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去看了《不能沒有妳》的首映會,前陣子看了日劇《白之春》,這兩部片都是描述父女親情的故事,卻因為某些原因讓父女不能在一起。
(以下內容會有部分劇情,恐影響觀看心情,請斟酌閱讀)

《不能沒有妳》2009.8.14 上映,請大家多多捧場支持國片
《不能沒有妳》描述一個父親在高雄港做沒有執照的潛水拆船工作,因為老婆生下女兒後跑了,於是他就跟女兒一起生活,住在港口無人辦公的廢廠房內。因女兒『妹仔』已經到了要上小學的年紀,於是父親(陳文彬飾)就帶妹仔去報戶口,卻遇上了媽媽(監護人)要親自來才能辦理的窘境,同時陳文彬也發現了原來妹仔的媽媽在跟他同居前已經結婚的事實。
面對明明就是從小與他長大的女兒不能報戶口念書的問題,他只好騎機車北上求助立委國小同學,雖然立委助理也幫他找了一些公務機構協助,可是同樣回鄉後又面臨到了龐大的官僚體系,陳文彬再次落入無法解決問題的狀態,同時戶政單位也連繫了社會局,準備對妹仔進行安置。
令人諷刺的是第二次他到台北求助立委同學時,路上到處在抗議,他同學也在電視上說要保護弱勢族群的利益,在平常人眼中看起來這樣平常的事情,卻落得陳文彬要到總統府去抗議,並想抱著妹仔一起跳下天橋引人注目。諷刺的畫面對白很多,女記者完全不理陳文彬,只重視關心面臨危難的新聞事件,或許她停下來關心一下他,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了。
求生存,只是人類生存的本能,但是我們卻這樣的誤以為這父親不能撫養小孩,要從他身邊帶走妹仔,以為這樣對小孩比較好。
這齣電影所有的人物都在很安分守己,都做好了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錯在哪裡呢?我想只是少了一分『同理心』,完全依照自己的想法去評量別人的事情。
這齣電影用黑白來表現,我覺得非常適當,每個場景就像一張張的老照片,明明不應該發生的事情卻還在我們身邊上演,高雄港口高對比的光影,明亮的白雲藍天,與台北的下雨天,在這樣的表現下更令人感嘆。水車經過的大街,無情的水潑在陳文彬好友的身上的那一景,本來不應該被潑到的水,卻因為無人的關照更顯得心情的無奈。看完了這部片,也讓我覺得無力感。

同樣也是描述父女不能在一起的日劇《白之春》,男主角阿部寬為了替女友籌措治癌的醫藥費,去殺了另一幫的黑道老大。入獄九年期間,女友為他生了一個女兒,但是女兒被一個麵包店老闆所撫養,並已經快樂的長大上學。這時阿部寬出獄,知道了這一切的過往,與麵包店老闆由恨而知的過程,明明就是自己的女兒,卻不能相認。
最後黑道老大的兒子來報復,刺傷了麵包店老闆,阿部寬為了救女兒的養父麵包店老闆,因而失去了性命。
日劇最擅長的就是挑動人性,阿部寬的演技在表現這樣的親情,還有這樣的無奈,臉部表情的抽動,簡直是整齣戲的靈魂。《不能沒有妳》的陳文彬,這樣的一個大男人,在社會局長官面談的小房間內,談及妹仔的個性,突然嚎啕大哭,比起阿部寬,我覺得更多了那一份真。
《不能沒有妳》劇照原子映像部落格:《不能沒有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