 【台北】高中生的營隊,走讀踏查溫羅汀與昭和町
  133. 【台北】明治喫茶店舊址
  134. 《檸檬》
  135. 【台北】南下北上的邂逅
  136. 【台北】手比七七,剛好今天是七夕《夕暮大稻埕》
  137. 【台北】走讀大稻埕文化啟蒙地
  138. 【台北】Y字路日本觀光團
  139. 【台北】1930年代大稻埕地景,陳君玉的大稻埕行進曲
  140. 【台北】米道 X 鐵道 X 水圳道與城市發展
  141. 【台北】他們在島嶼寫作Ⅲ 新寶島曼波
  142. 【台北】攝影文化中心的展:比喻.隱喻:逐光追影及它義
  143. 《北投行進曲》
  144. 【台北】走讀龍瑛宗的青年時代
  145. 【台北】人間條件八--凡人歌
  146. 【台北】士林不只是夜市
  147. 【台北】士林慢步,圓山、劍潭山到芝山岩,從神界看台灣史,一年五十次第二次
  148. 【台北】日本時代的台灣美術展的地方色
  149. 【台北】看一看龍瑛宗當年所見的台北城👀
  150. 【台北】炭波波·喫茶與極度不妥!


《城市旅行》台北
  1. 《臺北老屋三生事》 橋下簽書會
  2. 【台北】海豚的讀書會
  3. 【台北】自由人活動,台北刑務所道青田七六
  4. 【台北】到洲美扶輪社分享日式家屋的故事
  5. 【台北】建築圖騰
  6. 《冷萃咖啡學》
  7. 【台北】師大的某通識課程@青田七六
  8. 【台北】日本人街道的小型馬拉松導覽
  9. 【台北】台大醫學與人文的通識課程
  10. 【台北】某小學二年級的校外教學
  11. 【台北】帶師大外籍同學走讀周邊建築
  12. 【台北】青田七六的小學生導覽,老師很厲害
  13. 《Taipei Walker》2018.08 舊雜誌
  14. 【台北】孵咖啡洋館
  15. 【台北】台灣老家族來訪青田七六,與後續的導覽
  16. 【台北】南港社大同學來訪
  17. 【台北】加羅林魚木,溫州街
  18. 【台北】《拓樸下的虛實之城:導覽 × 創作》講座
  19. 【台北】溫羅汀千人走讀志工訓練
  20. 【台北】雪可屋新家
  21. 【台北】日正當中,曬太陽X左轉有書
  22. 【台北】大阪商船台北支店,攝影博物館
  23. 【台北】中正社大的導覽,大稻埕的酒樓、書店與咖啡館
  24. 【台北】電台錄音
  25. 【台北】大安社大的戀戀四季活動,我的書店時光,溫羅汀書街導覽
  26. 【台北】還活著的台灣旅遊廚房
  27. 山本由松(1893年-1947年),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28. 【台北】某大學文學與旅行的課程:台北都市改正與秘密走讀
  29. 【台北】新北投,拾米 x高馡
  30. 【台北】COFFEE TO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出張所
  31. 【台北】城市中的異空間
  32. 【台北】Tom's Bakery 棠舖
  33. 《臺北老屋三生事》超級玩樂大帝國
  34. 【台北】大稻埕的早餐
  35. 【台北】2021金車溫羅汀千人走讀,路線7:穿梭宗教聖地百景
  36. 【台北】龍安國小的地科導覽
  37. 【台北】門窗@青田七六 No.01
  38. 《台北市誌》草山公共浴場
  39. 【台北】#門窗 @COFE No.02
  40. 【台北】新芳春茶行 #門窗 No.03
  41. 【台北】這期行天宮社會大學的古文明慢步:台北城軸線、五棟日式家屋、台灣美術地景
  42. 【台北】某大學建築科系老師帶學生來訪
  43. 【台北】珈啡所在
  44. 【台北】#門窗 No.04 文房
  45. 【台北】分享閱讀與書寫,題目是在地文化導覽與書寫
  46. 【台北】台大地質科學系館
  47. 【台北】昭和町日式家屋的導覽
  48. 【台北】陳却的婦產科福生堂醫院
  49. 【台北】秋波名曲喫茶
  50. 【台北】光景咖啡
  51. 【台北】前同事來青田七六
  52. 台北濟南長老教會,歷史與信徒,朱瑞墉
  53. 《萬華世界》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54. 《賭鬼的後代》魏廷朝回憶錄
  55. 《大人們的餐桌》中華篇,蔡子強
  56. 【台北】《小說徐傍興》與蓬萊閣
  57. 《生產,本該無傷》
  58. 【台北】1945-20210531 台北大轟炸七十六年,記一段師範學校老師的紀錄
  59. 【台北】青田七六外帶外送
  60. 【台北】剝皮寮啟示錄
  61. 【台北】關在家裡的療癒方法
  62. 【台北】線上導覽
  63. 【台北】青田七六線上導覽
  64. 【台北】青田七六線上導覽
  65. 《採集人的野帳》
  66. 【台北】大稻埕慈聖宮
  67. 《我城故事》
  68. 【台北】更生院
  69. 《現代性的魅惑》修澤蘭與她的時代
  70. 《隱蔽的空間》寶藏巖地方故事集
  71. 【台北】遇到照片中的小朋友《臺北老屋三生事》
  72. 《瀑布》
  73. 《永遠的台灣島》
  74. 【淡水】淡水警官宿舍
  75. 【回家說故事】文化工作者簡肇成:氤氳晨霧中聽著醬菜車噹噹走來
  76. 【台北】19450531-20220531 臺北大轟炸 77年
  77. 「走讀台灣」《自由的滋味》《龍坡雜文》《被遺忘的年代》
  78. 【臺北】為什麼要養活病毒?為什麼要做愛?藝旦間酒樓踩點活動
  79. 【新北】讀書會分享龍瑛宗的台北街道
  80. 【台北】三十重聚開會,大家是講好顏色了嗎?紅橙黃綠藍靛紫白,我最黑!
  81. 《夜流》
  82. 《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
  83. 【台北】一定要來推薦我們這群同屆不同系的同學聚會的餐廳: Hi-Q鱻食.集。
  84. 【台北】會計系學妹來青田七六
  85. 【台北】雅痞書店,爵士音樂會
  86. 《人間條件七》《我是一片雲》《心動》中的母女關係
  87. 【台北】有種要回金門的複雜情緒
  88. 【台北】青田七六坐檯
  89. 【台北】三十重聚之心有七七,我們在佣人房間聊開了。
  90. 【台北】THE COFFEE ONE 興波咖啡 SIMPLE KAFFA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原臺北刑務所官舍
  91. 【台北】我對於味道的記憶
  92. 【台北】燈塔行,北齋的不解之緣
  93. 《植民地時代の古本屋たち樺太‧朝鮮‧台湾‧満洲‧中華民国:空白の庶民史》
  94. 島內散步,洋蔥特別加開白色恐怖團
  95. 【臺北】金車艋舺千人走讀
  96. 【桃園】內壢高中的導覽
  97. 【台北】2022旅展,客庄小旅行
  98. 【台北】自由主義與白色恐怖
  99. 【臺北】夜騎第一次就衝過頭的三寶
  100. 【台北】三十重聚開會
  101. 【台北】奇怪,明明就不是我的小學同學會,為什麼每一個人都見過?
  102. 【台北】三十重聚
  103. 【台北】再會吧!北投
  104. 【台北】芝山巖
  105. 【台北】時代之眼,鄧南光影像紀念館特展與講座
  106. 《台大校友會刊》感謝張文亮教授介紹青田七六前任屋主足立仁教授!
  107. 【台北】不知道為何有一款叫做"七七"的香菸?  黑膠咖啡
  108. 【台北】走讀《勁風與野草》
  109. 【台北】龍坡雜文,記波外翁
  110. 龍瑛宗的台北慢步,勁風與野草 01
  111. 龍瑛宗的台北慢步,勁風與野草 02
  112. 《都市的醫師》
  113. 【台北】從大轟炸到二二八前後的心情轉變,龍瑛宗的勁風與野草 06
  114. 【台北】華燈初上回到一百年前你會看到什麼?大正街的地圖
  115. 【台北】昭和町的日式家屋
  116. 【台北】KTV簽書會
  117. 【台北】好孕工作室 咖啡館
  118. 【台北】青田七六與醫學
  119. 【台北】夜間慢步書店
  120. 《葉英堃傳記》台灣精神醫療的開拓者
  121. 【台北】綠島難友與地質系學長@孵
  122. 【台北】台灣醫學現代化之路,與吳佳璇同學的徒步台北
  123. 【台北】立夏的散步,突然變成盛夏--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
  124. 《夕暮大稻埕》台灣人的影戲夢,鍾肇政的筆下的虛實人生01-觀音山落日
  125. 【台北】藏畫,陳澄波背後的幾個女人
  126. 【台北】白色恐怖受難醫師郭琇琮故居
  127. 1930-1945年的國際情勢,日本帝國到底掌握那些地方!龍瑛宗的勁風與野草 03
  128. 【台北】第一次參加這樣的聚會,喝多種的啤酒
  129. 【台北】走讀白色恐怖馬拉松活動
  130. 《黃土水與他的時代》
  131. 紫藤廬的展:一種注目‧法國自由
  132. 【台北】高中生的營隊,走讀踏查溫羅汀與昭和町
  133. 【台北】明治喫茶店舊址
  134. 《檸檬》
  135. 【台北】南下北上的邂逅
  136. 【台北】手比七七,剛好今天是七夕《夕暮大稻埕》
  137. 【台北】走讀大稻埕文化啟蒙地
  138. 【台北】Y字路日本觀光團
  139. 【台北】1930年代大稻埕地景,陳君玉的大稻埕行進曲
  140. 【台北】米道 X 鐵道 X 水圳道與城市發展
  141. 【台北】他們在島嶼寫作Ⅲ 新寶島曼波
  142. 【台北】攝影文化中心的展:比喻.隱喻:逐光追影及它義
  143. 《北投行進曲》
  144. 【台北】走讀龍瑛宗的青年時代
  145. 【台北】人間條件八--凡人歌
  146. 【台北】士林不只是夜市
  147. 【台北】士林慢步,圓山、劍潭山到芝山岩,從神界看台灣史,一年五十次第二次
  148. 【台北】日本時代的台灣美術展的地方色
  149. 【台北】看一看龍瑛宗當年所見的台北城👀
  150. 【台北】炭波波·喫茶與極度不妥!


《城市旅行》台北
  1. 《臺北老屋三生事》 橋下簽書會
  2. 【台北】海豚的讀書會
  3. 【台北】自由人活動,台北刑務所道青田七六
  4. 【台北】到洲美扶輪社分享日式家屋的故事
  5. 【台北】建築圖騰
  6. 《冷萃咖啡學》
  7. 【台北】師大的某通識課程@青田七六
  8. 【台北】日本人街道的小型馬拉松導覽
  9. 【台北】台大醫學與人文的通識課程
  10. 【台北】某小學二年級的校外教學
  11. 【台北】帶師大外籍同學走讀周邊建築
  12. 【台北】青田七六的小學生導覽,老師很厲害
  13. 《Taipei Walker》2018.08 舊雜誌
  14. 【台北】孵咖啡洋館
  15. 【台北】台灣老家族來訪青田七六,與後續的導覽
  16. 【台北】南港社大同學來訪
  17. 【台北】加羅林魚木,溫州街
  18. 【台北】《拓樸下的虛實之城:導覽 × 創作》講座
  19. 【台北】溫羅汀千人走讀志工訓練
  20. 【台北】雪可屋新家
  21. 【台北】日正當中,曬太陽X左轉有書
  22. 【台北】大阪商船台北支店,攝影博物館
  23. 【台北】中正社大的導覽,大稻埕的酒樓、書店與咖啡館
  24. 【台北】電台錄音
  25. 【台北】大安社大的戀戀四季活動,我的書店時光,溫羅汀書街導覽
  26. 【台北】還活著的台灣旅遊廚房
  27. 山本由松(1893年-1947年),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28. 【台北】某大學文學與旅行的課程:台北都市改正與秘密走讀
  29. 【台北】新北投,拾米 x高馡
  30. 【台北】COFFEE TO 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出張所
  31. 【台北】城市中的異空間
  32. 【台北】Tom's Bakery 棠舖
  33. 《臺北老屋三生事》超級玩樂大帝國
  34. 【台北】大稻埕的早餐
  35. 【台北】2021金車溫羅汀千人走讀,路線7:穿梭宗教聖地百景
  36. 【台北】龍安國小的地科導覽
  37. 【台北】門窗@青田七六 No.01
  38. 《台北市誌》草山公共浴場
  39. 【台北】#門窗 @COFE No.02
  40. 【台北】新芳春茶行 #門窗 No.03
  41. 【台北】這期行天宮社會大學的古文明慢步:台北城軸線、五棟日式家屋、台灣美術地景
  42. 【台北】某大學建築科系老師帶學生來訪
  43. 【台北】珈啡所在
  44. 【台北】#門窗 No.04 文房
  45. 【台北】分享閱讀與書寫,題目是在地文化導覽與書寫
  46. 【台北】台大地質科學系館
  47. 【台北】昭和町日式家屋的導覽
  48. 【台北】陳却的婦產科福生堂醫院
  49. 【台北】秋波名曲喫茶
  50. 【台北】光景咖啡
  51. 【台北】前同事來青田七六
  52. 台北濟南長老教會,歷史與信徒,朱瑞墉
  53. 《萬華世界》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54. 《賭鬼的後代》魏廷朝回憶錄
  55. 《大人們的餐桌》中華篇,蔡子強
  56. 【台北】《小說徐傍興》與蓬萊閣
  57. 《生產,本該無傷》
  58. 【台北】1945-20210531 台北大轟炸七十六年,記一段師範學校老師的紀錄
  59. 【台北】青田七六外帶外送
  60. 【台北】剝皮寮啟示錄
  61. 【台北】關在家裡的療癒方法
  62. 【台北】線上導覽
  63. 【台北】青田七六線上導覽
  64. 【台北】青田七六線上導覽
  65. 《採集人的野帳》
  66. 【台北】大稻埕慈聖宮
  67. 《我城故事》
  68. 【台北】更生院
  69. 《現代性的魅惑》修澤蘭與她的時代
  70. 《隱蔽的空間》寶藏巖地方故事集
  71. 【台北】遇到照片中的小朋友《臺北老屋三生事》
  72. 《瀑布》
  73. 《永遠的台灣島》
  74. 【淡水】淡水警官宿舍
  75. 【回家說故事】文化工作者簡肇成:氤氳晨霧中聽著醬菜車噹噹走來
  76. 【台北】19450531-20220531 臺北大轟炸 77年
  77. 「走讀台灣」《自由的滋味》《龍坡雜文》《被遺忘的年代》
  78. 【臺北】為什麼要養活病毒?為什麼要做愛?藝旦間酒樓踩點活動
  79. 【新北】讀書會分享龍瑛宗的台北街道
  80. 【台北】三十重聚開會,大家是講好顏色了嗎?紅橙黃綠藍靛紫白,我最黑!
  81. 《夜流》
  82. 《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
  83. 【台北】一定要來推薦我們這群同屆不同系的同學聚會的餐廳: Hi-Q鱻食.集。
  84. 【台北】會計系學妹來青田七六
  85. 【台北】雅痞書店,爵士音樂會
  86. 《人間條件七》《我是一片雲》《心動》中的母女關係
  87. 【台北】有種要回金門的複雜情緒
  88. 【台北】青田七六坐檯
  89. 【台北】三十重聚之心有七七,我們在佣人房間聊開了。
  90. 【台北】THE COFFEE ONE 興波咖啡 SIMPLE KAFFA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原臺北刑務所官舍
  91. 【台北】我對於味道的記憶
  92. 【台北】燈塔行,北齋的不解之緣
  93. 《植民地時代の古本屋たち樺太‧朝鮮‧台湾‧満洲‧中華民国:空白の庶民史》
  94. 島內散步,洋蔥特別加開白色恐怖團
  95. 【臺北】金車艋舺千人走讀
  96. 【桃園】內壢高中的導覽
  97. 【台北】2022旅展,客庄小旅行
  98. 【台北】自由主義與白色恐怖
  99. 【臺北】夜騎第一次就衝過頭的三寶
  100. 【台北】三十重聚開會
  101. 【台北】奇怪,明明就不是我的小學同學會,為什麼每一個人都見過?
  102. 【台北】三十重聚
  103. 【台北】再會吧!北投
  104. 【台北】芝山巖
  105. 【台北】時代之眼,鄧南光影像紀念館特展與講座
  106. 《台大校友會刊》感謝張文亮教授介紹青田七六前任屋主足立仁教授!
  107. 【台北】不知道為何有一款叫做"七七"的香菸?  黑膠咖啡
  108. 【台北】走讀《勁風與野草》
  109. 【台北】龍坡雜文,記波外翁
  110. 龍瑛宗的台北慢步,勁風與野草 01
  111. 龍瑛宗的台北慢步,勁風與野草 02
  112. 《都市的醫師》
  113. 【台北】從大轟炸到二二八前後的心情轉變,龍瑛宗的勁風與野草 06
  114. 【台北】華燈初上回到一百年前你會看到什麼?大正街的地圖
  115. 【台北】昭和町的日式家屋
  116. 【台北】KTV簽書會
  117. 【台北】好孕工作室 咖啡館
  118. 【台北】青田七六與醫學
  119. 【台北】夜間慢步書店
  120. 《葉英堃傳記》台灣精神醫療的開拓者
  121. 【台北】綠島難友與地質系學長@孵
  122. 【台北】台灣醫學現代化之路,與吳佳璇同學的徒步台北
  123. 【台北】立夏的散步,突然變成盛夏--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
  124. 《夕暮大稻埕》台灣人的影戲夢,鍾肇政的筆下的虛實人生01-觀音山落日
  125. 【台北】藏畫,陳澄波背後的幾個女人
  126. 【台北】白色恐怖受難醫師郭琇琮故居
  127. 1930-1945年的國際情勢,日本帝國到底掌握那些地方!龍瑛宗的勁風與野草 03
  128. 【台北】第一次參加這樣的聚會,喝多種的啤酒
  129. 【台北】走讀白色恐怖馬拉松活動
  130. 《黃土水與他的時代》
  131. 紫藤廬的展:一種注目‧法國自由
  132. 【台北】高中生的營隊,走讀踏查溫羅汀與昭和町
  133. 【台北】明治喫茶店舊址
  134. 《檸檬》
  135. 【台北】南下北上的邂逅
  136. 【台北】手比七七,剛好今天是七夕《夕暮大稻埕》
  137. 【台北】走讀大稻埕文化啟蒙地
  138. 【台北】Y字路日本觀光團
  139. 【台北】1930年代大稻埕地景,陳君玉的大稻埕行進曲
  140. 【台北】米道 X 鐵道 X 水圳道與城市發展
  141. 【台北】他們在島嶼寫作Ⅲ 新寶島曼波
  142. 【台北】攝影文化中心的展:比喻.隱喻:逐光追影及它義
  143. 《北投行進曲》
  144. 【台北】走讀龍瑛宗的青年時代
  145. 【台北】人間條件八--凡人歌
  146. 【台北】士林不只是夜市
  147. 【台北】士林慢步,圓山、劍潭山到芝山岩,從神界看台灣史,一年五十次第二次
  148. 【台北】日本時代的台灣美術展的地方色
  149. 【台北】看一看龍瑛宗當年所見的台北城👀
  150. 【台北】炭波波·喫茶與極度不妥!

2005/12/18

【羅騰堡】謝謝妳,陌生的旅伴



Hi!妳好嗎?

還記得2002年三月,寒風刺骨的夜晚,與妳相遇羅騰堡的青年旅館那個台灣女孩嗎?對了,就是那恍如童話世界的中世紀小鎮,連我們都以為在糖果屋裡下榻的那個地方。

妳是飛自英國的日本人,我是從義大利出境的台灣人;妳剛從慕尼黑北上,而我明日即將南下探訪;「一定要嚐嚐德國香腸和啤酒!」妳迫不及待地與我分享遊歷大城的喜悅,我則拋開了獨自旅行的疲憊與孤僻,於是說定明日的小鎮尋寶之旅。忘了告訴妳,也許是因為妳內斂的氣質令人安心吧,這是我第一次卸下防備的面具,與在異地相逢、交談不到兩小時的『外國人』相約同行。妳可能要睜大眼睛對我的恐懼表示不可思議,或抿著微笑點頭:「是啊,賠不起的不只是身外之物,還有信任與感情啊。」

溫暖色調的麵包店裡,我們分食了大圓球點心”Schneeballen”;還有人偶壁鐘、粉彩民宅、復古雕花的麥當勞招牌。凍僵的兩雙手持著相機在古城街上游移,「替妳拍張照片?」我說。妳搖搖頭:「我幫妳拍吧!」於是留下了羅騰堡街邊的我的身影,也在日記本留下了妳的形跡。火車站一別,我們終究沒留下重逢的線索。但,謝謝妳,讓我此後的旅程不再緊繃孤寂。

期待,我們將於世界另一個角落不期而遇。

妳陌生的旅伴

http://blog.yam.com/dome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