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30

【吳哥】保護神毗濕奴 Mahavisnu

毗濕奴的坐騎為金翅鳥(Garuda),妻子是吉祥天,傳說毗濕奴有10個化身,9個已經降世,最後一個化身將會在世界末日降臨。


2007.1 班蒂絲蕾寺

這幅浮雕是在班蒂絲蕾寺的參道左側的門樑上,是說明毗濕奴化身成一個半人半獸的怪物,去除妖怪的故事。這妖怪的父親是個表現良好的妖怪,因為不慎被梵天所殺,妖怪的母親當時懷有身孕跟梵天哭訴所肚裡的小孩沒有父親,未來生活不知道怎辦,於是梵天下了咒語:未來這妖怪的小孩將到刀槍不入、日夜不死、屋內屋外皆生存、在天地間長生不老、非神非人非鬼怪所能殺死,而且這小孩也長得十分俊俏就是希蘭亞卡。

希蘭亞卡長大後做惡多端,因為梵天的這個咒語關係,所有神仙拿他沒辦法,最後毗濕奴化身成這個四不像的怪物,既然不是神也不是人也不是鬼怪,抓到這個長相俊俏的惡神,把他的身體放在膝蓋上,不是在天空也不是在地上,在門口邊不是屋內也不是屋外,日落西山的黃昏月亮剛剛升起的夜裡,利用雙手撕開惡神的身體,而不是用刀槍來殺死他,去除了這個妖怪,而沒有違背當初梵天的咒語。

毗濕奴他有八隻手,手上拿著鐵盤(象徵太陽)、金槌(知識)、海螺(宇宙)、蓮花(豐饒),也有一張弓和一柄劍,他也是仁慈和善良的化身,具有無所不在的力量,保護維持著宇宙的秩序。毗濕奴化身過魚、龜、豬、人獅(就是這浮雕的故事)、侏儒、持釜羅摩、羅摩、黑天、佛陀、白馬,最後那個白馬尚未降臨。

印度教裡面的故事經常會有意想不到的結局與誇大的手法敘事,這或許就是神話故事能流傳的張力。

2007/06/29

【巴黎】9527的兩個月旅行

9527 是我學弟,我們在學期間有太多相同的經歷,但是退伍工作後就開始不同的人生,今年暑假,他說他要去巴黎兩個月,這是我這輩子不可能實現的願望吧!


2004.9 巴黎

我們同樣擔任大學畢業紀念冊的總編輯,同樣去金門當兵,退伍後我投入了程式設計的工作,不同的時間我們做著同樣的事情。他退伍後去紐約旅居了兩個月,然後自己成立了設計工作室,現在是家小公司的老闆,工作即將滿十年的今天,有個機會就跑到巴黎去兩個月,目前人就在巴黎。

學過油畫、畫過漫畫、喜歡設計、最近在攝影,聽起來是很棒的工作,但終究還是為了五斗米折腰,他淡淡地問我,是否忘記了在學校時代的熱誠,竟然讓我久久不語,那夜,我竟然失眠了!

9527 的相簿
http://www.apaktravel.com/Blogweb/3-8-4blog_myblog_photosort.php?blog_id=74

翻著畢業紀念冊,那是輕狂的年代,我問我自己,年輕的夢想在哪裡?

2007/06/28

【英國】老建築第二春特展@台北故事館

收到悠揚詩篇的明信片,這才知道有這個展覽,2003年起這個紅屋由英國國民信託會負責經營,這也是一些古蹟單位想要推廣的古蹟信託方法。

每一個心情都是詩
http://blog.yam.com/lili85



明信片上的紅屋,是19世紀美術工藝運動大師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1834年3月24日-1896年10月3日)的故居,他請好友韋伯(Webb)設計的紅屋,採用尖拱、斜瓦等哥德式手法,紅色磚瓦表面完全沒有粉飾。屋內莫里斯設計的壁紙、燈飾、地毯等具有濃厚的歌德特色。

威廉‧莫里斯是一個英國藝術家、作家、社會主義運動家,1851年參觀倫敦舉辦的萬國博覽會,對於工業化大量生產的產品感到厭惡,讓莫里斯投入設計的工作。

台北故事館每年都會有2到3次的小展覽,創辦人陳國慈為了台北故事館捐了2800萬元以上,為了這個英國式老房子做的古蹟活化,付出真得很多。

2007/06/27

【吳哥】《吳哥深度旅遊聖經》

剛看到這本書的打樣,真是讓我感動!去吳哥兩趟,缺乏的就是這種資料,我還在網路上東找西湊,又讀了不少翻譯的書籍,才拼湊出我所認識的吳哥,看過這本書,讓我認識的更深入。


貓頭鷹出版社出版

每到一個景點,我總會問這個地方是何時建?誰建立?為誰建?地理位置?這本書的每一個景點都很清楚的告訴我們這些故事,而且還有神廟的平面圖,讓我們了解印度教的基本架構,也讓我們知道佛教如何融入這個地方。不但如此,吳哥的歷史興衰也可以在這本書上看到。

我最喜歡的是吳哥寺(窟)的浮雕,有兩部印度史詩的神話故事,第一次去吳哥的時候回來在機場看到一本英文介紹所有浮雕的書,花了台幣兩千多元買了回來,想要好好的看完,但是英文閱讀能力實在不佳,所以只讀了幾頁。而這本書裡面就有重要浮雕的簡介,也稍微讓我滿足了認識這些石頭人物的慾望。

大體上翻譯的還蠻順暢的文字,因為是掛著『深度』,所以還是要先有些基本認識才能咀嚼的下這本書。

http://www.owls.tw/post/1/634

2007/06/26

【德國】希特勒的鷹巢

飛小魚這回飛到德國南部去了,收到這張明信片,就好像自己也爬了這座高山,1834公尺,她在那邊爬了兩個小時。


2007.6.12 小魚‧國王湖寄出

德國南部對我來說只有黑森林,天氣變化莫測,在高速公路上開車,一下烏雲密佈,打雷豪雨就像童話故事的世界末日,但是一下子又晴空萬里。

小魚寄來了這張明信片,我才知道 Kehlsteinhaus 這個地方有這個著名的觀光景點,鷹巢堡是希特勒的部屬馬丁‧鮑曼1936年開始規畫,作為希特勒50歲生日壽禮。在海拔1834公尺高的峰頂蓋一座別墅,必須先開一條公路,這裡的岩石堅硬,1937年動工,經歷13個月完成全長6.5公里,高度700公尺的公路,途中經過五個隧道。但這條路的並沒有直接通到山頂,在道路終點停車場以一條124公尺的隧道直通鷹巢的正下方,利用電梯直上城堡。

維基百科──希特勒鷹巢堡 Kehlsteinhaus
http://en.wikipedia.org/wiki/Kehlsteinhaus
維基百科──馬丁‧鮑曼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4%B8%81%C2%B7%E9%B2%8D%E6%9B%BC

小魚爬山爬上癮了,會不會有夢想爬過台灣百岳呢?

飛~~了
http://www.wretch.cc/blog/flyfishr

2007/06/25

【台北】林安泰古厝

一直不知道為什麼林安泰古厝在哪裡?昨日一遊回來,原來在圓山對岸的抽水站旁邊,後面是吵雜的高速公路,古厝的原址在四維路141號,現址濱江街5號。


2007.6.24

1754年,林欽明移民來台,先在淡水(滬尾)落腳,然後移居林口庄,四子林志能在艋舺開設榮泰行經商有成,於是找到一個好的地方,據說此地『南蛇環北斗穴,蛇頭相七星』就是當今大安區四維路141號,1783年起建,1823年才完成目前規模,1977年擴建敦化南路拆除,1986年原建材格局及方位重建在現在的位置。建材是中國運來珍貴的杉木、鳥心石並聘80位唐山師傳和200個工匠建造完成。

或許是我看古厝看多了,雖然格局及大小地勢等每座古厝都大不相同,也都有其淵源,閩南、客家就大不相同,防盜措施、生活方式其實都有大大的不同,林安泰古厝雖然方位格局不變,其實已經看不到當時的生活狀況了,雖然如此,這裡的木雕的雕工實在非常華麗的驚人,雖然金色的顏料已經退去,但還是可回想當時盛況,目前市政府民政局管理,現有一些民俗的展覽。

林安泰古厝最有特色的是院子地上舖設的紅普石,是以前商船放在船底的壓艙石,優點是不長青苔、防滑。建築木材採用福州杉,石材使用觀音石,牆壁是紅磚、土磚,屋樑上有斗拱可以防震等等。

日治時代從總督府(現總統府)要到圓山神社稷拜時會經過的明治橋(改名中山橋)到底什麼時候要重建?

2007/06/24

【台北】舊香居二手書店

去了幾次舊香居,雖然是二手書店,可是我想有一半是新書,另一半是古書,根本感覺不出來是二手書店。


2006.10 攝影‧一進書店這個桌子最吸引人

每次進入舊香居,我的荷包就大失血一次,不知道為什麼比去買新書花得錢還多,仔細推敲了一下,因為這裡賣的書都是大部頭的書,新書要花千元以上才買的到,而這裡打六折之後,還會在打九折,感覺很便宜,所以不由自主的搬好多書回家。

舊香居的藏書最多是兩岸史學相關的書籍,很多書本的年紀比我還要老,這方面我想是其他二手書店比不上的。另外,名家小說散文詩集、攝影、藝術的書籍也不少,這是我最喜歡逛這裡的原因,雖然有些書籍沒有現在印刷的精美,可是價格便宜,文字敘述多,書末的參考資料完整,這是現在書籍比不上的地方。除此之外,政府單位的出版品以及童書也不少。

我想開的書店特色是什麼?舊香居、有河 book、小小書房、台灣ㄟ店、v1492 的特色加起來,就是我想開的書店了,看別人的成果很容易,可是我想箇中自有自己的苦味。

在舊香居拿到一份由韓良露總編的免費『南村落』小報,才剛剛開始要凝聚這個社區的活動,希望他們能夠成功,或許圓環文化工作室能有機會一起舉辦導覽活動。

舊香居
http://blog.yam.com/jxjbooks
南村落
http://www.southvillage.com.tw

2007/06/22

《佛羅倫斯》未完成的旅程

雖然在佛羅倫斯待了4天,剛開始因為找不到這個民宿的地點,對這裡產生了不好的第一印象,但是後來慢慢地喜歡上了這裡,或許是回來後一直閱讀文藝復興的藝術家故事的關係。


2006.2.26 民宿

因為已經接近旅行的終點,身心疲憊不堪,待在民宿的時間越來越長,於是把這趟旅程所帶所買的書疊起來,然後仔細的閱讀,拿出筆記型電腦在這裡打紀錄,天一黑就睡著,睡到日上三竿還沒有醒,我甚至還在這邊吃早、晚餐,睡覺時會被腳抽筋嚇醒,或許是一個人出來太久了。

佛羅倫斯的見聞還可以寫很多,先把寫過的文章表列出來如下,以後再來補吧!

《佛羅倫斯》相簿


《佛羅倫斯》寫在小魚家的嘉年華漏網之魚--好一朵美麗的翡冷翠
http://www.wretch.cc/blog/flyfishr&article_id=4179852

2007/06/21

【佛羅倫斯】未完成的立面@聖羅倫佐教堂

上午爬上了百花教堂的圓頂,在上頭待了一個多小時,下來後又呈現頭腦空白的癡呆現象,這種症狀在看完博物館才會發生,居然在高空鳥瞰佛羅倫斯也會有同樣的後遺症。


2006.2.25

於是我在街頭亂晃,一會兒走進中央市場,一會兒就在附近的市集看看皮件,這裡觀光客很多,反而忽略了這個重要的教堂,門面就是未完成品,在門口發呆了半小時,正準備好要進去的同時,被門房擋了下來,要脫帽嗎?要門票?還是不能拍照?都不是,是休息時間到了,正好是下午三點。

聖羅倫佐教堂是梅迪奇家族的專屬教堂,聽說裡面非常豪華,1419年布魯內列斯基設計改建,但是這個教堂的立面一直到他死後(1446)仍未完成,後來米開朗基羅提交了許多設計圖,一直都沒能完成。這跟領主廣場旁的涼廊類似,達文西想要把這廣場弄成對稱的形狀,但共和國的貴族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因為種種莫名的原因,保留下未完成的東西。

教堂內有米開朗基羅設計的階梯,還有圖書館的書桌及天花板,可惜因為時間的關係沒有入內參觀,這教堂有類似百花教堂的大圓頂造型,但是外觀卻免除了白色大理石的裝飾,也算跟佛羅倫斯偉大建築有所區隔吧?!

【佛羅倫斯】布魯內列斯基的紅傘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3/blog-post_15.html

2007/06/20

【佛羅倫斯】瓦薩里(Vasrai)最後的審判@大圓頂

在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教堂的圓頂畫,很難有人能記住是瓦薩里的作品,或許太多文藝復興前期的名人在此留下足跡,掩蓋了這個畫家(作家)的事蹟,而文藝復興這幾個字,卻是瓦薩里最先提出來的。


2006.2.25 聖母百花教堂的圓頂畫‧瓦薩里(1568-1579)

瓦薩里最重要的著作就是《名人傳》,主要描述14-16世紀在繪畫、建築、雕刻有重大成就的藝術家,紀錄下來避免再度被世界所遺忘,他的理念是文藝復興既然是古希臘的藝術再生,就不要讓這段藝術史再度被磨滅掉(第二次死亡),瓦薩里把這三個世紀分成三個時期,也是我們常常用來區分文藝復興的三個時期。

瓦薩里認識米開朗基羅,可以在這個圓頂的上方看到米開朗基羅作畫時強調肌肉的影子,神像畫不但立體也非常巨大,不像是畫在平面上的。他也非常崇拜達文西,在名人傳中的一段對達文西開始畫蒙娜麗莎這幅畫的描述,雖然他沒有看過這幅畫,但描述的非常真實,是達文西第二次滯居佛羅倫斯期間(即1500-1506年間)畫這幅畫的。他對拉斐爾的敘述他則認為是縱慾過度才會這樣的年輕就死掉。

瓦薩里生於1511年,死於1574年,他的作品構圖緊密,動作激烈、緊張,代表作是市政廳(就是烏菲茲美術館)一系列壁畫。1560-1574年建的市政廳就是他設計的。

【佛羅倫斯】布魯內列斯基的紅傘
http://trip.writers.idv.tw/2007/03/blog-post_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