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郭雪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郭雪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10/08

【台北】林阿琴,1915年9月29日-2020年10月8日

林阿琴,1915年9月29日-2020年10月8日

林阿琴在1933年(18歲)正在創作《黃莢花》。(圖/郭雪湖基金會)

2020/07/29

謝里法《我所看到的上一代》,郭雪湖的生活場域與《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自己挖坑跳

大稻埕是不少台灣畫家的出生、生活的場域,又有了石川欽一郎這位老師在此作畫。

但,到底這些畫家是住在哪裡?詳細的位置是哪裡?為什麼會畫出眾多得獎的作品呢?除了陳德旺之外,很少有寫出地址的,我想可能是保護家人的隱私吧?

有誰可以報馬給我嗎?

*Chia-Li Shelley Chang:

還有畫家陳清汾,是陳天來的兒子 地址在港町,就是現在陳天來故居 (也是太平校友呵呵)

楊三郎也有地址 (楊佐三郎)日新町(現在保安街) 因為楊三郎是大稻埕公學校校友☺️

這張手繪地圖有點小誤差,我有跟謝里法老師討論過,五坎仔,是洛酒館這一條,並不是民樂街,我也跟這邊的屋主確認過五坎仔,民樂街是比五坎仔還要晚才開的路

*

上次說自己挖了坑,接了一個夜間導覽,大稻埕的新美術運動,我想找到這些畫家架設畫架的地方,還有曾經住在哪裡?雖然從小到大對於台灣畫家的作品有所涉獵,算是略懂略懂,但是要找出這些畫家聊天處、畫會、畫室、研究所、出生地、畫作的地點,還是有點困難。

感謝嘉莉姊第一時間就告訴我正確答案,於是,我們約在陳德旺的出生處,也就是自由戀愛咖啡館討論這些畫家的出生地與日常生活處。

郭雪湖的媽媽可以說是非常辛苦的讓兒子努力在畫畫上有所成就,而郭雪湖與林阿琴的婚姻,就是老師鄉原古統的牽線,由此也可以看出這些畫家風格上的相似之處。

電影《午夜巴黎》中,男主角喜歡上了1920年代的巴黎,他認為那個黃金年代是畢卡索、費茲傑羅、海明威等人,並且愛上了當時在巴黎追夢的女人,可是沒想到那個女人心中的黃金年代是1870年代,畫家舉辦的落選沙龍畫展中拉幫結派形成了印象派。

那麼,我看了這兩本書,不同世代的述事法大不相同,卻讓1920年代的大稻埕,鮮活了起來。— 與 Chia-Li Shelley Chang 在自由戀愛珈琲館 X 逗留Ling's Studio

2019/08/26

【淡水】木下靜涯與郭雪湖



看過了眾多郭雪湖的作品,早期充滿了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特色,又看了木下靜涯的作品,有許多的相同之處。

大正年間,日本畫家有許多大正浪漫風格,把傳統長軸畫作加入了西洋元素,包含女性穿著洋服,或有頹廢的美感,當時是非常流行的,可是,在木下靜涯的畫作中,完全沒有這樣的元素,在台灣留下的作品,盡是台灣常見的植物、動物與風景,非常具有台灣色。

節錄維基百科
*************************
木下靜涯1918年,他與畫友相偕前往觀摩印度石窟壁畫途中,順道來臺拜訪同胞,不料某畫友罹患傷寒,他因此自願留下看護,以至盤纏用盡無法返日。滯留臺灣的他愛上淡水郡的風景,遂於1923年落籍淡水街三層厝26番地(今淡水區三民街2巷2號),並將妻兒接來同住。他的房子為兩層磚造瓦蓋樓房,可眺望淡水河。他取名此樓為「世外莊」。

********************
上圖:木下靜涯,江際一景
下圖:1969,郭雪湖,淡水群舟

鄉原古統曾跟郭雪湖說:「一定要堅持成為專業畫家的理想」,而木下靜涯無論在台灣、日本,無論生活多麼困苦,都是堅持持續創作。

當然,郭雪湖在戰後去日本,後來定居美國,持續的創作後,有了自己的風格,細看後期的畫作,尤其是有雪景的作品,似乎有點木下靜涯風。

2019/01/23

【新北】郭雪湖(1908-2012.1.23) 淡水泊舟



甚麼可以代表台灣呢?船、玉山、一零一大樓?

當時的畫家經常以觀音山為背景,舟已經不在,淡水河景也變了,只有觀音山還在。


2018/05/22

1928年,郭雪湖《圓山附近》,第二屆台展特選,膠彩,絹



我一直在想這幅畫左上的遠山到底在哪裡,很像是八里的觀音山,但是山勢左右相反,用 google 地圖去觀察,若從第二張地圖的角度來看,背景是四獸山,應該山頭林立,怎麼只畫出兩個小山峰而已呢?

我也想過是否是故意左右鏡射的作圖方式,郭雪湖的視角是由南往北,不過怎麼比對都比對不出來,只能說是為了平衡構圖而畫出的那兩個小山峰吧!

很少人討論為何郭雪湖要在這邊取材?

1928年,位於劍潭山台灣神社規模已經很大,畫作左邊的明治橋還是鐵橋,欄杆有扇型雕花裝飾,1912年橋面改為鋼筋混凝土,1927年入選為臺灣八景,圓山與劍潭山在基隆河兩側,明治橋刻意的被放在旁邊左邊的角落。

圓山公園,是台灣第一座公園,成立於 1897年,但重點卻是穿著台灣藍杉的農婦,有圓山文化遺址,山後還是陸軍墓園、臨濟宗禪寺,山上是陳維英退休的別墅太古巢,在這邊畫出農婦辛勤工作的用意到底是甚麼?

這幅畫作得到特選後,總督府官方以三百圓的代價買下來,後來為何又回到郭雪湖的手上呢?戰後此畫流落到台灣省教育會,當時會長游彌堅就把畫作返還畫家。

郭雪湖的選擇畫作地點,現在回想一直都是一個謎團,他想凸顯現代化的設施,但是總是放在角落,這裡是台灣的第一座公園,但確實有一些房舍、造景卻沒有畫上去,畫的卻是有如山水畫的自然田園之美,右邊的向日葵欣欣向榮的生長,日落群鳥飛翔,不過仔細端看,植物的確是有系統有規劃的放置在不同的位置。

令我好奇的還是左下的石碑,到底寫著甚麼字?是『第四遞』,代表甚麼意思呢?第四個叉路嗎?

2018/05/08

郭雪湖,1946年,《驟雨》 水墨·紙 53x73cm 第一屆省展參展



這是郭雪湖與其他畫家們籌辦戰後第一屆的省展的作品,主要描述他戰後滯留香港,做生意所賺的錢被英軍沒收,沒有辦法下轉往澳門與朋友搭這艘小船渡過黑水溝回高雄,然後坐火車回台北,回到大稻埕的家,已經是 1946.1.16 (農曆尾牙)。

很多人用後來發生的二二八來論述這幅畫,我覺得不太妥當,以郭雪湖籌辦省展這樣忙碌的情況,應該不會反映太多時政才是,而同期的展覽作品也以描述生活景況為主。

這幅作品應該創作於回台後的夏天,省展舉辦 1946.10.22 之前,看過從日本時代台展、府展郭雪湖的作品,只能說他的風格丕變,以中國山水畫留白的方式處理,但留白之處的多道光線,底下的浪花有如葛飾北齋的浮世繪,但船上平靜的樣貌,實在不像是渡過黑水溝的惡浪,反倒是描述了歸心似箭的心情,如同帆上那個人匆忙的外型。

後面簡潔的房子有如夏卡爾的幻夢,有點歪斜的五重塔,也說明了未來的不確定感。戰前以膠彩填滿整個畫布的風格完全消失,而戰爭期間前往南中國做生意賣畫的郭雪湖如此的留白,只用光線與墨染來凸顯,到底是雨過天晴,還是風雨欲來,其實看不出來。

帆船兩側不自然的方向,看著左方好像有點傾斜,但看著右方的船尾,又好像十分靜置,有如立體派的影子,兩個角度融合在一艘船。

這幅畫留下了眾多疑點,也因為後來爆發了二二八事件,有了不同的解讀,從第一次台展1927年到第一次省展1946年,快二十年的時光,從少年到壯年的郭雪湖,畫風一直改變,面對不同的政權,還有國際潮流的演變,郭雪湖有眾多不同角度的試探。

這次畫展報載老蔣購買了四位畫家的作品:郭雪湖水墨《驟雨》、《陳澄波油畫《製材工廠》、李梅樹油畫《星期日》、范天送膠彩畫《七面鳥》。

2018/04/25

郭雪湖《新霽》中間的石碑是?



1931年的作品,明顯可以辨別的有惠濟宮、隘門、同歸所、芝山巖神社的宮燈與步道,那麼,那個石碑到底是哪個石碑呢?

看起來不太像是「六氏先生之墓」、「學務官僚遭難之碑」 、「台灣亡教育者招魂碑」、「故教育者姓名碑」、「芝山合約碑記」、「洞天福地」等 ,這些外觀看起來跟畫中的都不太一樣,難道是現在台北市立大學那一塊石碑嗎?真的長得很像啊!雖然台北市立大學的前身在芝山巖,但是1926年的石碑不可能在此。

台北四國八十八所靈場有十七尊佛像在芝山巖,會不會是其中一尊呢?

根據雄獅美術出版的《四季.彩妍.郭雪湖》一書內的圖說:郭雪湖自述那座廟是北白川宮的神社,而那座廟是不存在的,不過看過日本時代的一些明信片,山上的惠濟宮已經存在,芝山巖神社也在 1929年興建完成。所以這件事情還真的是羅生門啊!

西川滿在紀念潘永清的《元宵記》提及他在臺灣期間最喜歡這裡,常帶著兒子前往教育的發祥地芝山巖惠濟宮參拜。石川欽一郎則稱為「芝山巖寺」。可見在日本時代芝山巖非常重要。

整理自網路,有關芝山岩大事記:

*史前時代

約280萬~20萬年前,台灣北部火山相繼爆發,大屯火山群和觀音火山陸續形成,七星山噴發的熔岩流覆蓋至芝山岩附近。

約6萬年前,強烈的地震引起大斷層作用,台北逐漸滑落形成盆地。

約3萬年前,台北盆地發生「河流襲奪」。

約1萬年前,全球氣溫上升,海水面上漲,海水越過了關渡口,使台北盆地成為一個鹹水湖。

約5,000年前,因淡水河系堆積作用,海水逐漸退去。

*清代

清乾隆17年(西元1752年)漳州人建惠濟宮、芝山岩寺
清乾隆51年(西元1786年)林爽文事變
清嘉慶10年(西元1805年)訂立「芝山合約」,確立芝山岩歸公眾所有
清道光 5年(西元1825年)漳州人建隘門、城牆,防禦泉州人
清道光20年(西元1840年)建文昌祠
清道光25年(西元1845年)立「惠濟宮碑誌」
清道光29年(西元1849年)立「芝山合約碑記」
清咸豐 9年(西元1859年)建同歸所
清同治12年(西元1873年)潘永清題「洞天福地」
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惠濟宮、芝山岩寺、文昌祠三廟合一

*日本時代

明治28年(西元1895年)「芝山岩學堂」 位於惠濟宮後殿
明治29年(西元1896年)栗野傳之烝發現芝山岩文化遺址日
明治29年(西元1896年)芝山岩事件,立「學務官僚遭難之碑」
明治31年(西元1898年)成立八芝蘭公學校
明治36年(西元1903年)設「台灣亡教育者招魂碑」與「故教育者姓名碑」於六氏墳墓附近
大正3~5年(西元1914~1916年)修建芝山岩祭祀場、參道
昭和3~5年(西元1927~1929年)建神社

2018/03/15

《望鄉:父親郭雪湖的藝術生涯》與《奔跑的母親》



從小到大很喜歡看傳記類型的書,只要能把當年社會氛圍背景的蛛絲馬跡描述出來,我就會再三咀嚼。

大家把台展三少年之一的郭雪湖,重點放在大稻埕那幅得獎的作品《南街殷賑》,但其實前後幾屆的作品也很值得一看。郭雪湖在年少是透過圖書館的書籍,長期在戶外寫生等方式自學,戰爭時期更遊走廣東、香港一代,戰後籌辦省展,又旅居日本、美國,一輩子可以說都是在學習與旅行的生活,這樣的經歷,我更喜歡後期的作品,只是簡單乾淨明亮的風景,但總是暗藏了淡淡的鄉愁。

《奔跑的母親》是郭雪湖的兒子郭松棻的作品,多少補足了當年台灣社會的背景環境,很可惜,台大外文系畢業的郭松棻比郭雪湖還早逝,沒有辦法由他書寫郭雪湖,但透過這兩人的眼光來看,對我們讀者來說,或許有更全面性的了解。

2017/11/08

【台北】探索館看郭雪湖的畫作解析



這邊當然是相紙輸出的複製品,最有名的是《南街殷賑》,而且放大的細節再加上一些文史資料的佐證,還原了大稻埕在1930年代的生活方式,對於以前沒有看得更仔細的部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南街殷賑》,還有《新霽》《圓山附近》也很值得一看,細節也很多,很可惜探索館特展空間就那麼小,應該可以有更多的解說,不過,這件事情不是應該由市立美術館的常態展嗎?到各大城市的市立美術館,都會放上該城市最有名的幾位畫家的常設展,無一例外,只有"台北市"例外,好像不敢肯定自己。

觀察市立美術館的展覽,好像跟當代藝術館沒甚麼分別,那麼何須分兩個館呢?

2017/10/26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101-李渝溫州街的故事



這集節目介紹作家李渝,以及戰後臺灣文學重要作品《溫州街的故事》,此書封面由臺靜農先生題字。李渝的先生是知名作家郭松棻,李渝的公公是畫家郭雪湖,讀者可在「城市慢步第八十六集」中收聽畫作介紹。

《溫州街的故事》的附錄二,寫著與學者、作家、書法家臺靜農先生的關係,題目是〈臺靜農先生·父親·和溫州街〉。略提文中描述:民國87年李渝回到台北的時候,李渝的父親已去世多年,溫州街平房住所已被公寓取代。她去拜訪臺先生,談到光復初期和二二八時期的溫州街,那時候叫做水道町,曾是臺北帝國大學教職宿舍,地勢最高的地方叫龍安坡,戰後日本教職員搬離時,會跟台籍教授說好,當行李搬出時要立刻搬進來,以免被侵佔。也提到二二八時期的溫州街,偶爾能聽到市區的槍聲,臺靜農先生與文學院長林茂生的情誼,以及林院長被槍斃的事情。

接著,水瓶子帶大家讀短篇〈朵雲〉,描述主角人物阿玉,在父親接受地理系聘書後,舉家搬到位於溫州街96巷5號宿舍(現已變為公寓大樓),在其中生活的景象。《溫州街的故事》敘事清楚,並且容易閱讀,我們現在到溫州街散步,已很難想像書中所描繪的1960.70年代的街景了。(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7/07/05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88-大稻埕歷史風貌區



探究大稻埕在歷史演進中形成為歷史風貌區。最初,和逃難有關,1851年林藍田家族未免盜匪侵擾,從基隆搬遷到中街(現民生西路迪化街口),蓋第一間店鋪。1853年頂下郊拼,三邑人趕走同安人,同安人到大龍峒投靠親族,傳說下三個月的雨,無法蓋房,於是遷移到大稻埕開始做生意。迪化街的長型街屋,像傳統三合院般,全家住在一起,而後方是倉庫,以前西寧北路就是淡水河岸呢!

清代末年台北建城也建鐵路,大稻埕得厚二個車站,終點站位於碼頭,現在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第二條鐵路則是往北經三重、台北橋走重新路到新竹,為北邊大橋頭站。同時打造洋人街(南京西路),有各國領事館,區域周邊則聚集製茶舖以及南北貨商店。日治時期,都市計畫將南北街打通,永樂町市場旁的霞海城隍廟以前是水圳喔!郭雪湖所繪的「南街殷賑圖」,殷賑由日文解釋是熱鬧意思,忠實呈現當時街市擁擠,五彩繽紛的樣貌。

1970年代計畫拓寬原本五、六米寬的迪化街,街屋老舊而頹廢也有安全顧慮,需要更新,在樂山文教基金會、台大城鄉所及地主共同奔走提出保留計畫,後來頒訂「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計畫」,因此老屋得以保留立面,立面裝飾物有豐富的圖騰及多樣建材,土角厝、紅磚、洗石子、船艙壓艙石及台北城牆石等,說著經濟發展的歷史故事,也見證城市與街道之美。(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7/06/21

【綠逗冰】聽水瓶子城市慢步086-郭雪湖



介紹日治時期重要的畫家之一,郭雪湖,本名郭金火,大稻埕人。

小時候功課很好,考進工業技術學校,但他很喜歡畫畫,於是休學入「雪溪畫室」學習描繪神像等技藝,老師將他改名雪湖。在西洋藝術方面,家境緣故無法出國學習,於是奮力自學,到圖書館看畫冊臨摹、戶外寫生。知名的「南街殷賑」描繪大稻埕的熱鬧景像,畫中看到中元節旗幟,其實是日治時期節慶使用陽曆,七月中是日本清明節祭祖採買,人物穿著藍衫,並非浴衣和服,他在體制內畫出日本和台灣文化融合的樣貌,構圖採中國傳統直幅。

「圓山附近」是橫幅,描繪圓山景象,鐵橋路燈、農婦辛勤工作,波斯細膩畫的方式呈現東洋畫風,並揉和中國山水畫風;「新霽」描繪芝山岩,畫中有公燈、廟宇。畫作題材忠實呈現民間生活的樣貌,郭雪湖的畫參加台展,所向披靡,戰爭期間參加府展,戰後畫作「驟雨」參加第一屆省展,並參與籌辦,終其一生獻身藝術。(撰稿:孫薇雅)

綠色逗陣的綠逗冰專欄,歡迎定期收聽:
http://www.beanstalk893.com.tw/article_list.php?class_item_id=28

2017/01/30

郭雪湖得獎作品,從台展、府展到省展,政治正確性或是藝術恆久性?



大家比較熟悉的是這張《南街殷賑》,一般人的解釋都是從狹長的南街北街(今迪化街)的店被拉長放入這幅畫來說明,進一步的大家會提到了當時台灣在日本統治下,傳統文化內地人與本島人的異同。

邱函妮小姐說:當年的台灣畫家,所知道的藝術史我們知道的還要廣泛,參展的畫作想要表現的比我們想得還多,這幅畫其實關鍵在中元節的旗幟。

日本當時已經把農曆過年的習慣修改,也就是說所有信仰都是用陽曆來慶祝,這個對於台灣人的影響應該是很大的。郭雪湖的老師是台灣傳統的畫師,他也是從那邊學畫出身,不可能不知道霞海城隍廟最熱鬧的時間是農曆五月十三日,但他卻畫了中元節,所有台灣人到此採買的盛況,西洋文化透過日本內地人傳到台灣,以資本主義商店的販賣型態,商店街的發展,讓傳統的中元節添加了更多的趣味。

《南街殷賑》是郭雪湖參加第四屆台展的作品,『殷賑』的日語意思是非常熱鬧的意思,圖中的台灣人穿著藍衫,有些人並沒有穿鞋子,霞海城隍廟的香火鼎盛,但並沒有陣頭、沒有放鞭炮,也沒有收紅包的陋習。左側的商店販賣台灣傳統工藝、農產、布,還有原住民的圖騰,右側除了中藥店,還有販賣時鐘的計時店,文化融合並走入現代化的歷程,在畫中顯露無遺。

日本盂蘭盆節與中元節日期是差不多前後幾天,都是陽曆八月十五日左右,日本等同於清明節,是僅次於元旦的重要節日,也有在這個時候送禮物的習慣,所以南街上的旗幟說明了這樣的禮俗。畫中全部是台灣本島人,但是過節的習俗保留了原來的台灣傳統的優點,增加了台灣在地農產品與中藥南北貨等,有時想想如今每年迪化街舉辦的年貨大街,都沒有這幅畫來的那麼『文創』呢!

郭雪湖會選擇這樣的題材,有些人會說他畫出的社會是政治正確的表現,參加台展當然不能得罪官方,但他已經儘量在體制內畫出了文化交會後的熱鬧景象,充分的畫出了本島人當時生活的狀況。雖然沒有描繪傳統廟會陣頭,但更多是呈現多元與現代化的一面。

郭雪湖以莫內《聖德尼街的節日》(La Rue Montorgueil à Paris, fête du 30 juin 1878),1878年,收藏於巴黎奧賽美術館的這幅畫的構圖與視角,畫出了 1930年大稻埕。而長幅的模式,多少呼應了傳統中國山水畫的構圖習慣,從他第一屆參加台展入選的《松壑飛泉》直幅,第二屆的《圓山附近》改用橫幅,加入了鐵橋與路燈現代化的設施,大部分仍是以綠樹農田來呈現,重點是 個農婦辛勤的工作,這樣的題材凸顯台灣人的生活情況,並跳脫了傳統山水畫不會填滿顏色,採用波斯的細密畫型態細膩的呈現所有的細節。

到了第五屆的《新霽》描繪出芝山巖的景象,有宮燈、參道、隘門、熱帶與亞熱帶的植物等,從圓山、大稻埕到芝山巖,充分畫出了台灣特色,也描繪了一個時代。

一個傳統廟宇的畫師,到圖書館自學臨摹西洋藝術作品,並加入各地文化特色,甚至紅到了中國閩南地區,那個時代能有這樣的成績,不只是畫匠而已,還有他獨特的觀察能力。

台展辦了十年,郭雪湖所向披靡,不用審查就可以展出大型的作品,後來戰爭停辦,改變成了府展(總督府舉辦),雖然有點戰爭的隱喻元素在畫作中,但不會落於歌功頌德或是意識形態。

戰後,郭雪湖籌設省展,1946年畫下了《驟雨》,如今重新檢視他一生中的作品,如同檢視莫內一輩子的作品一樣,搭配著當時社會的現況,雖然畫中不會直接呈現對當局的不滿,但他所選擇的題材,十分契合當時社會的現實,也把文化交會後的互相影響真實的呈現出來,實在是時代的『民俗文化畫家』。

2008/02/25

【台北】郭雪湖印象中的西門@歷史博物館

再度去歷史博物館,這次主要去看郭雪湖的『時代的優雅』百歲回顧展,展出日期到2008.3.16止。


1999年/昔日西門情景/膠彩‧紙/郭雪湖

我喜歡描述台灣當年的寫實畫作,這次展覽這類的作品雖然不是很多,但是看到也讓我感動,有《新霽》芝山岩、《早春》八德路中崙、《圓山附近》、《南街殷賑圖》迪化街、《萊園春色》霧峰林家花園等,可以看到目前熟悉的景色在60-70年前的樣子,若是這些地方都拆掉了,我想看這些畫就沒有感覺了。

郭雪湖的夫人林阿琴女士,也是畫家,但是一生支持郭雪湖創作,犧牲自己令人感佩。而他們兒女也都在藝術界有些成就,我想應該是從小耳濡目染。郭雪湖 1964年旅居日本,1978年定居加州,所以後來的作品有不少是中國、日本、美國的風景畫。

老實講,這次的展覽的中國山水畫實在不知道怎樣欣賞,怎樣看都很漂亮,但是要有感受、感動,好像還是要畫出實景才會有感覺。

【台北】郭雪湖的百合@市立美術館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1/blog-post_31.html
【台北】郭雪湖的南街殷賑圖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1/blog-post_07.html

2008/01/31

【台北】郭雪湖的百合@市立美術館

年關將至,迪化街的年貨大街又塞滿了各式各樣的南北貨與人群,特地跑到美術館想去找找1930年郭雪湖畫的南街,也就是現今的迪化街,可惜沒有展出。

【台北】郭雪湖的南街殷賑圖
http://trip.writers.idv.tw/2008/01/blog-post_07.html


1957年/百合圖/郭雪湖/台北市立美術館

上網查過市立美術館的典藏,其實真的不少,但是每年固定展出的作品不多,2007/3/10 到 2008/2/10 展出的主題是靜物,這個主題的範圍很廣,就表現形態與西洋美術對照來看,台灣畫家表現出來的從學習巴洛克時期梅維爾的畫法,一直到印象派、超現實或是抽象派的畫作都有,大部分反映出二次戰後的台灣社會,少有對生活環境對人的思考。

1990年代之後,有了批判的精神,這時後現代主義思維因為報禁開放,電視媒體也開放,藝術作品呈現出一種爆炸性的噪音,這些噪音有些無法理解,或有超現實的感覺,也有懷舊風,當然畫作不只用油彩、水彩,實驗性的創作也不少。

上面這幅郭雪湖的作品也是用膠彩,不知道是怎樣調色的,或許這次展的是靜物畫,沒有我想看的人氣,整體來看畫作的技法與廣度很廣,不知道甚麼原因我卻感受到沉悶的氣氛,或許這就是戰後台灣社會的氣氛吧?

除了靜物這主題,三樓有展出台灣超現實,而一樓也有海洋堂與御宅族文化展(我覺得叫公仔展比較貼切),過年放假有空閒就請大家去看看吧!美術館的空間我是覺得可以展出更多東西,門票也可以收貴一點,導覽活動也可以多一點。

【台北】美術館前的公共藝術
http://trip.writers.idv.tw/2005/04/blog-post_111672741838556725.html
【台北】市立美術館前的公共藝術
http://trip.writers.idv.tw/2005/07/blog-post_26.html

2008/01/07

【台北】郭雪湖的南街殷賑圖

以往每星期一介紹的畫作多是西洋藝術,今天發現我對台灣本土的藝術家居然認識的只有陳澄波、李梅樹等人,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大稻埕的畫家郭雪湖。


1930年/郭雪湖/南街殷賑圖/膠彩

郭雪湖,本名郭金火,1908年生,1917年進入台北日新公學校讀書,老師發現他具繪畫才能,就教導學習藝術。後來念土木科,志趣不合就退學在家自修,1925年到蔡雪溪「雪溪畫館」學畫,改名為郭雪湖。

1927年,日本人舉辦第一屆台灣美術展覽會,郭雪湖、陳進、林玉山入選,有「台展三少年」之稱,聲名大造。郭雪湖一生獻身藝術,勤跑圖書館自學成功,他曾說:「我的繪畫求精,不求多。」

由上面這個畫作來看,當時迪化街已是中藥、南北貨、布、農產品、算命等行業集中地,從右邊「乾元」元丹本舖的店面與霞海城隍廟的位置來看,應該是從目前永樂市場前由南往北看過去,整個被拉高的迪化街建築(或許當時三層樓就算是高樓吧?),具體的表現出迪化街南段各家店鋪在中元節熱鬧非凡的景象,路上行走的人更反映了當年的穿著與生活方式。

這幅畫不知道現存在哪?不過我知道在大稻埕的偶戲館的一樓有巨幅的複製品,有興趣可以去逛逛迪化街後往偶戲館懷舊對照一下今昔。