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古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古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07/24

【九州】唐津銀行、東京車站、辰野金吾、曾禰達藏



為什麼要大老遠跑到這個小地方,唐津這個地方除了唐津燒之外,也是日本重要的建築師辰野金吾的出生地,很奇妙的這個有中國唐朝名字的港口--唐津,在設計東京車站的時候,完完全全秉棄了唐風傳統風格,反倒是外國的建築師,想要用一個唐博風的大門,結果沒有被採納。

*東京車站


由外國人設計的東京車站,後來全部改用辰野金吾的設計





東京車站裝飾的模,是在唐津製造的


唐津燒的重要人物


唐津人非常自豪自己的子弟設計了全日本最重要的一棟建築,而且,這位建築師也有照顧到唐津人



這個屋瓦跟我們鐵道部也相關,這篇新聞:
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503150253-1.aspx

節錄:
在2014年針對鐵道部廳舍的調查中發現,從屋頂殘存石板瓦碎片的材質與加工法,確認是來自日本東北宮城縣石卷市雄勝町所生產,台博館也決定這次修復部分使用雄勝町石板瓦重新修復屋頂。

這批來自雄勝的石板瓦,背後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在2011年東京車站準備修繕屋頂,也是採用雄勝的石板瓦,當時石板瓦已經從雄勝出貨到碼頭準備要運到東京,卻遇到311地震而被海嘯淹沒,後來這些石板瓦雖經過海水浸泡,但材質、強度沒有遭到破壞,還是送到東京完成車站屋頂修復。

這次來台的日本匠師和東京車站石板瓦屋頂修復工程是同一批,且鐵道部塔樓屋頂也採用同一批屋瓦材料。

事實上在311地震後,日本雄勝町的石板瓦開採還未完全恢復,但就因為台灣鐵道部古蹟修復的需要,相關人員盡力蒐集海嘯後殘存的石板材,加工完成鐵道部所需的尺寸,在災區還未回到常軌時,日本匠師來台協助台灣古蹟修復,見證台日情誼。

有關東京車站:
http://trip.writers.idv.tw/2017/01/blog-post_42.html

*舊唐津銀行


這張DM說明了唐津銀行的一些特色


唐津銀行修復原由




新舊建築圖



小小的銀行,裝飾非常繁複,整個就是歐式建築,當年長在唐津,會不會很唐突啊?


新館黏在後面,其實覺得有點多餘,但是許多更現代化的設施進入,好像是不得不的選擇。


銀行辦事員坐在裡面,這個鐵窗真是精緻




各式各樣的壁爐,其實還有更多,這邊會有那麼冷嗎?或許大型建築冬天會比較冷,但說實在就是完全複製西方的建築元素,壁爐一定要更豪華。壁爐上方的圖騰,跟東京車站,還有台大醫院舊館外面的裝飾,是不是一樣?


雖然一般客人只進入這大廳的一部分,但是挑高的設計,可以看到大部分豪華裝飾,給客人感覺就是錢存在這裡不會不見。對於重要的客人,走到樓上有許多會客室,又是不同等級的享受。


這個螺旋樓梯,跟台大醫院舊館、台北賓館裡面的都長得一樣。




層層的金庫,最後一層保險櫃放置了金條




辰野金吾(1854年10月13日-1919年3月25日),是日本第一代建築師,他的學生在台灣所設計的大型建築,都有他的影子。


辰野迷的作品,把他的作品都畫在一起


曾禰達藏(1853年1月3日- 1937年12月6日),也是唐津人,也是建築師,跟辰野金吾是同期生,著名的作品是東京丸之內的三菱財團的三菱地所(不動產)內眾多的建築,所以有人說丸之內是一個三菱的國度,後來他的學生繼承了事務所的事業,2010年,三菱一號美術館蓋回(1892-1895)原來的樣子,雖然當時設計者是外國人,但是曾禰達藏與學生中條精一郎的曽禰中條建築事務所所蓋的。



學生的模型作品:日本銀行本館


學生的模型作品:唐津銀行


學生的模型作品:武雄溫泉的樓門,概念來自海龍王龍宮


學生的模型作品:忘了是哪裡?

2017/07/22

【九州】搬遷過的舊門司三井俱樂部,蔡阿信、林芙美子與愛因斯坦的交會


這棟建築在港口邊其實看起來有點奇怪,原來是異地重建的招待所俱樂部。1921年興建,門司谷町1-8-9,1949年轉為國家鐵路公司,作為『門司會館』,後來 1987年的時候轉為北九州市政府,1990年指定為古蹟(文化財),七月就開始解體搬遷到目前的位置,港町7-1號,1994年完工,2007年更指定為現代化遺產。



這張照片是1990年要搬遷時的空照圖(從紀錄片截圖)


這張是目前 google 地圖用 3D 鳥瞰,發現許多老房子已經拆除,1990年搬走後,後來蓋了一棟大樓,照片最右邊還有一棟老房子作為國立美術館(2017)


1990-1994年搬移的位置


愛因斯坦 1922 年來福岡演講,來到門司三井俱樂部所居住的地方,光是浴室就比我家還要大了。


三井的地產房舍真多,這棟半木式的建築其實裡面挑高很大,好多宴客廳,感覺是台北圓山別莊(台北故事館)的放大版。

[]
1930年1月8日,台中,清信醫院
前列左起:林芙美子、望月百合子、生田花世、北村兼子
後列左起:彭華英(蔡阿信的先生)、崛江角江、山田泰子、蔡阿信
林芙美子、北村兼子受『婦人每日新聞』創刊之邀來台灣演講,一群喜歡藝術的女性朋友與蔡阿信會面後,隔天去找林獻堂。剛開始看到台灣的少女,與當地的景致很感動,但『殖民地風』又覺得討厭。


愛因斯坦的一些介紹,他在福岡的時候,還一直說這棟房子很豪華,當時是在山邊,應該看不到海景喔!我覺得應該多談一些他來這邊做甚麼?


1922年曾接待愛因斯坦夫婦,目前一樓有餐廳,還有開會的大會議室,二樓有愛因斯坦紀念室,還有作家林芙美子的展覽


目前古蹟再利用的模式


搬遷的紀錄片1


搬遷的紀錄片2


搬遷的紀錄片3

其他資料來源
https://ja.wikipedia.org/wiki/北九州市旧門司三井倶楽部

2017/07/07

【名古屋】明治村,結果一個下午沒看完,算是最後一個出來的



明治村的概念,算是把明治維新後,日本受到西方思維加上自己的設計所蓋的建築,透過移植的概念,以博物館的型態,希望保留那個時期的文化。同時可以看到那麼多樣有特色的建築,在此工作的人員非常辛苦,好像甚麼都要會,維修保持這些不同時代的建築,其實不容易,而不少地方顯得沒落很多,原本以為可以把全日本在明治時代受到西洋文化全部收納進來,如今看到好像非常乏力,即使如此,整個園區還是運作,乾乾淨淨,修復搬過來的建築還是好好的,真的不得不佩服。

不過在當時的思維下,台灣當年也受到不少啟發,小人國、九族文化村、彰化台灣民俗村等,都受到這樣的影響,當年的『新北投車站』就是這樣的被異地保存的,只是目前博物館大致上不會採用這樣的模式了,因為被搬家的古蹟失去了『場域』精神,加上又失去了『再利用』的使用意義,其實也只是一個乾屍而已。

體驗住牢房,這間比我住的旅館還大間,通風良好。我在牢房想了很久,世界上還有哪一個園區,是收納舊的建築呢?拉斯維加斯、小人國這都不算,那是模型的概念。

台灣民俗村已經倒閉了!

最後我得出了一個答案,收納老蔣銅像的園區。

****************
遇到一個台灣全家人,弟弟到了監獄牢房內把腳踩進去,我去跟媽媽指著指示牌說要脫鞋才能進去,媽媽居然跟弟弟說:『他』說要脫鞋才能進去。為何是要別人說才遵守規則?

然後另一個弟弟問了為什麼這邊要蓋一棟大監獄在這裡,爸爸原來也不知道這是大監獄『搬移』一小部分過來的啊?

後來全家人指著遠方的老蒸汽火車,說那地方有冒煙的火車ㄟ,都沒有想要去看的意思就趕回家了。
****************

搬移過來的古蹟立意良善,可是對很多人來說,比電影片場還不如啊!

地圖點這邊
http://www.meijimura.com/chinese/list/map.pdf
名古屋相簿
https://goo.gl/photos/4p6r9dTar7DiVLNN9


02. 大井牛肉店


05. 赤坂離宮正門哨所


07. 學習院長官舍(乃木希典)


08. 西鄉從道邸


09. 森鷗外,夏目漱石故居


10. 東京盲人學校車寄


36. 名古屋,步兵第六聯隊兵舍


38. 西雅圖日僑福音教會


39. 巴西移民住宅




40. 夏威夷移民集會所


名古屋車站


市電車廂,名古屋車站


42. 尾西鐵道蒸氣機關車一號


46. 宇治山田郵局


47. 本鄉喜之床理髮店
48. 小泉八雲避暑之家(雜貨店)


49. 吳服座劇場


51. 聖沙勿略(聖方濟)天主堂


52. 金沢監獄大門


54. 天童眼鏡橋
55. 隅田川新大橋(鐵橋)
57. 川崎銀行總行的一個角落


55. 隅田川新大橋(鐵橋)


56. 大明寺聖保羅教堂


57. 川崎銀行


58. 皇宮正門石橋裝飾路燈


59. 內閣文庫


60. 東京車站前警備查詢派出所(右)
62. 金澤監獄中央看守所一角(左)


62. 金澤監獄中央看守所


63. 白洲,宮津裁判所法庭


65. 高田,小熊寫真館


66. 名鐵岩倉變電所



67. 東京,帝國賓館中央玄關,日俄戰爭後的談判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