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講來倫敦的第一天對這裡沒甚麼認識,本來想在飛機上看書多了解一下,沒想到一覺睡醒就到了,然後逛完書店就莫名其妙出現在中國城。
2007.9.15
好像每個城市的中國城都會有牌樓,附近的路標就都是中英文並列,Horse & Dolphin Yard 被翻譯成『馬海豚圍』。開始聽到廣東話,地上開始有一些髒亂的痕跡,然後會遇到熟悉的超市,再來就是中國餐館,這些菜單好像就是整條街全部一樣,只是價格稍有不同。
倫敦的華人聚集地本來不再蘇荷區這裡,是在比較東邊的 Limehouse 碼頭,在 1950年代後華人移民增加,大部分搬到這裡來,也成為中國餐館的聚集地。
就在牌樓的附近有免費的中文報紙可以取閱,也有大紀元時報的工作人員推廣民主概念,放了一個小桌子在此寫了『愛國不是愛黨,中共不是中國』的標語,並跟來此觀光的中國人說明,旁邊有慶祝華人在倫敦400年的石獅子,1985年由中國政府與香港政府在此立的碑。
當地的餐館似乎十分的缺人手,很多家店門口都寫著缺人標語,有『請廚房打雜一名』或是用英文寫。除了臘肉餐館之外,還有賣糧油、雜貨、蔬菜的雜貨店,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原隻乳豬一隻105英鎊。
觀光客似乎特別喜歡在牌樓底下拍照,大家看我拿著相機東拍西拍,無論是東方或是西方面孔都一直叫我幫忙拍照,我有點想把相片印表機拿出來,然後寫著『寄一張自己的明信片只要一英鎊』,不知道會不會有生意?
總覽:關於本站、水瓶子、外稿、演講、導覽、媒體、流水帳、年度計畫、綠逗冰|地圖|青田七六|野草|星球旅行|臉書專頁|首頁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水瓶子的書: 臺北老屋三生事|台北慢步|台北閱讀空間
以色列|阿曼|敘利亞|黎巴嫩|伊朗|高加索:亞美尼亞|印度|不丹|斯洛伐克|摩洛哥|北海道|祕魯|智利
北京|上海|東京|京都|奈良|神戶|吳哥|伊斯坦堡|巴黎|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倫敦:國家畫廊|維也納|布拉格|柏林|德勒斯登|法蘭克福|馬德里|巴塞隆納|里斯本|紐約|波士頓
台北: 大稻埕、 大同區、 大安區、平溪線、金瓜石、九份|台南|台東|金門|馬祖:食
台北咖啡館| 老咖啡館| 名曲喫茶| 日本咖啡館| 台北散步| 鐵道|庭園|坑道|老街|古厝|懷舊|墓|書|書店|品牌|街頭藝人|旅人|公共藝術|宗教|明信片|秀|電影:伍迪艾倫|連續劇|觀光工廠|博物館|畫|威尼斯畫派|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卡拉瓦喬、魯本斯、米勒、馬奈、莫內、高更、梵谷、慕夏、夏卡爾、畢卡索、郭雪湖、陳澄波、龍瑛宗
2007/10/05
2005/03/19
【波士頓】中國超市
2005/03/13
【紐約】洛克斐勒中心的建築工人像
剛從費城做巴士回到紐約的中國城,就看到這個實際大小的銅像,聽說這台車平常是停在SOHO區,也不知道這種活廣告,會帶來多少的利益?
這十一個建築工人的銅像原來是個有名的攝影作品,攝影師跑到建築摩天大樓時的高樓上去拍工人的生活,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為了促進經濟發展,便規劃了洛克斐勒中心這個群聚式摩天大樓的建設,並且成為曼哈頓第二個市中心,同時建築那麼多棟摩天大樓,聽說工人多達二萬五千多名,目前這裡有19棟建築,每天有24萬人進出。
洛克斐勒中心的主建築大樓本來是石油大王洛克斐勒的兒子所規劃建築的,後來在1989年被日本三菱集團買走,然後1996年被GE買下來,從回美國人的手裡,可以很輕易的發現本來在這地區開的店都是日本人居多,但是這幾年似乎日本長期不景氣而撤走了不少的店,反而是這幾年在帝國大廈附近的韓國餐館有增多的趨勢。
這個銅像在紐約的各個精品店應該都可以看的到,有兩種大小,記憶中在南街漁港問到一個中國人開的精品店小的要賣美金25元。
2005/03/12
2005/03/09
【紐約】中國城華人歷史博物館
看著地圖到處找中國城的歷史遺跡,也想要去博物館看看,卻是怎樣繞也找不到。
最後放棄的時候,在一個算命抽命運籤的上海老女人那看到了入口,不顯眼的外表但是裝飾卻很精緻,小小的博物館以自己寫歷史為主題,提供來參訪的旅客寫下對"家"的感覺,或許這就是移民去世界各地中國人同樣的問題與答案吧!
這個歷史博物館因為實在太小了,所以能容納的主題不能太多,門票要美金三元,若是訪客不多的話,收入不會太多,能做的事情也不多了,這幾年來辦的活動不少,精美的印刷品介紹這些小小的活動被感溫馨。
當地華人的努力,想要營造一個家的環境,雖然那個服務員聽不懂我說的國語,用我破破的英文聊了幾句,看到他的眼神對這裡其實很滿意的,但進步的空間也是很大。
http://www.moca-nyc.org
【紐約】中國城的台灣珍奶
來到中國城,飲食大部分是港式或是上海式,台式的比較少,看到珍奶在這裡發揚光大,心理很高興!要講台灣人比較有錢嗎?好像也不是,這個看板的確比傳統中國城商店的招牌巨大新穎多了。
紐約的中國城算是全美國最有規模的中國城,所在的位置雖然是華爾街金融中心的東北方,但是環境不太好,有一部份剛好在曼哈頓大橋的下方,我在一家超市買東西的時候,地鐵還在天空中轟隆隆的作響,整個都市的更新計畫好像就是遺忘了這個地方。
不過,在比較靠市區的Canal街與Broadway街附近有一個旅客的服務中心,還蠻新式的紅色中式屋頂建築,在地鐵車上也可以看到中國城餐廳的聯合廣告,我想中國城還是有在逐步的改善,只是建設的很慢。
身在曼哈頓的中國城,感受不出高樓林立的紐約氣氛。
http://www.chinatown.com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